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的学术承认及重要性评价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6342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成果的学术承认及重要性评价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科研成果的学术承认及重要性评价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科研成果的学术承认及重要性评价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科研成果的学术承认及重要性评价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科研成果的学术承认及重要性评价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成果的学术承认及重要性评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成果的学术承认及重要性评价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研成果的学术承认及重要性评价,孙根年 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科研成果的重要性评价;科研成果的学术承认;新手的学术认可问题;米兰柯维奇理论被认可的案例,内容提要,一、学术成果的重要性评价,对于科学研究来说,义理创新有四种形式:一开新域,“人无我有”对新的问题-从头说;二有发展,“人有我优”在前人的基础上有发展-接着说;三改旧论,“人优我特”从新的视角看问题-重新说;四分取舍,破旧立新推翻旧理论建立新观点-扬弃说。,1、科研成果义理创新的四种形式,识别问题确定研究主题,实施计划进行深入研究,制定计划设计研究方案,凝练结论报告研究成果,新颖,前位,独特,深入,细致,厚重,合理,具体,明

2、确,图文,可靠,意义,做正确的事,将事做正确,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科学研究一般过程,2 研究过程抓上下,选题阶段,研究阶段,3 论文写作抓四点,标题插图:吸引眼球(Attention),让人过目不忘;思想观点:进入心智(Interest)、感动心灵;思想新颖观点明确,表达了对问题透彻认识事实数据:感动心灵(Desire)、铁证如山;事实典型、数据详实,铁证如山、只能唯此;持之以恒: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及所持有的思想观点,必须 持之以恒、深入研究、不断拓展;实际效果:广泛引用(Action)、进入教材、广泛传播,进入 科技发展史,留下英名。,科研成果的树形分类,与植物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划分为4种

3、科研成果:种子科研: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往往产生新的学科领域,如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主干科研: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经过发展壮大可成为新的理论主干,建立起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枝科研:在主干上发展起来新的研究方向,成为一个重要分支和研究领域;叶子科研:在已形成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提供事实和证据的不重要的研究成果。,高度:理论的独创性及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变革上的意义,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深度:研究工作是否深入细致、精确定量、入木三分,达到一个科学研究应该具有的深入程度;广度:理论的概括能力、系统性及适应面的宽度,实现了在地域和学科领域的跨越,对相关的研究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远

4、度:影响是否深远长久并对今后的工作具有指导性,实现了在时间领域的跨越,成为百年传诵的理论;难度:创新不是的名词概念炒作,而是对关键性问题的深入系统研究,许多实验研究难度特别非他人可以轻易完成;美度:提出的理论方法是否具有美学特征,给人以独特的科学美感和很高的鉴赏能力。,高水平科技成果的六度标准,二、研究成果的学术承认,1 学术承认的四阶段,通过审稿,在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初步认可;引起同行关注,被广泛引用-产生一定的学术影响;写进大学教科书,被称为理论-固定下来;写进发展史,成为万古流芳的学说-传至后世。,由于科技期刊审稿是以合格作为采用标准,同时加上审稿人判断标准的不同,高级别期刊发表的论

5、文不完全都是高水平和特别重要的科研成果(Science和Nature上的论文还有造假或错误的),普通层次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可能是十分重要的成果(如Gelanjie在普通刊物的论文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科学社会学之父默顿认为,学术认可或获得同行承认是科学传播中的硬通货。任何想进入科学殿堂的新手,要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进一步提升自己在科学界的地位,首要条件就是:他的研究成果要得到共同体的认可,只有跨过这道门槛,才能走进科学殿堂,成为其中的一员。对科研新手来说,学界的门槛不但存在,有时还相当高度,科研新手被忽视、被压制,被拒科学大门之外的现象并不少见。分析科研新手获得学术认可的一般机制,对维护健康

6、的学术环境,保持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2 学术承认是科学传播中的硬通货,科学知识的发现不仅是科学家个人的自由发明,也是研究者之间、共同体内部和社会互动的知识扩散和传承,一项科研成果只有得到学术认可,写进大学教材或记录在科学史中,才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发现。在当今社会,任何研究者都不能忽视与其他同行及共同体联系,科学不单是个人的领地,也不仅表现为个人知识发现,独创性的成果只有提供给科学共同体,并经同行评议获得承认之后,才能转化为一般的科学知识。夏平甚至认为:“知识是共同体评价和行动的结果,它通过把各种关于世界的宣称,整合进共同体的建制化行为得到确立”。,齐曼也说,“科学的基本原则是,

7、成果必须成为公有的。无论科学家私下想说什么或说什么,直到他的发现报告于世并载入永久的记录,才能看作是属于科学知识”。可见,一项研究成果只有提交给共同体检验并评价,获得共同体承认后才算真正对科学做出了贡献,这也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都普遍重视学术论文的发表以及相关影响因子统计的社会学理论依据。,学术承认可分为:业内承认和社会承认。社会认可是指社会公众的承认,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业内承认。因此,“科学家的声望、地位主要由业内共同体决定,科学家看重的也专业共同体而不是整个社会对他的认可”。从科学的社会运行来看,学术认可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控制方式,它可以引导科学工作者更好地履行职责,实现科学建制的特定目标;对

8、科研工作者而言,“独创性知识不被发表,其创造性有随他人研究进展而消失的危险”。因此,学术认可不但是对科研新手创新水平、贡献大小及成果价值的评价,也是对其在科学共同体所处位置的动态定位。,3 学术承认的分类与业内认可,同时,对科研新手的学术认可还间接导致研究者获得更多的科学资源,如获得新项目、更高的学术职位或其他利益等。巴恩斯精辟地指出了这种学术认可的意义:“不管这种需要是什么,实现这种需要的方法就是借助所获得的承认”,在科学高度社会化与职业化的当代,科学工作者利益的获得往往和同行认可的程度成正比,因此,同行认可也成为科学家通往职业顶峰的必由之路。正因如此,科学工作者对同行认可的渴望,如同工人对

9、货币的渴望一样,成为许多科学家努力工作的动力。为此,巴恩斯形象地指出,“学术承认简直是科学共同体奖励系统中的通货”。,科学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使得任何想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必须经过长期规范的训练,具备从业技能后,还要经历艰难的学术认可,才能真正进入科学的殿堂。对科研新手来说,进入相应共同体的门槛总是客观存在的,有时这种门槛还很高,相对于业内地位较高者,即使是客观水平相当,新手的科研成果获得承认的难度往往也更大。大量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之争都表明,即使新手同时甚至领先做出同样发现,学术认可的天平还是倾向于业内的前辈,新手甚至还会受到剽窃的怀疑而被嘲笑和冷遇。即便不涉及优先权之争,科研新手做出独创性发现后

10、不被承认或被延迟承认的案例也大量存在。,三、科研新手获得学术认可的障碍,2.1 学术地位对获得学术认可的影响,科学界是一个具有高度分层的特殊社会,呈现出等级分明的金字塔结构,只有极少数的科学大家总是站在最高处,而大多数学者处于金字塔的底部;由于光环效应,专家权威和著名学者的思想观点,著名学术机构的研究人员,往往更容易获得学术认可和社会承认,他们的思想观点决定了学科的发展;与此相反,在科学界地位较低者尤其是科学新手们,则更容易被忽略、埋没甚至受到不公正的排挤;科研新手要摆脱这种局面只有发表高水平的论著。,2.2创新成果异端性对获得学术认可的影响,在常规科学的发展阶段,科学研究往往是在既定的范式内

11、进行,遵从既定的研究模式而不是突破,因此,该阶段的独创性很容易获得共同体的认可。然而,重大的科学创新往往会跨越既定范式或学科边界,这种跨学科性在默顿那里则称为异端性。多数的科学创新都具有异端性,异端性创新者往往是最不幸的,这种真正的优异并没有得到关注和承认,反而受到强烈的怀疑和指责,其原因就在于它极大地背离了居支配地位的思想观点。,19世纪的李比希被誉为化学的鼻祖,成为那个时代化学界的权威,李比希的化学认为,酵母、酒等从化学的角度讲是自发发酵的。而异端学者巴斯德由于拥有不同的科学范式,对发酵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他认为是由微生物的作用引起的,由于与李比希的观点完全不同,巴斯德的理论遭到主流化学的拒

12、绝。巴斯德转而研究生物和医学,无论是生物界还是医学界都把他看作外行,化学界对他的理论也不接受,但巴斯德的成功恰恰在于跨越了不同学科,他不属于任何既成的范式,被固守传统范式的人视为异端,在当时不被接受,直到时间的推移才最终获得认可。,2.3科学共同体内在因素对学术认可的影响,(1)知识老化导致的老人对新人的认可障碍,普赖斯认为,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其惊人的速度,根据可计量的内容和方法,科学在人力和出版物方面以10-15年为周期趋于翻一番。科技信息爆炸式增长与个人接受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种状况带来的后果是:在大科学时代,由于同行变成了准同行,他们不能充分把握学科中所有分支的情况,在信息

13、不足的情况下,科学评议必然会受崇名心理影响,那些有声誉的研究者易受到关注和肯定,而那些初涉科坛的新秀容易被忽略。,对新手做出科研成果,多半是年龄相对较大的老手进行评判。虽然,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深邃的洞察力,对新思想能提出必要的质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新思想新发现的接受能力也会减弱,较易囿于传统的观念和熟悉的模式,受先入为主的成见支配排斥新观念。即使像卢瑟福这样的大科学家也难逃知识老化。1919年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打开了利用原子能的大门。然而当他听到利用原子能的预言时,却强烈反对这种观点,直到1937年逝世,他始终拒绝接受原子能可利用的观点。对此,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中,将老

14、科学家分为“老科学的家”和“科学老家”。,(2)利益因素对科研新手获得认可的障碍,随着科学的日益专业化和复杂化,对成果的认可也更多依赖于同行评议,即以部分专家作为代理人来评判科学知识。做同行评议往往是某领域的权威或专家,权力和资源往往掌握少数顶级专家手中,他控制并决定了科学社会运行的方向。当代相当一些科研成果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社会过程而非客观的认知和验证过程。科尔曾认为,评价是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结合,他说:“对于新成果的评价受到了复杂的相互作用,证据、模式和理论这样的认知因素和具体的社会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一项科研成果要获得科学共同体的认可,不但涉及到人们的认知,还涉及诸多社会因素

15、,甚至会牵涉到特定集团的利益。如果新成果影响到某一大的利益集团,则其在获得业内认可和社会认可方面都可能面临障碍。,19世纪初,光的波动说在法国遭遇就说明,利益因素对科研新手获得认可也有影响。菲涅尔作为光学的业余爱好者,1815年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光衍射的论文,希望获得科学界的认可。当时,拉普拉斯控制着光学领域,他支持光的微粒说反对波动说;阿拉哥接受菲涅尔的波动说并支持发表,后者更多的也是边缘化地位所导致。经过阿拉哥的努力,波动说终于获得认可,阿拉哥也由此进入科学中心,占据主导地位。波动说最终在法国被接受的事件中,菲涅尔是通过阿拉哥的影响才获得在法国科学共同体中发言的机会。由此可见,科学知识被承

16、认的过程,不单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渗透了各种利益因素的社会过程。新手能否得到科学界认可,很多时候归属在社会利益的竞争中是否占据上风。,由此可见,科研新手欲进入科学共同体,单凭科学成果被实践检验有时显得过于理想化,很多时候可能与共同体的某些利益相关。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尔斯泰特说:“攀登学术阶梯通常是缓慢而不确定的,没有自主的财力和有益的联系,年轻人很少尝试它”。事实上,科学评价过程同样渗透了评价者的非科学因素乃至社会利益,评价者不可能完全摆脱自己的情感和兴趣,巴恩斯指出:科学评价的特点,“取决于行动者的目的和需求,以及不同群体特有的范式”。科学的社会化,一方面使科学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同时也使科学

17、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因素的干扰。反过来看,各种社会利益也不能过高的估计自身力量,因为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依然是社会实践。,四、Millankovtich理论的实验证明,米兰柯维奇是南斯拉夫杰出的科学家,国际天文气候学的创始人,他用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解释第四纪气候的变迁,被誉为米兰柯维奇理论。然而,当时的地质科学是以观察调查和发现事实为特点的科学,人们对冰期和古气候的研究只能借助冰川沉积物,当时盛行的是四次冰期理论,所以米氏理论尚未得到学术界的承认。1936年米兰柯维奇赴维也纳参加国际地质大会,德国科学家彭克粗暴地指责说:“你的那套冰期理论完全是垃圾”。米兰柯维奇只能对这种指责保持沉默。然而,

18、随着冰芯气候和海底地层的不断发掘,四次冰期理论被推翻,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第四纪冰期的循环存在着10万年的周期,在某重程度上验证了米兰柯维奇理论。,米兰柯维奇理论只所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一、研究范式不同,当时的冰期和古气候研究属于地质科学,地质学是观察调查和重视事实的经验科学;而米氏的天文气候研究属于理论科学,以可计算的地球轨道参数变化解释冰期循环,在当时确实太超前了。二、缺乏必要的事实支持:(1)从理论天文学计算,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引起地面太阳辐射的变化量很小,能否引起如此巨大的气候变化;(2)陆地冰川沉积调查所获得的第四纪冰期只有四次,这就是德国科学家彭克的理论,与米兰柯维奇的天文气候理论有

19、很大的偏差。,公转轨道10万年的周期导致太阳辐射量的周期变化。,自转轴倾角4.1万年的周期导致地面太阳辐射周期性变化。,岁差2.3-1.9万年的周期导致地面太阳辐射周期性变化。,三者共同作用,导致气候呈现较为复杂无规律的变化。,从1936年至今,大量陆地地层、极地冰芯、海底地层替代指标的挖掘,证明在过去的200万年间,全球气候的变化存在着10万年的周期出现冰期循环,而引起这种气候变迁的驱动力,正是米兰柯维奇所提出的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米氏的理论被认为是正确的。然而早在50多年前,米兰柯维奇最早认识到地球轨道参数是变化的,能够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并准确的计算出气候变化的三种周期,这在科学史上是独具慧眼、难能可贵和令人钦佩的。1982年为了纪念米兰柯维奇的功绩,在美国的纽约召开了“米兰柯维奇与气候国际学术讨论会”,出版了米兰柯维奇与气候文集,这是对米氏工作的最好纪念。,Thank YouFo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