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要点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6326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要点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11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要点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11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要点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11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要点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11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要点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要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要点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1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操作,11.1 货币政策目标,11.1.1 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 11.1.2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11.1.3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11.1.4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11.1.1 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1、物价稳定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4、平衡国际收支,11.1.2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2、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4、稳定物价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冲突,11.1.3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1、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个货币政策框架,它的主要特点是公开宣布一个或多个时限内的官方通货膨胀的数值目

2、标(或目标区间),同时承认稳定的低通货膨胀是货币政策的首要长期目标。2、新西兰储备银行于1989年提出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1991),瑞典、芬兰、西班牙(1992),英国、以色列、墨西哥(1993)等国先后公布了各自的通货膨胀控制目标。3、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意味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日益“中性化”。所谓“中性”货币政策目标,就是使利率水平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使经济在其自身的潜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持续稳定增长。4、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框架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1)抑制通货膨胀成为中央银行惟一的政策目标,政策当局必须事先确定比较明确的、

3、定量化的目标通货膨胀率并向全社会公布;(2)货币当局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相应的承诺,通货膨胀目标的实现与否,成为评价货币政策绩效的首要标准,为此,中央银行享有充分的独立性;(3)根据社会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以及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预测是否偏离公布的目标,中央银行决定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11.1.3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5、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约束因素是指保证实现目标的必备条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货膨胀目标的确定,即确定本国所能接受的物价波动区间;二是通货膨胀的计量与预测指标。大多数国家用广义价格指数衡量通货膨胀,如消费价格指数或零售价格指数;三是政策操作的透明度。通货膨胀目标制要求中央银行的

4、货币政策对经济状况的反应有实质性的变化,它要求货币政策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中央银行能够准确预测未来通货膨胀并及时调整通货膨胀的预测误差;四是中央银行行长对通货膨胀目标制所承担的责任,即当实际通货膨胀率超出目标区后,中央银行行长应负什么责任。,11.1.4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1、从1983年到1995年以前:发展经济,稳定货币 2、1995年颁布、2003年修改后中国人民银行法: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1.2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11.2.1 选择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标准 11.2.2 充当中介目标的变量 11.2.3 中介目标变量的变化与泰勒规则 11.2.4

5、 充当操作目标的变量 11.2.5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11.2.6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11.2.1 选择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标准,1、可测性(Measurability),指所选择的金融变量必须具有明确而合理的内涵和外延,其指标必须能够数量化,且数据容易获得,短期内能够经常汇集,从而使中央银行能迅速而准确地获得有关变量指标的资料数据并做出分析和判断。2、可控性(Controllability),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较准确、及时、有效地对该金融变量进行控制和调节,即能较准确地控制该金融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变动趋势。3、相关性(Relatedness t

6、o Goal),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介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是正相关,也可以是负相关,但相关系数越高越好。,11.2.2 充当中介目标的变量,1、货币供应量2、长期利率3、汇率,11.2.3 中介目标变量的变化与泰勒规则,1、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重新作为西方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一重大转折的原因在于现实环境的变化和理论的发展。2、从现实环境的变化方面来讲:(1)大量创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现;(2)金融自由化;(3)金融全球化浪潮。3、泰勒规则是美国经济学家泰勒总结的一种货币政策规则,该规则的基本思想是,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工具利率

7、只需要按照既定程序对“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做出反应即可。,11.2.4 充当操作目标的变量,1、短期利率2、准备金:中央银行创造负债的一部分,它由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两部分组成 3、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指银行存款准备金总量和流通中通货的总和,11.2.5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1、金融创新降低了中介目标的可测性 2、金融创新降低了中介目标的可控性 3、金融创新削弱了中介指标的相关性,11.2.6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1、货币供应量指标2、再贷款计划3、信贷规模4、利率指标,11.3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11.3.1 一

8、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1.3.2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11.3.3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1.3.4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11.3.1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1.3.1.1 法定存款准备金机制11.3.1.2 再贴现机制11.3.1.3 公开市场业务,11.3.1.1 法定存款准备金机制,1、法定存款准备金(Reserve Requirement)政策工具的运用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币扩张乘数,从而达到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2、法定存款准备金通常要求金融机构以在中央银行存款

9、和库存现金方式持有。,11.3.1.1 法定存款准备金机制,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特点和局限性(1)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较强的告示效应。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的信息是公开的,并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2)法定存款淮备金比率的调整有强制性的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法律的强制性,一经调整,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必须执行。(3)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由于货币乘数的作用,准备金率微小的变动,都会导致货币供应给量的巨大变化,其政策效果是很强的。(4)正因为它的效果如此之强,法定存款淮备金比率的调整缺乏应有的灵活性,不能作为一项日常的调节工具,供中

10、央银行频繁地加以运用。只有当中央银行打算大规模地调整货币供给,法定存款淮备金率的改变才是较为理想的方法。,11.3.1.2 再贴现机制,1、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2、再贴现政策是以再贴现业务为基础的。所谓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的是现实货币,扩大了货币供应量。整个再贴现过程,实质内容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3、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原理: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是一种利率价格机制,中

11、央银行在调节商业银行信用时,其基本的操作规则是变动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以影响其借款意愿,达到扩张或紧缩信用的目的。一般而言,当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融资成本上升,商业银行必然要相应提高对企业的贷款利率,从而带动整个市场利率的上涨。这样,借款人就会减少,从而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积极性,起到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作用;相反,当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则降低再贴现率,刺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积极性,以达到扩张信用,增加货币供应的目的。,11.3.1.2 再贴现机制,3、再贴现政策工具的作用与局限性 再贴现政策工具的作用:(

12、1)作为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手段,起“变速箱”的作用。(2)对市场利率产生“告示效应”,它预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走势,从而影响金融机构及社会公众的预期。(3)通过审查再贴现申请时的一些限制条件,设定资金流向,扶持或限制一些产业的发展,达到调整国家产业结构的目的。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1)在实施再贴现政策过程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2)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通常只能影响利率的水平,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3)再贴现工具的弹性较小。,11.3.1.3 公开市场业务,1、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债券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

13、证券),用以调节、控制信用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2、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这实际上相当于中央银行向社会投入一笔基础货币,引起信用的扩张,货币供应量的成倍增加。相反,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以达到回笼基础货币,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3、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货币政策的依据是银行系统存在一定量的准备金,而准备金的数量和价格决定着银行吸储和放贷的能力,因此,公开市场业务就可以通过银行系统准备金的增减变化而起作用。,11.3.1.3 公开市场业务,4、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活动的政策

14、效应主要有:(1)调节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银行提供信贷的规模。(2)对直接买卖的那种证券的价格和收益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金融市场上其他证券的价格与收益,调节投资与储蓄。(3)对政府财政收支的影响。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就是向政府提供资金融通的方便。5、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1)中央银行运用这一工具是对金融市场进行“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等待”,这一点明显优于再贴现政策。(2)中央银行可以根据每日对金融市场的信息的分析,随时决定买卖证券的种类和规模,不断调整其业务,便于控制业务效果,减轻货币政策实施中给经济带来的波动。这比“一刀切”式地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要优越的多。(3)“告示效应”不明显,具有较高

15、的操作弹性。,11.3.2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2、消费信贷控制3、不动产信用控制,11.3.3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有关法令,对银行系统创造信用的活动施以各种直接的干预。主要的干预措施有信用分配、利率最高限额、流动性比率2、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采用非直接的控制方法,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金融检查等,11.3.4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1、直接信用控制下的货币政策工具:有较强的强制性,它是中国人民银行掌握的计划控制型的货币政策工具,带有明显的行政干预和直接控制的特征。这类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信贷收支计划、现金收支计划和货币发行 2、间接信用控制下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