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广东镀锌钢板风管施工工艺节点图.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18188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7.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公楼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广东镀锌钢板风管施工工艺节点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办公楼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广东镀锌钢板风管施工工艺节点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办公楼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广东镀锌钢板风管施工工艺节点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办公楼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广东镀锌钢板风管施工工艺节点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办公楼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广东镀锌钢板风管施工工艺节点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办公楼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广东镀锌钢板风管施工工艺节点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公楼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广东镀锌钢板风管施工工艺节点图.doc(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23.1镀锌钢板风管施工工艺23.2 VAV系统施工工艺83.3人防通风施工工艺223.4风管漏风量试验方案223.5空调水系统施工工艺293.6风机盘管安装施工工艺453.7设备安装施工工艺453.8管道保温施工工艺483.9外衬铝板保护层施工工艺513.10空调通风系统调试方案52四、施工力量配备70五、施工机具配备70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0七、施工进度计划74附件一 空调冷水机组吊装及安装方案75一、 编制依据1、 经有关部门审批的广东全球通大厦(新址)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图,业主提供的广东全球通大厦(新址)机电安装工程通

2、风与空调施工图。2、 施工规范、规程:(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3)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75-98)(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等二、 工程概况广东全球通大厦(新址)是一幢现代化的综合性大楼。工程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F1-3地块,总建筑面积16,640平方米。本工程主要由会议展览中心,通信生产区、员工活动区、后勤服务及物业管理区、办公区、地下车库及主要设备区、

3、塔楼顶部设备区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19,606平方米,建筑包括一栋38层153.5米高的主体建筑A和43.75米高的B栋建筑数码凯旋门,以及裙房建筑。空调总面积76000平方米,占建筑面积63.5%。通风空调工程包括:空调及通风、人防通风。本工程主要实物工程量如下:1、 通风空调实物工作量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玻璃钢冷却塔台814镀锌钢板风管M2398632冷却(冻)水泵台1515排气扇台3563离心式冷水机组台516风机台934VAV-BOX(带串联风机)台87317噪声衰减器台8735空调器台14018板式热交换器台26风机盘管台12119钢管米97687阀门个22532

4、0支架制安吨16.48消声器千克3204721送风箱制安M21329消声静压箱M2226822电动防火阀个46610防火阀个79123电动风阀个16611电动送风口个15724风阀个122512风口个12512513机制椭圆中压风管M2105512、 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工期要求:开工日期以建设单位或总监理工程师的开工指令为准,按合同要求在2007年12月28日前完成地下室、裙楼及主塔楼八至二十一层除配合装饰、智能化外的所有机电安装内容; 2008年03月28日前完成主塔楼二十二层及以上层的所有机电安装内容; 2008年12月28日前完成配合装修、智能化施工及调试工作,完成合同范围内

5、的消防等专项工程验收,并具备竣工验收条件,2009年5月28日前在总承包方的统一协调下通过竣工验收。现根据目前土建总工期的安排,整个工期顺延了38天时间,因此机电安装施工进度计划按顺延38天时间考虑。质量要求:广东省优良样板工程,争创鲁班奖。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广东省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3、 工程特点本工程建筑面积大,高度高(地下三层、地上三十八层),属超高层建筑。通风与空调工程采用多种新材料、新工艺,如塔楼办公区域、裙楼办公区和小会议区通风空调系统采用VAV变风量空调系统,VAV系统主风管采用机制椭圆风管等。三、 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一)镀锌钢板风管施工工艺1. 镀锌钢板风管工程

6、概况本工程地下室、裙楼及塔楼一般通风、空调和消防排烟风管采用镀锌钢板风管制作,其厚度如下:风管长边尺寸b(mm)厚度mm (通风空调用)厚度mm(消防排烟用)b3200.50.75320b6300.60.75630b10000.751.01000b12501.01.01250b20001.01.22000b40001.21.2注:当通风、空调系统与消防排烟系统共用时,风管按消防排烟风管处理。风管法兰及螺栓规格如下:风管长边尺寸b mm法兰材料规格(角钢)螺栓规格B630253M6630b1500303M81500b25004042500b4000505M102. 镀锌钢板风管制作施工准备风管展

7、开下料剪切倒角咬口折方压口成形方法兰下料组对焊接圆法兰卷圆铆接翻边划线下料找平找正焊接钻孔油漆检验、试验运输a、工艺流程b、风管制作方法风管制作的技术规定:风管尺寸的核定。根据设计要求、图纸会审纪要,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绘制风管加工草图。板材下料前必须进行下料复核,复核无误后按划线形状进行剪切。板材下料后在压口之前,必须用倒角机或剪刀进行倒角,倒角形状如下:板材的拼接和圆形风管的闭合咬口可采用单咬口;矩形风管或配件的四角或配件的四角组合可采用转角咬口、联合角咬口、按扣式咬角;圆形弯管的组合可采用立咬口。划好折方线,在折方机上折方。折方后的钢板用合缝机或手工进行合缝。操作时,用力均匀,不宜过重。咬口

8、缝结合应紧密,不得有胀裂和半咬口现象。风管的加固:矩形风管边长630mm和保温风管边长800mm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本工程采用加固措施为:800mm,用楞筋或楞线加固;800mm,用角钢加固。a. 楞筋或楞线加固,排列应规则,间隔应均匀,板面不应有明显的变形。b.角钢的加固,应排列整齐、均匀对称,其高度应小于或等于风管的法兰宽度。角钢与风管的铆接应牢固、间隔应均匀,不大于220mm;两相交处应连接成一体。矩形风管弯管制作,一般应采用曲率半径为一个平面边长的内外同心弧形弯管。当采用其他形式的弯管,平面边长大于500 mm时,必须设置弯管导流片。矩形风管法兰有四根角钢或扁钢组焊而成,划线下料时应注

9、意使焊成后的法兰内径不能小于风管外径。用切割机切断角钢或扁钢,下料调直后用台钻加工。中、低压系统的风管法兰的铆钉孔及螺栓孔孔距不应大于150mm。矩形法兰的四角部位必须设有螺孔。风管翻边应平整并紧贴法兰,应剪去风管咬口部位多余的咬口层,并保留一层余量;翻边四角不得撕裂,翻拐角边时,应拍打为圆弧形;涂胶时,应适量、均匀,不得有堆积现象。3. 风管安装a、风管安装工艺流程风管检查验收确定标高制作支吊架支架架定位支吊架安装风管排列风管组对吊装就位找正找平吹扫、严密性试验中间验收b、风管安装方法支、吊架制作:a)按照设计图纸,根据土建基准线确定风管标高;并按照风管系统所在的空间位置,确定风管支、吊架形

10、式、设置支、吊点。支、吊架制作按照国标图集T616选用强度和刚度相适应的形式和规格。对于直径或边长大于2500mm的超宽、超重等特殊风管的支、吊架应按设计规定;支、吊点形式有预埋件法、膨胀螺栓法、射钉枪法等。b)风管支、吊架制作前,首先要对型钢进行矫正,矫正的方法有冷矫和热矫两种;小型钢材一般采用冷矫正,较大的型钢须加热到900左右后进行矫正。矫正的顺序为先矫正扭曲后矫正弯曲。c)风管支、吊架的形式、材质、加工尺寸、安装间距、制作精度、焊接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随意更改,开孔必须采用台钻或手电钻,不得用氧乙炔焰开孔。d)支、吊架的焊接应外观整洁漂亮,要保证焊透、焊牢,不得有漏焊、欠焊、裂纹、咬

11、肉等缺陷。e)吊杆圆钢应根据风管安装标高适当截取。套丝不宜过长,丝扣末端不宜超出托架最低点,不得妨碍装饰吊顶的施工。f)风管支、吊架制作完成后,应进行除锈刷漆。埋入墙、混凝土的部位不得油漆。支、吊架安装:a)按风管的中心线找出吊杆安装位置,单吊杆在风管的中心线上;双吊杆可按托架的螺孔间距或风管的中心线对称安装。b)立管管卡安装时,应先把最上面的一个管件固定好,再用线附在中心处吊线,下面的风管即可进行固定。c)当风管较长要安装成排支架时,先把两端安好,然后以两端的支架为基准,用拉线法找出中间各支架的标高进行安装。d)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长边800mm时,支、吊架间距不大于2.5m;直径或长边80

12、0mm时,不大于2.0m。防火阀必须单独配置支吊架。e)支、吊架不得设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离风口或插接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f)抱箍支架,折角应平直,抱箍应紧贴并抱紧风管。安装在支架上的圆形风管应设托座和抱箍,其圆弧应均匀,且与风管外径相一致。g)保温风管的支、吊架装置放在保温层外部,保温风管不得与支、吊托架直接接触,应垫上坚固的隔热防腐材料,其保温厚度与保温层相同,防止产生“冷桥”。风管法兰连接:a)法兰密封垫料。选用不透气、不产尘、弹性好的材料,法兰垫料应尽量减少接头,接头形式采用阶梯形或企口形,接头处应涂密封胶。b)法兰连接时,首先按要求垫好垫料,然后把两个法兰先对

13、正,穿上几颗螺栓并戴上螺母,不要上紧。再用尖冲塞进末上螺栓的螺孔中,把两个螺孔撬正,直到所有螺栓都穿上后,拧紧螺栓。紧螺栓时应按十字交叉逐步均匀的拧紧。风管连接好后,以两端法兰为准,拉线检查风管连接是否平直。c)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风管安装:a)安装技术要求:明装风管: 水平度 每米3mm 总偏差20mm;垂直度 每米2mm 总偏差20mm。暗装风管: 位置应正确,无明显偏差。b)安装顺序为先干管后支管;安装方法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可以在地面上连成一定的长度然后采用整体吊装的方法就位;也可以把风管一节一节地放在支架上逐节连接。整体吊装是将风管在地面上连接好,一

14、般可接长至1012m左右,用倒链或升降机将风管吊到吊架上。c)风管穿越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d)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检验。4. 通风空调部件安装A、各类风口的安装对于矩形风口要控制两对角线之差不应大于3mm,以保证四角方正,对于园形风口则控制其直径,任意两互相垂直的直径,其偏差不应大于2mm。风口表面应平整、美观。可调节的风口安装前和安装后应扳动一下调节柄或杆,保证调节灵活。安装风口时,应注意风口与所在房间线条协调一致,做到横平竖直,尤其当风管暗装时

15、,风口应服从房间的线条,吸顶的散流器与平顶平齐,散流器的扩散圈应保持等距,散流器与总管的接口应牢固可靠。B、各类阀件的安装防火阀有水平安装和垂直安装,有左式和右式之分,在安装时注意不能装反,安装时应拆下易熔片,待安装后再装上。阀门安装,阀门调节装置要设于便于操作的位置,安装在高处的阀门也要使其操作装置处于离地面11.5处。阀在安装完毕后,应在阀体外部明显地标出“开”和“关”方向及开启程度。对保温系统,应在保温层外面设法作标准,以便调试和管理。斜插板阀一般多用于除尘系统,安装时应考虑不使积尘,对水平管上安装时应顺气流方向,而垂直管上应逆气流方向。止回阀阀轴必须灵活,阀板关闭应严密。防爆系统的部件

16、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所用材料严禁代用。所有阀件无论安装前后,都必须保证其阀片转动灵活有效。C、消声器的安装消声器壳体的制作应采用咬接形式,不但增加强度,也可以减少漏风量。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有些形式的消声器是有方向要求的,故在制作完成后应在外壳上标明气流方向,以免安装时装反。消声片单体安装。在有较高消声要求的大型空调系统中,消声器的规格尺寸较大,一般做成单片,安装时将单片有规则地排列,保持正确的片距,上下两端安装固定单片的框架时,不能松动,以免发生噪声。消声材料敷设。消声材料的填充应按设计规定的单位容重均匀地敷设,需粘贴的应按设计要求的厚度粘贴牢固,拼缝密实,表面平整。松散材料填充时,应按设

17、计要求采用透气的覆面材料覆盖,防止吸声材料飞散、脱落,甚至污染空调房间,施工中注意覆面材料拼接应顺气流方向拼缝密实,表面平整,不应有凹凸不平。对于金属孔板,穿孔的孔径和穿孔率应符合设计要求,穿孔板孔口的毛刺应锉平,以免将覆面积布划破。消声器尽量安装于靠近使用房间的部位,如必须安装在机房内时,则必须对消声器外壳及消声器之后位于机房内的部份风管采取隔声处理,当系统为恒温系统时,则消声器外壳应与风管同样作保温处理。当多节消声器串联时,吸声片两端的三角形木条不必每节均做而只需在整个串联消声器组的两端吸声片上加做三角形导风木条即可。如果发现消声器送到安装现场时,覆面材料已破损,充填吸声材料外露,应根据不

18、同情况进行修复或更换,使覆面材料完整后才能安装使用。应注意防止消声器内的消声材料松脱,主要措施:1)粘接剂要选用得当,选用粘接强度高、固化时间短、稠度适宜的产品,为避免粘接的聚酯泡沫塑料表面不均匀,除刷粘接剂时应根据消声材料的尺寸外,可分段地均匀涂刷,待消声材料粘接后可用木板等负重均匀压实。2)消声材料粘接前,必须将风管表面的水分、油污等杂物擦干净,增加粘接的强度。3)松散材料的施工,必须选用符合要求的玻璃纤维布、细布、麻布等织物及金属丝网和塑料纱网等成型覆面材料,覆面层必须按设计要求或标准图的规定拉紧后装钉,保持其均匀分布,外表平整。消声器一般很少标明安装方向,故安装时,施工人员务必引起重视

19、,避免装反现象的出现。消声器、消声弯管一般较重,应单独设置支、吊架,不能利用风管来承受其重量,有利于单独检查、拆卸、维修和更换。(二) VAV系统施工工艺1. VAV系统简介本工程塔楼办公区、展览/会议中心(包括办公区和小会议室、数码凯旋门)等区域设置VAV变风量空调系统。(1)塔楼办公区1)空调送风处理该区域空调系统采用单层VAV变风量空调系统,由各层楼面的变风量空调机提供空调服务。每层设置2台变风量空调器,根据负荷情况对风量进行调节,确保风机工作在较佳的工作效率下。2)空调新风处理新风采用集中处理方式,由位于22、38层的中央变风量新风空调机集中处理,经管井送至各层机房。各层根据需求量调节

20、新风量。每层空调送风系统在回风端设置二氧化碳感应器,按照房间空气质素要求调节新风量。3)排风处理排风通过每层统一的定风量和变风量排风系统集中排放。变风量排风系统根据新风量的取值进行调节,以确保空调室内正压。(2)展览/会议中心区域办公区和小会议室采用VAV变风量空调系统,方便各个使用区域的灵活控制和调节。数码凯旋门采用中央变风量空调系统。空调器安装在两端的楼梯顶部的设备房及中间楼梯的设备房。送风方式采用地板送风,有效的为人群集中的地方提供冷风,回风集中设置。2. VAV系统组成VAV变风量空调系统由变风量空调机组、变风量末端、输配管线、风口及其控制系统组成。其中变风量末端是该系统最重要的部件,

21、本工程采用串联式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1)变风量空调机组塔楼办公区及会议区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实现各个功能段的优化组合;小会议室等区域则采用小型空调器。变风量空调器送风机的电动机由变频装置驱动,使空调器的风量在较大范围内变化。该风机采用中、高压离心风机,满足风管系统布置、末端装置类型和风口型式等对风压的要求。变风量空调器的过滤器一般采用比色效率60的中效袋式过滤器,避免风口发黑、室内空气品质差的现象发生。(2)变风量末端本工程采用串联式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主要由箱体、控制器、流量计(风速传感器)、室温控制器和电动风阀等组成。有公称风量、最大风量设定范围和最小风量设定范围等参数,实际使用时变

22、风量装置的最小风量必须大于装置的最小风量设定界限;最大风量必须小于装置的最大风量设定界限,且变风量装置的实际使用最小风量和最大风量可以通过检测电脑在工厂调试时设定好,也可通过手提电脑在安装现场进行设定或修改。3. VAV系统主要设备的配置(1)变风量空调器变风量空调器的配置会影响变风量末端的正确选择和系统运行。在变风量空调器的选择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保证空调器送风温度的恒定,一般系统在最小送风量和最大送风量之间运行时。如果采用压力信号控制风机转速,它要求风机的工作范围在流量静压特性曲线中较为陡峭的一段,这和普通的空调机组刚好相反。因为变风量空调系统一般通过维持送风系统静压来控制送风机的风量,这

23、就要求在风机的特性中,流量的变化对系统静压变化必须敏感。(2)变风量末端本工程采用VAV BOX串联式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其结构样图如下: 串联式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结构样图4.安装工艺及流程(1)施工流程VAV BOX等设备安装管线安装AHU等设备安装配合装修风口安装设备与管线连接 空调设备单体调试配合智能化单位系统调试试压保温VAV BOX等设备安装BA各类传感器安装(2)管线安装工艺1)VAV系统管线制作安装VAV系统主风管采用机制椭圆风管。机制椭圆风管由选定的厂家制作,风管圆边倒角半径为风管高度的一半,风管的厚度及加固型式见下表:风管长轴尺寸mm厚度mm风管长轴尺寸mm加固方式250

24、0.6600不要求2507500.8630900沿长度方向间隔1m设单排内撑支柱80016001.09501150沿长度方向间隔0.75m设单排内撑支柱1650以上1.21200以上沿长度方向间隔0.75m设双排内撑支柱风管的连接方式、法兰、螺栓规格及安装技术要求同矩型风管一致。2)软管连接a、噪音衰减器与风口连接采用带玻璃棉(25mm)保温的铝制软风管。各种规格的软管厚度均为0.15mm,轴向受力大于20kg。b、如果软管在安装时,如遇有高低或拐弯处的角度太小时,则需要简单的打吊等保护措施,以保证输送风流的畅通。 c、噪音衰减器出口连接的软管管道弯曲半径不能太小以免阻力太大,影响出口风量。e

25、、引入管的弯曲不能过多,以免送风阻力太大,风量达不到设计要求。(3)VAV BOX箱安装1)因为VAV BOX内各种控制元件都集中里面,为以后维修及更换元件,安装时必须要注意其安装位置及空间。安装必须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检修位置。如下图:2)VAV BOX箱安装应根据厂家配给的VAV BOX箱尺寸大小单独设置吊架,其重量不由风管支架承受。支架上使用防震吊钩连接,VAV BOX安装如下图: VAV BOX安装示意图3)连接VAV BOX箱的风管管径不得小于VAV BOX箱的引入管径,否则会使管内风速加大,未端噪声变大,同时可能产生风量不足等现象。4)VAV BOX的引入管应直接从主风管上引入,尽量避

26、免从支管引入,以免产生风量不足。5)VAV BOX箱安装后其最大流量下的阀门的开启角度应不宜太小,应调到合适的角度。如下图: 最大流量下开启角度太小 最大流量下开启角度合适6)BOX箱安装后,按厂家配来的接线图将网络线接在相应的接线端子上。7)VAV BOX箱其他安装技术要求a、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的一次风进风口直管段长度,要求保证不小于入口当量直径的三倍,否则会影响气流稳定,难以保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b、塔楼风柜房内装设的新风阀,由于该新风阀处装设流量计,测量新风量。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必须在新风阀流量计前有不小于风管当量直径35倍的直管长度。c、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必须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库

27、房内,防止产品受磕碰或腐蚀气体的侵蚀,储存期限为一年,超过一年的应及时检查。d、室内温控器和变风量末端间的布线,宜采用屏蔽线。e、变风量末端机组通过吊杆悬挂安装后,保证机组不晃动,且处于水平状态。5. VAV系统控制的主要内容(1)室内温度的控制每个VAV BOX末端在相应的位置设置温度感应器,反馈室内的实际温度,以温度信号作为主参量调节VAV BOX的阀片开度,改变VAV BOX箱一次风量达到室内设定参数。按该工程设计说明,每个VAV BOX所带的流量计测定通过的一次风量,反馈到中央控制器,中央变风量空调器据此变频调节风量,以满足系统使用的需求。(2)室内新风量的控制在空调机房的回风处设置二

28、氧化碳感应器,根据二氧化碳的浓度调节新风阀的开度,达到室内对新风量的需求。同时新风阀的开度不应小于设定的最小新风量时的开度。按该工程设计说明,每层新风阀上的流量计测得通过的新风量,反馈到中央控制器,中央变风量新风空调器据此变频调节,以满足系统需求。空调季节i外(室外新风焓值)ih(回风点焓值)时,采用变新风、排风量运行;当i外(室外新风焓值)ih(回风点焓值)时,采用最大新风、排风量运行,既将新风阀的开度设定最大,以充分利用室外新风。(3)室内排风量的控制排风由2部分组成,既厕所的定风量排风系统和变风量排风系统(兼作为标准层走道消防排烟系统)。根据新风量的取值调整变风量排风系统的排风量,并使室

29、内保持一定的正压,防止室外热空气的渗入。(4)AHU送风温度的控制DDC控制器将送风风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参数与设定参数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相应电信号,控制冷冻水回水管上的比例积分电动二通阀动作,通过调节冷冻水量达到控制送风温度的目的。6. VAV末端控制器对室温的控制与实现(1)VAV末端控制原理(压力无关型) 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在压力相关型温控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风量传感器。温控器发出的控制指令并非象相关型一样直接控制风阀,而是送往风量传感器作为它的设定信号。风量传感器将温控器送来的信号与风量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进行比较、运算,然后得到控制信号送往控制风阀,改变电动风阀开度。 由于系

30、统中增加了一个风量控制回路,因此当一次风送风管的静压发生变化时,变风量末端送风量的变化将立即被风量传感器感知,并在尚未影响室内温度前被风量控制回路纠正,这样一次风送风管静压的变化不会影响送风量。实现一次风变风量运行,末端定风量运行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室内的气流分布和舒适性。控制原理见下图: 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控制原理图(此处取消加热盘管及其控制)(2)VAV末端一次风控制变风量末端应用时,一次风的控制方式同单风道变风量末端,即根据室内温控设定值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值之间的偏差值,决定该变风量末端的送风量设定值,然后根据送风量设定值和送风量实际测量值调节一次风阀的开度。其控制曲线见下图: 风机串

31、联型变风量末端一次风控制图7.变风量空调器的控制(1)变风量空调机组的控制塔楼每层设置2台变风量空调器,控制原理图见下图:VAV系统空调器控制原理图1)变频风机的控制风机变频控制方式通常有定静压控制、变静压控制、总风量控制三种方式。a、定静压控制定静压控制:是在送风系统管网离风机6070处设置静压传感器,在保持该点静压一定值的前提下,通过调节风机受电频率来改变空调系统的送风量。当送风干管是多条时,需设计多个静压传感器,通过比较,用静压要求最低的传感器控制风机。静压控制点的实测静压值偏高时,调节VAV/AHU风机电动机的受电频率,风机转速降低,达到实测静压值趋向设定静压值的风机风量。相反,实测静

32、压值偏低于设定的静压值,通过控制器调高风机电动机的受电频率,增加风量,直至该静压控制点静压测量值趋向设定的静压值。定静压控制优点经大量工程实践应用,控制方式较为成熟简单。定静压控制的缺点、难点压力控制点选址是否恰当合理;设定静压值的大小是否合理;系统稳定性较差。b、变静压控制变静压控制:就是在保持每个VAV末端的阀门开度在80%-100%之间,即使阀门尽可能全开和使风管中静压尽可能减小的前提下,通过调节风机受电频率来改变空调系统的送风量。变静压控制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很少采用,在文献中偶有介绍。c、总风量控制总风量控制主要是依据实测风量和实际需要风量两个参数,在文献中偶有介绍,本工程设计说明也是采

33、用总风量控制方式。每个VAV BOX所带的流量计测得通过的一次风量,反馈到每层或每个控制区域的中央控制器(即DDC控制器),DDC通过比例积分运算综合后,控制变频驱动器(VFD)调节风机的转速,变频调节风量,以满足系统的使用需求。2)AHU出风温度的控制DDC中带比例积分功能的温度控制器将送风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参数与设定参数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相应电信号,控制冷冻水回水管上的比例积分电动二通阀动作,使送风温度恒定。3)新风量的控制塔楼区设置新风竖井,通过每层风柜房内的电动新风调节阀提供新风。DDC中带比例积分功能的二氧化碳控制器将室内的二氧化碳控制器测得的参数与设定参数比较,根据比较结果

34、输出相应电信号,控制新风阀的开度,使回风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但同时新风阀的开度不应小于最小设定新风量时的开度。当室外新风焓值小于回风点焓值时,采用最大新风量运行,即将新风阀的开度设定为最大,以充分利用室外新风,达到节能的目的。4)其他控制过滤器积尘报警控制:通过装设在滤网的压差报警器实现。风机连锁控制:风机、风机联动阀及水路电动阀同时启停;风机运行保护:风机启动后,前后压差过低报警、连锁停机。(2)变风量新风机组的控制塔楼在22、38层设置新风柜,通过新风竖井,经新风阀送至各层风柜房内,提供新风。控制原理图见下图:中央新风空调器控制原理图1)变频风机的控制按该工程设计,每层的新风阀

35、上的流量计测得通过的新风量,将其反馈到该区域的中央控制器(DDC),DDC通过比例积分综合运算后,控制中央变风量新风空调器据此变频调节送风量,以满足新风需求,此种方法为风量控制法。新风机控制也可通过压力控制法实现。按风量控制法,当空调区域二氧化碳浓度增大,风柜房内新风阀的开度将根据控制要求开大,通过每层新风阀上的流量计测得通过的新风量增大,反馈至该区域DDC,DDC控制器将运算综合后得到的增大信号,通过变频器提高风柜风机的转速,以实现新风量增大的需求;若二氧化碳浓度减少,风柜房内新风阀的开度将根据控制要求开小(但保持最小新风量开度),通过每层新风阀上的流量计测定通过的新风量减少,反馈至该区域D

36、DC,DDC控制器将运算综合后得到的减少信号,通过变频器降低风柜风机的转速,以实现新风量减少的需求。2)新风温度控制DDC中带比例积分功能的温度控制器将送风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与设定温度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相应电信号,控制冷冻水回水管上的比例积分电动二通阀动作,使送风温度保持在设计值。本工程温度设计值为18.4、湿度设计值为90。3)其他控制过滤器积尘报警控制:通过装设在滤网的压差报警器实现。风机连锁控制:风机、风机联动阀及水路电动阀同时启停;风机运行保护:风机启动后,前后压差过低报警、连锁停机。(3)变风量排风机控制塔楼每层设置变风量排风系统,兼作为标准层走道消防排烟系统。每层新风阀

37、上流量计的取值反馈至中央控制器(DDC),DDC根据新风量的取值,以保持室内一定正压为约束条件,调整各层排风管上电动风量调节阀的开度,达到调整各层排风量的目的。同时DDC将塔楼各层新风流量值进行比例积分综合运算后,控制变频器调整变风量排风机的转速,达到调整排风量的要求。当室外新风焓值小于回风点焓值时,采用最大新风、排风量运行,此时新风阀的开度设为最大,排风阀及排风机也置为最大,但必须保证室内处于正压,防止室外热空气侵入。8. VAV系统调试(1)调试流程机电设备单体测试验BA系统单体调试机电与智能联合调试风系统风量平衡调试水系统水量平衡调试VAV BOX等设备安装(2)调试阶段划分VAV系统调

38、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机电设备的单体测试和风量水量平衡调试;第二阶段是BA系统的单体调试。第三阶段是机电与BA联动调试。其中第一第二阶段可以同时分别进行,需要穿插配合的内容不多。第一第二阶段调试是进入下一阶段调试的前提和基础,也为第三阶段调试是否成功提供有力的保证。第一阶段调试是以机电安装单位为主,智能化单位必要的配合;第二阶段是以智能化单位为主,机电安装单位必要的配合;第三阶段需要由机电安装单位与智能化单位密切配合的过程。(3)调试组织架构调试组长:技术负责人相关单位智能化配合负责人:弱电工程师空调负责人:空调主管工程师强电负责人:电气主管工程师技术人员调试班组(4)机电设备单体调试

39、详见空调通风系统调试方案。(5)水量风量平衡调试详见水量、风量平衡调试方案。(6)变风量空调系统与智能化联合调试1)确定系统的最大送风量及最大回风量。由于负荷的非同时使用特性,总风量应该小于各末端风口的最大风量之和。 要厂家提供送风机的特性曲线。定变频器在最大、最小风量时的频率。4)需要厂家提供变风量末端的最大、最小工作压力。5)建立系统阻力曲线,确定系统在最大送风量下的工作点。6)将系统以最大风量运行,检查每个变风量末端的开度。7)调整风机转速,确定系统正常运行时转速。8)测量变风量末端在最大、最小入口静压时的流量。9)绘制风管压力分布曲线。10)调整送风机的转速,得到正确的设计流量。11)

40、重复GJ,绘制最小总新风量下的风管压力分布曲线。12)分别在最大和最小风量下,用变风量箱后的风口人字闸调整每个出风口风量达到平衡。13)将变风量风口设定在最小开度,调节变频器至设定值。14)在全新风下运行系统,检查送风机的功率。(7)变风量系统的调试报告内容变风量系统的调试报告应有设计数据和安装及调试数据。包含:最大送风量,变风量末端一次风流量,电机额定功率,最小新风比,送风量下的电气数据,风机转速,风机入口、出口压力,风机运行曲线,实际的运行工作点的送、回风量,末端风口风量,风管系统中各支管压力,在最大最小新风下室内正压值,手动风阀位置等。其余参见空调通风系统调试方案。常见问题及处理调试和运

41、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处理方式见下表:(三)人防通风施工工艺根据要求,战时使用的防护通风设备,平时不安装,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将有关预埋件一次安装就位,并采取可靠的防锈蚀保护措施。本工程的预埋件有:穿过密闭墙的风管、自动超压排气阀门的穿墙管、测压装置的穿墙管。(1)设置在染毒区的进、排风管,应采取3mm厚的钢板焊接成型,风管应有偿转让0.5%的坡度破向室外。(2)穿过密闭墙的风管(包括PS型自动超压排气阀门的穿墙管,测压装置的穿墙管)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即于穿墙管段上焊接密闭肋,密闭肋要求焊接严密,不得有任何空隙和针眼现象,结合密实,以免渗漏;并于土建工程施工时直接预埋于墙体内,做法详见下图。(四)

42、 风管漏风量试验方案1.试验对象及准备(1)试验对象本工程VAV系统采用椭圆风管,地下车库排烟系统采用镀锌铁皮风管,部分组合式、立式风柜和排烟风机机外余压达到600Pa,属于中压系统,按照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必须进行风管漏风量试验。同时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按系统总量的15的比例进行漏风量试验,则进行快速、有效和准确的漏风量测试,对通风空调安装工程的进度、质量起着直接的影响。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矩形风管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低压系统风管 QL0.1056 P0.65中压系统风管 QM0.0352 P0.65高压系统风管 QH0.0117 P0.65低、中压椭圆风管按矩形风管规定值的50;排烟风管按

43、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2)准备工作1)风管漏风量测试需在风管系统安装完成、清扫完毕后进行,最好是在经漏光法检测合格后进行。2)风管漏风量测试管段的端部和开口位置(风口位)需进行完全封堵。2.试验方案的选择漏风量试验可采用风管式或风室式两种方案,根据本工程需按通风空调风管工程量的15进行测试和施工现场的特点,我们拟采用风管式漏风量检测装置。根据正压或负压系统风管和设备的不同要求,漏风量测试又可分为正压试验和负压试验。其中空调送风风管和新风风管属于正压系统,可采取正压试验方案;排风、排烟系统风管属于负压系统,可相应采用负压试验方案。但通常可采用正压条件下的测试来检验,这里我们统一采用正压试验测试。3.试验装置的组成漏风量测试应采用经检验合格的专用测量仪器,或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流量测量节流装置规定的计量元件搭设的测量装置。这里我们拟采用的风管漏风量试验装置,该测量装置由风机、漏风量测量段、孔板流量计、变频器、连接软管和倾斜式微压计等组成。(1)风机风机是维持风管内所需静压的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