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模板工程技术交底3.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18089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楼模板工程技术交底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住宅楼模板工程技术交底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住宅楼模板工程技术交底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住宅楼模板工程技术交底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住宅楼模板工程技术交底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宅楼模板工程技术交底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楼模板工程技术交底3.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模板配制各种构件模板均要求按图纸尺寸分别画出模板配置图,标明模板规格、接缝形式、接头处加固措施等。集水坑、电梯井坑等部位模板应按图纸尺寸制作四面加封底的整体模板。模板为15mm胶合板、50*100木楞龙骨,水平及垂直加固采用48脚手架钢管。模板接缝要求严密,保证不漏浆,拆模时也不能损坏角部模板及阴阳角混凝土。1、集水坑、电梯井坑模板示意图如下: 2、剪力墙模板采用15mm胶合板,50*100木楞次龙骨及48双钢管作主龙骨,加固采用12穿墙对拉螺栓(外墙加焊止水钢板)及钢管支撑校正垂直度和定位。其中木楞次龙骨300,48钢管主龙骨450,首道距地面200mm。12穿墙对拉螺栓垂直间距450,

2、水平间距450,斜向钢管支撑间距1000。剪力墙模板示意图如下: 剪力墙门窗洞口、预留洞口模板采用胶合板、木方等,按照图纸洞口宽度、高度以及墙厚度,预先制作。若是楼层中间部位洞口,则洞模下口模板要钻出气孔,以便检查混凝土是否灌足。制作洞口模板时要求应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避免混凝土压力引起构件变形。3、柱及附墙柱本工程柱截面尺寸主要有600*600mm、700*700mm等。模板采用15mm胶合板,50*100木楞次龙骨,横向柱箍为48双钢管作主龙骨,周边设12对拉螺栓固定。槽钢及加固螺栓500布置,首道距地面200mm。柱斜撑地锚同剪力墙。附墙柱模板做法结合柱和剪力墙模板施工,外墙防水

3、部位穿墙对拉螺栓须加焊止水钢板。柱模板示意图如下:柱模板示意图4、梁梁底模板及侧模采用15mm胶合板及50*100木方配置。梁底模板及侧模应根据梁截面尺寸、板厚、梁板模板组合关系等制作。支撑及加固系统均为48脚手架钢管,水平方向纵横向设水平拉杆。梁底模次龙骨50*100木方300,主龙骨48脚手架钢管800,梁侧模次龙骨50*100木方300,竖向及斜向支撑800。当梁高大于700时,在梁腹板高度中间部位加设12穿墙对拉螺栓。梁底模及支撑立杆248的脚手架钢管800,间距800。梁模板示意图如下:梁梯模板示意图5、现浇板现浇板模板由15厚胶合板、50*100木楞主次龙骨及48脚手架钢管支撑组成

4、。地下室顶板主龙骨间距800,次龙骨间距300,支撑钢管及水平拉杆间距均为800,立杆顶部与主楞钢管连接采用双扣件。上部楼层现浇板主龙骨间距1200,次龙骨间距400,支撑钢管及水平拉杆间距均为900,立杆顶部与主楞钢管连接采用单扣件。现浇板模板示意图如下:现浇板模板示意图6、楼梯楼梯底模按现浇板模板结构形式配置,不同之处在于底模角度应按图纸尺寸及标高调整准确。楼梯踏步采用15厚胶合板及50*100木方支护,侧模支撑为短木方。楼梯模板示意图如下:楼梯模板示意图7、后浇带对于底板及墙体后浇带模板按设计图纸严格施工,楼板后浇带施工时要单独支撑,并要求在后浇带强度未达到拆模强度之前不得拆除后浇带两侧

5、支撑。后浇带模板要注意与已浇筑混凝土面接缝处贴好海绵条,严防漏浆。后浇带模板示意图如下:后浇带内模板应能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二、施工要点 1)本工程模板方案均采用胶合板、木龙骨、脚手架钢管加固支撑。拼缝少,不易漏浆,拼装方便,机动灵活,根据需要配制规格。拼缝处贴海棉条,然后用螺栓连接防止漏浆。2)柱、墙、梁模板施工,在钢筋未绑扎之前,必须根据图纸尺寸放出柱、墙、梁的位置,经有关部门检查无误后,墙、柱可以绑扎钢筋、垫保护层垫块。钢筋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安装墙模和柱模。加固校正垂直度,检查模板是否移位,在模板下口设清扫口,有杂物,应及时清除。3)墙柱校正垂直度利用满堂脚手架及地锚来固定,垂直支撑

6、纵横设剪刀撑。4)模板隔离剂严禁使用对混凝土表面有污染的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及混凝土接茬部位。三、模板安装质量控制1)竖向模板及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其支承面必须具备足够强度,满足全部荷载的承载力。2)安装模板及其支架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免倾覆。3)梁、板的模板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当跨度4m时,模板应起拱,按设计要求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2。(2)在梁的底模下每隔一定间距(8001200mm)应有顶撑支顶。(3)当梁跨度较大时,应在侧模外另加斜撑。(4)梁模安装后应拉中心线检查,以校正梁底模的位置,梁的底模安装后,则应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

7、上。各顶撑之间要加水平支撑或剪刀撑,保持顶撑的稳固,以免失稳。(5)模板工程的质量标准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插筋中心线位置5外露长度+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10,0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尺寸+10,0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 础10钢尺检查柱、墙、梁4,5钢尺检查层 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

8、注:检查轴线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四、模板拆除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相关规定。 1)侧模和底模拆除,应符合以下规定:(1)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非承重模板。(2)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底模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2)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结构,在混凝土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方可施工加载。3)拆模时必须注意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应严格遵守以下规定。(1)拆模顺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承重小的部位模板及其支架,然后拆除其他部位的模板及其支架;例如,先拆非承重的侧模,然后拆承重的水平向模板等。(2)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出现异常现象,可能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质量等问题时,应立即停止拆模,并经处理认证后,方可继续拆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