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蒙古服装说明文5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16534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蒙古服装说明文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蒙古服装说明文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蒙古服装说明文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蒙古服装说明文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蒙古服装说明文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蒙古服装说明文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蒙古服装说明文5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蒙古服装说明文5篇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蒙古族服饰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昭示出蒙古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蒙古服装说明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关于蒙古服装说明文1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5261。“包”,满语是“4102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1653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

2、“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所

3、以其服饰与汉族比较接近,只有少数老年人穿蒙古族传统服装,包蓝色头巾、穿蓝色大襟长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但在重大节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传统的民族盛装,镶花边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现在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巴里坤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葱和蘑菇等。后因长期杂居在汉族中,从事半农半牧生活,现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热情豪爽,诚恳待客。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营造热烈气氛,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别倡导尊敬长者,爱

4、护晚辈,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长辈要走的时候,也要牵马扶其上鞍。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敖包节,除此还有点灯节(祖鲁节)、麦尔节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节称:“查干萨日”。蒙古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庆贺方式。农历五月十三日是敖包节,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是草原上常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顶上要插柳枝为丛,立竿为柱。“垒石成山”、“视之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护神的化身,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这天,人们欢天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诵经,人们则献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围着敖包掌心向上,边走边叩首需绕三圈,祈神降福。祭完

5、敖包后,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娱乐活动。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技能、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好汉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并能在马奔跑时弯下腰拾起摆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爱的竞技活动,摔跤场面龙腾虎跃,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强项,也是流传至今的熟练自如的运动项目。关于蒙古服装说明文2蒙古族服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甘肃、青海、云南等省、自治区的蒙古族聚居区域。蒙古族服饰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服饰中最具代表

6、性的服饰之一,在元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奢华艳丽、气势恢弘、华贵考究的服饰。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蒙古族各部落有了独立的发展空间,蒙古族服饰的类型和种类不断增多,形成了各部落服饰的不同特色并延续至今。蒙古族各部落服饰均有男女老幼、已婚未婚、四季服饰、礼仪服饰、日常服饰等区别。主要包括袍子(单袍、夹袍、棉袍、吊面皮袍、白茬皮袍、熏皮皮袍)、坎肩(敖吉、敖吉木格)、靴子(毡靴、香牛皮靴、马海)、头饰及配饰(褡裢、香荷包)等部分。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严酷寒冷的高原气候,加之以游牧为特征的生活方式,马上活动时间较长,服饰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骑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首选服

7、饰,因而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蒙古族服饰的长袍多为皮、毛、棉、绸面料制成,依季节而定,袍身肥大、袖长,下摆均不开衩。蒙古袍的领口、袖口、衣边常用锦缎花边镶饰,袍色因男女长幼而异,多喜爱红、白、蓝、黄、绿色,色彩搭配或对比强烈、鲜明热烈,或淡雅协调、含蓄婉约。腰带很长,男子腰带上多挂刀子、火、鼻烟盒等饰物。妇女头饰多用珠宝和金银玉器制成,琳琅璀璨、富丽堂皇。从服装款式上看,蒙古族服饰褒衣博带,雍容华贵、典雅端庄,既能体现蒙古族女性的曲线美,又能体现牧人的勇武剽悍、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蒙古族服饰集裁剪缝纫、贵金属加工、饰品制作于一体,是蒙古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中凝聚着蒙古族人民的智慧,

8、显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历史学、民族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关于蒙古服装说明文3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服饰,这些服饰也是能让人一眼判断出是哪个民族的依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民族服饰也有了改变,但是不管经过多少岁月洗礼,或多或少都有保存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民族特色,那么在蒙古族文化中蒙古服饰都有哪些民族特点呢。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

9、。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

10、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内蒙古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服饰。如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乌珠穆沁、苏尼特、察哈尔、鄂尔多斯、乌拉特、土尔邑特、和硕特等数十种服饰。他们为大体风格一致,各具特色。基本形制为长袍、下摆两侧或中间开衩,袖端呈马蹄袖。已婚妇女袍服外面还配有长、短不同款式的坎肩。蒙古各部落服饰中区别最大的是妇女头饰。如巴尔虎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盘羊角式,科尔泌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簪钗组合式,和硕特部落蒙古族头饰为简单朴素的双珠发套式,鄂尔多

11、斯蒙古部落妇女头饰最突出的特点是两侧的大发棒和穿有玛瑙、翡翠等粒宝石珠的链坠,使鄂尔多斯头饰成为蒙古各部中的佼佼者。蒙古族服饰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具有浓郁的草原民族特色。蒙古族服饰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立于我国乃至世界服饰之林而经久不衰。蒙古族服饰刺绣艺术和蒙古族服饰一样源远流长。展示蒙古族服饰美的魅力手法,便是蒙古族刺绣。刺绣,蒙古语叫“嗒塔戈玛拉”。蒙古族刺绣同众多传统手工艺一样,在中华民族悠远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说起刺绣,人们马上会联想到那是江南秀女的专利。其实不然,草原上的蒙古族妇女,强健、丰腴,不但能牧羊,而且个个都是刺绣能手。自古以来草原的姑娘从小就学习刺绣

12、艺术。主要师从于母亲,刺绣将伴其一生。蒙古风俗鉴等文献记载,在元朝以前,古代蒙古人在生活中就很注重刺绣艺术,而且应用范围广泛。关于蒙古服装说明文4我们国家民族众多,各民族的节日习俗、饮食、民居,还有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和斑斓多姿的服饰,真可谓是各具特色。蒙古人的服饰非常美丽。他们的服饰以宽袍阔带著称,其色彩明亮浓郁,充分显示出蒙古人民热情、彪悍、豪放的性格特点。蒙古族的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天和秋天喜欢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比较宽大,尽显蒙古人的奔放豪迈特点。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数为蓝、棕色,女装则

13、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的。蒙古族最钟爱的靴子分成布靴、皮靴两种。蒙古族的靴子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的习惯。玛瑙、翡翠、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更加富丽华贵。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各地方的特色 ,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作而成,外边都染成紫绿色装饰,帽顶缀子,帽子一般为丝质,男女老少都可以带。蒙古族的服饰真是太漂亮了,让我恋恋不舍,他们居住的房子也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居住的地方是蒙古包,方便于随时搬家。蒙古人的服装就是这么美丽,我

14、喜欢蒙古,更喜欢蒙古的服装。关于蒙古服装说明文5蒙古族服饰2113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5261远的史前时期。远4102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1653用植物的叶子将自己修饰一番,后来又取用打猎的兽皮做衣服。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岩画上,已经看出蒙古高原的古人类在腰间围着一条短短的兽皮裙,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有的臀部还有尾饰。而且当时已经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环、骨饰等物品,说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审美意向和审美追求了。据考古资料证明,蒙古族的服饰是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是一脉相承的。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食畜肉”、“皮毡裘”的匈奴妇女的头饰与察哈尔妇女的头饰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饰文化,又传给了鲜

15、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当然也传给了蒙古族。而这些民族服饰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适应高原气候而产生。蒙古族居住于蒙古高原,气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为主,马上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服饰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骑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服饰。蒙古族的服饰具有自己的审美特征蒙古族特别的偏爱鲜艳、光亮的颜色,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调明朗、身心欢娱。蒙古族又崇尚白色、天蓝色这样一些纯净、明快的色彩。蓝天白云,绿草红衣,一种天然的和谐。另外,从蒙古民族服饰的款式看,褒衣博带,即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又能体现蒙古牧人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到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