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测量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6276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测量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社会测量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社会测量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社会测量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社会测量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测量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测量法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社会测量,管理科学系,第一节 社会测量及其层次第二节 抽象社会指标的测量第三节 信度和效度的统一,第一节 社会测量及其层次,一、社会测量的概念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一)社会测量的概念社会测量:运用一定测量工具、按照一定测量规则对社会现象的特征进行测算或量度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二)社会测量的四大构成要素1.测量工具:调查问卷、量表及卡片2.测量规则:鉴别、测算或量度社会现象的规矩和准则3.测量对象:各种社会现象的属性或特征4.测量数值: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或符号,(三)社会测量的作用1.便于展开关于人们的主观意向及属性、关

2、系等社会现象的研究。使我们的研究达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2.便于把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等现代工具引入社会调查领域,大大提高社会调查的效率和精确度。,二、社会测量的层次史蒂文斯于1951年创立了被广泛采用的测量层次分类法,他将测量层次分为四类: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不同测量层次的测量方法所对应的测量对象则分别为: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一)定类测量(nominal measures)定类测量也称分类测量或类别测量。它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定类测量在本质上是一个分类体系。概念:将调查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以确定类别。定类测量的数学

3、特征主要是:“”或“”,定类测量中应注意所分类别的穷尽性和互斥性。穷尽性:分类要能够囊括所有可能的情况,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归入其中的一类。互斥性:类与类之间无交叉、包含关系。例:宗教信仰: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其它宗教人种:黄色人种、棕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二)定序测量(cordinal measures)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定序测量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与次序。我们可以用定序测量的方法对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平、住房条件和工作能力等特征进行类似的等级排列。定序测量的数学特征是:“”或“”,定序测量与定类测量的关系:(1)定序测量

4、不仅能区分出不同的类别,还能反映出事务或现象在高低、大小、先后、强弱等等级序列上的差异。(2)定类测量中各类之间是并列关系,而定序测量中各类之间是递进关系。(3)定序测量具有明显的数量系统特征。它比定类测量在对事物的具体性、准确性、数量性上的把握更进了一步。,(三)定距测量(interval measures)概念:指用来鉴别、把握社会变量各变量值间确切数量差别的社会测量形式或社会测量标准。定距测量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还可以确定他们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数量差别。定距测量的数学特征是:“”或“”注意:被考察对象必须具有相同的单位,才能进行加减运算。,(四)定

5、比测量(ratio measures)概念:指用来把握社会变量两个变量值相互间的比例、倍数关系的社会测量形式或社会测量的类型。定比测量所得数据既可以进行加减运算,还可以进行乘除运算。定比测量的数学特征是:“”或“”绝对零点的存在是定比测量与定距测量之间区别的唯一标志,四种测量层次的数学特性总结,总结:(1)四种测量层次由低到高,逐渐上升。高层次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功能,同时高层次测量还可以作为低层次测量来处理。(2)社会调查中采用何种测量层次,首先取决于调查对象自身的特性,其次取决于调查的目的和要求。,第二节 抽象社会指标的测量,一、抽象社会指标及其种类 抽象社会指标:指客观事物所具有的非

6、具体性的社会指标。(一)主观社会指标是指反映人们的心理状态、思想观念方面的指标。1.以感性认识为主的主观社会指标(1)情绪或情感方面的指标(2)意向或期望方面的指标(3)行为倾向方面的指标,2.以理性认识为主的主观社会指标(1)评价或判断方面的指标(2)态度或决断方面的指标(3)价值观念方面的指标,(二)属性社会指标指反映有关实体的非具体特性、特征、状态等方面的指标。1.反映客观物体非具体特性、特征、状态等方面的指标。例:服装的美观程度、住宅的舒适程度、手机的时尚感、汽车的时代感等2.反映社会主体自身非具体特性、特征、状态等方面的指标。例:劳动态度、价值观、道德状况、工作能力、纪律性等,(三)

7、关系社会指标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指标。1.反映客观物体之间关系的指标2.反映人际、人群之间关系的指标,二、抽象社会指标的测量方法抽象社会指标测量工具(问卷、量表、卡片等)的设计,应努力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方向的内容,如喜欢或不喜欢;二是反映等级或程度的内容,如非常喜欢、一般、不喜欢等。,(一)总加量表(利克特量表)第一步:提出调查问题第二步:规定评分标准第三步:进行测量试验第四步:评估试验测量结果第五步:制定总加量表第六步:实际测量,学生人际关系量表,该表是按总分高低由上到下排列,然后列出得分最高的25%的人(2025%=5人)和得分最低的25%的人也是5人,分别计

8、算着两类人在每一道题上的平均得分,公式为:分辨力系数=得分最高的25%的平均得分 得分最低的25%人在这一题上的平均得分.分辨力系数越小就越说明这一题的分辨力越低,这种题目应当删除.如第9.10题分辨力系数分别为0.2和0.2它们在这10道题中,是最小的,计分便是最低的,因此应该删除这两题,保留1-8题组成人际关系量表.,总加量表的优缺点:优点:问题辨别力较强,测量比较准确,适用比较广泛缺点:制作麻烦、总分相同情况下会掩盖实际内容的不同。,(二)累积量表(古德曼量表)累积量表由心理学家刘易斯古德曼提出的。量表的制作和使用步骤是:1.提出问题和规定分数2.试测和评分3.评估和制表4.测量和汇总5

9、.对反常现象的解释,产生反常现象的原因:1.被测者的回答往往带有随机的性质,因此,对个别问题的回答与对其他问题的回答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2.量表中的问题选择不当,辨别力不强,致使反常现象频繁出现。,再现系数=1-(反常回答数/总回答数)再现系数90%,可认为反常现象主要是由于被测者回答缺乏一致性造成的,这样的量表基本有效的、可用的。再现系数 90%,则认为反常现象主要是由于量表选择问题不当、缺乏辨别力造成的,这样的量表就是无效、不可用的。,(三)语义差异量表语义差异量表也称语义分化量表,它主要用来研究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含义。语义差异量表由一对反义形容词或某一事物不同方面的两种相反评

10、价构成。,例如,要了解人们对东西方女性角色的理解和看法。热情的:冷漠的主动的:被动的大方的:拘谨的强 的:弱 的快 的:慢 的善 的:恶 的主要用于文化的比较研究、个人及群体间差异的研究,以及人们对周围环境或事物的态度、看法的研究等等。,(四)社会关系量表社会关系量表,由一组反映社会关系从疏远到亲密的问题构成,不同的问题表示不同的疏密程度,越往后的问题表示相互关系越亲密。定量测量人们相互间交往的程度、相互关系的程度或者对某一群体所持的态度及所保持的距离。,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社会关系量表可以用于测量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第三节 信度和

11、效度的统一,一、信度(一)概念信度即可靠性,他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信度反映的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即测量结果能够稳定地测量所测得的事物或变量。,(二)信度的类型再测信度对同一群对象采用同一种测量,在不同的时间点先后两次测量,根据两次 测量结果计算出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同时编制性质相同的两套测验,施测同一组受测者得到的两组数量再求相关系数。折半信度将研究对象在一次测量中所得的结果按测量项目的单双号分为两组,计算这两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折半信度。,二、效度(一)概念 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

12、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是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二)效度的类型1.表面效度也称内容效度或逻辑效度,指的是测量内容或测量指标与测量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和逻辑相符性。,2.准则效度也称实用效度、预测效度或共变效度。指的是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用新的方式或指标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原有准则的测量结果作做比较,如果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与原有的作为准则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效果,那么我们就说这种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准则效度。,3.建构效度有理论假设的社会调查中,要衡量它的建构效度。所设计的指标所运用的测量方法对你的理论假设的支持程度、论证力度有多大?支持程度越高建构效度越大,支持程度越低,建构效度越低。,三、测量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1.不可信,必无效2.可信,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举例:某地区粮食生产水平用 粮食播种面积3.无效,可能可信也可能不可信4.有效,必可信,四、提高信度和效度的主要途径1.科学设计调查指标和调查方案2.认真教育调查人员和调查对象3.切实做好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