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危机干预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7220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危机干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儿童危机干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儿童危机干预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儿童危机干预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儿童危机干预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危机干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危机干预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危机干预,专题:灾难后的心理工作,我们都受到了影响,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你的感受如何?,社会公众心理学工作者救援人员幸存者死难者家属儿童,各类人群的心理反应,反省自己及社会公众的心理反应,捐款捐物但要注意:要遵从有关部门的要求志愿者要遵从政府机构的组织,作为社会公众可以做什么?,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应该怎样做?,有关理论,精神分析防御机制创伤、丧失存在主义认知神经、生理视角,不同学派的观点,了解哪些是人的正常反应不同时点介入,要做的事情不同小心二次创伤,处理创伤特别应注意的,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事实,Rose,E.K临终反应5阶段,“不,这不是真的”否认、解离理解当事人所承受的,否认是必

2、须的过程,允许当事人的否认专业人员不宜过分主动处理,否认阶段,“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接纳和理解当事人的愤怒关注、尊重当事人的价值,愤怒阶段,常常是短暂而隐秘相信某种神秘的力量,增加控制感理解当事人的这一状态,缓解当事人莫名的恐惧和罪恶感,讨价还价阶段,丧失与预期丧失带来的失落允许表达哀伤鼓励与保证是没有意义的,真实面对丧失,抑郁阶段,需要时间需要空间例子相约星期二,接受阶段,尊重人自然的反应,这种反应具有适应价值尊重反应的个体差异性,小结,灾后儿童的心理反应,第一阶段 不相信、否认、焦虑、震惊、解脱、悲痛、助人第二阶段 几天到几周 依附大人、食欲改变、退行症状、躯体反应、睡眠失调、淡漠、抑郁

3、、内疚、愤怒、敌意、违法行为第三阶段 几个月后 重建,儿童青少年对灾难的反应,男孩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表现出更多攻击、反社会、暴力行为女孩更多情绪痛苦更能言语表达问的问题更多回想灾难更多,灾难反应的性别差异,睡眠模式改变丧失兴趣和动机退行行为与家人朋友关系改变学业成绩恐惧和担心,问题筛查,1.持续无价值或罪恶感.2.哀伤延续且时间过长.3.学习或生活过分正常且没有任何改变.4.持续的焦虑无法放松.5.总是疲倦且常生病.,丧亲后高危迹象1,6.避开社交及朋友.7.一直不认为有人死亡.8.持续与他人敌对的关系.9.不重视打扮.10.药物滥用或酗酒.11.偏差行为的产生.,丧亲后高危迹象2,社会退

4、缩:数周或数月倾向独处或只与少数人交往疏远同伴:与好朋友的交往减少情绪表现:易激惹、愤怒、悲伤、失去兴趣成绩下降,学习习惯变差常常打架,欺负别人不保持个人卫生滥用酒精或药物睡眠习惯和食欲改变,儿童抑郁的症状,怎样对待不同年龄的儿童,David Walsh,Ph.D,认识儿童的恐惧抚慰儿童儿童可能表现为躯体反应,而无法言语表达成人情绪的传染让孩子知道他可以提各种问题身体抚慰:拥抱、触摸,主要原则,3岁前的孩子可能不了解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会感染父母的焦虑在孩子身边尽可能保持平静保持日常养育规律避免让孩子接触媒体报道,幼儿,对发生了什么有一定了解,担心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安危,无法清晰区分现实与想象。

5、承认发生了很可怕的事,但大人会确保他们的安全。多拥抱,给予孩子身体抚慰。保持孩子的日常生活规律。不要让孩子看太多新闻报道。需要给予孩子比平时更多的抚慰,特别是睡前。,学龄前儿童,更知道发生了什么,更担心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安危。坦诚。告诉孩子自己所知道的,不要夸大。要和孩子交谈,不要认为他们太小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承认发生了可怕的事。强调他们是安全的,大人会处理发生的事。限制孩子看电视新闻的量。保持日常生活规律。此时孩子需要更多的抚慰和保证。,学龄期儿童,知道发生了什么,容易夸大,常用玩笑掩盖恐惧。和孩子交谈,回答他的问题。承认恐惧、愤怒等情绪是自然的。抚慰和保证。孩子希望了解细节,可以讲一些但不

6、要吓到孩子。有的孩子可能出现退缩或行为问题。使用历史事件让孩子知道人会无辜遇难,但生活会继续,我们会解决困难。,初中生,可能与朋友谈论过,对新闻和细节很感兴趣。坦诚交流,包括自己和他们的感受。承认恐惧、悲伤和愤怒。可能以否认、漠不关心掩盖恐惧。可能会开玩笑。可能会乐于讨论,引导他们进行严肃的讨论。避免指责某群人。使用历史事件做教育。与孩子谈救援者、政府反应等问题。,高中生,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妈妈,我会死吗?”“我什么时候死呢?”“我变成老爷爷以后会死吗?”“我死了以后还有我吗?”“那我(死后)在哪里呢?”,2005年2月24日,我把子衿(4岁4个月)关注死亡问题一事告诉了他班的张老师。张老师

7、教学经验丰富、很体贴孩子心理,她也告诉子衿说所有的人都会死的,否则地球上的人太多,子衿等小朋友就没有地方玩了。子衿一脸疑惑,但他还是很配合地点点头。接着张老师问道:“你希望张老师死吗?”子衿立即回答:“我希望你死,我也希望你儿子死。”这一回答让老师和妈妈都颇为意外和尴尬。王海澜,例子,1068名二年级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六成小学生认为“人死了,就不会再活过来”,三成小学生认为死亡是“在这个世界消失,去了另一个世界”有一成小学生视死亡为“睡觉、做梦”1.87%的小学生认为人能“死而复生”,少年儿童生命意识状况调查,不可逆性:指死亡不可逆转终极性:即永久性不可避免性:所有的生物都不能避免无法控制性:不

8、可人为控制情绪性:即对死亡的感受:伤心、害怕等,死亡的特征,第一阶段:三至五岁的阶段,视死亡是可逆的过程;死亡是暂时的。第二阶段:五至九岁是拟人化的阶段。已知道死亡是生命的终止,但不是普遍的,不希望自己会死。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如聪明、幸运、特殊的人。第三阶段:九岁以上阶段,儿童知道死亡是普遍的、是真实而不可避免的。,儿童的死亡概念(Nagy,1948),曾广志(2001)害怕未知,不知道自己死时及死后会发生什么事的恐惧感,包括害怕濒死过程、可能发生的痛苦及身心退化,以及不能确知是否有死后生命存在和死后生命的状态。害怕死后的肉体状况,害怕尸体的腐败、恶臭生蛆、令人生厌。,死亡焦虑与恐惧,害怕生命

9、中所拥有的一切都消失、不存在,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关怀、情感与物质享受等。害怕死亡使得自己不能再追求或完成某些生活目标,来不及完成人生意义。害怕与亲友的分隔,害怕最终的分离与孤独。害怕自己的死亡对生者的冲击(包括心理、经济、责任等方面)。,死亡焦虑与恐惧,害怕丧失自我支配及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害怕失去意识,害怕丧失身体机能。一般有宗教信仰者害怕死后会,因为自己的罪受到不同的惩罚。害怕所爱的人死亡,自己可能受到的打击。害怕尸体或亡灵、鬼魂等可怕景象,害怕鬼魂的超自然力量对生者不利。,死亡焦虑与恐惧,儿童的生死教育,1.假如世界没有死亡,就不必伤心了,可以一直看到美丽的风景、听到美丽的声音;可以一直吃

10、家人好吃的菜,就不会跟家人、朋友分开了。可以看到奇奇怪怪的东西,可以学到很多事情,也可以实现梦想了。台湾高小学生,8-12岁儿童,假如这个世界没有死亡,2.假如这个世界没有死亡,很多老人脸有皱纹,大家都可活到几千岁、几万岁。坏人一直做坏事,也不会死,也不会被判死刑。动植物就没有自然淘汰的现象了。,3.人口会爆满,房子不够住,没有食物,大家会饿肚子,但不会饿死;也可能产生人吃人的情况;大家为了抢食物而受伤,很老很老的人想死,自杀又不成;人会生病不会死,非常痛苦;大家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也有可能地球会沉下去。,4.没有死就没有生,生生死死就不存在,人没有未来,辛苦耕耘没有意义了;人没有理想、活力

11、,有如过着行尸走肉的日子,永无休止。,如果告诉学龄前的孩童,过世的亲人是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孩童会误解旅行是不能做的一件事,旅行使人一去不回;如果告诉孩童死亡是睡觉,也会有相同的结果,孩童可能会害怕睡觉.但是如果告诉孩童亲人上了天堂,孩童可能会给予天堂无限的想像.故此,正确的死亡观念传达应是:人的死亡,只是一个人的身体停止了运作,不会吃,不会喝,不会快乐与伤心,不会感到痛苦,也不会再醒来.杨荆生,如果孩童问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回答时,要洞察孩童真正关切的问题是什么 例如:人死后会到哪里去?,生病是不是会死掉?,接下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等等,成人们应当勇敢地回答我不太知道或我不能确定以解除孩童心中的真正疑惑,引导孩童有调适与面对死亡的不确定性之能力.,传达死亡正确讯息的重要原则如下:1.清楚,简单,真诚,复述.2.避免混淆的解释.3.连结孩童经验世界中的例子.,社会公众心理学工作者救援人员幸存者死难者家属儿童,各类人群的心理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