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默与《针经指南》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6308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窦默与《针经指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窦默与《针经指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窦默与《针经指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窦默与《针经指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窦默与《针经指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窦默与《针经指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窦默与《针经指南》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窦默与针经指南,一、生平和著作,1生平,窦默,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金元时人。生于金承安元年(1196),卒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广平郡肥乡县人。,2著作,(1)铜人经密语、子午流注,二书均未查见(2)针经指南,本书后被窦桂芳收录于针灸四书中,主要载有标幽赋,流注通玄指要赋及流注八穴、手指补泻、叶蜇宫图(避忌)等。书中翻胃心痛用劳宫、虚劳咳嗽用魄户、颈项强痛取承浆等,为窦氏的创新。本书对内经的某些内容也有诠解,弥补了王冰的不足。本书用“赋“这种文体来陈述针灸学内容,为普及针灸创造了条件。,二、学术思想,1倡用“交经八穴”,奇经八脉的内容早见于内经和难经,但联系临床的配穴应用很不完备。窦

2、默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倡用“交经八穴”,即近人所称之“八脉交会八穴”。,“交经八穴者针道之要也;然不知孰氏之所述。但序云,乃少室隐者之所传也。予少时尝得其本于山人宋子华,子华以此术行于河淮间四十余年,起危笃患,随手应者,岂胜数哉?”由此可知,交经八穴为窦默倡用,却非其首创。,窦氏所用交经八穴,计有主治213证(后为明初普济方所引录),明针灸大全亦载有窦文贞公八法主治症,计234证,并列举各证之相应配穴。后针灸大成增加了杨氏经验37证。,有关交经八穴与日时干支相配的应用,在窦氏的文献中并未查见。逐日按时推算开穴的方法,当为元明时医家的发展。,2手指补泻十四法,概念:“手指补泻”指动、退、搓、进、盘、

3、摇、弹、捻、循、扪、摄、按、爪、切。,历史发展:素问离合真邪论 难经七十八难 针经指南手指补泻窦默继承了内经、难经的理论,整理归纳为“手指补泻十四法”,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但惜语而不详,以致后代文献各有分歧。针灸大全金针赋针刺十四法 针灸聚英、针灸问对、医学入门等文献,各有阐释。杨继洲著针灸大成时精简为“十二法”,后又精简为“八法”。,意义:这些手法在当代临床上还有应用。,3阐释针刺得气的理论,针刺必须得气的认识,早见于内经。如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说明针刺必须得气,得气对取得疗效的重要性。窦

4、默继承了内经理论,在标幽赋中对得气作了较多论述。,得气的快慢:灵枢经水:“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灵枢行针:“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标幽赋:“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这是窦氏继承灵枢经水中有关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得气快慢的理论认识而来。据此,窦氏指出针刺根据经络气血多少可以判断得气的快慢,气血盛者,得气往往较快,气血少者得气往往迟缓。,得气的他觉:标幽赋:“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意义:临床上有应用价值。,得气与针刺手法:灵枢经脉:“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标幽赋:“(气)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

5、”素问针解篇:“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乃去也。”标幽赋:“(气)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针刺时机与得气:灵枢本神:“脉舍神。”(经脉)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灵枢官针:“用针之要,无忘其神。”灵枢终始:“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灵枢行针:“神动而气先针行,其神易动,其气易往。”标幽赋:“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三、原文选读,1针经指南序,作者:朱良能,内容:,针刺治病有效,但用针应谨慎,并掌握其要领。,针刺之学颇为深奥,窦默八穴真经对针刺之学颇有阐发。,书稿来源及窦默简介。,交代写作时间

6、及作者。,2针经标幽赋,作者:窦默,提要:,本赋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针灸施治的理论原则和具体方法。因用浅显易诵的语句来表述深奥难懂的内容,故以“标幽”为名。本赋注本有:王开注本(扁鹊神应玉龙经)、徐凤注本(针灸大全)、杨继洲注本(针灸大成)、吴崑注本(针方六集)等。,内容:,针刺原则。,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铒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量:估量,依据。留:谓久留针。疾:谓速出针。候气:等待针气(针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意即针感有了,就像鱼吞钩,或沉或浮而动。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意即针感未至,

7、就象闲居在寂然无闻的广厅静室中,一无感觉。本段描述:1)得气后施针者的手下感,2)得气前后针刺原则,3)得气与疗效的关系。,经脉循行。,1)经脉气血多少,2)得气。,1)毫针与五行相应,2)毫针的作用。,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本段描述本神对针刺的重要性。,1)本神与针刺,2)取穴原则:阴阳气血多少及补泻法。,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天地人三才: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居于天地之间为和。本句论述上中下三部的三个重要穴位。,周身的重要穴位。,取穴方法。,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更穷四根、三

8、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门:精气出入的门户。此指以门命名的二十二穴。海:脉气的众流所归。此指以海命名的五穴。四根三结:是十二经脉根结部位的穴位。经气起之处,叫根;经气结聚之处,叫结。八法:指八种不同的针法。五门: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指肘膝关节以下各经的五输穴。主客: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指正气和病邪。本段论述常见疾病的取穴及常用刺法。,1)常见疾病的取穴,2)常用刺法。,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背目沉掐,坐卧平而没昏。左手、右手:即压手和刺手。空心:空腹。背目:背着

9、病人的目光。沉掐:用指甲重掐穴位。没昏:无晕针反应。本段论述1)刺手、押手的作用,2)晕针的预防。,1)常用针刺及配穴法,2)针刺前准备及针刺态度,3)刺手、押手的作有,4)晕针的预防。,1)子午流注针法,2)常见疾病的取穴及针刺方法。,大抵疼痛实泻,痒麻虚补。体重节痛而俞居,心下痞满而井主。心胀咽痛,针太冲而必除;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胸满腹痛刺内关,胁疼肋痛针飞虎。疼痛实泻,痒麻虚补:疼痛为实,用泻法;痒麻为虚,用补法。飞虎:支沟穴。,常见疾病的针刺原则和取穴。,由是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离左酉南,月朔死而速冷。午前卯后:指辰巳两个时辰,即711时。太阴生:太阴,指月亮。生,升起。太阴

10、生,即阴历每月初一之后,全晦的月光由缺渐半而圆。离左酉南:即未申两个时辰,1317时。离是八卦之一,属火,居南方,在地支为午,故离指午时。以十二地支午、未、申、酉的方位来说,午在南方,未申在西南方,酉在西方。自午左转,经未、申二时到酉,也就是未时在午时之左,申时在酉时之南。故将未、申时称为离左酉南。月朔死:指阴历每月十五之后,月光由圆渐半而缺,再转到朔(初一)的全晦。死,降落。本句将每日午前卯后的时间,比之太阴之逐渐生长,宜用温补法;每日离左酉南的时间,比之太阴之逐渐消亡,宜用凉泻法。,循扪弹怒,留吸母而坚长;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嘘短。弹怒:以手弹穴,使经脉胀满。留吸母:为虚则补其母的手法。留,

11、指久留针。长:由不足转为充足。爪下:进针前用押手拇指甲掐切穴位。伸提:指提插。疾呼子:为实则泻其子的手法。疾,指疾出针。嘘:徐徐地吐气。嘘或作虚。本句论述补虚泻实的手法:用循、扪、弹等法,配合久留针、吸气和虚则补其母的手法,可使经气坚实,由不足转为充足;用爪切、提插等法,配合疾出针,呼气和实则泻其子的手法,可泻其有余。,1)不同时间的不同针刺手法,2)补虚泻实的手法。,针刺禁忌。,1)医案医话,2)医疗经验。,写作目的。,小结:,腧穴:分布、取穴方法、腧穴主治,经络:气血多少、循行及病候,刺灸法:针刺前准备、进针法、毫针刺法及适应证、深浅之刺、得气、补泻方法、针刺态度、针刺意外预防、针灸禁忌,

12、治疗:配穴法、子午流注法疾病主治,医史医话,1.窦汉卿的主要学术思想是什么?2.经典背诵: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募、俞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八脉绐终连八会,本是纪纲;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背目沉掐,坐卧平而没昏。大抵疼痛实泻,痒麻虚补。体重节痛而俞居,心下痞满而井主。心胀咽痛,针太冲而必除;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胸满腹痛刺内关,胁疼肋痛针飞虎。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离左酉南,月朔死而速冷。循扪弹怒,留吸母而坚长;爪下伸提,疾呼子而虚短。,思考题,参考文献,1.针灸歌赋选解 陈璧琉 2.针经指南集注 李鼎 3.针灸歌赋选读 李磊4.元史卷一百五十八列传第四十五窦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