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四川.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18353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4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四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四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四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四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四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四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四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四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四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四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四川.doc(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工程概述1.1.1 工程概述玉田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嘎日乡和越西县白果乡境内,为大渡河中游右岸支流尼日河梯级电站的第四级。为引水式开发的高水头电站,它由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厂区枢纽三部分组成。上游水库总库容49.8万m3,正常蓄水位1279.0 m,设计水头162 m,设计引用流量57 m3/s,装机容量327MW,保证出力20.2MW,年利用小时5360h,多年平均发电量43400kWh。主要建筑物概况:(1)首部枢纽首部枢纽包括挡水闸坝和进水口。混凝土闸坝位于尼日河花果山铁路桥下游520m处,建于软基上,最大闸高21.9m;坝顶高程1280.5m,长88.5m;坝左、右为挡水

2、坝段,共长35.5m,中部为泄洪冲沙闸段,长32m,设5孔底孔式平底的泄洪冲沙闸,孔口尺寸均为7m8m(宽高),闸室底板高程泄洪闸为1264m,冲沙闸为1263.5m,闸室长32m;设5扇弧形工作门和5扇平面检修门;坝基采用防渗墙及帷幕灌浆处理,坝肩采用帷幕灌浆防渗;闸下游消能设施长70m。进水闸位于坝上游右岸;为岸塔深式进水口;进水室底板高程1265.5m,设2道互为备用的拦污栅和1扇平面检修门;拦污栅的孔口尺寸为6m12m(宽高),检修门的孔口尺寸为6m5.0m(宽高)。(2)引水系统引水建筑由右岸有压隧洞、阻抗式调压井和埋藏式压力管道组成。有压隧洞总长12649.67m,断面为平底马蹄形

3、,设计引用流量57m3/s,相应流速3.19m/s,围岩以、类为主,、类约占20.94%;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为主,局部采用喷锚支护,沿洞线设有8个施工支洞。调压井位于隧洞尾部,为露顶的阻抗式调压井,井筒直径9m,高81m,阻抗孔直径1.9m;井筒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1m。压力管道为竖井式全埋管,主管长430m,直径4m,管壁厚2028mm;进厂方式为一管三机,卜型布置,支管总长83m,直径2.5m。(3)厂区枢纽厂房为地面式,位于右岸斯足河上游2km的小冲沟附近,由于地形狭窄,厂区建筑布置比较紧凑。主厂房依山开挖而成,长54.5m,宽19.28m,内装三台HLA520型水轮发电机组。主厂房下游为

4、副厂房和主变场,副厂房平面尺寸为21m8m(长宽),第三层为GIS户内式开关站。送出工程为两回110KV线路。1.1.2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1.2.1 水文(1)流域概况尼日河位于凉山州北部,是大渡河中游右岸一级支流。地理坐标为:东经;北纬。源流有两支,主支普雄河发源于沙木拉打,北流至牛日与源于瓦吉木梁子的越西河汇合后称牛日河(亦称尼日河)。继续北流,经越西县的乃托、漫滩、梅花,甘洛县的玉田、新市坝、岩润、苏雄等乡镇,在尼日注入大渡河。河流全长140km,流域面积4062km2,河床坡降11.6。流域南邻孙水河、昭觉河,东面北段以马鞍山与官料河、共安河,南段以年渣果、燕子崖与美姑河分界。西

5、面以小相岭北段与南桠河,南段与安宁河分水。尼日河水系发育,主要支流有白沙河、斯足河、甘洛河、田坝河。河流系山溪性河流,河床切割深。峡谷处河床多呈“V”型,宽谷有阶地。上游地区植被较好,源头及分水岭附近地区有森林分布,中、下游地区植被情况较差,高山上部有部分乔木,中部林地以灌木为主,间有耕地。玉田电站是尼日河流域梯级开发的第四级电站,其河床平均坡降20.5。取水口控制集水面积1988km2,厂址控制集水面积2148km2,分别占全流域面积的49%和53%。本流域属四川盆地西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节变化明显。因海拔高度和地形起伏变化而形成特殊山地气候,日内温差较大,气候垂直差异亦很显著。域内气候主

6、要受高空西风环流,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气流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气流影响,寒冷少雨,夏季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湿热多雨。冬、春季高山上有积雪。厂、坝址处无气象资料,距离厂坝区1020km有甘洛气象站,将其资料移用于工程河段。根据统计,年平均气温16.2,七月份平均气温24.1,一月份平均气温7.1,平均风速2.1m/s,相对湿度68%,多年平均降雨量949.0mm。尼日河雨量垂直变化较大,随海拔升高而增大。(2)径流尼日河径流来源降雨,其次为高山融雪和地下水。玉田电站工程河段无实测水文资料,结合工程位置及邻近测站资料情况,径流计算选用顺河、岩润两水文站作为设计依据站。本次设计最终采用玉田电站闸址年、枯

7、径流见下表:玉田电站设计径流成果表 表11 单位:m3/s时 段均 值设 计 流 量P=10%P=50%P=90%年(5翌年4月)59.871.859.448.6枯(11翌年4月)20.724.820.616.8(3)洪水1设计洪水尼日河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出现时间与暴雨相应。但是因地形和水汽条件限制,不仅在全流域发生暴雨的机会少,而且大面积暴雨中心位于域内的情况也少见。多数情况为安宁河或马边河及青衣江暴雨的波及区。经计算玉田电站各坝址和厂址的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坝址500年一遇(P=0.2%)校核洪水流量1990m3/s,50年一遇(P=2%)设计洪水流量1490m3/s。厂房200年一遇(

8、P=0.5%)校核洪水流量1880m3/s,50年一遇(P=2%)设计洪水流量1560m3/s。玉田电站设计洪水成果表表12 单位:m3/s项 目位 置主 要 频 率 值(%)0.20.5123.3102050闸 址19901640149013201110933677厂 址18801730156011709827122施工洪水施工洪水详见表13。玉田电站闸址及厂址分期洪水成果表表13 单位:m3/s位置P(%)1月2月3月4月5月69月10月11月12月闸址1024.421.133.5122383111042312338.82022.919.727.578.028593332798.635.4

9、厂址1026.322.836.2130404117044513141.92024.821.329.782.930098334410538.3(4)泥沙推移质主要来源于崩塌、滑坡,悬移质则来源于流域内大面积的表土冲刷。尼日河岩润站有19591968年、19702002年泥沙实测资料,将各年月含沙量移用于电站闸址,并结合闸址所作的悬移质颗料级配分析资料,由此算出坝址处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190万t,年平均含沙量1.03kg/m3。,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为 40.5万t。(5)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玉田电站设计断面无实测水位流量资料,通过实测断面,及河水水边线,采用水力学公式计算绘制。河床糙率参考岩润、顺

10、河两站实测计算的糙率值,结合河床质组成情况分析选用,取值0.0550.065。坝址及厂址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分别见表14和表15: 水位(m)流量(m3/s)水位(m)00.20.40.60.81261.00.3571262.05.3510.319.228.141.01263.053.968.883.71011191264.01411621892152461265.02773163543994441266.04925415916426951267.074981087193810001268.0107011401210128013501269.0143015001570164017201270.0

11、1790187019602040玉田电站坝轴线下50m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流率表表1-4玉田电站厂区中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流率表表15 水位(m)流量(m3/s)水位(m)00.20.40.60.8 1083.0 0.399 1084.0 3.62 9.86 17.9 26.5 35.4 1085.0 45.5 59.6 83.1 113 147 1086.0 184 224 269 318 375 1087.0 436 504 577 656 741 1088.0 833 933 1040 1150 1270 1089.0 1400 1520 1660 1790 19301.1.2.2工程地质(

12、1)区域地质1)地层岩性区内主要山脉水系相间平行南北延展,显示着构造剥蚀形成的高山高中山地形和河谷下切形成的构造侵蚀地形,地势总的趋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河口高程为685m,相对高差达4106m,区内冲沟发育,地形切割深而陡峻,悬崖陡壁屡见不鲜,由于受岩性、构造影响,尼日可流域内发育有一系列构造河谷盆地。工程区尼日河流向约NE40,属中高中山狭谷河段。区内除缺失石炭系、白垩系地层外,前震旦系至第四系地层均有分布,反映区域长期处于沉降区,除侏罗系为湖相盆地沉积外,其余多为海相沉积,几乎都由碎屑开始,碳酸盐告终。而二迭系的基性岩浆活动产生玄武岩。2)地质构造尼日河流域大地构造部位上处于川滇南北向构造

13、带之东北带大凉山断褶带。沉积层出露较全,反映该区为长期的沉降带。岩浆活动集中于前震旦纪及晚二迭纪,但以早震旦世最为强烈,产生大量酸性基性火山岩和侵入岩,由于“四川运动”作用的结果,产生大量北北西向为主的褶皱和断裂,迭加于早期东西向及南北向构造形迹之上,使之构造背景复杂化。主要的构造有:主要断裂为越西河断层、石棉马前门断裂、汉源昭觉断裂。褶皱:(1)新基姑碧鸡山复向斜(2)马基岗拉尔背斜。(3)阿则尔及向斜(4)玉田背斜3)地震根据最新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工程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应地震烈度为度。 4)水文地质区内玄武岩、砂页岩及第四系松散

14、岩体等分布地段,水文条件较为单一。在库区分布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调压井、厂房地段则分布玄武岩,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下水、地表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雪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及岩溶水。地下水属重碳酸钙型和硫酸钙型水,对地下水样进行评价后确认对混凝土均无腐蚀性。1.2.2.3 建筑物区工程地质条件(1)库区地质条件水库出露地层主要是震旦系灯影组(Zbd)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下寒武系筇竹寺组(1q)钙质粉砂岩、偶夹砂质页岩;沧浪铺组(1c)泥质灰岩;龙王庙组(1L)白云质灰岩;大槽河组(1d)泥质灰岩;中寒武系西王庙组(2x)石英粉

15、砂岩夹薄层灰岩,上寒武系二道水组(3e)厚层状白云岩。露头较好,坡麓有少量第四系松散堆积层。水库封闭条件较好,山体雄厚,无低邻谷存在,不存在邻谷渗漏问题。水库库岸以岩质边坡为主,且为横向谷,岩层陡立,第四系松散堆积层规模小,且处于稳定状态,也不存在岸边再造问题,由于水库水位浅,并无断裂通过库区,故无水库诱发地震问题。(2)坝区地质条件坝址区地层以单斜岩层为主,产状N1012W/NE6175,倾下游略偏左岸。坝区未见断层,发育两组构造裂隙:N8085E/W4042,裂面闭合,裂隙间距0.51.0m,延伸长24m。N6070E/SW5056,裂面较平直,裂隙间距0.81.5m,延伸长度35m。据野

16、外勘察可见砂页岩层中软岩挤压层间错动迹象、擦痕,镜面及碎片碎块状。由于坝址区河床第四系冲积层厚22.3m,闸坝基础以中密实砂卵石层作持力层,但应坝基及坝肩均要进行防渗处理。坝基下伏暗紫色粉砂质泥岩,岩石干抗压强度(Rd)111.5Mpa,湿抗压强度(Rs)100.5Mpa,软化系数0.90,属坚硬岩。基础开挖存在基坑涌水问题,应加强排水,并防止抽水过程中产生流砂。施工导流洞推荐左岸方案,围岩类别类为主。进出口类,边坡采取适当的护坡处理措施。(3)引水线路右岸有压隧洞具备成洞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隧洞最大埋深450m,最浅处仅50m,隧洞穿越地层多,且岩性复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二迭系、三迭

17、系及侏罗系地层,为白云岩、灰岩、玄武岩、砂页岩及含煤等。同时,隧洞通过新基姑向斜、拉尔背斜、阿则尔及向斜、玉田背斜,并将遇到近10条断裂构造,以压性、压扭性为主。围岩多以坚硬、完整性较好的玄武岩、白云岩、灰岩、砂岩等为主。施工中应重视以下问题:1)隧洞通过断层及其影响带岩体破碎,围岩自稳能力差,需及时支护或衬砌;2)隧洞通过石灰岩区或冲沟洞段,据泉水点调查,泉水点出露高程均高出隧洞顶拱,应注意其地下水对施工影响,应加强施工排水。3)隧洞通过含煤地层段,应对瓦斯进行监测,作好预测预报及施工排风工作,以防安全事故发生。4)对隧洞深埋洞段作好监测预报,防止岩爆产生危害。(4)厂区枢纽厂区枢纽建筑物、

18、调压井、洞埋压力管道及厂房均布置于二迭系峨眉山玄武岩内,岩体属、类围岩,整体山体稳定,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对调压井侧向围岩稳定问题,应采取工程措施处理。厂房及尾水区基岩裸头良好,为二迭系峨眉山玄武岩,由致密状玄武岩、斑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互层组成,强、弱风化带厚分别为35m。厂房东侧为觉果沟,沟心及岸坡为第四系冲洪积层组成坡体,厚度20m左右,须护坡处理,设有马道及排水沟。对觉果沟进行人工改道处理,确保厂区安全。对厂房顺向坡边坡及侧坡的稳定问题,采取锚索锚固或砼喷锚。工程区缺乏天然砼骨料,故选择人工骨料,呷日料场储量质量均可满足设计要求。工区河水、地下水为重碳酸钙镁型,PH值大于7,对任何水

19、泥拌制砼无腐蚀性。现将工程区涉及地层岩性特征列表于16。工程区地层岩性特征一览表表16地层时代地层代号岩 性 特 征厚度(m)分布位置系统组第四系全新统Q4粘土及亚粘土其下为砂砾石层,滚园,分选性较好,局部夹砂层及漂石。30尼日河床及I级阶地更新统QP粘土及亚粘土,下部为胶结砾卵石层,分选性差,砾径120cm,厚约5m,上部为排列不规则之砾石层,砾石大小不均匀,并夹有大漂石。30尼日河、级阶地第三系昔格达组N2x黄、灰黄色砂岩、泥岩,个别可见砾岩,砾石大小不等,一般25cm。3050尼日河甘洛附近侏罗系中统牛滚凼组J2n砖红、紫红色泥岩及粉砂岩,其上为灰紫色原层至块状细粒含长石石英砂岩,上部为

20、鲜红色泥岩及粉砂岩。445尼日河中游一带新村组J2x以紫红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偶夹泥灰岩,顶部泥岩及细砂岩为主,夹少量灰紫色钙质粉砂岩及细砂岩。700尼日河中游一带益门组J2y暗紫红色、浅黄色块状钙质粉砂岩夹石英细砂岩,粉砂岩中钙质集中呈透镜状,疙瘩状钙质结核。180200隧洞一带三迭系上统白果湾组T3J1bg深灰灰黑色炭质页岩、砂岩、砂质泥岩互层,含三层煤,兰灰灰黑色厚层状细粗粒砂岩夹砂质炭质页岩,上部兰灰灰黑色厚层粉砂细砂岩,顶部砂质页岩夹砂岩。668隧洞、厂区二迭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2黄绿、灰绿、黑绿色致密状、斑状及杏仁状玄武岩,中部为玄武质凝灰岩,可见多个喷发旋回。279隧洞、厂区下统

21、阳新统P1y底部灰岩夹泥灰岩、砂岩,中部灰岩,上部泥质灰岩。241260隧洞泥盆系中统曲靖组箐门组坡脚组D2灰色结晶白云质灰岩32110隧洞下统翠峰山组DC灰白色石英粉砂岩1790隧洞志留系上统迴星哨组Shx含砂质白云质灰岩15135隧洞中统韩家店组S2h黄绿色泥质页岩中夹一层13m的薄层石灰岩,其下为泥质砂岩。58200隧洞下统石牛拦组S1s黑色、黄灰色炭质、钙质、砂质页岩及粉砂岩。4090隧洞续表:地层时代地层代号岩 性 特 征厚度(m)分布位置系统组奥陶系中统大菁组O2d灰、灰黑色薄厚层状结晶白云岩,系带状白云质灰岩,局部灰白、灰黑色燧石团块或条带。80160隧洞上巧家组O2q灰深灰色,

22、紫色灰紫色薄层中厚层状龟裂纹状,条带状泥质灰岩,局部夹灰白色硅质及铁质砂岩或薄层状粉砂岩及页岩6092隧洞下巧家组O2q灰黄、深灰色灰岩和泥岩互层,间夹薄层页岩,砂岩及生物灰岩透镜体,往上为浅灰色泥质灰岩夹砂岩。150170坝区、隧洞下统红石崖组O1h中粗粒石黄砂岩,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灰绿、黄绿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夹少许生物碎屑岩。6480坝区、隧洞寒武系上统洗象池组3e浅灰、灰色中至块状含粉砂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局部有绿色硅质泥岩或紫红色石英砂岩,粉砂岩夹层。7083库区、隧洞中统西王庙组2x砖红色、暗紫色厚层钙质石英粉砂岩,细砂岩夹灰色薄层灰岩和砂质白云岩。6890库区、隧洞下统大槽河

23、组1d灰白浅灰色薄层状泥质灰岩。2654库区、隧洞龙王庙组沧浪铺组1L+C灰深灰色厚层块状白云质灰岩、砂质白云岩,顶部类粉砂岩。4873库区、隧洞筇竹寺组1q灰色、灰黑色中层状含磷粉砂岩、砂岩、厚层至块状石英粉砂岩、细砂岩偶夹砂质页岩,底部含磷矿。60842772库区、隧洞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白云岩,含鳞屑白云岩夹硅质条带,细晶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偶夹硅质灰岩,中部葡萄状构造显著。200隧洞1.3.1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坝址左右坝肩基岩基本出露,山体宽厚,自然坡度6065,岩层较完整无大的构造线,强风化层较弱为3m左右,节理裂隙发育,为弱透水层,因此左右坝肩存在少量的绕坝渗漏,发生渗漏的部位是

24、基岩表层强风化带,但不存在渗透稳定性问题,但自然边坡稳定,进口隧洞洞口开挖容易形成。1.4工程特征本标主要建筑物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右岸上坝公路四个部分组成。泻洪冲沙闸布置在主河床中间,河床左右两岸布置重力坝,进水口布置在河床右岸,距右岸重坝约15m。进水口布置在河流右岸,根据进水要求,进水闸设为2 孔,孔口尺寸为6.00m5.00m,闸前校核洪水位1279.00m,设计洪水位1277.10m,汛期限制水位1274.50m,死水位1274.00 m。泄洪闸、冲沙闸、排污闸布置在主河床内,顺水流方向与坝轴线垂直兼有泄洪、冲砂、排污任务。泄洪冲砂室由闸室段、护坦段、海漫、上游铺盖

25、段组成。共6孔,冲沙闸孔口尺寸7.00m8.00m(宽高),泄洪冲砂闸底板高程放于当地河床的平均高程1258.60m,闸室总长32m。闸后消能形式为底流消能。检修门为平板钢闸门,工作闸门为弧形闸门,闸室顶部高程1280.50m,闸门采用卷扬式启闭机启闭。重力坝布置在河床左右两侧,与泄洪闸和冲砂闸相连,为重力试挡水坝,堰项高程1280.50 m。排污闸布置在河床右侧,紧靠冲沙闸和进水闸。其主要功能为排污,坝顶高程1280.50 m,排污闸底部高程为1277.00 m。右岸上坝公路布置在取水口上游,总长约500.00 m,其中交通洞约250.00 m,其主要功能为对外交通和物资运输.本标段主要工程

26、量见下页第二章 施工总部署甘洛玉田水电站根局实际情况拟订于2009年2月28日开工,2010年8月30日完工,历时一十三个月。工程土方开挖51816.00m3;石方开挖42527.00m3(含部分洞挖);砼浇筑50288.00m3;土石方填筑14547.00m3;钢筋制安921.00t;砌石6190.00m3;帷幕灌浆850.00m;锚杆(25L=5.00m)1050.00根;金结安装1259.00T;防渗造孔1450.00 m2.1 施工区段、时段划分及主要工作量2.1.1 施工区段划分:根据工地现场介绍和首部枢纽建筑物布置形式。初步拟定施工区段如下:甘洛玉田水电站首部枢纽建筑物布共分为:泄

27、洪冲沙闸段、进水闸段、左右重力挡水坝段、拦污闸段、上下游砼挡墙、护坦海曼段、上游铺盖段等七个区进行施工,分别成立开挖队,砼工程队、模板队、钢筋队、金结安装队、灌浆工程队五个工程队,负责各自施工作业任务。2.1.2 施工时段及主要工作量施工时段的划分主要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而定,基本考虑如下:第一施工时段为2009年2月282009年12月30日,即一期施工,主要完成工作量如下:(1)一期导流围堰工程;(2)进水闸工程;(3)引水隧洞开挖;(4)二孔冲沙闸工程;(5)排污闸和上下游挡墙工程;(6)右岸重力坝工程;(7)上游铺盖工程;(8)下游护坦和海曼工程;(9)冲沙闸上部起闭结构工程;(10)上

28、游铺盖工程;(11)金属结构安装工程;(12)二期砼工程第二施工时段为2010年1月1日2010年8月30日,即二期施工,主要完成工作量如下:(1)二期导流工程;(2)二期开挖工程(3)泻洪闸工程;(4)左岸重力试挡墙工程;(5)下游挡墙工程;(6)上游铺盖工程;(7)下游护坦和海漫工程;(8)泻洪闸上部起闭结构工程;(9)金属结构工程;(10)二期砼工程;2.2 控制工期2.2.1、开工时间: 2009年3月10日;2.2.2、一期围堰完成时间:2009年3月30日;2.2.3、泄洪冲砂闸完工时间:2009年9月30日;2.2.4、二期导流时间:2009年10月30日;2.2.5、工程竣工时

29、间:2009年7月10日。2.3 机构设置及管理模式2.3.1机构设置我公进场后,立即成立四川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甘洛玉田水电站工程项目经理部,由公司总经理带队,积极组织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劳动力进场,确保工程按期开工和工程顺利进行。项目经理部进驻工地后成立三部,即工程部、综合部、经营财务部。工程部下设:技术科、测量组、试验室、调度室。工程质检组、文明安全组。经营财务部下设计经组、财务室、材供组。综合部下设办公室、食堂、医务室、商店、治安、档案等部门。生产部门设置开挖队、砼施工队、模板队、钢筋队。项目部管理机构框图如下:项目经理总工程师 副经理 金结安装队砌石工程队工程部经营财务

30、部综合部食堂材供组财务室档案室办公室治安室计经组文明安全组医务室试验室技术组测量组调度室质检组钢筋队维护队砼队模板队开挖队有2.3.2 管理模式该工程全面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实行项目法施工,后勤管理部门采用岗位责任制、定岗定员、责任到位确保工作效益。前线生产部门采用单项承包责任制。采用工程量与质量、进度、材料消耗挂钩等管理模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第三章 施工平面布置甘洛水电站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招标文件中关于临时设施的有关规定,结合工地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并遵循“因地制宜、集中优化、经济实用、方便施工、易于管理”的原则。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拟在坝址上游布置一个施工区,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在施

31、工区内。3.1 施工交通3.1.1 对外交通甘洛县城经越西县城的省级公路至坝区35km,有施工便道直施工区域,且路况良好,公路运载能力基本满足设备、材料的运输要求,另有成(都)昆(明)铁路沿尼日河左岸穿过。对外交通较为方便,对引水枢纽的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3.1.2 场内交通 场内施工道路与施工便道连接,场内道路由承包人负责修建,并负责使用期间的管理、维修和养护。场内施工道路的布置遵循主要临时施工道路应通往各个主要的施工工作面并连结各生产生活区,以满足施工要求为原则。3.2 风、水、电及通讯设备3.2.1 施工供风本工程供风系统布置一套,设置16m3电动移动空压机一台供本标段石方开挖施工

32、使用。高压供风主管采用40钢管。供风管路200m。空压机房移动工棚, 3.2.2 生产生活用水施工用水包括生产和生活用水,根据工地现场情况,可在河滩地上挖井取水,或利用坝区右岸的山泉取水,在营地和生产区各设一座铁制蓄水箱蓄水,容量3-5m3。抽水管采用50钢管,输水主管采用75钢管,支管采用50钢管(至拌和站及生活区)。修建一座水泵房20m2。配备一台自动抽水机供水。3.2.3 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电源由业主提供,施工方在业主指定的配电房下线,施工区动力线路采用70 mm2电线直接输送至施工作业面,动力线路总长约0.5Km,辅助施工区及生活区供电线路采用50 mm2。其线路长约1.5km。修建发

33、电机房40 m2。配备一台功率为250Kw柴油发电机,其型号为TZH250,供施工中应急用电。 3.2.4 通讯设备安装2门电话和移动电话进行对外联系,配备传真、打印设备。工地内部指挥及工作协调采用无线对讲机,配备对讲机4部。3.3砂石骨料生产系统工程用砂、石骨料在业主指定的上游料场进行生产和洞渣筛分以满足本标段的使用,如果不能满足时在本地购卖以满足本标段的沙石骨料供应。根据本标砼所需砂石骨料方量为7.5万m3。主要使用时段为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现有沙石骨料堆放场如果在汛期使用,将有可能被洪水淹没,如果在汛期沙石骨料场将重新选址。3.4 拌和系统和工地试验室3.4.1 砼拌和系统本

34、工程主拌和系统在厂房右岸下游附近布置二台HZX0.75型强制拌和机两台和WPC-1000自动电子配料机一套,ZL30型装载机上料。在拌和站侧设600m2砂石料堆放场。修建一座库存袋装水泥200T,其建筑面积为150m2,另外修建80 m2库房作为拌和站工具房及外加剂库房。3.4.2 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设在拌和站侧,配备砼、土工常规实验设备,修建试验室20m2其它实验可以借助甘洛县建筑实验站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3.5 机械停放场及修理车间机械停放场及修理车间布置在坝址上游右岸,设修理车间30m2,机械停放场500m2。3.6 钢筋及木工加工场钢筋及木工加工场布置在施工区附近,便于看守和管理,占

35、地面积300m2,负责钢筋、木模的加工、制作和成形后堆放。分为原料堆放区、加工区、成品堆码区。并修建70m2加工房及工具房。3.7 材料库房 本工程修建综合性仓库150 m2,综合性仓库靠近生活区布置。另修建油库一座,配20t蓄油罐二个和40 m2辅助用油库房。在业主、监理以及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指定的确良点修建炸药库80 m2,作为存放火工材料的库房和炸药库看守房。3.8 办公及职工福利用房根据本工程现场情况,修建砖木结构房屋1500m2作为项目部办公、职工住房以及福利用房。3.9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甘洛玉田水电站引水枢纽施工总平面布置图。3.10 主要临时设施工程量表主要临时工程设施工程量表项

36、目名称单位工程量结构型式备注施工道路Km0.5碎石路面供风管Km0.2无缝钢管供水管Km1.8镀锌供电线路Km2.02570mm2施工用房m22280砖木临时工棚m260铁质第四章 施工导流4.1水文气象条件甘洛玉田水电站坝址取水口控制水域面积1988Km2,本流域属四川盆地西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节变化明显。因海拔高度和地形起伏变化而形成特殊山地气候,日内温差较大,气候垂直差异亦很显著。域内气候主要受高空西风环流,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气流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气流影响,寒冷少雨,夏季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湿热多雨。冬、春季高山上有积雪。厂、坝址处无气象资料,距离厂坝区1020km有甘洛气象站,将其资

37、料移用于工程河段。根据统计,年平均气温16.2,七月份平均气温24.1,一月份平均气温7.1,平均风速2.1m/s,相对湿度68%,多年平均降雨量949.0mm。尼日河雨量垂直变化较大,随海拔升高而增大。本次设计最终采用玉田电站闸址年、枯径流见下表:玉田电站设计径流成果表 表11 单位:m3/s时 段均 值设 计 流 量P=10%P=50%P=90%年(5翌年4月)59.871.859.448.6枯(11翌年4月)20.724.820.616.8(3)洪水1设计洪水尼日河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出现时间与暴雨相应。但是因地形和水汽条件限制,不仅在全流域发生暴雨的机会少,而且大面积暴雨中心位于域内的

38、情况也少见。多数情况为安宁河或马边河及青衣江暴雨的波及区。经计算玉田电站各坝址和厂址的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坝址500年一遇(P=0.2%)校核洪水流量1990m3/s,50年一遇(P=2%)设计洪水流量1490m3/s。玉田电站设计洪水成果表表12 单位:m3/s项 目位 置主 要 频 率 值(%)0.20.5123.3102050闸 址199016401490132011109336772施工洪水施工洪水详见表13。玉田电站闸址及厂址分期洪水成果表表13 单位:m3/s位置P(%)1月2月3月4月5月69月10月11月12月闸址1024.421.133.5122383111042312338

39、.82022.919.727.578.028593332798.635.4 水位(m)流量(m3/s)水位(m)00.20.40.60.81261.00.3571262.05.3510.319.228.141.01263.053.968.883.71011191264.01411621892152461265.02773163543994441266.04925415916426951267.074981087193810001268.0107011401210128013501269.0143015001570164017201270.017901870196020404.2施工导流 本标段

40、的导流有一定的优势,可借助上游导流洞导流,但导流洞不能完全满足汛期导流要求,所以本标段的汛期导流要借助围堰导流。其围堰的布置方式和结构见围堰施工平面布置图。围堰的顶宽为5米;底宽为12米;高为5米;其边坡为1:0.4;迎水面设置铅丝笼块石或钢筋笼护坡;背面采用沙袋护坡;采用粘土心墙防渗,其粘土心墙嵌入原河床1米以上,上游围堰堰定高程为1271.2米,下游围堰高程为1270.2。二枯不设置导流围堰,利用上游导流洞导流,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所有建筑物施工。 4.3导流方式与导流时段4.3.1导流方式根据甘洛玉田水电站招标文件要求以及建筑物布置形式,按照本工程导流流量标准,施工总进度安排。本工程分二期

41、工程施工。一期施工导流利用原河床和导流洞导流,采用围堰挡水,基坑分期施工的导流方案。二期工程施工利用导流洞导流,不设置其它导流方案。4.3.1导流时段:一期为2009年2月28日至2009年12月30日;二期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4.4导流布置4.4.1一期导流上游围堰布置在距坝轴线上游约80m处,下游围堰布置在距坝轴线下游约150m处。4.4.2二枯导流利用上游导流洞导流,不设置导流围堰。4.5 导流水力计算4.5.1一期导流一期导流时段为2009年2月28日2009年12月30日,相应50年一遇流量为: 1560.00m3/s,由招标文件中提供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得上游水位高程为1269.2m, 下游水位高程为1268.2m,根据导流布置,上游围堰堰顶高程可确定为1271.2m。下游围拟下游围堰堰顶高程为1270.2m。在一期施工中必须重点完成河床内的泄洪冲沙闸、排污闸、右岸重力坝、上下游挡墙、下游护坦、下游海漫段、上游铺盖、进水闸施工任务,在2009年12月30日前一期围堰内的建筑物全部完成,相应的埋件及金结全部施工完毕,并具备二期导流条件。在冲沙闸、上游铺盖、下游护坦、海漫段完成后,把围堰往右移,把河床拓宽,以增大导流面积,增大过水量流。4.5.3二枯导流二枯施工时段在2010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此时段为枯水时段,利用上游导流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