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送别诗公开课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7611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送别诗公开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诗歌鉴赏之送别诗公开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诗歌鉴赏之送别诗公开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诗歌鉴赏之送别诗公开课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诗歌鉴赏之送别诗公开课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送别诗公开课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送别诗公开课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送别诗鉴赏,多情自古伤离别,2,1、送别诗常用哪些意象?2、送别诗抒发的感情大致有哪几种?,一、回顾知识 总结归纳,3,送别诗常用意象,空间意象:长亭、谢亭、灞陵桥(亭)阳关 南浦、劳劳亭、渡口、古道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清晨、秋天动物意象:杜鹃、大雁、寒蝉景物意象: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春草、愁云,4,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 别后的思念及孤寂惆怅 深情厚谊 对友人的安慰、劝勉和祝愿。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对友人前行或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之情。,送别诗常见的情感,情感 多样性,5,1、诗人选取的这些意象与送别诗的情感有什么联系?2、由上可知:鉴赏送别诗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2、?,二、深入剖析 探寻方法,6,“意象”与送别诗“情感”的关系,杨柳,流水,千丝万缕的柳条、纷纷扬扬的柳絮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与离愁非常相似。“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年未变,诗人常以流水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流水的无穷无尽也比喻离愁的绵绵不绝。,一切景语皆情语,7,鉴赏送别诗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抓意象,注意:抒情方式(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衬托、渲染等手法的运用,析情感,关键词,8,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2010年江西卷)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

3、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设题角度 意象,设题角度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三、真题引航 明确考点,9,送魏二 王昌龄(2010江苏卷)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

4、个句子?(2分)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橘柚香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由眼前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诗的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加深远。,设题角度 意象,设题角度 内容 手法,设题角度 情感 手法,10,1、形象(景物意象)2、表达技巧3、思想内容和情感,送别类诗歌高考考查角度,11,答:要表达的情感是离愁。(1分)首先,借景抒情。(1分)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

5、杨柳”、“杨花”、“风笛”、“离亭”来抒写离愁别绪。(1分)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1分),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4分,四、学以致用 实战演练,12,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问题1:前三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氛围?这

6、三句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答:前三句选取了暮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等意象(景1分),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又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境2分)。前三句寓情于景,为下文“离人”句作铺垫,衬托了离别时的孤寂惆怅之情(情2分)。,13,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问题2:“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用了想象这一表现手法。(1分)风波之中,星汉之下,始终有着孤舟离人(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1分),流露着对

7、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情感,1分)。,14,注意答题规范 增强得分意识,(1)审清题目,找准切入点。(2)采点得分:总说观点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样)效果(感情)(3)表述准确、简练,用术语。,15,第一眼:注意题目是否有送别字眼第二眼:注意诗词中是否有一些常用的送别 意象或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词第三眼:注意诗词中的景物(环境的描写)或与所表达情感的联系点,送别诗鉴赏要点,16,“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17,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

8、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2、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分)3、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4分),五、课后练习,18,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答: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作者感伤之情;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2、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3分,每点1分),19,3、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

9、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参考答案一:“犹”字好。(1分)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1分)“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2分)参考答案二:“空”字好。(1分)“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1分)“空”字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2分),20,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字眼;2.常见意象:时间(傍晚、月夜)地点(长亭、渡口、古道、南浦等)物象(瘦马、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山、浊酒等)3.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对友人的思念。,送别诗特点,21,4.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5.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虚实结合,22,谢谢指导!,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