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习力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7413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总复习力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力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力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力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力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总复习力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总复习力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物理总复习,第八章 力,课前热身,1.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施力物体是_,受力物体是_.2.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所包含的物理道理是_,两手用力鼓掌,双手都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3.质量为1kg的铅球,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重力为_,当它 受到其他力作用时,其重力 _(填“变”或“不变”),当它最后静止在 地面上时,其重力为_.,电灯,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 的 作用,电线,相互的,9.8N,不变,9.8N,课前热身,4.当你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摩擦.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表 面的_和_的大小有关.5.用扳手拧螺母时

2、,不仅要考虑作用在扳手上力的大小,还要考虑_和 _,因为它们都与力的作用效果有关,称为力的三要素.6.使用弹簧测力计前首先要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观察,观察指针是否对准_,还应当观察_和_.若在一次测量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4-1-1所示,则所测得的拉力大小为_N.,滑动,粗糙程度,方向,图4-1-1,滚动,压力,作用点,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分度值,3.40,课前热身,7.质量是500 g的一袋食盐放在斜面上,如图4-1-2所示,它所受到的重力为_,方向是_,请你在图中画出重力的图示.8.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B.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高速向前运

3、动,是因为在空中仍受推力作用C.重力的方向始终垂直水平面向下D.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它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4.9 N,竖直向下,C,图4-1-28,课前热身,9.关于力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B.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10.下列做法中增大摩擦的是()A.鞋底和轮胎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减小皮带与皮带轮接触时的压力C.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上蜡D.在运动的木箱底部装上圆轮,C,A,一、力,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有两种作用效果:使物体的体积、形状改变,

4、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不同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是牛顿(N)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二、重力,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力重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两者的关系为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各种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若质量是均匀分布的,则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如,球的重心是球心,长方形薄板的重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三角形薄板的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圆板的重心就是圆心,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图842所示的悬挂法求出,三、弹力,弹力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所产生的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物体发生的弹

5、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弹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弹性形变成正比。)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弹簧、秤钩和刻度盘组成,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 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了解刻度值的大小3校正零点,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还在零刻度处,若不在,应调零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直,四、摩擦力,摩擦力:当物体将要运动或运动时,受到的阻碍运动的力静摩擦力:物体将要运动时接触面阻碍运动的力。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推力或拉力大小相等。滑动摩擦力:物体在滑动过程中,接触面阻碍运动的

6、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在一定范围内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增大摩擦的方法:在压力不变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增大压力。,减小摩擦的方法:在压力不变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增大压力。使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在接触面间加润滑油或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减小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五、二力平衡条件,二力平衡:当一个物体同时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称之为二力平衡,这样的两个力叫做一对平衡力

7、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尽管它们都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而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典型例题解析,【例1】关于力的概念,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我们通常说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还有一个施力物体,只不过省略不谈而已D.物体间相互接触,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例2】如图4-1-3所示,将质量为1kg的铁球用绳悬挂起来,做成一个钟摆,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铁球在

8、摆动时所受到的 重力.,D,图4-1-3,图4-1-4,典型例题解析,【例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观察弹簧测力计的_ _和_,并且应使指针指在_位置.如图4-1-5所 示,则所测得力的大小为_N【例4】普通自行车上,捏紧车闸,车闸与车轮的钢圈是_ 摩擦,它是通过_方法来增大摩擦;在前后轮 中的轴上安装了滚动轴承,这是为了_,量程,增大压力,图4-1-5,(测量范围),最小分度值,零刻度线,3.2,滑动,减小摩擦,方法小结,一个物体不能对自己产生力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必须至少存在两个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 变.力是改

9、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的三要素可以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出来,这也是用几何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将几何作图能力运用到物理学中,作图时应注意图的规范化.,力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正确使用前要首先观察量程和最小分度 值,校零后才能使用,测力时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重力的方向竖 直向下即与水平面垂直向下,它与质量的联系G=mg,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对于质量分 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物体间要相互接触(接触面不光滑)、互相挤压、有相对运动趋势.可分为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和静摩擦.摩擦 有利有弊,日常生活中应增大有益摩

10、擦,减小有害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 触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的速度的变化无关.,课时训练,1.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水也就对人的手和脚施加一个使人前进的力,这说明物体 间力的作用是_.2.在排球比赛中,运动员发球时,球由_变为_,这是由于发球员对球施加了力的作用;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头顶飞来的足球,把球射入 球门,由此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用手拉或压弹簧,弹簧变 长或变短,由此可见,力可以使物体_.3.运动员向斜上方推出的铅球,主要受_的作用,使铅球不能做直线运 动.4.质量为5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_ N,当受到40 N 竖直向上的拉力时,则物

11、体受到的合力为_N.,静止,相互的,运动,0,运动状态,形变,重力,49,课时训练,5.用如图4-1-6所示的弹簧测力计测钩码的重力,首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N,最小分度值是_ N,测力时,使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 方向与_方向在一直线上,再读出指针所指的示数为_N.6.手托一本书,静止时,书受到_力和_力的作 用,前者的施力物体是_,后者的施力物体是_.7.一块重为9.8 N的石块,它的质量是_kg,把它 带到月球上去,它的质量为_kg,重力为_ N(月球的吸引力为地球的).,0-5,所测力,0.2,2.6,重,1,图4-1-6,支持,地球,手,1,1.63,课时训练,8.下列关于力的说

12、法正确的是()A.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B.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会发生改变C.黑板擦在黑板上擦动时,第一次做直线运动,第二次做圆 周运动,这两次摩擦力 分别为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D.树上的苹果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落到地面上静止后就不再受到重 力作用9.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钟摆来回摆动B.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C.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D.地球绕着太阳运动,B,C,课时训练,10.质量为20 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物重的0.5倍,在 图4-1-7中作出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图示.,图4-1-7,例题分析,中考指导52,课堂反馈练习,中考指导53复习练习一P53.15,布置作业,中考指导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