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小学改扩建工程多层框架结构综合楼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17975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某小学改扩建工程多层框架结构综合楼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上海某小学改扩建工程多层框架结构综合楼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上海某小学改扩建工程多层框架结构综合楼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上海某小学改扩建工程多层框架结构综合楼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上海某小学改扩建工程多层框架结构综合楼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某小学改扩建工程多层框架结构综合楼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某小学改扩建工程多层框架结构综合楼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宝明强小学改扩建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编 制 单 位:上海七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 制 日 期: 2014年10月19日邸 耀 目 录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2.1 地理位置及设计概况12.2 工程场地岩土地质条件12.3 工程周边环境23 .总体施工部署23.1施工方案23.2施工顺序33.3 施工工期33.4资源配置计划安排44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54.1工艺流程54.2基坑开挖65 .工程的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75.1不良地质现象及应对措施75. 2 施工区域狭窄及应对措施75. 3邻近现有围墙、建筑物及道路保护及应对措施85.4管线保护措施86.土方开挖施工监测96.1监测目的96

2、.2 监测内容及频率97.基坑开挖安全技术措施108.文明施工118.1文明施工目标118.2文明施工措施119.基坑施工及环境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129.1 基坑围护结构失稳129.2地面开裂、塌陷149.3 建筑物变形过大151. 编制依据(1)七宝明强小学改扩建工程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图; (2)七宝明强小学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J/TJ08-61-2010)(J11577-2010);(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5)本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设计图纸交底内容;(6)现场调查资料。2 .工程概况

3、2.1 地理位置及设计概况(1)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七宝明强小学操场南侧现状教学楼处,一幢四层综合楼。(2)设计概况本工程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基础为桩基础+防水板。A区地下一层,底上三层,其中顶层为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B区地下一层,底上四层,局部五层建筑物嵌回端在地下室顶面。本工程0.000(绝对标高5.400m),自然地坪绝对标高约5.000m, 基础梁顶和板顶相对标高为-3.75m,基础防水板厚400mm,防水板出外墙300mm。基坑开挖深度约3.85m,集水井、电梯井开挖深度约4.85m,沉砂隔油集水井开挖深度约为5.35m。本工程围护结构布局见专项施工方案,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作为

4、基坑的围护结构,局部设钢角撑。2.2 工程场地岩土地质条件(1)地层特点勘察成果表明土方开挖大部分区域为以下地层,主要有如下特点:层填土,表层15cm水泥地坪,夹碎石、碎砖等杂物土质不均,结构性差,强度变化大。层灰黄色粉质粘土,可塑软塑状态,含氧化铁锈斑,工程性质较好,该层土从上至下逐渐变软,受上部厚填土影响,该层厚度较薄,局部缺失。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状态,含云母,夹粉性土薄层,具有流变触变特性,工程性质较差。t层灰色砂质粉土,松散状态,土质不均,工程性质较好。层灰色淤泥质粘土,流塑状态,场地内均有分布,工程性质较差。1层灰色粘土,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工程性质一般。(2)不良地质现象本工

5、程涉及到的不良地质现象有:填土、障碍物。1)填土:根据初步勘察成果,场地浅层填土较厚,以杂填土为主,土质不均,结构性差,为本工程的不良地基土,在基础施工及基槽开挖、围护时应采取一定的地基处理措施。2)障碍物:根据勘察及调查,本工程影响基础施工的障碍物主要为原有建筑基础,由于影响桩基施工,障碍物需清除,建议设计查阅相关竣工图,必要时可进行施工勘察工作,如有必要也可进行专门的物探工作。综上所述,本工程场地土层地质特点是基坑浅层分布有较厚的、层淤泥质粘性土(中间为t粘质粉土夹层),该两层土属高压缩性、高含水量、流变的软土,物理力学性质相对较差;坑底位于1-1层粘土中;基坑深层含水层分布不均,3t砂质

6、粉土层降深变化大;1-1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弱含水层水压大而渗透性小,降水难度大,下部为深厚的砂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2.3 工程周边环境拟建工程位于明强小学内,东邻七宝三中,南邻宝南路,北邻富强东街,上述建筑物及道路距离基坑较远,主体基坑施工期间基本不受影响。3 .总体施工部署3.1施工方案本工程基础有两条后浇带,以后浇带为分界线,土方开挖分为三个区域采用放坡开挖。基坑开挖是基坑施工中一个最重要的工序,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按“时空效应”原理组织施工,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区分段”的施工原则。基坑开挖采用长臂挖机,坑内采用小

7、型挖机配合水平分层、纵向分段放坡开挖,采用机械挖土时严禁扰动基底持力层,施工时应保留不少于300mm厚土层,再用人工挖至槽底标高。如已扰动基地持力层,我方将第一时间通知勘察、设计、监理和业主等有关单位共同协调,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3.2施工顺序根据本工程规模和特点、业主要求的关键节点工期,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交通疏解等影响因素,遵循“任务基本均衡、场地综合利用、资源平衡共享、节点主导相对独立、便于施工管理”的原则组织施工。土方开挖开挖顺序与现场施工降水、基础施工相协调,以后浇带为分界线,“先开挖南、北区域,后中间区域”。根据设计文件、现场布置及周边交通环境,施工范围相对狭窄,

8、土方开挖时,只能利用现有施工便道从南侧往北侧经施工主出入口进行车辆进出及土方外运。结合上述施工要点、施工原则及设计文件、规范要求,本工程土方开挖划分为三个施工区域,以两条后浇带为分界线,南侧、北侧区域同时开挖,并向中区靠拢,最后进行中区土方开挖:(1)第一阶段完成主体南区的土方开挖;(2)第二阶段完成主体北区的土方开挖;(3)第三阶段完成主体中区(两后浇带之间)的土方开挖。3.3 施工工期本工程土方开挖工程量约为10000m3左右,将以甲方开工令为准,计划10天左右完成。具体进度指标如表:表3.3-1平均进度指标表序号工序名称平均进度指标备 注1基坑土方开挖南区土方400m3/天南、北区两个工

9、作面同时开挖,各投入一套设备北区土方400m3/天中区土方400m3/天最后开挖,投入一套设备3.4资源配置计划安排3.4.1 主要施工人员配备计划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及实际情况,安排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施工,在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组织劳动力,各专业、工种之间合理搭配,发挥各自优势,全面完成工期计划,满足质量要求;拟投入38人进行施工,详见下表。表3.4-1主要施工人员配备计划表序号人员工种人数(人)1施工负责人12技术负责人13技术员14挖掘机司机45自卸车司机86高频振动打夯机操作工47机修工28普工159测工310电工13.4.2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

10、划为确保工程土方开挖施工顺利进行,需要配置一定数量、品种的装备,并对装备资源将进行充分调配,保证本工程所需。设备配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单项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作业条件确定设备选型;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指标配备数量,并有一定备用数量;同时考虑突发性事件所需的工程抢险应急设备。表3.4-2本工程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1水准仪DZS312经纬仪J213激光测距仪DJ200014挖土机WY25025挖土机WY608026自卸车辆30吨8运土7高频振动打夯机14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4.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南区土方开挖及验槽井点降水至坑底500mm以下重力坝围护达养护龄期中区土

11、方开挖及验槽北区土方开挖及验槽4.11基坑开挖总体施工流程图4.2基坑开挖4.2.1开挖原则(1)基坑开挖必须在重力坝达到设计强度,且降水满足到坑底500mm以下要求后方可进行。(2)基坑开挖时,其纵横向边坡应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及开挖时的安全坡度,根据地质情况计算确定,不得陡于1:3,必须分段、分区、分层、对称进行,不得超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2m,严禁在一个工况条件下一次开挖到底。(3)纵向放坡开挖时,应在坡顶外设置截水沟或挡水土堤,防止地表水冲刷坡面和基坑外排水再回流渗入坑内。当施工期较长时,开挖边坡时宜及时采用钢丝网水泥喷浆等措施,作好边坡保护。(4)基坑开挖后,应及时设置坑内排水沟和集

12、水井,防止坑底积水。(5)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6)土方开挖到基底设计标高时,应及时完成垫层浇筑,严禁坑底暴露时间过长。(7)机械挖土时,坑底应保留300mm厚土层用人工挖除整平,防止坑底土扰动。(8)采用机械挖土时,严禁挖土机械碰撞井点管、围护墙。(9)土方开挖时,弃土堆放应在2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以外。4.2.2土方开挖顺序本基坑以后浇带为分界线,土方开挖分为南、北区及中区三个区域,南区土方开挖时由轴向轴后浇带进行,北区土方开挖由轴向后浇带进行,中区土方开挖由两侧向中间开挖。土方开挖按照纵向分段、竖向分层、层与层之间放坡设台阶的方式进行,上下、前后形成一个连续的开挖作业

13、面。为防止开挖过程中土方侧向滑移,按1:3进行放坡。每次层土方直接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装车,坑内局部利用小挖土机进行挖土短驳,自卸汽车外运。为严禁扰动基底持力层,施工时应保留不少于300mm厚土层,再用人工挖至槽底标高。如已扰动基地持力层,应通知勘察、设计、监理和业主等有关单位共同协调,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处理措施。4.2.3基坑排水、防护(1)基坑排水方案基坑四周开挖一道30*40cm矩形排水沟以拦截地表水;排水沟与施工场地四周排水系统连接起来。建立基坑内的临时排水系统。基坑内沿基坑两侧纵向挖两条临时排水土沟,每隔30m设1座集水井,用潜水泵将集水井内的水抽到基坑外排水沟排除。(2)基坑防护基

14、坑四周用钢管设置1.2m防护栏杆,并挂密目网防护。基坑四周设置明显警示标志,防护栏杆立杆涂刷红黑相间油漆,夜间挂警示红灯。工人上下基坑应预先用脚手钢管搭设稳固安全的阶梯,避免上下时发生坠落。出土道路路口设置警示牌。5 .工程的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本工程的不良地质现象、施工区域狭窄、邻近现有围墙、建筑物及场外交通道路的保护成为土方开挖过程中的重点难点。5.1不良地质现象及应对措施根据勘察成果报告,本工程涉及到的不良地质现象:填土、障碍物。(1)填土:根据初步勘察成果,场地浅层填土较厚,以杂填土为主,土质不均,结构性差,为本工程的不良地基土,在基础施工及基槽开挖、围护时应采取一定的地基处理措施。(2

15、)障碍物:根据勘察及调查,本工程影响基础施工的障碍物主要为原有建筑基础,需将原有建筑基础障碍物清除。5. 2 施工区域狭窄及应对措施本工程施工区域狭窄, 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施工便道应满足土方开挖机械设备及土方运输车辆的出入。5. 3邻近现有围墙、建筑物及道路保护及应对措施基坑开挖前,由专业单位对邻近现有围墙、建筑物及道路进行变形监测点的布设。在土方开挖前测量起始数据,基坑土方开挖时按一定的频率进行监测。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将对近房屋段基坑进行全面的监测,总结开挖过程的沉降规律,针对保护目标,提前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5.4管线保护措施(1)在工程开工前进

16、一步探清施工区域内各种公用管线的分布情况(包括标高、埋深、走向、规格、容量、用途、性质、完好程度等),做好记录,并办妥相关手续。(2)工程实施前,把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详细情况和制定的管线保护措施向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工地主管、班组长直至每一位操作工人做层层安全交底,随即填写管线交底卡,并建立相关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3)工程实施前,对受保护公用管线设置沉降观测点。工程实施时,定期观测管线的沉降量,及时向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管理单位提供观测点布置图与沉降观测资料。(4)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把保护公用管线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对于重点保护的或保护有难度的公用管线应制定针对性的更为详细的技术措

17、施进行保护,并将保护措施报项目监理批准。(5)在施工过程中,要组织专业队伍负责保护地下管线的监控工作,定期对管道地基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及时画出管道地基的最大沉降量、不均匀沉降曲线以及相邻沉降(约5m)的沉降坡度差i,当i接近控制指标时,即进行双液跟踪注浆,以控制沉降量及曲率不超过管道所允许的数值。(6)在煤气管道区域施工前,事先按动火作业审批制度提出“动用明火报告”,办妥审批手续,并落实消防设备,否则不准施工。(7)在施工前应和管线主管单位现场落实位置,以样洞形式开挖,或进行物探,确保管线位置勘查正确,没有遗漏。发现的管线应根据距离的远近和施工方法来决定保护方法,在施工中加强监测,布置监测点

18、,随着工程的进展进行跟踪监测,确保施工安全,发现有沉降、位移等不良现象,需及时采用有效措施如吊固、压密注浆等方法进行保护。(8)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先制订应急措施,配备好抢修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险兆时及时抢修,做到防患于未然。(9)对上水管、煤气管、高压电缆、通讯电缆等进行重点保护。(10)各级管线保护负责人应深入施工现场监护地下管线,督促操作、指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施工。(11)一旦发生管线损坏事故,在24小时内报上级部门和业主,特殊管线立即上报,并立即通知有关管线单位进行抢修,积极组织力量协助抢修工作。6.土方开挖施工监测6.1监测目的本工

19、程位于富强东街下部,大致呈南北走向,南侧为宝南路,东侧为七宝三中。基坑边缘北侧距富强东街约14.0m,东侧距七宝三中围墙约7.0m, 南侧距现有围墙约16.0m。为避免基坑工程施工对工程周边环境及基坑围护本身的危害,采用先进、可靠的仪器及有效的监测方法,对基坑围护体系和周围环境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控,为工程动态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所需的数据,指导施工采取必要的措施,从而使工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6.2 监测内容及频率6.2.1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包括围护桩及工程桩施工期间)应委托专业监测单位进行施工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对环境的监测和围护结构的监测。6.2.2监测内容及报警值如下:

20、表.-1 监测报警参考值一览表序号监测内容日报警值累计报警值备注1坑周地表沉降监测2mm/日20mm2围护墙体测斜3mm/日25mm3围护墙顶垂直、水平位移3mm/日20mm4坑外水位500mm/日1000mm5支撑轴力监测设计值80%6坑底隆起3mm/日30mm7立柱沉降3mm/日30mm8坑底隆起监测3mm/日30mm9周边地下管线位移3mm/日10mm10周边建筑物沉降3mm/日30mm11周边建筑物倾斜0.0036.2.3监测频率: 土方开挖开始至底板浇筑完成后3天,监测频率应为1次/天; 围护桩施工过程中及地下室结构施工至0.00以前,监测频率应为2次/周; 如遇异常情况或围护结构报

21、警时,应加密或连续监测。7.基坑开挖安全技术措施(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施工场地,落实一个可自卸土方车待车场地,进行车辆进入施工现场的调配。(2)各阶段挖土前均做好思想统一,对施工人员交底清楚,施工时严格遵循“阶梯式”开挖施工顺序,“从上到下,分层、分块,留土护坡,阶梯流水开挖,垫层及时浇筑”的总原则。(3)基坑开挖避免在下雨天开挖。若工期所限,必须在雨停止后进行,工作面不宜过大,需逐段、逐片地完成。(4)作业前需严格检查坑内外、坑边有无危险因素,对施工作业人员做好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5)对所有进入现场的设备做一次检修,保证开工期间机械正常运转。(6)备足排除基坑积水的排水设备。

22、为保证基坑开挖而不浸水,必须事先备好设备,以防开挖土坡被暗藏积水冲坍,而造成重力坝围护结构大幅度变形和地面大量沉陷的严重后果。(7)基坑四周用钢管设置1.2m高防护栏进行围护,并挂密目网防护,栏进涂刷红白色醒目警示,确保施工安全。(8)土方开挖边坡上部不准堆放弃土和材料设备等,堆放重物距土坡安全距离不得小于4m,临时材料不得小于2m,坑边挖土后距坑边5m之内不允许载重车辆行走。(9)夜间挖土方时,应尽量安排在地形平坦、施工干扰较少和运输道路畅通的地段,施工场地应有足够的照明。(10)基坑开挖场内弃土路线严格按照我方所安排的路线进行,车辆进出有序,保证基坑开挖中连续高效率出土,加快开挖速度,减少

23、地层扰动,确保水平位移量在规定指标内。(11)基坑开挖过程中,每个基坑内设置两处应急逃生通道爬梯,随着基坑开挖范围的变化,应急爬梯位置随之移动。(12)做好地下管线及临近建筑物的监控和保护。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时加强地下水位的监测,确保基坑降水效果到达规范要求。8.文明施工8.1文明施工目标本工程争创文明工地。8.2文明施工措施(1)在出大门口外,设置清洗池,马路上铺设湿草垫,用于扫清轮胎上外带土块。(2)每天收车后,派专人清扫马路,并适量洒水压尘,达到环卫要求。(3)所有施工人员应保持现场卫生,生产垃圾均装入运土车中带走。(4)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及现场材料的堆放,保证场内道路通畅。

24、(5)土方装载车辆,车厢后封闭,避免土方撒落。(6)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采用低噪音施工机械,减少噪音污染。(7)施工工地沿线单位和居民出入道路畅通,周围道路平整无积水,禁止非施工人员入内。(8)机械设备完好,安全装置齐全有效,做到专人管理。 (9)施工区域或危险区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定期组织专人检查。(10)加强土方施工管理,挖出的湿土先卸在场内暂堆,尽量缩短会所的工期,能更多的利用挖出的余土,如湿土需要直接外运,则使用经专门改装的带密封车斗的自卸卡车装运湿土,防止湿土如泥浆沿途漏污染马路。(11)大门车辆出入口设置砼道路,并设污水沉淀池。设立专职的“环境保洁岗”,负责检查、清除出场的车辆

25、上的污泥,清扫受污染的马路,做好工地内外的环境保洁工作。(12)项目部、施工队设文明施工负责人,检查文明施工措施落实情况,切实搞好文明施工。9.基坑施工及环境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9.1 基坑围护结构失稳9.1.1 风险特点围护结构失稳是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的刚度或者稳定性不足引起基坑坍塌的事故。失稳事故的发生主要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施工管理有关,与设计缺陷也可能有一定关系,可能原因主要有:(1)围护结构漏水、漏沙造成土体被掏空而引起坑边局部塌陷;(2)坡面虚土未清除或层面滞留水造成面层与土体脱离、起鼓、破坏;(3)超挖引起基坑变形大或局部失稳;(4)边坡超载或长时间作用的动荷载造成失稳。9.

26、1.2 预防措施(1)基坑开挖施工要分层、分段开挖,分段不宜过长,不超过30米;分层高度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分层高度不宜超过4米;(2)开挖后及时修坡,这些工作必须在开挖开始后24小时内完成;(4)对土层间渗漏的滞水要埋管引排(管要包网),发现空鼓部位及时填实;(5)围护墙施作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断桩、夹泥等现象;(6)进行土方开挖,严禁超挖;(7)合理安排土体开挖顺序,并符合审定的施工方案;(8)基坑周边防止过多的超载;(9)安装监测仪器,妥善保护并确实监控;对监测数据要及时进行认真地分析及响应;(10)在基坑开挖期间要加强观察、检查并定期调整,每班要有专人巡视;(11)加强对监控

27、对象的巡查、监测,发现事故预兆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启动专项预案。9. 1.3 应急措施(1)立即停止开挖(停止施工);(2)尽快进行回填超挖土方(开挖区)或堆土反压等措施;(3)控制现场,疏散现场闲杂人员及涉险建筑物内的人员;(4)详细检查围护结构受损、变形情况,对变形严重超限区段采取加固措施;(5)查找事件的导致因素,消除周边超载等,防止失稳现象扩散;(6)如发生坍塌,对坍塌涉及范围内存在的上水、易燃、易爆、有毒管线重点监控,及时通知相关产权单位;(7)必要时,通知属地公安交管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封闭,疏导调整事故路段内的交通;(8)召集专家及有关人员参加的抢险紧急会议,决定应急处理方案

28、,并据此进行应急处理,基本措施如下,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1)增设临时支撑,确保抢险工作安全;2)若围护结构局部破坏严重,无法继续使用,修改局部方案后重做;3) 按专家会议拟定的方案对受控范围内的地基和建构筑物进行加固;4)专家建议的其它处理方案。(9)调整分层开挖的高度;(10)对失稳部位的围护桩进行监控的同时,尚应加强对相邻部位围护桩、邻近建构筑物、管线的监控。9. 1.4 应急救援设备、物资配备(1)挖掘、运输、排水、供电照明设备;(2)回填、包装材料、相应的施工工具;(3)消防、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及材料。9. 1.5 注意事项(1)开工前要掌握详细的地质勘探资料及施工最大扰动区内的地上地

29、下重要的建构筑物的有关资料;(2)对施工最大扰动区内的地上地下重要的且对变形反映灵敏或易损坏的建构筑物提前加固或改造;(3)施工降水过程中,对监控范围内因地下水下降易引起较大变形的建构筑物周边采取回灌措施,稳定地下水位;(4)加强基坑及监控对象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风险状态,防患于未然;(5)健全指挥、安全、质量管控机构,且运转正常;(6)加强现场巡查、巡视工作,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7)拟定补救、抢险方案;(8)发生风险事故必须指挥及时、得当。9.2地面开裂、塌陷9.2.1 风险特点地面开裂、塌陷的多数是由基坑边坡位移、坍塌、失稳造成,为避免该类事故的发生,首先应加强基坑工程灾害的防治

30、工作。9.2.2 预防措施(1)基坑支护方案要安全可靠;(2)对某些特殊环境的地基可提前加固处理;(3)对因地下水位降低易引起地基土沉降、塌陷的特殊土质环境中的基坑工程,采取有效的阻水方法,稳定坑外地下水位。(4)施工前对基坑开挖影响地段进行空洞普查,对查出的空洞采取注浆或其它措施回填,保证回填密实;(5)场区地面硬化处理,必要时局部可加筋;(6)合理安排土体开挖顺序;(7)基坑周边防止过多的超载;(8)加强监控量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9.2.3 应急措施(1)立即停止开挖;(2)进行基坑堆料或回填反压,减缓或抑制路面开裂或塌陷情况;(3)加强支护体系,减小基坑变形量;(4)用水

31、泥浆将地面裂缝浇灌封闭并抹面,以防雨水渗入及增加开裂面滑动抵抗能力;(6)如果路面下土质松软或出现空洞,立即采取注浆加固、填充。9.2.4 应急救援设备、物资设备(1)挖掘、运输、注浆施工设备、供电照明设备;(2)回填、包装材料、相应的施工工具;(3)消防、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及材料。9.2.5注意事项(1)以基坑支护工程风险事故的防治为重点;(2)对施工扰动最大区范围内存在的上水、易燃、易爆、有毒等高风险管线可提前采取必要的加固或改造措施。9.3 建筑物变形过大9.3.1 风险特点建筑物变形过大的原因比较复杂,与自身、基坑变形、所在地的工程地质、水位地质条件均有一定关系,变形及风险程度也因不同

32、个体及其他条件不同而异。9.3. 2 预防措施(1)开挖施工前,对开挖影响范围内多有建筑物进行一次普查,对其建造年代、结构型式、地基基础、总高、层数、完好状态及与基坑的平面和立面关系等方面仔细调查、取证,并请第三方进行房屋鉴定;(2)基坑支护体系设计安全可靠,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力争施工过程中基坑及周边环境变形值不超限;(3)在施工前对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取得其能承受的沉降和差异沉降的有关数据;(4)根据调查和评估所得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对建筑物周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或采取隔离措施;(5)加强围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及时对出现的渗(漏)水(砂)进行堵漏,防止水土流失造成沉降;(6)加强对建筑物沉降

33、和差异沉降的观测,如发现沉降速度偏大或异常,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针对性的采取注浆或其他方法进行加固,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参数;(7)为方便施工阶段的目标管理,根据基坑的不用施工阶段对总变形值进行目标分析,分解到不同施工阶段进行控制,同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随时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对加强环境监测,适当增加测点及频率,及时反馈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施工流程或工艺;(8)周边重要建(构)筑物进行重点保护,预先设置回灌孔或分层注浆管,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回灌或注浆加固,防止建(构)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9.3. 3 应急措施(1)一旦周边建(构)筑物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或

34、报警,应加强监测频率并现场监视,根据监测数据及监视情况判断危险等级;(2)立即停止开挖;组织人员撤离并设置警戒线;(3)立即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并组织人员抢险;(4)对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周边土体采取注浆等措施进行加固,提高底层的承载能力或调整其变形;(5)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查找建筑物变形过大的原因,并及时消除导致因素;(6)邀请相关有关资质的单位,对建筑物进行结构加固和修补;(7)加强监测频率、强化监测措施和要求;(8)组织专家(相关单位)对建(构)筑物的受损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处理方案。9.3.4 应急救援设备、物资设备(1)挖掘、运输、注浆施工设备等、供电照明设备;(2)回填、注浆、包装材料、相应的施工工具;(3)消防、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及材料。9.3.5 注意事项(1)前期调查及预防工作至关重要;(2)控制基坑的变形记局部坍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