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识别与检测 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7231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件识别与检测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元件识别与检测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元件识别与检测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元件识别与检测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元件识别与检测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件识别与检测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件识别与检测 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电阻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常用的电阻器有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水泥电阻、热敏电阻、保险电阻、电位器等.,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2、识别与检测(1)直标法:直接标出电阻器的主要参数。(2)文字符号法:阻值的整数部分是写在阻值单位的标志符号的前面,小数部分写在阻值单位标志符号的后面。如:5R1-5.1 5K1-5.1K,(3)色标法:色环电阻常见的标识有四色环法和五色环法2种。其中四色环法一般用于普通电阻器的标注,五色环法用于高精密电阻器的标注。,(4)数码法:用于片状电阻的标注,一般用3位数码表示标称值,第1、2位表示有有效值,第3位表示10的次方,偏差通常用文字符号表示,如222J220

2、052.2K(5)功率表示法:电阻器的功率有2种表示方法,2W以上的电阻,直接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在电阻体上;2W以下的碳膜或金属膜电阻,可以根据其几何尺寸判断其额定功率的大小。,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固定电阻器两端的阻值并与标称值进行比较,只要在偏差范围内,则为好的。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器(或其它元器件)时要注意:手不能同时接触电阻器的2条引脚;选择指针尽可能靠中的量程来测量;选择量程后还要对该量程调零。测量在路电阻读数都会小于或等于标称值。,通过测量敏感电阻两端阻值,在加入相应敏感条件(如加温、加压、加光等)变化的前后来判断其好坏。若变化不大,则敏感电阻器是坏的。如:在检测压敏电阻时,可用万用表

3、的R1K档测量压敏电阻2个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绝缘电阻,均为无穷大,否则,说明漏电流大。若所测电阻很小,说明压敏电阻已损坏,不能使用。,如检测温敏电阻时,用万用表R1档,先进行常温检测,将两表笔接触PTC的2个引脚测出其实际阻值,并与标称阻值相对比,二者相差在2内即为正常。实际阻值若与标称阻值相差过大,则说明其性能不良或已损坏。再加温检测,将热源(如电烙铁)靠近PTC对其加热,同时用万用表监测其电阻值是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减小),如是说明热敏电阻正常,若阻值无变化,说明其性能变劣,不能继续使用。注意:不要使热源与PTC热敏电阻靠得过近或直接接触热敏电阻,以防止将其烫坏。,在检测光敏电阻时,先

4、用1张黑纸片将光敏电阻的透光窗口遮住,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基本保持不动,阻值接近无穷大。若此值很小或接近为零,说明光敏电阻已损坏。将光源对准光敏电阻的透光窗口,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应有较大幅度的摆动,阻值应明显减小。阻值越小说明光敏电阻性能越好。若阻值很大甚至无穷大,表明光敏电阻内部开路损坏。将光敏电阻透光窗口对准入射光线,用小黑纸片在光敏电阻的遮光窗上部晃动,使其间断受光,此时万用表指针应随黑纸片的晃动而左右摆动。如果万用表指针始终停在某一位置不随纸片晃动而摆动,说明光敏电阻的光敏材料已经损坏。,二、电感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电感器的的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1档,红、黑表笔各接电感器

5、的任一引出端,此时指针应向右摆动。根据测出的电阻值大小,若被测电感器电阻值为零,其内部有短路性故障;若被测电感器直流电阻值的大小与绕制电感器线圈所用的漆包线径、绕制圈数有直接关系,只要能测出电阻值,则可认为被测电感器是正常的。,2、变压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开关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 开关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参与振荡、储存能量并进行能量转换。,开关变压器的检测:观察开关变压器的外貌有无明显异常现象。如线圈引线是否断裂、脱焊,绝缘材料是否有烧焦痕迹,铁心紧固螺杆是否有松动,硅钢片有无锈蚀,绕组线圈是否有外露等。用万用表R10K档分别测量铁心与初级,初级与各次级、铁心与各次级、静电屏蔽层与初次级、次级各

6、绕组间的电阻值,万用表指针均应指在无穷大。否则说明开关变压器绝缘性能不良。,将万用表置于R1档检测同绕组线圈的电阻时一般只有零点几欧姆,很难判断其是否有短路现象,只能用替代法进行判别。若某个绕组的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绕组断路。,(2)行输出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 行输出变压器(FBT)俗称高压包,其主要作用是给电视机显像管提供阳极高压、加速极电压、聚焦电压以及其它小信号处理电路(如公共通道、伴音通道、解码通道、场扫描通道等)所需的低压直流和各种脉冲电压。,行输出变压器的检测方法通常有直观检查法、电阻检查法、电流检查法和电压检查法。直观检查法:眼看、耳听、鼻闻行输出变压器有无打火、击穿放电、烧焦

7、,外形有无鼓包。若有打火或放电现象,说明行输出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变差;若外形有突起的鼓包,说明行输出变压器已损坏。,电阻检查法: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行输出变压器各绕组的电阻值,一般情况下只能判断其通断,不能判别其性能好坏。正常时行输出变压器因型号不同,其绕组的绕制数据略有差异,但主要绕组的电阻检测值差别不大,除了高压绕组内部因串接了几只整流管而测得其阻值为以外,其余的各低压绕组的电阻值为0.10.8。,电流检查法:将万用表置于电流档串入电视机行输出管集电极测量行电流,若电流值超过正常电流的20%,而其它电路无故障,则可判定行输出变压器局部短路,此时行输出管和行输出变压器有明显温升现象。电压检查法

8、:就是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行输出变压器各绕组的电压值,一般情况下只要其中1个绕组的输出电压正常,即可判断行输出变压器是好的。若各绕组的输出电压都不正常而其它电路无异常,则可判定行输出变压器损坏。,波形检查法:就是用示波器检查行输出变压器某一绕组的电压波形并与正常波形(形状、频率、幅度)进行比较即可判定行输出变压器是否正常。,3、线圈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中频线圈(中周)的识别与检测 中频线圈,简称中周,包括图像中频线圈、AFT中频线圈和伴音鉴频线圈,由磁芯线圈和内附瓷片电容并联构成,旋动磁芯可以改变电感量,从而改变谐振频率,内附瓷片电容变质漏电常常是引发故障的原因,查看瓷片电容引脚是否生锈,测

9、量线圈两引脚之间的电阻,可以判断其好坏。,将万用表拨至R1档,按照中周线圈的各绕组引脚排列规律,逐一检查各绕组的通断情况,进而判断其是否正常。将万用表置于R10K档,分别检测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的电阻值、初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次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来判断其绝缘性能。若阻值为无穷大,则正常;若阻值为零,则有短路性故障;若阻值为某一值,表明有漏电性故障。,(2)偏转线圈的识别与检测 偏转线圈是显像管的主要附件之一,由行偏转线圈和场偏转线圈组成,行场偏转线圈是由2组完全相同的绕组串联或并联连接而成,行偏转线圈呈马鞍形绕制,场偏转线圈呈环形绕制,其中行偏转线圈产生垂直分布的磁场,使电子束在

10、水平方向移动;场偏转线圈产生水平分布的磁场,使电子束在垂直方向移动;行场偏转线圈的共同作用形成光栅。,用万用表的电阻档一般可以区分出行、场偏转线圈的通断情况,通常行偏转线圈的电阻值只有几欧姆左右,场偏转线圈的电阻值比行偏转线圈大,一般为十几欧姆-几十欧姆,行场偏转线圈之间的电阻值为。若线圈绕组之间的阻值为,表明偏转线圈有开路性故障,则屏幕上会出现1条水平(场偏转开路)或垂直亮线(行偏转开路)。对于偏转线圈的匝间局部短路,可通过观察光栅(图像)是否存在几何失真以及根据电流法、电压法、替代法进行判断。,(3)扬声器的识别与检测 扬声器(又称喇叭)是电视机、音响设备中的重要元件,其主要作用是将电信号

11、转换成声音信号。扬声器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电动式、励磁式、舌簧式和晶体压电式等几种,应用最广的是电动式扬声器,通常由纸盆,音圈,磁体等组成。,扬声器的好坏一般用万用表的R1档检测其线圈的通断情况来判断,在检测动圈线圈的同时,扬声器中应发出“喀喀”声。若要判断其性能,则试听声音即可。,1、电容器件的识别 电容器由介质材料间隔2个导电极片而构成。按电容量的变化情况分为固定电容器、半可调和可变电容器;按介质材料分为瓷介、涤纶、云母、聚苯烯、玻璃釉、纸介、电解、独石等电容器,在电路中起隔直、滤波、耦合、调谐等作用。,三、电容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电容器的主要参数包括容量、耐压值及允许偏差,其标注方法一般有

12、直标法、文字符号法、数码标注法和色标法。直标法:将标称容量、额定电压及允许偏差直接标注在电容器上。容量单位:1微法(F)=103纳法(nF)=106皮法(pF)有时也采用简略方式,即不标注容量单位。其中1有效数字9999时,容量单位为pF;有效数字1时容量单位为F。,耐压值:16V;25V;50V;100V等。允许误差 普通电容:5%(I,J)、10%(II,K)、20%(III,M);精密电容:2%(G)、1%(F)、0.5%(D)、0.25%(C)、0.1%(B)、0.05%(W)。,文字符号法:是指在电容体表面上,用阿拉伯数字和字母符号有规律地组合来表示标称容量的方法。不带小数点的数值若

13、无标志单位表示为pF;凡带小数点的数值若无标志单位则都表示为F。数码标注法:一般为3位数码表示电容器的容量,单位pF。其中前2位数码为电容量的有效数字,第3位为倍乘数,但第3位倍乘数是9时表示10 1。如:101表示:10 101=100 pF,2、电容器件的检测(1)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正、负极性的判别:标志不清时用指针式万用表的R10K档测量电容器两端的正、反向电阻值,当表针返回稳定时,比较2次所测电阻值读数大小。在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为电容器的正极,红表笔所接是电容器负极。电容量和漏电阻的测量:利用指针式万用表内部电池给电容器进行正、反向充电,观察万用表指针向右摆动幅度的大小,

14、可估测出电容器的容量,但应选择适当的量程。,通常1F-2.2F的电解电容器用R10 K档,4.7-22 F的用 R1K档,47-220F的用R100档,470-4700F的用R10档,大于4700F的用R 1档。注意换档后应调零,观察表针开始向右摆动幅度,估测容量大小;待表针稳定后读取数值,漏电较小的电容器,所指示的漏电电阻值会大于500K,若漏电电阻小于100K,则说明该电容器已漏电严重,不宜继续使用。若测得电容器的正、反向电阻值均为0,则表明该电容器已击穿损坏。注意:从电路中拆下的电容器(尤其是大容量和高压电容器),应对电容器先放电后,再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否则会损坏仪表。,(2)小容量电容

15、器的检测 小容量电容器一般指1F 以下的电容器,因容量太小,所以用万用表一般无法估测出其电容量,只能检查其是否漏电或击穿损坏(建议使用电感电容表或具有电容量测量功能的万用表测量)。正常时,用万用表R10 K档测量其两端的电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一定的电阻值或阻值接近 0,则说明该电容器已漏电或已击穿损坏。,(3)可变电容器的检测 空气可变电容器:可以在转动其转轴的同时,观察其动片与定片之间是否有碰片情况,也可用万用表检测。薄膜可变电容器:可以用万用表的R1K档,测量其动片与定片之间的电阻值的同时,转动其转轴,正常值应无穷大。若转动到某一处时,万用表能测出一定的电阻值或阻值变为 0,则说明该可变

16、电容器存在漏电或短路故障。,四、晶体管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晶体管器件型号由5部分组成。第1部分用数字表示晶体管器件有效的电极数目,如2-二极管、3-三极管;第2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晶体管器件的材料和极性。表示二极管时,A-N型锗材料、B-P型锗材料、C-N型硅材料、D-P型硅材料;,第3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晶体管器件的类型,P-普通管、V-微波管、W-稳压管、C-参量管、Z-整流管、L-整流堆、S-隧道管、N-阻尼管、U-光电器件、K-开关管、X-低频小功率管(f3MHz,Pc1W)、G-高频小功率管(f3MHz,Pc1W)、D-低频大功率管(f3MHz,Pc1W)、A-高频大功率管(f3M

17、Hz,Pc1W)、T-晶闸管(可控整流器)、Y-体效应器件、B-雪崩管、J-阶跃恢复管、CS-场效应管、BT-晶体管特殊器件、FH-复合管、PIN-PIN型管、JG-激光器件;第4部分用数字表示序号;第5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规格号。,1、二极管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二极管器件由1个PN结、电极引线和外加密封管壳制成,具有单向导电性。按其用途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正向电流IF、正向电压降VF、最大整流电流(平均值)ICM、反向击穿电压VB、正向反向峰值电压VRM、反向电流IR、结电容C、最高工作频率FM等。,(

18、1)普通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观察外壳上的的符号标记、色点或色环(白色或红色)来判断极性。通常在二极管的外壳上标有二极管的符号、色点或色环,带有三角形箭头或色点的一端为正极,另一端是负极,带色环的一端为负极。,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测时,以阻值较小的一次测量为准,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正极,红表笔所接的一端则为负极。二极管工作频率除了可从有关特性表中查阅出外,实用中常常用眼睛观察二极管内部的触丝来加以区分,如点接触型二极管属于高频管,面接触型二极管多为低频管。另外,也可以用万用表R1K档进行测试,一般正向电阻小于1K的多为高频管。,(2)开关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检测开关二极管的方法与检测普通二极 管的方法

19、相同。不同的是这种管子的正向电阻较大。用R1K电阻档测量,一般正向电阻值为5K10K,反向电阻值为无穷大。,(3)变容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将万用表置于R10K档,无论红、黑表笔怎样对调测量,变容二极管的2个引脚间的电阻值均应为无穷大。如果在测量中,发现万用表指针向右有轻微摆动或阻值为零,说明被测变容二极管有漏电故障或已经击穿损坏。对于变容二极管容量消失或内部的开路性故障,用万用表是无法检测判别的。必要时,可用替换法进行检查判断。,2、三极管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其实质是能以基极电流微小的变化量来控制集电极电流较大的变化量,是信号放大和处理的核心器件。由2个相距很近的PN结(发射

20、结、集电结)组成的,具有3个极: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分别用字母e(E)、b(B)、c(C)表示。,【依据】:,基极b到集电极c为PN结的正向,NPN型,基极b到发射极e为PN结的正向,PNP型,基极b到集电极c为PN结的反向,基极b到发射极e为PN结的反向,PN结的正向,PN结的正向,PN结的反向,PN结的反向,以内部区域半导体类型的不同,可分为PNP型和NPN型2大类;以工作频率分类,有低频管(f3MHz和高频管(f3MHz);以功率分类,有小功率管(PC1W)和大功率管(PC1W);以用途分类,有普通三极管和开关管等;以半导体材料分类,有锗和硅晶体三极管等。,一般三极管的型号由下列5部分

21、组成:第1部分用数字3表示;第2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三极管的材料和极性A-锗材料PNP,B-锗材料NPN,C-硅材料PNP,D-硅材料NPN;第3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三极管的类型,X-低频小功率管,G-高频小功率管,D-低频大功率管,A-高频大功率管;第4部分用数字表示序号;第5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规格号。,外观:,管脚排列:,3DG130,E,B,C,E,C,B,标记点对应管脚为E,凸出点对应管脚为E,GT2SJ101,金属散热外壳对应管脚为C,目测法判别三极管管脚,E,C,B,黑,红,黑,黑,黑,红,红,红,基极的判别:,R小,R小,R大,R大,红,黑,黑,红,R大,R大,黑,红,黑

22、,黑,黑,红,红,红,R小,R小,R大,R大,红,黑,黑,红,R大,R大,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档,用黑表笔碰触某极,红表笔分别碰触另外两极,若2次测量的电阻都小(或都大),黑表笔(或红表笔)所接管脚为基极且为NPN型(或PNP型)。,电流表偏转越大,则放大系数越大,人体电阻,档指针偏转越大,则放大系数越大,100K,三极管集电极、发射极的判别方法:【依据】:在测量三极管放大系数时:三极管正确连接时放大系数大,三极管错误连接时放大系数小,甚至没有放大能力.,NPN,人体电阻,PNP,人体电阻,B,E,C,B,E,C,以PNP为例:(1)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档,红表笔基极b,用黑表

23、笔分别接触另外2个管脚时,所测得的2个电阻值会一个大,另一个小。在阻值小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在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2)在假设的C、E中分别测得2个电阻RCE1、RCE2,若RCE1 RCE2,则阻值小的黑表笔所接的是NPN的C极或PNP的E极;红表笔所接的是NPN的E极或PNP的C极。,(2)中、小功率三极管的检测 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档,对于PNP管,黑表管接e极,红表笔接c极,对于NPN型三极管,黑表笔接c极,红表笔接e极。要求测得的电阻越大越好,e-c间的阻值越大,说明管子的ICEO越小;反之 ICEO越大。一般来说,中、小功率硅管、

24、锗材料低频管,其阻值应分别在几百K、几十K及十几K以上。,(3)带阻尼行输出三极管的检测 将万用表置于R1档,通过单独测量带阻尼行输出三极管各电极之间的电阻值,即可判断其是否正常。将红表笔接e,黑表笔接b,此时相当于测量大功率管b-e结的等效二极管与保护电阻R并联后的阻值,由于等效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较小,而保护电阻R的阻值一般也仅有2050,所以并联后的阻值也较小;反之,将表笔对调,即红表笔接b,黑表笔接e,则测得的是大功率管b-e结等效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值与保护电阻R的并联阻值,由于等效二极管反向电阻值较大,所以测得的阻值即是较小的保护电阻R值。,将红表笔接c,黑表笔接b,相当于测量管内大功率管

25、b-c结等效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一般测得的阻值较小;将红、黑表笔对调,相当于测量管内大功率管b-c结等效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测得的阻值通常为无穷大。将红表笔接e,黑表笔接c,相当于测量管内阻尼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测得的阻值一般都较大,约300K;将红、黑表笔对调,相当于测量管内阻尼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测得的阻值一般都较小,约几至几十。,五、集成电路的识别 集成电路引脚的识别是根据集成块上的圆点、色点(带)、缺角、切口等特殊符号进行的。,圆形封装的集成电路,引脚朝上,从管键开始顺时针读引脚序号。单列直插式的集成电路一般是正面(印有型号商标的一面)背向自己,引脚朝上,以缺角、凹槽或色点作为引脚参考标记,引

26、脚编号顺序一般从左到右排列。双列直插式的集成电路,引脚朝上,将凹槽对准自己,从左边开始顺时针排列。四列式集成电路以缺角、色点作为参考标记,引脚朝上,编号顺序按顺时针排列。3脚稳压集成电路的引脚识别规律是正面背向自己,引脚朝上,从左到右依次为输入端、接地端、输出端。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引脚方向排列较为特殊的集成电路,它们主要是为印制电路板的排列对称方便而特别设计的,应引起注意。,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一般有:电阻法、电压法和替代法。(1)电阻法 将万用表置于R1K或R100档,检测集成电路各引脚与地的正反向电阻值,与参考值比对后可粗略判断集成电路是否正常。(2)电压法 用万用表检测集成电路各引脚与地的

27、静态和动态电压值,并与参考值进行比对后可判断集成电路是否工作正常。(3)替代法 替代法就是用1块好的同型号的集成电路替代原集成电路,通过观察故障现象有无变化来准确判断原集成电路的性能好坏。,六、高频调谐器的识别与检测 高频调谐器是1个整体组件,俗称高频头,具有放大、选频和混频的功能。常用的电调谐高频调谐器有TDQ-1、TDQ-2、TDQ-3等型号,不同型号的高频调谐器的引脚功能有所不同,常见的TDQ-3型高频调谐器的外形结构和引脚功能如图所示。,高频调谐器的检测方法一般有电阻法、电压法、仪器测量法和替代法。,TDQ-3型高频调谐器各引脚对应的电阻值和电压值,七、SAWF的识别与检测,用万用表的

28、R10K档测量声表面滤波器的输入端、脚,输出端、脚,以及、脚和、脚的极间电阻均应为。若测量的过程中发现任意两脚之间的电阻很小,则说明其内部电极已被击穿短路。对于内部开路或特性不良,一般用万用表难以检测,只能用并联电容法(用1只0.01F的瓷片电容跨接在声表面波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端)或替代法试验。,八、石英晶体和陶瓷滤波器的识别与检测,九、亮度延迟器和梳状滤波器的识别与检测,亮度延迟线和梳状滤波器的性能可用直观检测法、替代法和电阻法进行判断。若图像出现彩色镶边现象,则说明亮度延迟线性能不良;若出现彩色很浓的图像或将彩色关闭后无图像(即亮度丢失)而亮度电路的其它元器件正常,则为亮度延迟线开路。若图

29、像出现彩色爬行现象(百叶窗效应)或无彩色,而色度通道其它电路正常,则是梳状滤波器性能不良或开路,可用替代法验证。,用万用表R1档测量亮度延迟线输入与输出脚之间正常时的电阻应为几十,输入/输出脚对地均应为。梳状滤波器各引脚间的电阻正常时均应为。,十、显像管的识别与检测,显像管管脚的识别黑白显像管管脚的识别 黑白显像管管脚有7脚和8脚2种,其主要区别是7脚显像管的灯丝是第3、4脚,8脚显像管的灯丝是第1、8脚。对于7脚管,第1脚和第7脚的间隔最大,将间隔朝下,面对管脚,从左边顺时针即为1、2、37脚;对于8脚管,第1脚和第8脚之间有定位突耳,将突耳朝下,面对管脚,从左边顺时针即为1、2、38脚。,

30、彩色显像管管脚的识别 彩色显像管的管脚一般分为小突耳和大突耳2种,大突耳中有1个聚焦极,一般为第1脚。对于小突耳彩色显像管管脚的识别方法和8脚黑白显像管管脚的识别方法相同;对于大突耳彩色显像管管脚的识别方法是:将突耳朝下,面对管脚,突耳中间的管脚为第1脚,从左边顺时针即为2、3。,显像管的检测包括静态检测、动态检测和老化检测,常用的方法有电阻法、电压法和替代法。,显像管检测应注意的事项 在静态检测前,先要进行高压放电。一般通过1只10K、2W左右的金属膜电阻,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避免瞬时的大电流放电导致显像管内部击穿。放电接地点应该选择显像管外壳石墨层,即紧贴在显像管锥体外面的金属编织线(地线

31、),不允许接在高频调谐器、散热器、屏蔽罩等印制电路板上的接地点上,以防高压脉冲损坏集成电路及其它器件。注意单手操作,防止电击。仔细放电后,再拔掉视放板(彩管座),从管脚处进行测试。,显像管管座的识别与检测,检测显像管管座性能的方法一般有3种:直观法、电阻法和替代法。直观法 就是通过观察显像管呈现光栅和图像的质量以及管座的聚焦极接线柱有无放电迹象来判断,若聚焦极对地放电,则光栅或图像在开机后一段时间内呈模糊状,然后慢慢变为清晰,同时聚焦极接线柱有腐蚀现象,且能听到轻微的“咝咝”放电声,表明管座绝缘性能不良。,电阻法 用万用表的R1档检测管座引脚与对应插孔的通断情况,不允许出现时通时断的现象,否则

32、即为接触不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部分管座的个别引脚与对应插孔是不通的,若换上1个相通的管座,则会引发新的故障(如纯净单色光栅、满屏回扫线、无图像);用万用表的R10K档检测聚焦极接线柱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正常时应为。若存在某一阻值,表明管座绝缘性能不良。替代法 用同型号的管座替代原来的管座,若故障现象消失了,表明原管座坏了;若故障依旧则原管座是好的,故障由其它电路或元件异常引起的。,训练思考41、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的阻值前一般需要进行哪项操作?2、如何用万用表的电阻档判别无标识电解电容的引脚极性、容量大小?3、如何用万用表的电阻档判断带阻尼三极管的极性、电极以及质量好坏?4、如何判断行输出变压器的

33、质量好坏?5、怎样快速识别行场偏转线圈?若屏幕的光栅呈圆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6、若屏幕上光栅的噪波点呈雪花团状,接收电视信号时,图像模糊不清,该故障与显像管有关吗?如何检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1、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2、无线电调试工3、电子产品装配工,项目训练:用万用表检测LA76810/A各引脚的电阻值和电压值方式:教师引导、演示,学生检测并记录数据1、识别LA76810/A的引脚和功能由学生识别引脚后(关键有3点:引脚起点、引脚顺序、公共接地脚),教师演示LA76810/A的内部框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其引脚功能;2、用万用表检测不在路的正反向电阻并记录数据;3、用万用表检测在路的正反向电阻并记录数据;4、用万用表检测在路的电压值并记录数据;5、将检测数据与标称值比照,观察有无差别并分析原因。,项目训练思考1、LA76810/A具有哪些电路功能?2、如何识别集成电路?3、如何判断集成电路的性能好坏?4、若在路检测集成电路的电阻值和电压值时,发现某1个(或几个)引脚的检测参数与标称值相差较大,可以判断该集成块已经损坏了吗?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