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桁拱桥关键施工技术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6434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桁拱桥关键施工技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钢桁拱桥关键施工技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钢桁拱桥关键施工技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钢桁拱桥关键施工技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钢桁拱桥关键施工技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桁拱桥关键施工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桁拱桥关键施工技术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6年10月,梅山春晓大桥工程,钢桁拱桥施工关键技术,目录,01,工程概况,Content,03,缆索吊装系统,04,扣挂系统,02,总体施工方法,05,施工体会,01,工程概况,1 工程概况,宁波春晓大桥工程西起春晓洋沙山东六路与春晓东八路交叉口,终点位于梅山岛盐湖路与港湾路交叉口,全长约1.971km。,1.1 地理位置,主桥采用中承式双层全焊接钢桁架拱桥,跨径布置为80m+336m+80m,上层桥面宽33m,下层桥面宽12m。主跨中间108m范围内设置下层纵移桥架,纵移打开后可满足500t级海轮通航要求。,1 工程概况,1.2 桥型布置,主桥采用三跨连续支承体系。春晓主墩采用固定支座

2、,其余各墩均采用纵向活动支座。,支座设计转角1.14,1 工程概况,1.2 桥型布置,每年7月10月台风影响频繁;每年11月至次年6月,季风盛行,季风最高可达10级;,1、风环境复杂,1 工程概况,1.3 工程特点,2、吊装重量大采用节段整体吊装工艺,最重节段净重达338.1t;,1 工程概况,1.3 工程特点,3、构件交汇复杂、空间定位要求高除了一般中承式桁架拱的构件,如上弦拱、下弦拱、风撑、主梁、三角区以外,还有下挂纵移桁架式桥架,尾端拱梁段、三角区拱梁段,以上构件的拼装精度直接影响大桥的成桥线形及结构受力;,1 工程概况,1.3 工程特点,02,总体施工方法,施工中采取“边支点预降”(预

3、降45cm,拱脚支座预旋转0.32)的措施进行结构拼装,充分发挥拱肋自身承载力。因边支点预降和扣索轴力压缩主拱,主拱悬臂端合龙前纵桥向回缩量通过梅山侧拱脚(活动支座)预偏9cm来进行补偿。,边支点预降45cm,预旋转0.32,拱脚预偏9cm(跨径补偿),2 总体施工方法,2.1 总体施工构想,+4.5cm,4.5cm,中跨拱肋采用“固塔少扣索、无支架缆索吊装”工艺进行安装。,2 总体施工方法,2.2 中跨拱肋施工,三角区节段采用“钢管贝雷支架+浮吊吊装”进行施工。采用边支点预降后线形安装三角区节段。,2 总体施工方法,2.3 三角区节段施工,水中引桥上部钢桁架梁均采用浮吊节段吊装+滑移安装施工

4、。为减小成桥中支点处负弯矩引起的砼桥面板中的拉应力,钢桁架中支点先顶升55cm高度后,再进行预制桥面板安装及浇筑湿接缝。,8台400t千斤顶同步顶升55cm,8台400t千斤顶同步顶升55cm,2 总体施工方法,2.4 水中引桥施工,已安装好的水中引桥节段,2 总体施工方法,2.4水中引桥施工,03,缆索吊装系统,缆索吊装系统主要由扣塔、吊塔、缆索系统等部分组成,采用双塔三跨方案,跨径组合为226m+332m+226m,各设两组主索、压塔索(抗风索)和工作索。吊装塔全高126m,其中吊塔高26m,扣塔高100m。主索选用60钢丝绳,中边跨均为28根,两组主索中心距离27.8m,主索垂跨比L/1

5、2,吊机设计吊重荷载330t。,3 缆索吊装系统,3.1 总体布置,3 缆索吊装系统,3.1 总体布置,3 缆索吊装系统,3.1 总体布置,吊塔全高约26m,横桥向长度42m,顺桥向宽度4m,全部采用万能杆件的空间网格结构。施工时将吊塔塔脚“系梁预收紧”(下横梁缩短2cm),有效改善塔架内力分布。,吊塔与扣塔“铰接”,通过塔顶2层铰座梁及铰座连接,其中下铰座梁高度为1.4m,上铰座梁高度1m。,铰座顺桥向侧面图,3 缆索吊装系统,3.1 总体布置,3 缆索吊装系统,3.1 总体布置,缆索吊装系统荷载通过索鞍传递给塔顶纵、横梁。根据纵、横梁对塔顶万能万能杆件受力分析计算,主索鞍区域内杆件承受较大

6、荷载,根据计算结果采用异形件替换相应杆件,保证结构安全。根据万能杆件传力途径分析,若塔顶区域部分杆件发生屈曲破坏,缆索吊装系统荷载仍可由其余杆件正常传递。,NT29,塔顶刚度匹配,基于悬链线方程,采用“分段悬链线数值迭代法”和“塔顶索力连续算法”,进行缆索吊装系统重载线型和“施工阶段”精确计算。,3 缆索吊装系统,3.2 精确算法运用,空载承重索线形和内力调整计算流程图,中跨重载承重索线型及内力计算流程图,3 缆索吊装系统,3.2 精确算法运用,L/12,L/11,采用上述精确算法计算出所需数据。,3 缆索吊装系统,3.2 精确算法运用,通常设计计算,施工阶段验算,L/13,采用此算法,可根据

7、设计矢跨比、起吊位置和吊重,精确计算出钢绳索力,塔顶不平衡水平力、空载垂度等参数,为后续设计及施工提供有力依据。按照缆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计算试吊荷载按1.25倍额定荷载考虑,通过此精确算法计算得出,实际主索张力值约为100 荷载计算时的 1.15倍。,3 缆索吊装系统,3.2 精确算法运用,本桥跨中2号节段重量为265.3t,靠近塔端最重12节段重量为338.1t,吊装系统吊点自重65t。经计算吊重荷载位于跨中时缆索系统主索张力最大,缆索吊装系统设计吊装重量根据2号节段选定为330t,验算荷载为403t(按12#节段进行验算)。,不同吊重及位置起吊时索力,3 缆索吊装系统,3.3 设计吊重

8、选取,由于本桥拱肋节段通过船舶可以直接运输到安装位置下方,12#、14#节段可以采用“定点起吊”的办法进行安装,不在吊装跨内顺桥轴线范围移动。根据计算,12#节段采用“定点起吊”方式时索力小于中跨100%吊重时的索力。,3 缆索吊装系统,3.4 定点起吊运用,根据计算结果,结合主索索力,牵引力及塔顶不平衡力,综合考虑现场实际,选取L/12作为本套系统的矢跨比。,3 缆索吊装系统,3.5 矢跨比的选取,不同矢跨比计算数据表,根据计算分析,吊装过程中塔顶产生的不平衡力方向均往跨中,为抵消塔顶不平衡水平力,在边跨布置2组6束钢绞线抗风索,左右幅对称布置,中跨仅布置通风缆。塔顶偏位计算时,先计算出抗风

9、索的等效弹性模量。然后换算出抗风索的弹性刚度系数。在不平衡水平力作用下塔顶产生位移,位移后结构处于平衡状态。缆风索的张力差与它索承受的水平外力相等。,3 缆索吊装系统,3.6 抗风索分析与控制,塔顶偏位及压塔索受力分析统计表,从上表可以得出,在进行14#节段吊装时,右塔最大塔偏位为往春晓侧偏298mm,左塔(近塔处)同时往春晓侧偏78mm,根据该工况,拟考虑在吊装前将2个吊塔分别往边跨预偏100mm,保证塔偏位在200mm(L/100)以内,确保施工安全。,3 缆索吊装系统,3.6 抗风分析与控制,本桥不设抗风索,压塔索兼做抗风,后锚锚固于墩柱承台上,锚固采用在承台内预埋精扎螺纹钢锚杆。塔顶直

10、接通过设置锚箱进行锚固。,3 缆索吊装系统,3.6 抗风分析与控制,在缆索吊装系统计算中,牵引力的大小与吊点的个数和吊点跑车滑轮数量有关。本项目采用单吊点单轮跑车进行牵引力计算,其计算出的牵引力双单吊点单轮跑车约大50%,3 缆索吊装系统,3.7 牵引力精确提供,牵引力计算表,单吊点单轮,双吊点单轮,双吊点双轮,T=6.739,T=7.746,K1=0.608,K2=0.323,K1=0.608,K2=0.472,K3=0.323,K4=0.187,牵引力比大约50%,本项目自主设计了一套自行式承索器并且已成功使用,该承索器通过跑车运行推力和配重块的自重力达到承索器自行移动的效果,已申请国家发

11、明专利。,3 缆索吊装系统,3.8 自行式承索器运用,主索后锚直接利用永久承台,在承台内预埋锚杆,通过锚固钢箱进行锚固。,3 缆索吊装系统,3.9 主索锚固系统设计,3 缆索吊装系统,3.10 吊点、吊具设计,拱肋起吊共设置8个点点,单个吊点配重荷载为5t。每2个吊点通过吊具合并为一个起吊吊点。,由于船舶运输的限制,14#节段运输姿态与安装姿态不相符,故在14#节段上设置临时吊点,起吊至已安装梁段上后进行吊点的转换,然后完成后续安装。,3.11 14#节段吊装,3 缆索吊装系统,04,扣挂系统,扣塔柱采用82012(16)Q345B钢管作为主承重结构,每半幅塔采用6根钢管,钢管间用万能杆件联接

12、,构成格构体系。扣塔通过主墩承台及墩柱上的预埋钢板固结,其它节段间用螺栓进行联接。,4 扣挂系统,4.1 扣塔设计,扣塔设计时考虑台风影响,设计风荷载按100年一遇风速(40.3m/s)进行加载,为增强扣塔系统的受力性能,单侧扣塔设置三道万能杆件横梁和两道钢管剪力撑。,4 扣挂系统,4.1 扣塔设计,4 扣挂系统,4.1 扣塔设计,扣锚索塔顶锚固采用锚梁上焊接锚箱的形式,锚梁布置时考虑下层三根钢管均匀受力。,4 扣挂系统,4.1 扣塔设计,根据受力分析,为保证扣塔立柱钢管受力均匀,将吊塔置于中跨侧钢管立柱上。,已拼装好的吊、扣塔,4 扣挂系统,4.1 扣塔设计,中跨悬臂拼装过程中,为进一步抵消

13、跨中的倾覆力矩,采用配重+锚索锚固相组合。其中锚索设计锚固力为1600t。,4 扣挂系统,4.2 拱肋抗倾覆设计,本桥采用少扣索的布置形式,单个索塔仅布置2对扣索(2-25j15.24),2对背索(2-31j15.24)1860Mpa高强低松弛钢绞线。,4 扣挂系统,4.3 扣锚系统设计,扣锚索索力计算表,4 扣挂系统,4.3 扣锚系统设计,1、2#锚索锚固于拱肋节段上,锚点按每根索450t索力进行设计。,4 扣挂系统,4.3 扣锚系统设计,1#、2#扣索前端锚固于9#和3#拱肋节点板处,按每根索400t索力进行设计;,4 扣挂系统,4.3 扣锚系统设计,05,施工体会,5 施工体会,5.1 合龙段合龙成果,本桥于2016年4月25日完成主拱合拢,合拢精度控制良好,拱顶高程最大偏差21.3mm,其它各项参数满足设计规范要求。,5 施工体会,5.2 少扣索施工体会,采用边支点下压实现中跨精确合龙。边支点侧向顶推实现纵轴线调整。降低锚索锚固区受力,有利于局部受力均衡。,5 施工体会,5.3 拱上吊机方案,本项目现场运输条件较好,拱肋可直接运输至安装位置下方,可采用拱上吊机进行拱肋安装。,谢谢大家,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