眼内超声诊断一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6250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内超声诊断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眼内超声诊断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眼内超声诊断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眼内超声诊断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眼内超声诊断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内超声诊断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内超声诊断一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眼内超声诊断(一),1956年Mundt等首先利用工业探伤仪检查眼病。此后超声仪不断改进完备,眼科医生对超声医学的认识不断加深,加之超声探查对人体无害,可明确显示病变,操作简单,仪器价格比较低廉,应用较普遍。我国宋国祥教授于1962年开始将超声波应用于眼科,至今已成为眼科疾病,尤其是眼内肿瘤和眼眶病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检查。,超声原理,声的反射是超声成像的基础,当超声自第一介质向第二介质传播时,如果两者的声阻差异大于0.1,在其界面便发生反射,部分声能反射而回,称回声(echo),界面两侧介质声阻差异越大,该界面反射性越强,其余声能量继续传播,每遇一个声阻界面便发生一次反射。超声图像便是这些回声的

2、再现。相邻介质声阻差异愈大,反射的能量越多,回声越强。,声阻差 声反射 内回声 发现病变声衰减 病变性质 病变正常 恶性良性 实性囊性,尾影:如声束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与换能器平行的镜面型大界面,其两侧声阻抗差别较大,产生很强的反射波,导致界面后的透声波很弱,而强反射波在此界面和换能器之间以较少的声衰作多次来回反射,形成多段逐次畸变的重复反射图像。典型者如含气的肠管或注入气体的眼球声衰: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因波束发散、吸收、反射、散射等原因,使声能在传播中减少的现象。声影:超声波在遇到强反射面或声衰很大的组织时,其后方出现超声不能达到的暗区。生物测量:S=V*TS:距离;V:某一介质中的声速;T

3、:在该介质中的传播时间,等于前后界面反射的时间差,眼部超声特点,对所有皮肤完整的病人是安全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与组织发生摩擦,部分声能转变为热能而被吸收,但产热极少。不用高能声波,眼部扫描的超声能大大低于胎儿扫描的声能。与磁性及放射性无关。频率非常高,眼用超声扫描仪一般为7.5/10/20MHz,UBM一般为35/50MHz或更高,故能获得很高的分辨率,显示眼部微小结构,相应的,其穿透能力较弱。10MHz B超轴向分辨率0.12mm,侧向分辨率0.3mm,眼球解剖,角膜: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巩膜:眼球壁超声反射最强的结构,常作为眼内病理膜诊断的生物学参数。葡萄膜

4、: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占眼球65%的血流,营养视网膜外层。B超一般只能观察后部脉络膜。视网膜:极薄,生理状况下B超不能区分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界限。晶状体:双凸透镜,直径约9-10mm,厚4-5mm。玻璃体:轴长16.5mm0.26mm,体积4-4.5ml,在玻璃体基底部、视盘、黄斑及视网膜大血管处与视网膜紧密粘连。玻璃体缺乏血管和神经,病变常破坏其均一性,可被超声探查出来。眶内段视神经:长25-30mm,宽3-4mm,走行弯曲,略呈“S”形。视神经与超声声束平行,显示为暗区。眶内脂肪:内部分布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呈高回声区。,基本操作,轴位扫描:患者第一眼位,探头置于角膜上。操作容易,定向方

5、便,但因晶状体声衰显著,显示眼后节及某些眶部病变需较高增益,分辨率降低,损失信息,主要用来显示后极部病变。,横向扫描:探头平行于角膜缘,探测对侧眼底。操作时探头标志要朝向鼻侧或上方。避开了晶状体,可获得更高的分辨率。,纵向扫描:探头标志总是指向角膜中央适于显示病变的前后边界,了解病变与视神经的关系,一.视网膜脱离(RD),在胚胎发育中,视杯外层形成RPE,视杯内层形成retina的内九层。二者之间有潜在腔隙,是发生RD的解剖基础。,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暗区可见一弧形强回声光带与视盘或球壁相连,其下为无回声暗区。新鲜的RD,光带规则,纤细光滑,凹面向前,后运动不明显,但巨大裂孔的RD也可

6、出现明显的后运动。降低增益,RD光带与球壁光带近于同步消失。,视网膜全脱离时,可呈漏斗形光带,周边达锯齿缘,向后与视盘相连。,陈旧性RD,漏斗部分或完全闭锁可形成Y或T形光带。,RD呈波浪形,表明视网膜隆起高低不一;光带有较厚的皱褶,提示早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陈旧性RD光带宽窄不一,其上可有囊样暗区;视网膜下纤维增殖成网状,视网膜僵硬、皱缩,缺乏后运动;更严重者视网膜回声减弱,可能误认为玻璃体病变。强光带横跨视盘之上,但不与视盘相连的,不是RD,A超:在组织敏感度,声束与RD垂直时,波幅高度为100%,陡峭的波峰少于3个高频结节;波幅97%或多个结节应考虑膜组织;当RD皱缩或有致密的玻璃

7、体积血、星状玻璃体变性时,波幅也可能 100%,视网膜裂孔:不是所有的孔源性RD都可以探及裂孔,但眼底检查受限时,B超如能定位裂孔,对临床医师有帮助。注意和视网膜皱褶鉴别,要横向、纵向扫描证实。大的裂孔边缘卷曲有玻璃体牵拉者容易识别,脉络膜型视网膜脱离孔源性RD伴睫脱或脉脱。眼前节炎症重常伴低眼压视网膜皱褶多裂孔不易发现手术成功率低B超双光带,较易识别RD和脉脱光带脉脱重者,RD隆起度较低RD重者,脉脱较浅,2.牵拉性RD,眼外伤、眼底血管疾病、内眼手术、眼内炎均可引起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纤维膜的皱缩可以牵拉视网膜脱离。B超特点:除RD光带,尚可见膜状、带状、树枝状等增殖膜回声脱离的视网膜

8、显示“成角”状态,3.渗出性RD,渗出性RD:因RPE视网膜毛细血管功能障碍,来自脉络膜的液体积聚在视网膜下。常见于视网膜脉络膜炎症、眼内肿瘤、全身血管病等。,视网膜脉络膜炎症所致的RD一般为浅脱离,常局限于后极部,严重者也可广泛脱离,原田病引起者多呈半球形RD,眼内肿瘤继发的RD在RD光带与球壁间显示呈实体反射的肿物回声有时极小的肿物引起很高的RD,4.RD术后,硅海绵外加压或扣带术使局部球壁内凸,边界清楚,呈强回声,声衰显著,其后见声影。巩膜扣带横扫可见平行于球壁的无回声暗区。,术后复发性RD,硅油眼S=V*T正常眼玻璃体v=1550m/s;硅油v=980m/sB超机器计算硅油眼时仍然按照

9、v=1550m/s代入上述公式,故玻璃体腔被假性扩大在硅油中声衰显著,眼后节及球后显示欠佳如硅油填充不完全,则第一个强回声往往极强、光滑、规则,为油液界面,非球壁,其后环状无回声区为房水,硅油乳化硅油中出现密集强回声点硅油取出术后硅油小滴残留是绝对的,取干净是相对的,二.脉络膜脱离,脉络膜与巩膜之间有潜在腔隙;涡静脉穿过巩膜处二者不能分开。前部脉络膜静脉数量多,管腔大,仅有一层内皮细胞,眼压突然降低时,血管扩张,液体漏出;先天性巩膜增厚、巩膜扣带造成涡静脉回流受阻,也可导致脉脱。大量脉络膜上腔出血常见于眼外伤、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滤过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术后。无晶体眼、水眼、高度近视眼、内眼手

10、术史、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均为高危因素。,玻璃体暗区出现1-6个圆顶形强回声光带。光带厚而平滑。前端可超过锯齿缘,后端多止于赤道前,也可扩展至视盘附近,但不与其相连几乎无后运动其下常为无回声暗区;若有大量强回声光点则为出血性脉络膜脱离。,A超:双高峰,分别为视网膜前界和脉络膜后界的回声,振幅几乎达100%双峰与后壁之间,渗出性脉脱为平段,出血性脉脱为密集小波,脉脱范围达360时横向扫描呈现花环状,出血性脉脱呈分叶状脉脱高度隆起可呈现“接吻征”,局限性出血性脉脱与脉络膜黑色素瘤鉴别前者无脉络膜凹陷有时难以鉴别,随诊观察是可靠的鉴别方法:前者3周后隆起高度明显降低,内反射也减弱。,睫状体相对靠前,B超探测通常不方便,UBM更具优势。但睫状体平部,尤其鼻侧和上方横向扫描常可以探及。睫脱常显示为环状暗区,未完,待续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