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6467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 主任医师苗挺,院前急救医疗的意义,依据医院外有限的条件,尽早进行医疗干预,挽救生命、稳定病情、创造途中运送时机,为医院处理赢得时间和条件。急救医生、急救护士必须经过特定的岗位准入式培训。从源头上保证院前急救医疗安全和有效性。,院前急救工作职能,1、在医院外对危重急症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现场急救;送院途中的医疗监护。2、突发公共事件时对意外伤害的伤病员实施现场医学救援;送院途中的医疗监护。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疑似传染病人和确诊传染病人进行医疗转运。,院前急救医疗工作特点,院前急救医疗的环境和条件与医院内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院前急救时间紧迫,诊治条件有限

2、。,院前急救的特点,随机性强 病人随时呼救,大多数呼救人员无法说清病人的情况,病种多样性,重大事故或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要求救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掌握全面。,院前急救医疗工作特点,紧急 一有呼救立即出动,一到现场立即抢救或运送,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性,要求救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沉着、冷静、果断。,院前急救医疗工作特点,流动性强 院前急救服务区域广,可以是就近的工厂、学校或居民点,也可以跨区、跨县,对重大灾害事故进行增援。,院前急救医疗工作特点,急救环境条件差 现场急救有时在路边,有时在事故现场及运送途中,光线、噪音、震动会给听诊、测量生命体征、注射等护理操

3、作带来困难。,院前急救医疗工作特点,大多无法在现场做出明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只能对症治疗为主,稳定生命体征,尽快送医院处理。运送途中由于救护车颠簸,影响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院前急救医疗工作特点,病种多样且复杂 呼救病人的疾病涉及临床各科,在短时间内需进行初步诊断和紧急处理,所以,要求救护人员必须掌握各种常见急症的急救和护理。,院前急救存在安全隐患,突发的意外事故现场急救还存在潜在的危险,如火灾、地震、有毒气体泄漏、爆炸塌方等,可能造成急救人员伤亡。救护车快速行驶在道路上,存在交通事故隐患。某些传染病早期,防护不严密。,急诊技术操作向院前急救延伸,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技术操作向院前

4、急救延伸,扩大了应用范围。近年来为提高抢救水平,在院前装备高级生命支持救护车,车上普遍装备了除颤起搏仪、便携式呼吸机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广泛使用了除颤、起搏、气管插管及辅助呼吸等技术操作奠定了物质基础。,实施急诊技术操作的意义在现场医疗救援中应用这些技术,对维持呼吸、循环等重要功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伤亡起到重要的生命支持作用。,与急诊、院内不同的是,实施这些急诊技术操作与急诊室或院内环境比较有很大的不同。除颤监护仪要确保电量充足,在紧急情况下使用P导联检出室颤心律进行紧急除颤。为了保证在特殊环境下气管插管成功,我们还培训跪姿插管技术。,(一)心血管急症的急救技术,心电图快速识别致命性心律

5、失常的识别和应急救治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等技术的应用 心脏、呼吸骤停早期救治的有关知识和技术 气道阶梯管理 成功心肺复苏后患者早期的稳定措施。,心搏骤停的院前急救,发病率上升群众期望值高有先进的指南和成功的经验,(二)创伤现场急救技术,据统计,因创伤死亡50%死于创伤现场,30%死于创伤早期。创伤伤后1小时的死因多为大出血、颅脑伤、严重胸外伤、多发伤。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以四肢骨折、颈椎骨折的发生率最高。院前基本创伤急救技术目前还是运用传统的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作为现场救治措施。而正确搬运伤员对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产生极大的影响。院前急救人员一定要培训正确搬运脊椎损伤的伤员的内容。,(三

6、)灾害医学救援技术,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的要求,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现场救治。灾害医学救援发生在人员伤亡数量多,伤情重而复杂,需要各种医疗技术支持。这种技术支持不同于院内的急诊或个体的伤害。在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救援中,大批伤员中的危重伤员,急需在现场实施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并持续到病人转入有条件抢救治疗的地方为止,以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减少灾害的损失。,医疗救援中实用技术,分类救治技术、创伤基本救命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创伤生命支持:休克的救治高级生命支持等。,(四)生命支持技术(BLS和ACLS),判断技能和支持/干预技术;先进设备的使用和维持有效

7、通气、循环的技术的建立;心电图监测,心电图的分析及心律失常再识别;静脉通路的建立和维持;对心脏、呼吸骤停的处理和治疗;对怀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包括急性心梗以及迅速选择治疗方案,筛选可行溶栓治疗的病人。,院前急救的流程,接听电话地址发病情况几次报告,院前急救团队,医生护士担架员司机,二、抢救车内必备的急救药品和物品(一)急救药品 1.抢救车内应备有下列急救药品:抗休克药、血管活性药、呼吸兴奋剂、强心剂、止血药、解热镇痛药、激素、利尿脱水剂、扩溶剂、解毒药等.,2.1-10号药品排序(全省统一)1#肾上腺素 2#去甲肾上腺素 3#异丙肾上腺素 4#阿脱品 5#多巴胺 6#阿拉明 7#洛贝林 8

8、#可拉明 9#西地兰 10#利多卡因备注:10号以后的药品根据病区及专科收治病人的特点,备好常用的急救药品.,(二)急救物品 1、各种注射用物:注射器、抢救针、输液/输血加压器.2、通气用物:呼吸机、简易人工呼吸囊、拉舌钳、张口器、压舌板、口咽通气管、氧气枕.,3、各类无菌包:气切包、静切包、导尿包.4、其他:三腔二囊管、应急灯、手套、冰帽、接线板.5、除颤仪、监护仪、心电图机、快速血糖检测仪,现场处置,安全评估病人评估急救措施信息反馈,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绿色通道的含义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病员时,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通道的病人

9、提供快速、有序、有效的安全诊疗服务.,(二)绿色通道的范围,1.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生命垂危者.2.无家属陪同且需急诊处理的患者.3.无法确定身份(如弱智且无陪护人员等)且需急诊处理的患者.4.不能及时交付医疗费用且需急诊处理的患者.5.其他应当享受绿色通道的患者.,(三)绿色通道的措施,1.由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并上报总值班.2.急诊科实行24小时连续应诊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5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3.病人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实行二先二后的规定(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有

10、关临床、医技科室及后勤部门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4.安排护工实行24小时服务,负责迎、送病人和病人入院后有关检查、交费、取药、手续办理的陪护和帮助服务.5.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委病人或对绿色通道的呼叫不应答.对干扰绿色通道的个人和科室,须追究责任.6.凡遇涉及多科的病人,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主管科室收治,如有争议,急诊科医师有权裁决,必要时会同总值班协商解决.,安全性,避免增加你自己、伤病者及其他旁观者的危险,以免增加伤亡。注意以下情况:*车祸 指导一名旁观者去指挥交通,让车辆绕行过你和伤者。留心起火的危险性,关闭汽车的点火装置。*煤气

11、与毒气 尽可能关闭气体来源并尽可能通风。*触电 阻断电源,并应避免再有人触电。*火灾 与建筑物倒塌,寻找他人协助,有时旁观者的助益极大,甚至可以请他们协助处理,比如控制严重出血,或支撑严重受伤的肢体。但旁观者也可能成为干扰,必须将他们驱开,以免妨碍急救。可以请他们指挥交通与群众,或去打电话请求支援。请旁观者打电话时,必须确定他们知道要说些什么,最好请他们用笔记录下来,并在出发前对你复述一边。一定要求他们在打完电话后,回来向你报告。,除非四周情况非常危险,否则在搬动伤病者前,应先处理它的骨折及较大的伤口。假使伤病者已陷入险境,在搬动前应先固定他受伤的部位,紧急医疗救援步骤,1,评估现场的安全性,

12、3,检伤分类,2,将现场发生的情况向总指挥部汇报,到达灾难现场,(一)评估灾难现场及汇报(二)确定现场指挥官(三)确定救护车停放位置和通道(四)注意自身安全,检伤分类,检伤分类采用START即简单(Simple)的分类(Triage)和(And)快速(Rapid)的治疗(Treatment),用此方法评估患者不到一分钟。,评估顺序,1.呼吸,2.循环,3.意识,如伤员呼吸 30次/min 或10次/min 为第一优先,置红色标记。,用手压嘴唇或 指甲床,如在 2秒内不能恢 复则为急危病人第一优先。,患病人不能听 医生指令,则 为第一优先。如能听指令则 为不优先,置黄牌。,检伤分类原则,(一)极

13、危险、第一优先,即国际統一伤票紅色者,如:1.呼吸停止或呼吸道阻塞 2.被目击的心跳停止3.动脉破裂或无法控制的出血4.稳定的颈部受伤 5.严重的头部受伤且意识昏迷6.开放性胸部或腹部伤害,(二)危险,第二优先,国际统一伤票黃色者,如:1.背部受伤(不论是否有脊柱受伤)2.中度的流血(少于两处)3.严重烫伤 4.开放性或多处骨折5.穩定的腹部伤害6.眼部伤害 7.穩定性的药物中毒,(三)轻伤,低优先,国际統一伤票“綠色”者,如:1.局部的挫傷或软组织伤害 2.单纯型骨折 3.肌肉扭伤 4.凡是由于受伤过于严重(如:头部外伤且脑组织外露、三級烧伤且超過体表面积40%以上)且存活机会不大者,(四)

14、死亡,国际統一伤票“黑色者,如:1.头部不見2.沒有脉搏超过20分钟,除了冷水溺水 或极度低体温者 3.躯干分离 4.高度落下且具有多处的受伤与骨折,沒有呼吸者5.内脏外脱,转送順序,(一)第一优先1.胸部伤害 2.任何影响到呼吸道的伤害3.休克,(二)第二优先1.稳定后的休克伤员,包括腹部鈍伤2.大面积的烫伤3.头部外伤且意识不清,(三)第三优先1.脊椎伤害2.眼睛受伤3.手部受伤4.严重的复杂性骨折或肌肉的伤害,现场救治原则,负责救护的急救人员按照检伤人员的分类,开始救治优先的病人,依次为红色、黄色和绿色。黑色牌为死亡最不优先。此时救治与平时不同,只做A、B、C及简单的包扎固定。如果责任医

15、院在30分钟车程之内,除做A、B、C外不做任何救护,直接送医院。,医院急诊科作用,医院急诊科,伤员运到急诊科要按照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原则(A、B、C、D、E程序)从头到脚检查,进行进一步评估。,评估项目,O2/IV/RR/PR/Fluid:给氧、建立静脉通路,评估呼吸,脉搏,进行液体复苏。BP/RR/PR/T/SaO2/意识:测血压,呼吸,脉搏,体温血氧饱和度和意识。Rate/Volume/Pump/Residence:检查呼吸、心率、液体量是否够,心脏功能,外周灌注。上述评估之后,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即可做ECG/B超/血常规/血生化/动脉血气/X线/CT。,医院急诊科作用,

16、救命第一,保护器官第二,恢复功能第三的原则,将伤员分流到手术室,专科病房以及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救治。,ICU作用,ICU主要收治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伴有脏器功能不全的伤员或做手术后需要继续脏器功能支持者。,十三、急诊突发事件呈报制度,1.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严重伤害或重大社会影响的治安事件、生产事故、自然灾害、群体性社会突发疫情等医疗事件。2.值班人员接到发生紧急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通知,或有重大突发事件伤员直接送达急救中心时,急诊值班医师、护士应立即向急诊科主任或护士长汇报,同时向医院医务科(白天)、总值班(夜间)汇报,必要时由科主任直接向分管院长汇报。,3.急诊

17、科主任或护士长应组织、指挥、协调医疗抢救工作,医疗抢救原则按医院制度及急诊工作制度执行。急诊科的医疗抢救工作服从医务科以及医院抢救小组的指导。4.急诊值班医师、护士应在“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急救登记本”上做相应的具体记录,并签名。5.由于急诊值班医师、护士漏报或不报重大突发事件,造成延误医疗急救等后果,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十五、涉及法律问题管理规定,1.对于自杀、他杀、交通事故、殴斗致伤及其他涉及法律问题的病人,医护人员应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积极救治,同时应增强法纪观念,提高警惕。2.预检护士应立即通知医务处,并报告当地警署。3病历书写应准确、清楚,检查应全面仔细,病历要注意保管,切勿遗失或涂

18、毁。,4.开具验伤单及诊断证明要实事求是,并经上级医师核准。对医疗工作以外的其他问题不能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5.若是服毒病人,须留取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并送毒物鉴定。6.若是昏迷病人,需与陪送者共同检查病人财物,有家属在场均应交给家属;若无家属,由值班护士代为保管,但应同时有两人共同签财物清单。7.病人留观期间,应有家属或公安人员陪守。,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仍然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需要,包括: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 次(而不再是每分钟“大约”100 次),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请注意,不再使用5 厘米的成人范围,而且为儿 童和婴儿指定的绝对深度较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 管急救指南早期版本中指定的深度更深。,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程序从按压开始(C-A-B 程序),胸外按压几乎可以立即开始,而摆好头部位置并尽可能密封以进行口对口或气囊面罩人工呼吸的过程则需要一定时间。,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进行30 次按压后,单人施救者开放患者的气道并进行2 次人工呼吸。施救者在患者“没有呼吸或仅仅是喘息”的情况下开始心肺复苏,。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