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8 12单元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7063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8 12单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8 12单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8 12单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8 12单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8 12单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8 12单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8 12单元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九年级 下册,分章介绍,下册共五个单元,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化学基础知识与运用,第九单元 溶液 第十单元 酸和碱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化学规律与应用,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本单元教材分析,主要内容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硬度、延 展性等)和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等反应);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 序);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 质问题的计算)和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6,本单元教材分

2、析,教学目标铁、铝、铜等纯金属以及合金的基础知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金属腐蚀条件初步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技能;合理利用金属资源、金属材料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7,需要说明的问题,1.课题1金属材料从“材料”角度切入,而不是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切入。重点组织好教材第3页的“讨论”,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认真做好【实验8-1】和第5页的“讨论”。形成一个观念:物质组成的改变会使其性能发生改变。,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8,2.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性和金属活动性的区别和联系金属性:金属性的强弱通常用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电

3、离能大小来衡量。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是反映金属在水溶液里形成水合离子倾向的大小,是以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为依据的。从能量角度来看,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除了与金属元素原子的电离能有关外,同时还与金属的升华能、水合能等多种因素有关。,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9,一般来说,金属性强的元素,它的活动性也强,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况。钠的第一电离能比钙的第一电离能要小:Na Na+E=495.8 kJmol-1 Ca Ca+E=589.7 kJmol-1因此,钠比钙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钠的金属性比钙强。钙在水溶液中形成水合离子的倾向比钠大,即钙的标准电极电势比钠要负,钙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Ca2+/Ca:

4、Ca2+(aq)+2e-Ca(s)E=-2.868 V Na+/Na:Na+(aq)+e-Na(s)E=-2.71 V(K Ca Na Mg),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0,(2)金属活动性顺序用Mg、Zn、Fe、Cu与盐酸和硫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是比较粗略的和简单的。两类:(Mg、Zn、Fe)Cu。不能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MgZnFe,就得出金属的活动性是MgZnFe。能否发生反应是热力学问题,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动力学问题。从一种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比较出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注意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

5、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1,3.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铁的冶炼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好铁钉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图8-23提示了设计思路。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方案,允许多种方案同时试验。如增加食盐水等。教材给出了思考金属腐蚀条件的思路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思路,要利用这些思路组织好讨论。要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2,第九单元 溶液,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3,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4,本单元知识结构,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5,需要说明的问题1.课题1 溶液

6、的形成(1)知识结构,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6,(2)【实验9-1】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有条件的学校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动画等),以帮助学生理解。蔗糖溶于水的过程是蔗糖分子扩散的过程,食盐溶于水的过程则是离子的扩散过程。溶液的基本特征,要抓住均一性和稳定性。,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7,(3)乳浊液,课程标准要求“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注意乳化与溶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要求很低,只要求定性描述 关于乳化剂,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8,作用:当它分散在分散质的表面时,形成薄膜或双电层,可使分散相带有电荷,这样就能阻止分散相的小液滴互相凝结,使形成的乳浊液比

7、较稳定。常用的乳化剂:肥皂、阿拉伯胶、烷基苯磺酸钠等。发展:目前乳浊液的种类已从传统的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扩大到多重乳状液、非水乳状液、液晶乳状液、发色乳状液、凝胶乳状液、磷脂乳状液和脂质体乳状液等多种形式。用途:石油、冶金选矿、造纸、化妆品、洗涤剂、食品、农药、建筑等行业。,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9,(4)活动与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0,(5)无土栽培,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1,2.课题2 溶解度(1)知识结构,“一定量溶剂”“一定温度”,100 g 溶剂是人为规定的摩尔溶解度(mol/L)表示在一定温度下,1 L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物

8、质的量。,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2,(2)溶解度,数据处理过程 培养合作精神提供信息 某一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 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3,(3)气体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气体的溶解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或称该气体的分压,不包括水蒸气的压强)是101 kPa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一般需换算成在0 时的体积)。在一定温度下,该气体在100 g水里,气体的总压强为101 kPa(气体的分压加上当时水蒸气的压强)所溶解的质量。,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

9、,24,3.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严格把握教学要求。课程标准中要求“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不要加深和拓宽。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要尊重化学事实。,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5,第十单元 酸和碱,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6,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要求,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7,化学教学大纲,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溶液的导电性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pH-酸碱度的表示法,元素化合物知识,几种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几种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8,编排体系,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9,本单元知识结构,(基础),(应用),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0,需要说明的问题1.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1)主要内容酸

10、和碱的提出常见酸和碱的性质酸和碱各具有相似性质的解释,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1,酸和碱的提出,要求:知识:从化学角度宏观上初步认识酸和碱 技能: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2,常见酸和碱的性质,目标:探究酸和碱的性质,重点是了解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学习归纳的方法,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3,探究活动:碱的性质,与指示剂的反应:实验现象(验证)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回忆已知 Ca(OH)2+CO2 提供资料 NaOH+CO2 联想类推 NaOH+SO3 归纳 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4,酸和碱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解释,解释共同性质,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

11、5,(2)酸、碱理论的发展 公元8世纪左右,人们认为凡是具有酸味的物质都是酸(acidus)。18世纪后期,法国的拉瓦锡认为氧是造成酸具有酸性的原因,这种观点曾流行二十几年。19世纪初,英国的戴维提出了“氢才是组成酸所不可缺少的元素”的观点。19世纪后期,阿伦尼乌斯从电离的角度提出了水离子论:凡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叫做酸,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叫做碱。,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6,(2)酸、碱理论的发展1905年,富兰克林提出了溶剂理论:凡能电离产生溶剂阳离子的物质为酸,产生溶剂阴离子的物质为碱。1923年,丹麦的布朗斯台特和英国的劳瑞各自独立地提出了新的酸碱理论质子论。认为凡能放出

12、质子(氢离子)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例如,HCl、NH4+都是酸;Cl-、NH3都是碱。路易斯酸碱的电子理论(广义酸碱理论):凡是能接受一对电子的原子、分子、离子等称为酸;凡是能供给一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离子等称为碱。例如,A+:BA:B酸碱 化合物皮尔逊软硬酸碱理论,等等。,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7,(3)酸和碱的通性 课程标准没有要求。教师可在教学中进行指导,并在课题小结时做适当总结。(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5)关于几个实验的说明【实验10-2】“雾”(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和“烟”(固体颗粒悬浮在空气中)的区别。(工业上有时习惯把酸

13、雾也叫做烟,如发烟硫酸等)【实验10-3】应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实验应在玻璃片上做;浓硫酸要由教师统一管理。【实验10-7】(已修改)氢氧化钠溶液不需很浓;不宜使鸡爪腐蚀过度;特别要注意不要把氢氧化钠溅到眼睛里。,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8,2.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要求:知识:中和反应,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技能:用pH试纸测酸碱性。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认识化学与生活和生产的密切联系。,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9,几点说明 第一个活动与探究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盐酸的操作是为了清楚地看出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课程标准中没有要求中和滴定。关于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pH

14、,实验室中的每种酸和碱最好有两种以上不同的浓度进行对比。也可以在教师提导下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生活中的一些物质进行测定。,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0,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要求,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2,需要说明的问题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1)知识结构,氯化钠几种碳酸盐,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3,(2)几点说明 在生活中利用碳酸钠、碳酸氢钠较多的是它们的碱性去油污,教材有意回避了这一点。活动与探究粗盐提纯 应引导学生充分讨论;提醒学生复习称量、过滤等操作;对实验中出现的新仪器和操作技能,教师要加以指导;如果粗盐溶解后产生沉淀过多,应提醒学生:

15、过滤时最好先让上层滤液滤过,然后再将混有大量沉淀的溶液倒入漏斗。,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4,(3)关于复分解反应,碳酸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物 生成物),中和反应,(生成物),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当溶液中存在的某些离子能互相结合而使其浓度迅速减小的话,那么反应就向减小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5,(4)课题1中主要知识、技能的分布,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的用途,碳酸盐与酸生成气体、与碱生成沉淀的反应,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物质分类概念,盐与盐生成沉淀的反应,过滤、蒸发提纯混合物,侯德榜石笋和钟乳石,习题,正文,

16、活动与探究,资料,选学,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6,2.课题2化学肥料主要内容一是化肥简介,二是化肥的简易鉴别。几点说明设计出发点一是课程标准有要求,更重要的是考虑农村的需求,避免教材的城市化倾向。培养学生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能力。科学发展的局限性(DDT:C14H9Cl5),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7,课题2知识分布,主要化肥的性能、作用,化肥、农药与环境,化肥的简易鉴别,化肥使用注意事项,习题,正文,活动与探究,资料,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8,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9,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0,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1,本单元所要培养的一些观念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

17、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健康长寿、营养保健方面可以作出重大贡献;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有机合成材料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人类要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密切关系等。,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2,本单元教材设计,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3,需要说明的问题1.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主要目的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安排饮食。掌握化学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抵御某些有害化学物质的侵害学好化学。,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4,(2)回避结构;,血红素结构图,氧合血红蛋白示意图,(3)重点

18、蛋白质(4)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5,2.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元素的合理摄入量,应用,元素最佳营养浓度曲线,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6,3.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活动与探究),认识化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关系,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7,关于有机合成材料的名称;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要体现开放性。,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8,我国制订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 01 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02 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 03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 04 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 05 聚丙烯:polypropylene,PP 06 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 07 其他:Others,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9,请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