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5无明显现象的探究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7506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5.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专题5无明显现象的探究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微专题5无明显现象的探究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微专题5无明显现象的探究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微专题5无明显现象的探究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微专题5无明显现象的探究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专题5无明显现象的探究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专题5无明显现象的探究课件.ppt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精讲,探究思路:大多数实验均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有些实验无法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从而无法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或反应是否完全,因此需借助其他试剂或方法来判断反应的发生,设计实验时可从以下角度进行:角度1:检验反应物的消失角度2: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拓展】除了利用常规方法,还可利用传感器(即数字化实验)进行测定,从而判断反应是否发生。(1)探究CO2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解读】向充满CO2的圆底烧瓶中通过注射器注入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得气压的变化如图。表示水注入烧瓶中气压变化的曲线是_(填“曲线”或“曲线”),表示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烧瓶中气压变化的曲线是_(填“曲

2、线”或“曲线”)。曲线和曲线在最开始时都略微上升,其原因是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刚注入传感器中会挤压烧瓶内空气,使压强略微增大。该实验_(填“能”或“不能”)证明CO2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曲线,曲线,最终注入氢氧化钠的圆底烧瓶的压强小于注入水的圆底烧瓶的压强,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能,(2)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发生(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例),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_。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填“6”、“12”或“16”)。图3中ef的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放热,12,NaOH、NaCl,HCl,跟踪

3、训练,1.(2019宜昌)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中小花变红,实验、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2.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或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B.对比曲线和,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C.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D.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

4、实验,其曲线在上方,D,3.(2019北京)用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1)先推入的溶液是_。(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Na2CO32HCl=2NaClH2OCO2,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NaOH溶液,4.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2)如果规定上述反应后溶液的pH7,显酸性。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溶液显酸性:,Cl(或氯离子),Na(或钠离子),有气

5、泡产生(与上一空对应),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合理即可),5.(2016成都)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溶解在水中?【查阅资料】15,101 kPa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下:,15 时,在酒精中,氢氧化钠易溶、碳酸钠微溶。通常情况下,稀溶液的体积约等于溶剂的体积。【实验设计】在15、101 kPa时,制取二氧化碳并用于实验甲、实验乙。,【分析与表达】(1)如果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那么氢氧化钠应_保存。(2)实验前,两套装置都进行了气密性检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3)

6、实验甲中,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是_。(4)实验乙中,将氢氧化钠溶液完全滴入锥形瓶,注射器活塞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活塞移动的速度是_。(填答案字母)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再变慢,右侧液面升高,左侧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缓慢下降,左侧上升,右侧液面仍高于左侧,B,用热毛巾或手紧握左边的试管,U形管内液面会出现右高左低的现象,松手一段时间后,液面回落到原位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同理检验右侧试管,密封,2NaOHCO2=Na2CO3H2O,实验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_。(5)实验乙中,120 mL酒精_(填“能”或“不能”)换成水,原因

7、是_。【记录与处理】(6)实验乙结束时,注射器中酒精体积为20 mL,则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体积至少是_mL。【结论与反思】(7)由以上探究可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但实验乙的数据还不够准确,造成实验乙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写一条),酒精具有挥发性(合理即可),63,15 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酒精中的溶解度,不能,锥形瓶底出现白色沉淀,6.(2019武侯区二诊)利用传感器对二氧化碳性质再探究。某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对二氧化碳性质再探究。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如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等体积的液体(分别是

8、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步骤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情况如图2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资料1:Na2CO3CO2H2O=2NaHCO3资料2:NaOHNaHCO3=Na2CO3H2O,(1)图1所示实验中,用“注射器”而不用“长颈漏斗”的原因是_。(2)曲线AB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3)导致曲线1中_段气压变化是由于充分振荡烧瓶导致的。在不改变装置药品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E点的方法

9、_。A与E几乎在一条直线上的原因是_。(4)曲线2所代表的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5)曲线2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饱和石灰水浓度太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合理即可),CO2Ca(OH)2=CaCO3H2O,CO2在水中溶解的量很少,压强变化不大,使烧瓶内物质冷却,CD,液体快速注入容器导致气体压缩,压强增大,如使用长颈漏斗,会出现在压强减小后,外界空气通过长颈漏斗进入烧瓶,影响实验结果,(6)探究曲线3所代表的实验后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明同学猜想有以下六种可能:,小新同学认为猜想五和六都是错误的,理由是_。小美同学又通过计算否定了猜想二和猜想三。小芳同学通过实验继续探究,NaOHHCl=NaClH2O,,刚开始滴加盐酸时无明显现象,滴加到一定量 时开始有气泡冒出,过量的盐酸,碱,NaHCO3和NaOH不能共存,Na2CO32HCl=2NaClH2O 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