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技站行车室模板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18521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技站行车室模板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客技站行车室模板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客技站行车室模板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客技站行车室模板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客技站行车室模板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客技站行车室模板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技站行车室模板作业指导书.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客技站行车室模板工程 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客技站行车室模板工程施工。2. 作业准备(1)在开工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相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施工技术标准。(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3)组织相关材料的进场工作,确保人员、机具能及时到位。(4)了解模板及其支架的有关规定: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载新浇注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注及养护

2、等工艺要求;模板中所有的接缝应平整、严密,不得有漏浆现象。(5)向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把有关质量标准交代给作业人员。以便自检与互检。(6)依照验收标准及建设、监理单位要求编制技术资料、施工原始记录、检验批资料表格计划。(7)制定现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制定针对的应急预案。(8)作业前现场临时设施如:生活、办公设施、施工场地、设施准备已完成。3. 技术要求(1)模板能够满足各个阶段的荷载要求。(2)尺寸偏差控制在验标规定范围内。(3)每块模板的大小应便于拆装和倒运。(4)模板设计要求重量轻,结构设计合理;(5)模板安装使用尽量通用,设计时要考虑工期。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工艺和流程见下页图。

3、5. 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1)依据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选择适用于各工程的模板(木模或钢模)进行模板设计,并按验标要求计算相应荷载。设计模板时,模板的几何尺寸要符合设计文件的尺寸要求,并保证结构构件各部位相应位置的准确。模板本身及支承系统,计算时要考虑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混凝土荷载和施工荷载,不产生破坏或质量要求标准以外的变形。(2)在选择模板时,模板的构造和拼合连接要便于安装和拆除,以利于多次周转使用。模板设计模板制作采购模板模板打磨试拼合格倒运到现场模板涂油模板拼装测量组放点定位测量组复测模板拆除支架、拱架的制作和安装模板工程施工流程图(3)模板工程设计完成后,应由设

4、计的技术人员向专业的模板制作班或组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工程对象,模板工程量和完成任务的时间。模板拼装,支承系统布置、节点处理、预埋件、预留孔洞和插筋的处理方法。模板制作质量和安全措施。对特殊设计的结构构件,绘制模板构造图和安装接点构造图,并配合模板班或组在模板上绘制出大样图。(4)模板班组经技术交底后,还应认真熟悉模板设计图,并做好模板施工作业的分工准备和备料工作。5.2 模板的设计(1)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准确;(2)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3)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4)便于模板的安拆;5.3 模板的制作(1)钢模板制作:钢模板宜采用

5、标准化的组合模板,组合钢模板的拼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214)。如利用新制钢模,按设计图纸制作,按验标要求验收。(2)木模板制作:木模与砼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木模的接缝可做成平缝、搭接缝或企口缝。当采用平缝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漏浆。木模的转角处应加嵌条或作成斜角;重复使用的模板应始终保持其表面平整,形状准确,不漏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5.4 模板的安装(1)模板与钢筋安装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连接(模板与脚手架整体式设计时除外),避免引起模板变形。(2)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

6、,墩、台的侧模可设拉杆固定。浇筑在砼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小型结构物,可使用金属丝代替拉杆。(3)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砼。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容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4)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5)对大跨度构件按照设计要求起拱。5.5 模板的拆除5.5.1 拆除期限的原则规定(1)非承重侧模板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应在砼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2)芯模和预留孔道内模,应在砼强度满足验标要求后,方可拆除。(3)钢

7、筋砼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和拱架,应在砼强度能承受自重及其他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具体要符合验标要求。5.5.2 拆除时的技术要求(1)模板拆除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设计无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时严禁抛扔。(2)墩、台模板宜在其上部结构施工前拆除。拆除模板时不容许用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3)模板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6. 劳动组织(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各架子队作业班组、各工种劳动力上场计划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安排确定,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计划和工程实际需要,分批组织进场。在施工过程中,由项目经理部统一调度,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作业层

8、、各工种之间相互协调,减少窝工和施工人员浪费现象。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见下表。每个架子队人员配置序号职务人员数量备注1施工负责人12技术负责人13质检工程师14专职安全员25技术人员46工班长47测量人员28焊工29机械工、普工307. 材料要求(1)模板施工用材质、刚度和强度必须满足施工工艺设计要求;(2)钢板和型钢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3)焊材应满足施工要求。(4)模板面漆应满足设计要求。8. 设备机具配置模板工程施工用机具设备主要有履带吊机、汽车吊机、电焊机、装载机、平板车及其它常用施工设备,具体的数量根据各工点施工计划及工程数量合理配置。9. 质量控制及检验9.1 模板制作应根据设

9、计要求确定模板的样式和精度要求,在设计无规定,要符合验标要求。9.2 模板安装的容许偏差,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要符合验标要求。10. 安全与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材料转运时,材料堆码必须严格控制数量,不得超载,不得堆码过高超出平台栏杆。堆码的材料必须及时吊运,吊运完毕必须及时清理零星材料,严禁堆在平台上过夜。(2)吊运材料时,严禁长短料(指短料小于长料的一半以上)混吊,严禁模板、钢管、木枋混吊,严禁可调支座放在模板上吊运;吊运钢管时,钢管上不允许有可调支座,钢丝绳不易捆牢的材料要用吊笼吊运。(3)木工拆模必须由工长通知,拆模时必须有专人监护。拆摸必须按照工长交底的拆摸顺序且由

10、外到内,每跨一次完成,不允许出现拆掉支撑不拆模板的情况;拆完模板后必须及时清理。(4)外架作为临边防护,只提供操作平台,不得以架体为材料堆码场所,转运材料后必须及时清理,不允许将任何活动物体长时间留在外架上。外架扣件、钢管及其他附件不得拆除,以免损害架体结构。(5)起重机械设备设专人操作并配指挥人员,定责定岗;上岗前进行技术培训,制定专项制度和指挥联络方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安全使用。跨越公路施工时,设专人负责做好防护工作,确保既有公路畅通无阻及人员安全。(6)在拆除模板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先拴牢吊具挂钩,再拆除模板。(7)模板、材料、工具不得乱扔。人员与模板之间,要一定安全距离。10.2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要求(1)按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做好环保、水土保持工作。(2)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环境与文明施工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3)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保护当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4)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尽量控制或减少对土地资源不必要的破坏。(5)竣工时按要求拆除施工临时设施,按环保要求做好恢复工作。(6)现场管理、技术、施工人员佩带由本项目统一制作胸卡、安全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