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某乡镇土地规划设计方案文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18573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某乡镇土地规划设计方案文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山东某乡镇土地规划设计方案文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山东某乡镇土地规划设计方案文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山东某乡镇土地规划设计方案文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山东某乡镇土地规划设计方案文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某乡镇土地规划设计方案文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某乡镇土地规划设计方案文本.doc(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饶县陈官乡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二三年八月规划设计承担单位: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规划设计编制单位: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 项目负责人:刘芳仁 审 查 人:王文中 李玉国 编 写 人:王文中 史颜陵 于恒军 李玉国、李建国、吕会杰韩己业、李光亮、张胜田宁延顺、聂志平目 录第一部分 项目规划1第一章 前 言11.1项目来源11.2规划目的11.3规划任务21.4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2第二章 项目概况62.1项目区所在县简况62.2项目区概况72.3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132.4土地利用状况142.5土地适应性分析152.6水资源平衡分析1

2、62.7新增耕地潜力分析23第三章 规划目标和方针253.1项目规划目标253.2 规划原则25第四章 规划方案264.1规划标准264.2 土地利用布局324.3 土地利用工程布局324.4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354.5 土地权属调整354.6投资规模估算和资金筹集38第五章 规划方案评价405.1社会效益分析405.2 生态效益分析415.3 经济效益分析41第六章 规划方案实施措施436.1 项目领导机构436.2 项目实施管理436.3 资金管理44第二部分 项目规划说明45第一章 项目规划过程451.1项目区域选定451.2外业勘察测量451.3可行性研究451.4土地整理潜力调查46

3、1.5内业规划设计461.6成果整理46第二章 土地调整情况472.1项目的立项批复47第三章 主要资料来源和引用483.1基础图件483.2主要数据来源和引用48第四章 规划标准与有关技术问题504.1工程规划标准504.2有关技术问题54第五章 与有关部门的协调57第六章 规划方案的选择586.1灌溉水源的选择586.2节水方案选择586.3排涝方案选择586.4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586.5种植结构调整方案选择59第三部分 项目工程设计说明60第一章 项目工程简介601.1项目概述601.2工程任务及规模601.3工程总体布置611.4工程量611.5项目施工611.6项目建设年限621.

4、7投资预算621.8工程效益62第二章 基本情况632.1水文632.2地质64第三章 工程设计任务依据663.1工程设计任务、规模663.2工程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66第四章 工程设计说明694.1土地整平工程694.2灌溉工程设计714.3排水工程设计854.4道路工程设计914.5建筑物、构筑物工程设计914.6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944.7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97第五章 施工组织995.1施工条件995.2工程概况995.3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015.4 技术质量安全措施1025.5 降低成本措施1035.6 施工交通运输1035.7 施工总体布置1035.8 施工总进度103第六章 工程

5、管理1046.1 组织机构设置1046.2 项目实施管理104附表:105表1 项目区土地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105表2 土地整理项目经费预算105表3 土地整理项目年度预算表105表4 土地整理项目季度分月用款计划表105表5 广饶县19742000年降水量统计表105表6 年降水频率计算表105表7 生育期降水频率计算表105表8 广饶县地面水检测结果统计表105表9 田块编号、面积、高程、土方明细表105表10 沟渠路土方汇总表105表11 道路土方计算表105表12 排沟土方计算表105表13 斗农渠土方计算表105表14 沟渠路占地面积汇总表105表15 沟渠路占地面积计算表1

6、05附件1105附件1广饶县陈官乡970.67公顷土地整理项目区预算书105附件2 广饶县陈官乡土地整理项目单项工程图册105第一部分 项目规划第一章 前 言1.1项目来源广饶县陈官乡土地整理项目是国土资源部批准立项建设的。项目区地处广饶县最北部,支脉河南岸,是全县荒碱地较多的区域,旱、涝、碱、薄是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对项目区进行整理改造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通过项目建设可增加项目区的耕地面积,提高原有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该项目的建设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利国利民工程。在项目区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陈官乡提出了

7、建设该项目的申请。自2002年8月初,由广饶县国土局牵头,组织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了详细地勘查,在广泛收集资料,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2年9月10日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厅发200376号文批复。1.2规划目的(1)根据土地整理专项规划的要求,对项目区进行田、路、沟、渠、林的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并对项目区土地进行改造,建设高产、稳产的标准农田;(2)完善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产的稳定性,改善和创造项目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土地生态环境;(3)增加项目区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

8、活水平;(4)土地整理970.67公顷,新增有效耕地达214.75公顷,项目区建成标准化田块125个。(5)合理调整布局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1.3规划任务(1)分析项目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2)分析项目区土地整理潜力;(3)根据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整理潜力调查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土地整理目标和整理后的土地利用方针;(4)合理安排项目区各项用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5)根据项目区现有农田水利设施、道路和林带状况,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工程,确定土地整理项目的建设标准、工程量及投资,制定施工方案和政策措施,编制各类整理工程的预算,绘制项目区

9、规划图、建筑物设计图等。通过治理达到田成方、林成网、土地平整、道路通畅、工程配套、高产高效,把项目区建成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6) 组织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7)制定规划实施的相关政策和措施。1.4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1.4.1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1.4.2土地整理相关政策(1)土地开发整理标准;(2)国地土地规

10、划设计研究院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准则;(3)国土资源部财发200141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4)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8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5)国土资发199939号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6)国土资发199950号关于设立土地整理项目区的通知;(7)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管理办法;(8)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9)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10)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2002年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入库(第二批)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376号文;(1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

11、行办法国土资发2003122号文;(12)国家制定的其他土地整理政策、规定。1.4.3相关设计规范(1)土地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7)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9)部颁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10)部颁SL

12、18-91沟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11)部颁SDJ127-84灌溉排水沟系设计规范;(12)部颁SL23-91沟道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13)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1.4.4地方有关文件、规划、计划(1)山东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广饶县土壤志;(3)山东省广绕县土地资源调查报告;(4)广绕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广绕县“十一五”国民经济计划;(6)广绕县“十一五”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7)广绕县水利长远规划;(8)山东省广绕县统计年鉴(19992002年);(9)山东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10)山东省水利水电安装工程预算定额;(11)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

13、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12)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13)山东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14)东营工程经济信息;(15)山东省广饶县陈官乡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章 项目概况2.1项目区所在县简况广饶县位于黄河三角洲的南端,地处东经1181704至1185711,北纬365609至372123。北临东营区,东北濒临莱州湾,东与寿光市毗邻,东南与青州市相倚,南靠淄博市临淄区,西与滨州市博兴县接壤。全县辖10个乡镇,553个行政村,总人口4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89万人,土地总面积105067公顷,其中耕地48441公顷。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62.49亿元,

14、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151元,财政总收入4.838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88元。粮食总产37.78万吨,蔬菜总产12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360.95元。广饶县历史悠久,在5700年前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居住、繁衍,素有“滨海广斥,饶有鱼盐”之美称。广阔富饶,人杰地灵,历代朝野,英才辈出。春秋末期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孙武,西汉经学博士欧阳生,汉武帝御史大夫倪宽,元辅国上将军綦公直,明代著名文人李焕章、徐振芳,清代兵部少司马成其范等出类拔萃的人物和世世代代勤劳勇敢的广饶人民,为丰富和发展广饶的文明史做出了贡献。在近代,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广饶人民为革

15、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成绩。早在1925年大王镇刘集村成立了全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珍藏有我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1920年8月出版)。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广饶人民浴血奋战,英勇奋斗,有2000多名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饶经济发展迅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9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在2000年跨入了小康县的行列。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县人民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加大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力度,广饶县委、县政府为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实现全县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创造了条件。项目区所在的陈官乡地处广

16、饶县的西北部,辖26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3万,有农业劳动力0.95万人。土地总面积10292.2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460公顷。2002年全乡粮食总产22735吨,农业总产值7354万元(90不变价),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45元。陈官乡是全县荒地资源较多的乡镇,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有荒碱地2441.4公顷。但由于受地理、交通、水利工程等条件的制约和缺乏开发治理的资金,致使这些荒碱地未能及时开发利用。近年来,支脉河治理工程的全面竣工,提高了陈官乡境内的排涝能力和支脉河蓄水能力,为荒碱地的治理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沉睡上千年的荒地资源将被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项目区农田

17、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状况将得到改善和提高。2.2项目区概况2.2.1项目区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区位于广饶县陈官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272311803145,北纬37015413701701,项目区东至与丁庄交界,西至辛河路,南至广北新河,北至支脉河,该项目区涉及张家、孟庄、燕儿、李家、杨桥、董庄、古家7个行政村。2.2.2自然条件地形地貌该区域为黄泛平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地面坡比为0.3,地面高程3.95.4米(黄海高程)。由于受黄泛淤积、海相沉积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大平小不平的缓岗、洼地、坡地相间的地貌。水文地质广饶县境内有小清河和支脉河两大水系的12条河流。其中:小清河,

18、全长240公里,境内流长34公里,流域面积585平方公里,防洪流量360立方米/秒,流向自西向东。淄河,旧称淄水,全长141.5公里,境内流长37.8公里,为南北流向。阳河,境内流长14.6公里,流域面积26平方公里,属季节性河流,南北流向。裙带河,境内流长17公里,行洪能力50立方米/秒,南北流向。预备河,境内流长26.5公里,行洪能力81立方米/秒,流向自西向东。支脉河,境内流长48.2公里,流域面积1388平方公里,行洪能力260立方米/秒,流向自西向东。广北新河,系人工河道,全长12.4公里,流域面积80平方公里。该项目区紧靠支脉河南岸,属支脉河流域。广饶县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北地区,东西

19、向的齐河广饶大断裂带从广饶县境中部穿过。断裂南盘上升,属鲁西台背斜,其上,北北西南南东向的昌乐广饶断层,穿过广饶县城西;断层西盘上升,属鲁西隆断区;东盘下降,属昌潍坳断区。齐河广饶大断裂北盘下降,属辽冀台向斜的济南坳断区。此区又分两个次一级的构造单元,县北部属东营坳陷南坡,中部大营赵嘴一带属广饶凸起。受上述构造格局控制,全县分为三个沉积环境地貌水文地质单元。以石村经颜徐至周庄村为分界线,此线以南为泰沂山北麓山前淄河冲积扇的中尾部,第四系地层较薄,由浅至深均含淡水;此线以北至小清河为山前冲积、黄河淤积和海潮侵袭交替作用形成的海陆相沉积,第四系地层较厚,地下水由浅至深为咸淡或淡咸淡水;小清河以北则

20、为黄河淤积平原末端,第四系地层很厚,由浅至中等深度均含咸水。本项目区属于黄河淤积平原。浅层潜水及微承压水含水层分布因受黄河水影响而没有规律,含水层主要为粉细砂,累计厚度一般小于10米,矿化度2-5克/升。中深层承压含水和深层承压含水组:中深层含水组以咸水为主体,深层含水组以淡水为主体。含水层主要由粉细砂、中砂组成,淡水含水层累计厚度20-40米。气候特征广饶县地处北温带,属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雨、热同季,大陆性强(大陆度66.4),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季(35月)气温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68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气候湿热。秋季(911月)气温急降、雨量

21、骤减、秋高气爽。冬季(122月)雨雪稀少、寒冷干燥。日照广饶县地处中纬度地带,四季变化分明,平均年日照时数2570.4小时,其中春季726.4小时,太阳实际辐射量39.1千卡/平方厘米;夏季691.8小时,太阳实际辐射量38.8千卡/平方厘米;秋季616.7小时,太阳实际辐射量26.0千卡/平方厘米;冬季535.1小时,太阳实际辐射量19.7千卡/平方厘米。5月份日照时数最长,平均270.3小时,12月份日照时数最短,平均为177.1小时。410月份每天平均实际日照时数7小时左右,其中5月份最长,可达89小时。气温年平均气温12.3,季平均气温为:春季12.8,夏季25.5,秋季13.3,冬季

22、2.2。一年之中最冷月是1月份,月平均气温-3.9。日平均气温-5的严寒期年平均26天,最长达49天,最短仅3天。最热月是7月份,月平均气温26.4,30的炎热期年平均4天,最长11天,最短0天。境内极端最高气温达41.9(1968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气温-23.3(1972年1月27日)。0的活动积温是4747.2,5的活动积温是4603.3,10的活动积温4296.8,15的活动积温3679.4,20的活动积温2710。霜期境内常年初霜期出现在10月20日,终霜期常年出现在4月27日,霜日常年为69天,初、终间日数168天,无霜期常年197天。冻土冻土多出现在11月至次年3月。境内最大

23、冻土深度58厘米。10厘米解冻日期是3月30日,30厘米冻结日期最早12月30日,最晚1月30日。解冻日期最早是2月3日,最晚是3月4日。降水县境内降水年际变化,年内季节和各月分布不均匀。常年平均为589.9毫米,最大降水量是1142.6毫米(1964年),最小351.7毫米(1965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790.9毫米。季节降水不均,春季平均81.7毫米,占全年的14%;夏季380.4毫米,占全年的64%;秋季104.7毫米,占18%;冬季23.1毫米,占4%。0.1毫米的降水日数年平均74.2天;5毫米的降水日数年平均26天;10毫米的降水日数年平均15.9天;25毫米的降水日数年平均6

24、.0天,100毫米的降水日数为年平均0.3天。境内暴雨(日降水50毫米)的日数,年平均1.9天,暴雨初日最早是4月26日,最晚是9月30日。境内日最大降水量230.3毫米,最长连续降水日数(日降水0.1毫米)12天,降水量118.6毫米,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日降水0.1毫米)76天。湿度与蒸发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夏季降水多,相对湿度为73%;春、冬降水少,相对湿度小,月平均相对湿度在60%以下。年平均蒸发量在1865.4毫米,年最大蒸发量2477.7毫米;年蒸发量在1900毫米以上的年份占62%。春季蒸发量大,年平均679.0毫米,占年蒸发量的36%;夏季次之,平均669.6毫米;冬季最小,

25、平均162.3毫米,占年蒸发量的9%。风境内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和晚秋以西北风为主,其余季节以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9米/s,4月份最大,平均为3.9米/s;9月份最小,平均为2.1米/s。河流水系全县有大小河流12条,分为小清河和支脉河两大水系。小清河、淄河、阳河、裙带河、渑水河、预备河、雷埠沟、芦清沟为小清河水系;支脉河、广北新河、武家大沟、小河子为支脉河水系。项目区南接广北新河,北靠支脉河。土壤与植被土壤类型广饶县土壤共分4个土类,8个亚类,11个土属,78个土种。小清河以南以褐土为主,岗间洼地有潮褐土、砂姜黑土;小清河以北由东向西土壤依次为滨海滩地土、滨海潮盐土、滨海潮土,各

26、类土壤呈复域存在。褐土土类主要分布在小清河以南,地面高程8米以上的地带,面积22066.67公顷,占全县土壤面积的27.3%。潮土分布在小清河沿岸,面积44533.3公顷,占全县土壤面积的55%,pH值77.5,潜水矿化度4-10克/升。盐土土类主要分布于陈官乡的大部分地片和丁庄镇、大码头、西刘桥乡的零星地带,面积为11333.3公顷,占全县土壤面积的14%。砂姜黑土土类分布于大王镇、花园乡的部分地片,面积2933.3公顷,占全县土壤面积的3.6%。项目区的土类为滨海潮土。土壤含盐量在盐碱地分布区,潜水埋深0.92.5米,一米土层通体含盐量0.4%,020厘米土层含盐量1.54%。地下水埋深及

27、矿化度广饶县小清河以南井灌区地下水埋深1830米,矿化度小于2克/升,小清河以北浅层无淡水,潜水位0.92.5米,矿化度25克/升。植被 人工季节植物群落主要是由各种农作物构成的农业植被。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为大豆、谷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蔬菜、瓜果等。自然植被分为6大群从:黄须菜群丛,柽柳黄须群丛、马绊草群丛、芦苇群丛、一年生禾本科和白茅群丛。在黄须菜群丛中,伴生有灰绿碱蓬(Suaeda glanca)、滨藜(Ariplex Sibirica)、二色补血草(Limoniumbicolor)等。在柽柳黄须菜群丛中,柽柳、黄须菜成片状不规则分布。在一年生禾本科群丛中,伴生有曲曲菜、

28、蒲公英、大旋花等。在白茅群丛中,伴生有曲曲菜、草木樨、马绊草等。其它生物资源:动物资源中,饲养动物有牛、马、驴、羊、骡、猪、家兔、狐狸、鹿、貂、水獭、鸡、鹅、鸭、鸽等,野生动物有野兔、蛇、鼠及禽类和昆虫类等;水生动物主要有草鱼、鲢鱼、鲤鱼、鲫鱼、青鱼、鲇鱼、泥鳅、黄鳝、鲅鱼、卤虾、毛蟹、草虾、毛蟹等,。自然灾害旱灾旱灾是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发生次数多,影响范围广,危害重。以春旱危害最大,其次是夏旱、秋旱,冬旱虽有发生,但危害较小。春旱,约十年八遇,重春旱机率五年二遇。夏旱一般二年一遇,重夏旱四至五年一遇,多发生在初夏。秋旱约二年一遇,重秋旱四至五年一遇。冬旱时有发生,约五年二遇,一般无明显灾害,

29、但往往导致次年春旱。全年四季连旱较少发生。一年之中,多为交替发生或部分季节连旱。涝灾涝灾约五至六年一遇,以夏涝、夏秋连涝较多、较重,春涝较少。1996年因支脉河上游连降大雨,造成该区域客水倒灌,项目区受灾严重。风雹灾风灾有干热风、大风和龙卷风等类型。干热风主要出现在5月下旬到6月下旬。境内年平均大风日数17.2天,四季以春季最多,平均8.9天,其次是夏季,再次冬季,以秋季最少,平均0.3天。龙卷风,建国后境内只出现过两次,发生于1964年的8月1日和1987年7月20日,中心风力12级以上,造成了严重损失。雹灾平均每年1.1次,最多的一年出现5次。一年中以5月7月居多,最早出现于4月上旬,最晚

30、出现于11月中旬。降雹时间多在中午至傍晚,持续530分钟;冰雹深度多在120厘米范围内,多发生在县境内北部、东北部和西南部。风暴潮县境濒临渤海莱洲湾,沿海一带海潮灾害时有发生。建国后危害较重的海潮灾害有4次,分别发生在1958年、1964年、1980年、1992年。其中1992年9月2日有大海潮,潮位6.42米,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低温冻害与霜冻境内春霜冻危害较大,秋霜冻危害程度较轻。建国后,春霜冻危害较大的一次出现在1958年春,秋霜冻危害较重的一次是1962年10月上旬。病虫害全县危害农作物的病害83种,虫害84种。其中发生较严重的病害58种,虫害49种,常年造成较大危害的病害37种,

31、虫害46种。2.2.3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涉及张家、孟庄、燕儿、李家、杨桥、董庄、古家7个行政村。有1520户,5850口人,有农业劳动力2620个,总面积970.67公顷,耕地面积567.33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97公顷。项目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台,560千瓦;小型拖拉机1350台,15100千瓦;。大牲畜年末存栏3200头,其中牛2850头;羊2200只,猪350头。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60元,在全乡属下游水平。2.2.4种植情况项目区主要栽培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蒜等,2002年项目区粮食耕亩单产689公斤,总产2345.4吨;棉花总产357.4吨。在土地整理项目区现有耕地

32、567.33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8.45%。2.3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2.3.1排灌系统设施状况项目区内灌溉系统有十六支、十七支、十八支渠,均系60年代建设的引黄渠系,经40多年运行多数已废弃,排水系统以十七、十八支、三斗排沟为主。田间工程不配套,灌排建筑物不完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部分土地盐渍化。2.3.2交通、电力设施状况在项目区的西侧有辛河公路,村级柏油路与之相连,交通条件较好。土地整理项目区内现有生产道路17条,长21公里。陈官乡有110KVA变电站一处,项目建设的电力供应有充分保障。项目区现有6KVA农用输电线路2公里。2.4土地利用状况2.4.1项目区土地

33、利用结构项目区土地总面积970.67顷,其中耕地567.33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8.45%;交通用地11.33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16%;沟渠占地186.68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9.23%;特殊用地5.33公顷,占总面积的0.55%;晒谷场42公顷,占总面积的4.33%;未利用土地158公顷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6.2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见下表:表21陈官乡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公顷地类耕地农田水利农村道路晒谷场特殊用地荒碱地合计面积567.33186.6811.3342.05.33158.00970.67所占比例%58.4519.231.164.330.5

34、516.28100.00项目区的土地权属均属于村集体所有,无权属争议。2.4.2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率低项目区内耕地面积567.33公顷,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的58.45%,农作物播种面积680.8公顷,复种指数120%。土地产出率低由于项目区耕地土壤肥力低,管理粗放,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粮食作物播亩单产仅340公斤左右,棉花单产52公斤左右,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配套项目区内因缺少灌排工程设施,导致易受旱、涝、碱等灾害影响。项目区地面高程低,地面自然比降低,在汛期支脉河水位较高时缺少强排设施,在春、秋干旱时无引水设施,灌溉保证率低。由于灌排一条沟,灌溉水质差,影响了作物

35、产量的提高和高效作物的种植。生态环境恶劣项目区土地高低不平,雨季排水不畅,加之地下水盐份含量高,易滋生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在春、秋两季,蒸发量增大,降雨量减少时,地下水中的大量盐分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在地表骤积,使盐碱程度加重。树木较少,自然植物群落简单,主要是碱蓬、白茅、黄须菜、小旋花、马绊草、芦草等。2.5土地适应性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综合评判,分析其土地对某类特定用途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利用潜力。本适宜性分析主要依据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土壤普查、农业规划等成果资料,参照原国家土管局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结合实地情况,对项目区有关的土地进行了适宜性分析。项

36、目区现耕种土地的含盐量在0.20.3%,潜水埋深2米左右,地下水矿化度510克/升。盐碱地片的地表含盐量为1.53%,地下水埋深1.21.5米,地下水矿化度1020克/升。土壤盐分组成,阴离子有C1-,SO42-、HCO3-,以氯化物占绝对优势,阳离子有K+、Na+、Ca2+、Mg2+,以钾和钠占绝对优势。地表部分为光板地,部分生长马绊草、黄须菜、白茅等植物。020cm土层养分含量为:有机质0.81.2%,碱解氮45ppm左右,速效钾5070ppm,速效磷36ppm。该项目区土地经过开发整理后,采取淡水洗碱、深沟排碱等措施,可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和土壤含盐量,改善土壤结构,在23年内可将项目区内

37、的盐碱地改造为一般农田,达到中产田标准。可种植耐盐碱能力较强的棉花、大蒜、冬枣等作物,变荒碱地为可耕地。2.6水资源平衡分析2.6.1灌溉设计保证率根据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以旱作为主地面灌溉的灌溉设计保证率P为70-80%,本设计采用灌溉设计保证率P=75%。2.6.2.灌溉制度及水资源平衡分析2.6.2.1农作物组成项目区目前作物种植棉花、小麦、玉米为主,种植比例较低。项目整理后,对项目区内的作物农产品销售市场价格情况和土地的适应情况进行调整,扩大棉花种植比例,积极发展,大蒜等高效经济作物,提高复种指数。项目整理后,作物种植面积1006.02公顷,其中棉花560公顷,玉米1

38、33.3公顷,大蒜133.3公顷,其它作物播种面积179.42公顷,复种指数128%。根据广饶农业资源调查及农业区划报告,查得本地区各作物生育期如下:表2-2 主要作物种植比例及生育期统计表作物名称棉花玉米大蒜其它种植比例0720.170.17022生育期4月2010月316月109月209月156月53月209月20天数190922631842.6.2.2.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参照山东省大渔张引黄灌区(二、三干)改建工程设计任务书采用的生育期耗水量,本项目区位于三干控制范围内的中心区,经分析设计任务书选用的作物生育期需水量具有代表性,同时结合本项目区多年的灌水经验,拟定生育期耗水量如下:表2-3

39、 主要作物生育期耗水量表名称生育期耗水量m3/亩代表作物棉花300棉花玉米260大蒜320其它经作3202.6.2.3作物灌溉制度及灌水率项目区种植作物为:棉花、玉米、大蒜及其它作物。本设计选定灌水率较大的代表作物进行设计。根据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和本地区属海滨平原,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含盐量高的特点。宜采用减少灌水次数,增加灌水定额的灌水方案,用大水压碱,减少盐渍危害,改良土壤。根据多年的经验,冬灌宜早,春灌宜晚。特拟定如下灌溉制度。表24 主要作物的灌溉制度及灌水模数作物种植比例灌溉次序灌水次序灌水定额灌水天数灌水延续时间灌水率起止棉花0.72312312090905/44/626/715/

40、413/64/810991.21.01.0玉米0.173123100808030/526/721/86/62/827/88770.30.270.27大蒜0.1731231201001001/1126/320/58/114/429/58990.350.260.26其它0.2231231201001008770.460.440.44灌水率计算:查灌区设计和施工灌水率采用下式计算:q净 = (m3/s/万亩) 式中:q净净灌水率,(m3/s/万亩);作物种植比例;T灌水延续时间,天;m灌水定额,(m3/亩)。查农田水利学,对提水灌区,系数取7.27.9,本设计取7.2。2.6.2.4冲洗定额的计算项

41、目区内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土壤盐渍化对作物危害较重,规划对项目区进行冲洗压碱,改良土壤。拟定采取早春、晚秋压碱2次。春秋两季气候干燥、多风,水分蒸腾大,形成返盐高峰期。早春压碱能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含盐量,有利于棉花种植和农作物的返青生长。时间定于3月上旬,灌期为15天。冬季压碱定于11月初。根据作物生长根系活动及多年灌水经验,盐碱地脱盐层h=60-100cm,查广饶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作物正常生长允许含盐量0.20.3%,冲洗水量计算公式:m2= 式中: m2冲洗所所需水量,m3/亩;h脱盐层深度,取1.0m;P土壤容重,查耕作层土壤主要特性表P=1.45T/m3;S1前土壤含盐量

42、由广饶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S1=0.2-1.0%,取S1= 1.0%;S2冲洗后土壤含盐量,取S2=0.2%.经计算: m2 = 40.2 m3/亩。根据县气象局提供资料,3月上旬平均降雨量13mm,折合水量8.7m3/亩,蒸发量28.4mm,折合水量19m3/亩。冲洗定额按下式计算:m = m1+m2+e-o 式中:m冲洗定额(m3/亩);m1冲前灌水量,引用山东省打渔引黄灌区史料,m1=100m3/亩;m2冲洗水量,m3/亩;e冲洗期内蒸发损耗量,(m3/亩);o冲洗期内降水,(m3/亩);经计算:m=100+40.2+19-8.7=150.5(m3/亩)冬季压碱按早春冲洗压碱定

43、额,不另作计算。确定灌水率:q净 = (m3/s/万亩)式中:取1;T灌水延续时间,15天;计算得:q净 = =(1150.5)/(7.215)=1.39(m3/S/万亩)取q=1.4(m3/S/万亩)根据各种作物每次灌水的灌水率以及冲洗灌水的灌水率进行修正,取修正后的最大灌水率作为设计净灌水率。取q=1.4m3/s/万亩。2.6.2.5设计典型年选择降雨资料用广饶县1974年2000年共27年的资料(附:广饶县降雨量统计表),进行频率计算,用年降雨和生育期降雨分别进行排频,并以P型曲线配线。查得灌溉设计保证率P=75%的年份,选定1985年做为设计代表年,1985年:年降雨:451mm 生育期降雨:90.7mm计算偏差系数(附:年降雨频率计算表)Cv:CV = =0.25 式中:Cv为偏差系数;Ki为模比系数;n为27。选定Cv=0.25,并假定Cs=2Cv=0.5,选用P型曲线配线(选配计算表如下表)。查表得:P75%=442mm。生育期降雨频率计算(附:生育期降水频率计算表)CV=0.35选Cv=0.4 Cs=2Cv=0.8,进行配线,查得:P75%=117mm表25 频率曲线选配计算表频率P(1)125102050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