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政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我市围绕推进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打造以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主轴”,实行护航发展、依法严打“双链”驱动,推动指导、监督、普法“三大引擎”持续加力,助力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整体环境质量有效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一、“主轴”带动,引领护航方向。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将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纳入*政法工作要点,以服务保障*市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为重点,一体推进“政法机关服务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制度、拓展法律服务领域、落实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工作,推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与全市政法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落实、同
2、监督。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优势,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发力,建立政法机关与行业领域执法部门定期会商、“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公益诉讼协作联动、常态化执法联络、执法协调监督等5项工作机制,逐一明确具体措施,落实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推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工作落地落细落实。三是建强执法机构。立足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自然生态格局,加强环境保护领域“打击、捕诉、审判”执法体系建设,形成依法惩治生态环境犯罪行为的强大合力。目前,市、县两级均编制完成森林警察部门“三定”方案,进一步理顺生态环境执法的职责权限和内外关系;检察机关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类案件列为公益诉讼必办案件,推动
3、基层依法履职;全市11个基层法院均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合议庭和配备审判团队,突出“专业化法官、类型化审案”,统一受理辖区内涉及环境资源类案件。二、“双链”驱动,破解护航难题。(一)延伸法治“服务链”o一是提级做好“应评尽评”。将稳定评估工作提级列为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重要内容,突出抓好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项目稳定风险评估,按照“谁决策、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动“应评尽评”工作落地落实,有力保障重大项目和政策顺利实施。今年以来,全市共对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决策事项实施稳评61项,对生态环境领域整改工作进行合法审查或出具整改意见书13件(次)。二是全面开展“送法入企”。围绕*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实验
4、区等重大发展战略,深入环保类企业开展“送法入企”“法治讲座”等活动,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优质法治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生态环境领域专题法治讲座16场,接受环保类法律咨询800余人次,解答法律问题508个,审查涉生态环境方面合同242份,排除法律风险108个,出具“法治体检报告”65份。三是精心组建“调解专委”。整合“一村一法律明白人”和联村律师、公证员、仲裁员、调解员等法律服务资源,成立生态发展调委会,进一步织密织牢生态环境领域矛盾纠纷排查网格,妥善化解了一批生态环境领域的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全市生态发展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共受理矛盾纠纷92件,调解成功率100%。(二)做强依法“打击链”o一
5、是从严“打”。以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为牵引,组织开展“2022清风”“昆仑2022”“亮剑护绿”等专项行动,紧盯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二是从速“捕”。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对所有涉及破坏生态环境案件进行逐案审查,对相关案件提前介入侦查,同步调取公益诉讼证据,最大程度、最快速度推动支持诉求、履行赔偿、生态修复到位。三是从快“审o立足*市“红水河千里绿色走廊”建设和“四屏两区三廊”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专门化生态环境资源审判体系,着力打造“喀斯特世遗生态保护巡回法庭”“三门海世界地质公园环境资源巡回法庭”“拔哥”流动法庭驻红水河流域(东兰段)工作站等特色品
6、牌,分类审理辖区内环境资源民事、刑事以及行政案件,实现环境资源案件专业化对接、专门化审理。今年以来,全市共受理和审结环境资源类民事、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816件。三、“三引擎”推动,强化护航责任。一是落实指导责任。以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为主线,依托维护政治安全专项行动和社会涉稳问题专项治理机制优势,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和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做到依法处置处理,有效防范化解。9月2日,我市化解重大涉稳问题工作经验在全区重大涉稳问题化解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二是落实监督责任。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执法行为专项监督,推动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执法行为专项监督3次,及时纠正不规范问题2件次。同时,指导督促全市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将47件行政处罚案件录入广西行政执法综合监督管理平台,执法行为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监督。三是落实普法责任。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度,将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宣传工作纳入“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内容,明确各级各有关单位普法工作责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宣传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今年以来,全市在各级媒体平台发布生态环境普法内容116篇次,市、县、乡三级法治广场大屏幕播放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片7000场次,拍摄制作抖音、快手等短视频12条,推送爱护生态环境短信息10多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