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机体凝血系统,平衡,凝血,抗凝,凝血机制,平衡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肾炎综合症,静脉穿刺不顺利混入组织液;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DIC高凝期、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脑梗塞;原发性纤溶亢进和溶栓治疗,FDPs显著升高,多40mg/L以上;目前国际上强调用INR来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一种较好的表达方式。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方法:样本中FDP/D-D与鼠抗人的单克隆抗体乳胶强颗粒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产生凝集导致浊度上升,通过比色法测定浓度。前者增多和后者减少时TT缩短,否则延长。平衡2、收集管要求:塑
2、料管或聚乙烯试管。3、抗凝剂选择:推荐用3.临床应用:INR是病人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 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试剂出厂时由厂家表定的)。8%的枸橼酸钠,能有效阻止 和降解、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肾炎综合症,静脉穿刺不顺利混入组织液;,方法:血浆样本经一定时间(3min)加温后,加入反应试剂,采用波长为660nm的光照射样本,凝血过程中血浆的浑浊度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光强度的改变来测定,通过标准曲线求出凝血时间。,凝血四项,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正常参考值:11-13秒。临床应用: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
3、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凝血因子、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还可作为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的检测。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PT延长:3秒有临床意义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如急性重症肝炎及肝硬化;先天性外源凝血因子、V、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急性DIC消耗性低凝期、原发性纤溶亢进、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 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如服用口服抗凝剂、肝素、FDP和香豆素等抗凝剂。,缩短:DIC早期呈高凝状态血栓栓塞性疾病和
4、其它血栓前状态(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增高及血管损伤等)口服避孕药先天性凝血因子V增多监控:抗凝治疗监控:口服抗凝剂“华法令”,预期值约为参考值的2倍。PT活动度参考值为75%-120%,降低到40%可能有出血倾向PTR参考值:1+0.05,PI延长至正常对照2倍时,PTR约增至2INR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8-1.5用药维持范围2.0-4.0。,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正常参考值:0.9-1.1。临床应用:INR是病人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 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试剂出厂时由厂家表定的)。同一份在不
5、同的实验室,用不同的ISI试剂检测,PT值结果差异很大,但测的INR值相同,这样,使测得结果具有可比性。,目前国际上强调用INR来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一种较好的表达方式。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如下:临床适应症:INR允许范围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非髋部外科手术前 1.52.5 髋部外科手术前 2.03.0 深静脉血栓形成 2.03.0 治疗肺梗塞 2.04.0 预防动脉血栓形成 3.04.0 人工瓣膜手术 3.04.0,监控:INR为2-4时为抗凝治疗的合适范围。当INR4.5时,如纤维蛋白水平和血小板数仍正常,则提示抗凝过度,应减少或停止用药。当INR4.
6、5时,如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小板数减低,则可能是DIC或肝病等所致,也应减少或停止口服抗凝剂。,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APTT)正常参考值:24-40秒 临床应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也可用来凝血因子、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成为监测肝素治疗首选指标,前后之比1.5-2.5为佳。,临床应用:纤维蛋白
7、原即凝血因子,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FIB 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的应激反应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症及急性肾炎、尿毒症等,FIB减少主要见于DIC、原发性先溶亢进、重症肝炎、肝硬化和溶栓治疗时。前者增多和后者减少时TT缩短,否则延长。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亢进,DIC时血浆D-D显著升高;妇女经期、妊趁晚期、妊高症及剧烈运动后;可用于肝素用量的检测。可用于肝素用量的检测。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及低(无)纤维蛋白血症等;八、标本的采集、制备、保存等注意事项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萎缩
8、;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DIC:因纤维蛋白原消耗及继发性纤溶活性亢进纤维蛋白原呈进行性下降;DIC:因纤维蛋白原消耗及继发性纤溶活性亢进纤维蛋白原呈进行性下降;0 治疗肺梗塞 2.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萎缩;PT延长:3秒有临床意义,延长:10秒有临床意义凝血因子、缺乏症;血友病甲、血友病乙()部分血管性假血友病患者;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及凝血因子V、X 减少和纤维蛋白原缺乏: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疽、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及低(无)纤维蛋白血症等;血循环中有抗凝药物
9、存在:如抗凝因子或因子抗体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缩短:凝血因子、活性增高;血小板增多症;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人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DIC高凝期、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脑梗塞;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肾炎综合症,静脉穿刺不顺利混入组织液;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监控:肝素抗凝治疗中APTT的预算期为正常值的1.5-2.5倍。,四、凝血酶时间(TT)正常参考值:11-18秒,临床应用:TT是反映血浆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浆中肝素样物质的多少。前者增多和后者减少时TT缩短,否
10、则延长。可用于肝素用量的检测。,延长:3秒有临床意义纤维增多或肝素、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SLE、肝素、肾病)以及AT-显著提高;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的增加(如DIC纤溶期);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原机能障碍;纤维蛋白原分子异常;尿毒症。缩短:高FIB血症;钙离子存在时或标本有微小凝结块及PH呈酸性监控:可用于粗略检测肝素抗凝治疗。,五、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正常参考值:2-4g/L 临床应用: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FIB 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的应激反应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
11、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症及急性肾炎、尿毒症等,FIB减少主要见于DIC、原发性先溶亢进、重症肝炎、肝硬化和溶栓治疗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肾炎综合症,静脉穿刺不顺利混入组织液;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恶性贫血及肺、甲状腺、子宫、前列腺手术;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临床应用:INR是病人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 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试剂出厂时由厂家表定的)。监控:INR为2-4时为抗凝治疗的合适范围。临床应用: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亢进针对的重要依据,是机体活动性血栓形成的特异性分子
12、,是筛查与诊断血栓性疾病最常用指标,也用于监测溶栓治疗。监控:肝素抗凝治疗中APTT的预算期为正常值的1.八、标本的采集、制备、保存等注意事项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如服用口服抗凝剂、肝素、FDP和香豆素等抗凝剂。目前国际上强调用INR来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一种较好的表达方式。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延长:10秒有临床意义凝血因子、缺乏症;,增加:机体感染;毒血症、肝炎、轻度肝炎、胆囊炎及长期局部炎症;无菌性炎症: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尿毒症、风湿热、恶性肿瘤、风湿关节炎;糖尿病酸中毒;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症、脑血栓、血栓静脉炎、心肌梗塞、放射治疗;妇女经期、妊趁晚
13、期、妊高症及剧烈运动后;放疗后,灼伤,休克,外科大手术后,恶性肿瘤等。,减少: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萎缩;砷、氯仿、四氯化碳中毒均可使纤维蛋白原减少;DIC:因纤维蛋白原消耗及继发性纤溶活性亢进纤维蛋白原呈进行性下降;原发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原发性纤溶活性亢进;恶性贫血及肺、甲状腺、子宫、前列腺手术;天门冬酰胺酶治疗白血病。监控:溶栓治疗的监控范围:1.2g/L-1.5g/L,1.2g/L时引起病人出血。,8%的枸橼酸钠,能有效阻止 和降解、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肾炎综合症,静脉穿刺不顺利混入组织液;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肾炎综合症,静脉穿刺不顺利混入组织液;0
14、 人工瓣膜手术 3.临床应用: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亢进针对的重要依据,是机体活动性血栓形成的特异性分子,是筛查与诊断血栓性疾病最常用指标,也用于监测溶栓治疗。延长:10秒有临床意义凝血因子、缺乏症;监控:溶栓治疗的监控范围:1.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前者增多和后者减少时TT缩短,否则延长。目前国际上强调用INR来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一种较好的表达方式。砷、氯仿、四氯化碳中毒均可使纤维蛋白原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监控:抗凝治疗监控:口服抗凝剂“华法令”,预期值约为参考值的2倍。血浆样本经一定
15、时间(3min)加温后,加入反应试剂,采用波长为660nm的光照射样本,凝血过程中血浆的浑浊度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光强度的改变来测定,通过标准曲线求出凝血时间。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如下:临床适应症:INR允许范围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非髋部外科手术前 1.,纤溶二项,方法:样本中FDP/D-D与鼠抗人的单克隆抗体乳胶强颗粒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产生凝集导致浊度上升,通过比色法测定浓度。,六、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s)正常参考值:40mg/L以上;某些恶性肿瘤、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某些急性感染、外伤及
16、外科手术后,FDPs轻度升高,多20-40mg/L 之间。,七、血浆D-二聚体 正常参考值:0-0.8mg/L 临床应用: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亢进针对的重要依据,是机体活动性血栓形成的特异性分子,是筛查与诊断血栓性疾病最常用指标,也用于监测溶栓治疗。增加: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亢进,DIC时血浆D-D显著升高;溶栓治疗后。,八、标本的采集、制备、保存等注意事项,1、采血:防止组织损伤,避免外源因子进入、尽快送检、避免从输液管取血,以防稀释,用药、抽血时的压力、时间长短会影响局部血液的浓缩,可影响血小板释放和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2、收集管要求:塑料管或聚乙烯试管。3、抗凝剂选择:推荐用3.8%的枸橼酸钠,能有效阻止 和降解、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4、血浆的保存:取血后应立即做或血浆放冰箱(2-8),塑料试管影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