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云南景观步道.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18627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云南景观步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市政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云南景观步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市政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云南景观步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市政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云南景观步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市政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云南景观步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云南景观步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云南景观步道.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路面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二、工程概况22.1工程简介22.2主要技术标准22.3采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22.4设计概况3三、施工布署43.1总体目标43.2施工组织机构43.3总体施工安排53.4施工方案5四、 施工工艺74.1下承层处理74.2透层(乳化沥青)74.3玻纤格栅84.4封层(乳化沥青稀浆封层ES-2)94.5粘层(改性乳化沥青)104.6沥青面层施工工艺10五、施工质量控制、质量验收标准205.1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05.2质量验收标准215.3 有关事项23六、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24七、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配备表24八、质量

2、保证措施25九、安全保证措施26十、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26十一、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28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1.1.1昆明市环湖南路工程二标段K20+000K40+349.222段施工图设计及业主提供的其它资料。1.1.2业主主持召开的招标会及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1.1.3市政道路施工的相关技术规范及验标。1.1.4其他有关的国家及地方强制性规范和标准有关本项目的技术会议纪要。1.1.5我公司现阶段施工能力、管理水平及历年来承担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1.2编制原则1.2.1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的工程规范、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要求编制施组,满足招标方各项要求

3、。1.2.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在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要求。1.2.3遵循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技术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1.2.4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该标段工程特点,突出体现城市施工中交通疏解、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科学组织、均衡施工,把交通疏解、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作为重点内容,制定专题方案,确保使施工对城市环境和城市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体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的施工作风和精神风貌。

4、1.2.5体现“安全第一、防范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建设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1.2.6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配备技术能力强、有丰富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同时,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充分应用“四新”成果,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作用。1.2.7遵循专业队伍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以专业化队伍为基本形式,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1.2.8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使IS09002质量标准体系在本项目工程中自始至

5、终得到有效运行。1.2.9遵循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施工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和昆明市的有关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创建“文明施工现场”。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昆明市环湖南路是昆明市环湖道路中的重要段落,路线位于昆明市、呈贡县、晋宁县、西山区境内。根据其道路的城市功能区,项目布局划分为两项:主线和景观步道。本路面方案仅限于主线道路,工程起讫点里程为K20+000K40+394.222,线路长度20.516263km 2.2主要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级主干道;设计车速:60km/h;道路宽度:24米、12.5米;设计车道:43.75、23.75;路面设计荷载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轴载10

6、0KN(BZZ-10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2.3采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08-99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01-90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CJJ04-9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公路工程部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JTJ0522000)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2.4设计概况2.4.1本项目主线设计采用以下级配类型结构组合:1、4cm厚改性沥青马蹄脂混合料SMA-13表

7、面层+ 5cm厚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AC-20C中面层+7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下面层。2、封层+玻纤格栅+透层1cm厚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玻纤格栅+透层2.4.2桥面铺装面结构桥面铺装结构层厚度(cm)SMA-13沥青马蹄脂混合料 (SBS改性+0.3木质纤维素)4AC-20C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0.3%抗车辙剂)52.4.3人行道路面结构人行道路面结构结构层厚度(cm)青石板8M10水泥砂浆3二灰稳定碎石(7d无侧限抗压强度0.6MPa)18级配碎石12土基/2.4.4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结构层厚度(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5透层+沥青封层1二灰

8、稳定碎石(7d无侧限抗压强度0.6MPa)20级配碎石15三、施工布署3.1总体目标抓住关键工序,做好施工协调,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分项工期和总工期的实现。3.1.1工期要求及安排由于施工工序不多,组织分段流水作业即可。开工日期为2010年8月1日,工程竣工日期为2010年10月30日。3.1.2质量目标满足市政公路及国家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并一次性通过验收。质量目标达到优良。3.1.3安全目标无死亡、火灾,无其它因施工引起的工程事故;杜绝重伤事故,年负伤率10以下;无机械设备大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3.1.4职业健康目标保证职工生活及工作场所干净整洁、施工现场粉尘及有害气体不超过国家规定

9、标准、劳动保护符合有关规定;防止食物中毒、传染病扩散、职业病和地方病发生。3.1.5环保目标严格按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做好环保、水土保持的标准。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工程绿化完善美观,节能、节材和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各项条件都符合国家、地方政府有关环保的要求;排放标准达到国家及当地政府有关规定、标准的要求。3.2施工组织机构3.2.1施工组织机构根据项目法要求,结合工程的专业性质、工程规模、地形特点、施工条件等,组建“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环湖南咱工程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工作;副经理一名负责施工生产、安全、质量、环保工作;总工程师一

10、名,全面负责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组织机构见下图:项目经理:罗才光质检工程师:王健试验工程师:陈代莲: 安全工程师:詹俊机械工程师:董辉测量工程师:王峰昌生产经理:陈志彪总工程师:饶辉3.3总体施工安排沥青混凝土摊铺前,路缘石、拦水侧石必须铺设完成,沥青摊铺采取分段进行的方法,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即可浇洒透层沥青,对于存在泥浆和污染的基层表面,喷洒透层油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清理,必要时可洒水润湿基层表面;要注意防止路缘石、防撞墙被粘层油污染。K29+760K40+394.222段底基层施工完工以后,要开放交通并进行适当的交通管制,让运输车辆通行时碾压新路基,使新路基部分有一个自然沉降的过程,并

11、进行沉降观测,沉降稳定后再进行面层铺筑。K20+000K29+760采用分段全幅施工K29+760K40+394.222为不影响交通分段半幅施工每施工段施工顺序为:下承层处理透层玻纤格栅下封层粘层下面层中面层表面层。3.4施工方案3.4.1沥青拌和设备应采用间歇式拌和机,生产能力不低于240t/h(3000 型拌和楼),必须配备温度检测系统、保温成品储料仓、二次筛分、计量系统和二次除尘设施,且计量系统全量程时的显示误差不应超过标称量度的1。3.4.2 运输车辆采用15t 或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车厢应干净,侧板与底板应涂抹一薄层油水混合液,以防混合料粘结;运输车必须配备蓬布并在运输混合料时覆盖,

12、起到保温、防污染作用;车辆数量根据拌和厂生产能力、运量、运距和摊铺机摊铺能力综合确定,至少保证20 辆以上。开始摊铺前施工现场等待卸料的车辆不少于5 辆,摊铺过程应保证有2 台以上运料车等候,形成不间断供料车流。3.4.3每个工作面应配备2 台同型号摊铺机,进行梯队作业联合摊铺;摊铺机应具有自动找平装置或平衡梁、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足够容量的受料斗,摊铺宽度可调整。平板的预压密实度应不小于85。3.4.4压实机械包括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必须在“紧跟、匀速、高频、低振”原则下,保证碾压终了温度和密实度同时满足要求。设备数量根据摊铺机摊铺能力进行配置,2台摊铺机平行作业时,必须配备至少4

13、台10t 以上双钢轮振动压路机、3台20t以上轮胎压路机和一定数量小型振动压路机、振动夯板或人工热夯。3.4.5每个作业面至少配备具有加压装置的洒水车2辆,进行高压冲洗;至少1台空压机或4台灭火用吹风机,用于清除表面浮尘。3.4.6 混合料配合比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通过配合比设计,确定沥青混合料所用的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配合比设计的各个阶段都必须进行马歇尔试验。3.4.7 面层正式开工前,应先进行混合料试拌。试拌符合要求后,即可铺筑试验段。试验段长度宜为300m。通过试验路修筑达到以下目的:(1)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配备、组合方式

14、以及拌和与运输、摊铺能力的协调性;确定压路机的最优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碾压遍数及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及虚铺厚度;确定合理碾压段长度。(2)确定拌和机操作工艺,校核计算机打印装置的可信度。验证沥青混凝土拌和楼的实际生产能力,验证按施工配合比确定的材料的控制精度,操作工艺。(3)确定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标准施工方法及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人员与指挥方式。(4)验证并调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确定生产用标准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5)建立钻孔法与核子密度仪检测路面密度的对应关系,确定压实度标准检测方法。四、 施工工艺4.1下承层处理4.1.1 质量检验:喷洒粘层改性乳化沥青前对下面层或下承层

15、应进行全面检测,并对质量进行评定。检测各项质量指标:压实度、厚度、弯沉、钻芯、平整度、横坡、纵断高程、宽度、中线偏位等。检查下承层表面是否有松散、脱落、污染,特别是汽、柴、煤油污染,如果有必须进行挖补。4.1.2 平整度突变点处理:大于规定值的点,应找出影响平整度突出的范围,组织专门队伍进行铣刨,保证上层的平整度。构造物两头接茬处用细集料沥青混凝土进行找平,轻型压路机压实,3m直尺检验。4.1.3 桥面处理:1平整度:采用铣刨机铣刨或混凝土磨光机磨削方式对不平整的桥面进行处理,处理后要求3m直尺测量最大间隙在3mm以下,注意保持一定的粗糙度;2桥面浮浆:对纵坡3%的桥梁通道板涵(含搭板)采用专

16、用打毛洗刨机严格清除表面浮浆,以防止大纵坡路段产生推移;3 桥面清洗:桥面不可避免的被灰尘污染,因此在施工防水层之前必须用高压气棒吹除桥面,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封闭交通并尽快施工面层。4.1.4 基层浮浆处理:为确保下面层与基层结合良好,对纵坡3%的路段要求采用专用清刷洗刨机械对基层表面严格清除浮浆;对纵坡3%的路段严禁表面提浆,确保表面平整粗糙。4.1.5 缺陷调查处理:施工单位应成立专门的路面铺筑缺陷处理小组,在上一层摊铺之前,专门并及时处理基层、通道、板涵、桥面浮浆以及构造物处路面铺筑的所有缺陷,为下层路面顺利铺筑创造条件。4.2透层(乳化沥青)用在二灰碎石基层上的透层应采用慢裂喷洒型道路

17、用乳化石油沥青(PC-2),其技术指标应满足表4-1所列要求:表4-1透层沥青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电荷类型阳离子()1.18mm筛上剩余量0.1标准粘度C25,3S820恩格粘度E2516贮存稳定性CH55低温贮存稳定性(5)外观无粗颗粒或结块与石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2/3蒸发残留物性质蒸发残留物含量50(25)针入度0.1mm80250(15)残留延度比40溶解度(三氯乙烯)97.5注:乳液粘度测定方法可任选其一。4.2.1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即可浇洒透层沥青,对于存在泥浆和污染的基层表面,喷洒透层油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清理,必要时可洒水润湿基层表面;4.2.2喷洒透层油在水泥稳定碎石

18、基层上进行,大风、降雨、气温低于10时不准喷洒透层油。4.2.3透层油采用慢裂 PC2型乳化沥青,用量为 1.1 L/m2,施工时应根据现场温度在范围内适当调整透层沥青的稠度与用量,渗透深度应大于5mm;4.2.4为保证透层油能均匀满布,应采用洒布车或至少手持洒布机进行透层沥青的施工:4.2.5在正式喷洒前先进行试洒,以确定具体用量、喷嘴型式、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喷洒速度等。4.2.6洒布沥青应一次浇洒均匀,表面不流淌,不形成油膜,并渗透入基层5mm,个别遗漏或浇洒死角应用人工补洒,表面多余沥青应及时清除。4.2.7在透层沥青水分完全蒸发并充分渗入基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此时段至少保证24h;4

19、.2.8在透层施工后应立即在其顶面撒布薄层石屑或粗砂,并用68T的钢轮压路机稳压一遍,施工车辆通行时应控制车速,当透层沥青发生局部剥落时要及时修补。4.3玻纤格栅为了防止基层裂缝而引起的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的产生,在二灰碎石顶面铺设一层双向(经纬)玻纤格栅,抗拉强度50KN/m,最大负荷延伸率3%,网孔尺寸25mm25mm。采用锚固法施工,先铺设玻纤土工格栅,再洒布热沥青作粘层油,施工人员必须戴手套,施工方法如下:4.3.1粘层油选用AH-70重油热沥青,采用专用车辆喷洒。4.3.2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时,应保持铺设平顺,拉紧,横向搭接长度宜为50-100mm,纵向搭接长度 宜为150-200mm

20、,并根据摊铺方向,将后一端压在前一端之下。4.3.3用胶轮压路机碾压。4.3.4 50500.3mm的固定铁皮,要求平整不翘角,周边宜倒角处理,2英寸钢钉(优质水泥钉)4.3.5钉子固定法铺设玻纤土工格栅时,钉子可用锤击或射枪射入。再将格栅纵向拉紧时玻纤横向均处于挺直张紧状态。4.3.6钉子固定时,格栅搭接距离为:纵向接头搭接距离不小于15cm,横向搭接距离不小于5cm。纵向搭接应根据沥青摊铺方向将前一幅置于后一幅之上。4.3.7固定时不能将钉子钉玻纤上,也不能用锤子直接敲击玻纤。固定后如发现钉子断裂或铁皮松动,则需予重新固定。4.3.8为防止施工车辆的轮胎将玻纤格栅和粘油粘起来。和沥青混凝土

21、摊铺机机轮打滑的现象,应在粘层油表面撒石屑,石屑用量为3m3/1000m2-5m3/1000m2。4.3.9大气温度低于10摄氏度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施工。4.3.10沥青面层施工方法与普通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方法一致,但应注意施工车辆不得在玻纤格栅表面表面急转弯,急刹车。4.4封层(乳化沥青稀浆封层ES-2)普通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由乳化沥青、集料、矿粉与水组成,各类材料的规格与技术指标要求达到设计规范要求:乳化沥青采用慢裂型道路用乳化石油沥青BC-1(A70)。4.4.1配比:确定最小或最大乳化沥青用量,控制集料组成在规定级配以内,并通过拌合试验预测混合料破乳前的可拌合时间。 4.4.2拌合前应对现场

22、料堆取样进行筛分分析试验,要求06mm及其以上筛孔的每档用料偏差5,0.3mm4,015mm3,0075mm2,纯沥青含量应控制在最佳用量的士05之内。拌合时应根据试验数据严格控制集料、填料、水、沥青乳液等的配比;4.4.3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施工温度不得低于10。4.4.4 浇洒封层前,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进行防护,以防污染。先清扫基层表面松散粒料,然后采用空压机/或吹风机吹净浮尘,尔后洒水湿润。清扫松散粒料后,如采用高压水清洗浮尘,可省去洒水湿润工序。4.4.5如施工气温较高,基层表面特别干燥时,摊铺作业前应用洒水车或摊铺箱前的预洒水装置对表面进行预湿处理,洒水量视温度、干燥程度而定,但凹陷

23、处不得有积水。4.4.6稀浆的摊铺至少应采用单轴叶片式稀浆封层机进行,摊铺机保持匀速前进,要求表面平整,混合料在摊铺箱中分布均匀,不得超载,混合料不得结块成团。摊铺机无法到达的部位也可人工摊铺,但表面效果应与机械摊铺一致,摊铺必须待乳液破乳、水分蒸发、干燥成型后后方可开放交通但24小时内不宜开放临时交通。4.4.7摊铺时应注意尽量减少纵横接缝数量,接缝搭接宽度不超过75mm,接缝处的不平整度5mm。4.5粘层(改性乳化沥青)在明涵、桥头搭板板上、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等部位,必须洒布粘层油。粘层油采用中凝快裂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沥青采用A级70沥青掺4SBS0.3的抗剥落剂进行乳化。所使用的基

24、质沥青标号与主层沥青混合料相同,沥青用量为0.5L/ m2,并通过试洒确定。4.5.1在洒布粘层沥青之前,应清除粘层基面的杂质,确保其表面干燥、洁净;4.5.2为保证粘层沥青能均匀满布,应采用洒布车进行洒布;喷洒的粘层油必须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者成条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的应刮除。4.5.3粘层油层在当天洒布,等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全后,紧跟着铺上面一层沥青混合料,确保粘层不被污染。4.5.4洒布粘层沥青后应封闭交通,任何车辆均不得通行。洒布粘层沥青到铺上层沥青路面的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也不得多于5天。在风砂较重时,不得多于48

25、小时。4.6沥青面层施工工艺本项目主线设计采用以下级配类型结构组合:4cm厚改性沥青马蹄脂混合料SMA-13表面层+ 5cm厚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AC-20C中面层+7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下面层。普通沥青混凝土AC中下面层基质沥青采用道路石油沥青A级-70#,中面层掺入0.3%抗车辙剂,沥青上面层采用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型号为I-D型,基质沥青采用道路石油沥青A级-70#。4.6.1备料: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沥青混合料生产拌和前,应通过有资质的实验设计单位对原

26、材料进行认真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在检验所设计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作为沥青拌和站的目标控制级配。4.6.2配合比: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前,应进行冷料上料速度曲线测定,根据目标配比设计确定各种集料的上料速度,并以此进行上料,取得各热料仓热料,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必须通过试验路段(长度300m)的铺筑总结确定生产配合比及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参数。优化机械台班组合及人员配置,以指导大面积施工。4.6.3计量: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谈前,应认真校核拌和机的计量精度,在确认计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允许进行拌和。4.6.4沥青混合料的拌制1沥青混合料拌和工艺流程见图

27、4-1。2拌和楼的调试把目标配合比转化成生产配合比主要是对拌和设备、计量设备和控制性能的测试,包括矿料进料、烘干、提升、筛分、称重,沥青脱桶、贮存、保温、提升、称重、喷洒二者混合后的拌和、卸料等环节,拌和设备调试完后进行试拌,试验人员按照目标配合比设定料的流量比例,不加沥青干拌,对二次筛分后进入热料仓的材料取样筛分,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尔后取用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三个沥青用量进行拌和,并制作马歇尔试件,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根据前期试验确定各种矿料比例及沥青用量,将其输入拌和站的控制电脑自动执行。经实际筛分的混合料级配符合

28、要求后,对各种矿料掺配比例不能随意调整,混合料整个拌和过程中禁止手动操作。3 拌和(1)每天开拌前应对拌和设备进行检查。如仪表显示数据和实际数据是否吻合、各种温度控制、集料配比、传感打印系统、沥青泵及管道、计量器是否受堵等。在拌和过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温度等参数,作为过程控制和总量检验的依据。(2)拌和厂冷料斗安装时,必须在冷料斗上口两个冷料斗相接处安装一块加高斜挡隔板;同时,使用装料斗宽度小于冷料斗上口宽度的装载机向冷料斗供料,以避免不同规格冷料相混。(3)热料仓和冷料仓进料要相匹配,振动筛筛孔尺寸及安装角度,筛层数量与配合比规定的集料规格相吻合

29、,防止待料溢料,每天开盘时集料应提高加热温度,干拌23 锅废弃后正式拌料。(4)拌和机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规格尺寸应根据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与最大粒径确定,最大筛孔宜略大于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其余筛孔应尽量使热料仓供料大体均衡,不同级配混合料必须配置不同的筛孔组合;但必须严格控制最大粒径。(4)拌和时间与普通沥青相比要适当延长5 秒(每锅4050 秒,其中干拌不得少于5 秒),采用先将砂石料放入干拌5 秒后加入沥青,拌和几分钟后再加矿粉的方式,一定要注意投料方式。(5)及时抽样检查沥青含量和矿料级配,调整施工配合比偏差,以使矿料级配与沥青用量达到最佳值,并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工地试验室的马歇尔

30、试验每天上午1 次,下午1 次(试件数量不少于6个)并检查混合料外观是否均匀一致、有无花白料、有无结团成块、有无沥青过热现象或粗细料分离现象,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时间以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料包括矿料充分烘干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准。(6)装车不能随拌随装,贮存仓要贮存一定混合料,贮存仓要有自动保温设备,确保拌制好的混合料温度损失不大于10,且不得有沥青滴漏。普通沥青和改性沥青混合料储存时间分别不得超过72h 和24h。当日拌制好的混合料当日铺完,严禁在贮存仓贮存。(7)严禁用回收粉尘代替矿粉。拌和机排放的粉尘进入地面粉尘池,然后用装载机配汽车集中堆放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粉尘清理必须经监理人员对数

31、量统计复核后,才能运走。(8)严格控制沥青加热温度、集料加热温度、拌和温度、出厂温度。各施工阶段温度应符合表3-15 要求。混合料出厂温度高于195,必须坚决废弃。并随时观察出料冒烟情况,如果冒的是白烟属正常情况,如冒浓浓的青烟,就应特别注意,立即检查温度是否超过规定值。(9)矿粉仓应配备振动装置以防止矿粉起拱。当掺加水泥时,宜增加粉料仓,否则必须设置专用管线和螺旋升送器直接加入拌和锅,但要注意因密度不同而发生离析。4.6.5运输: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或运距过长,应适当提高拌合温度并采取相应保温措施,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1 必须维护好便道,缩短运输时间

32、并确保平稳,减少运输离析。2 采用15t 以上的自卸式装料车装料,装料时车辆前后移动,分三次“品字型”装最好,以减少混合料离析。装好后加盖不透水彩条布或棉被覆盖。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故障,必须尽快排除,改性沥青混合料温度低于160按废弃处理。3 运输车辆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污物。否则,必须在岔口混凝土硬化处冲洗净轮胎后进入工程现场,以防止工程交叉污染。4 混合料运输车必须填写运料单,运料单实行一车一单,出厂时检测出厂温度并填写在运料单上,摊铺现场凭运料单进行验收,并检测混合料的现场温度、外观质量,已经离析、结块的混合料废弃不用。5设专人指挥、协调,要保证前场与后场的信

33、息畅通。为保证施工的连续性,运输汽车的运输能力应比拌和能力及摊铺能力有所富余,开始摊铺时排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输车不少于4 辆,施工过程中摊铺前方一般安排35 台运输车等候卸料。4.6.6摊铺:当单幅路面宽度大于摊铺机的工作宽度时,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并行摊铺,避免形成纵向冷接缝。1 摊铺前准备工作(1)摊铺、碾压工艺流程如图4-2 所示摊铺、碾压工艺流程(2)按照“厚度优先”的原则,中下面层采用挂钢丝引导高程控制方式,以确保厚度,上面层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自动找平装置严格按照规程安装,安装误差不超过允许误差。将3mm 钢绞线挂于钢筋桩支架上,用紧线器拉紧,以此作为摊铺机摊铺的基准线;2 台同型

34、号、同规格参数的摊铺机中间采用铝合金条控制高程和厚度。前一台摊铺机的两传感器一边放在钢绞线上,另一边放在铝合金上,采用双纵坡的方式控制高程及平整度。另一台摊铺机的传感器一边用滑靴放在已摊铺的混合料上,另一边放在钢绞线上。大中桥的中面层必需设置挂篮并挂线,上面层走平衡梁保证厚度。在铺筑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时必须考虑弦线参考基准本身的误差(分高程误差和弦线的挠度误差),对于调平滑靴基准来说,误差主要来源于混合料表面的不平整以及由于滑靴的跳动等原因的误差,安装时要注意滑靴板的弹簧方向。(3)摊铺机的调整熨平板宽度、底面平整度、初始工作角、拱度调整以使螺旋布料器与熨平板前缘距离的调整要处在最佳状态,熨平

35、板的前缘与布料螺旋之间的距离调到中间位置。螺旋布料器高度以既往经验设置在低位,新出厂的机器一般调整在中位,确保布料器通道内的材料左右流动通畅,并保证摊铺过程中材料处于布料器直径的2/3 的位置;供料系统必须均匀、稳定的供料。每日摊铺机就位时必须牢记前日摊铺机结束时的工作仰角,以便第二天施工时按相同仰角设置,技术人员根据以往资料确定工作仰角与摊铺厚度的回归关系,结合混合料松铺系数确定每日的摊铺时的起始工作仰角,这样才能保证横向接缝的平整。摊铺作业中的仰角应在试验路段中精确测量,同一台摊铺机工作仰角取决于铺层厚度、材料、施工温度、机械设备。特别注意,调平油缸因内泄时差原因所产生的仰角不能反映真实情

36、况的现象,这对于作好接缝处理很重要。熨平板振捣梁的调整主要依据摊铺的厚度和密实度来确定,振动熨平板的预压密度应不小于85%,一般情况下摊铺厚度大,密实度要求高,采用较大振幅。中、上面层可采用低幅(夯锤凸出量4mm 左右,夯锤冲程,主夯/副夯在9/9mm)、高频(频率2022HZ 每分钟12001400 次/分)。熨平板振动频率调至6570HZ,振捣的频率不能过高,否则会引起混合料细料上浮,产生上下离析。摊铺时设专人处理路面与路缘石顺接,沥青上面层铺筑碾压结束后约低出路缘石23mm,并保持结合密实,线型顺滑。摊铺层表面有局部或条状离析现象时,及时用2cm 的方孔筛人工补适量细补救。采用两台型号、

37、性能、新旧、配置完全一致的摊铺机联合摊铺,螺旋输送器和仰角调到能满足施工要求,摊铺机螺旋安装反向叶片,以减少混合料离析。安装螺旋布料器时要注意方向。纵坡传感器的安装、检查与调整。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自动调平系统采用单侧或双侧纵坡控制,纵坡传感器安装必须牢固,有专人看管,不得掉线。接触式传感器调节熨平板上的厚度调节手柄,调节出合适的摊铺厚度,纵向传感器指示灯上下闪动表示厚度调节完毕。纵向传感器的灵敏度数值越大灵敏度越高;摊铺上面层时,采用灵敏度相对低的刻度值,中下面层反之,以满足纵坡和平整度要求。每一层的纵坡传感器灵敏度刻度值应通过试验路段具体确定,下面层双机联铺时也可采用单侧纵坡与横坡控制的组合

38、方式(超高缓和段禁止采用)。尽可能使用非接触式控制器,它有非常方便的人机交互介面,能直观的显示各种参数和动作状态,自动清除偶然因素带来的误差。应根据摊铺层厚度、宽度、摊铺速度,调整刮料板的开度,保证螺旋布料器处混合料的压力稳定。压力大(即熨平板前堆料多),压力小(即熨平板前堆料少),都会使厚度增加或减少,降低平整度。2 沥青混合料摊铺(1)摊铺混合料的速度:下面层摊铺速度宜为26m/min,中、上面层摊铺速度宜为13m/min。摊铺机在摊铺时,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速度从摊铺开始至摊铺结束是一个不变数,摊铺过程中不允许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两台摊铺机宜前后错开1020m,梯队

39、作业,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宽度的搭接;上下层搭接位置应错开20mm 以上。要求在摊铺前至少有3 台以上的运料车等侯,但不得超过5 台,以避免待摊时间长,降低温度。(2)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或基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中面层根据情况选用找平方式。直接接触式平衡梁的轮子不得粘附沥青。铺筑改性沥青或SMA路面时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 下卧层的表面温度()相应于下列不同摊铺层厚度的最低摊铺温度()普通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混合料或SMA沥青混合料80mm80mm30130125124145140139(

40、3)熨平板的预热:在摊铺前,熨平板必须清理干净,调整好熨平板的高度、横坡度后,开始预热熨平板。熨平板预热温度应接近沥青混合料温度,不宜太热或过热,否则会影响摊铺质量。一般预热时间0.51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铺筑过程中应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熨平板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至摊铺的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拌和厂出料和运输摊铺机现场一切准备工作就绪,通知拌和厂出料。达到5 辆待料车时,开始摊铺。后到料车先摊,以减少温度损失。(4)运料车卸料和摊铺:卸料前测量混合料温度,料车缓慢后退到摊铺机前,轻轻接触摊铺机后,(必须有专人指挥)挂空档,轻拉

41、手刹向摊铺机料斗缓慢卸料,直到料斗满。摊铺机边受料边将混合料输送到分室,摊铺机按事先确定的速度起步摊铺,摊铺机推着料车行走,料车均匀向料斗卸料,卸完后立即起步离开。在运料车卸料期间,不要用完摊铺机受料斗中的沥青混合料,留少部分混合料在受料斗中,以减少离析。第二辆车立即后倒至摊铺机前2030cm 即停车挂空档,摊铺机推动料车前行。(5)调整摊铺机布料器的速度,保证布料器连续运转,使出料连续而缓慢;保证两侧混合料不少于布料器2/3 高度,以减少摊铺离析。(6)面层混合料必须在下卧层表面温度10时才允许施工。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不低于160;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不低于135(正常施工)/或150

42、(低温施工)。(7)混合料异常现象:摊铺层表面有长短不一小沟,混合料中有超粒径颗粒,可能是二次筛分筛网有破洞或周边有较大空隙,应通知拌和厂及时处理;摊铺机后局部或带状粗集料集中,原因可能是下层平整度不好,应将此铲除人工补齐整平。明显的粗颗粒离析应分析离析的原因,在各个环节消除。条带离析主要是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和熨平板安装不协调,或与螺旋布料器固定杆有关,应及时检修进行调整,已铺的人工补撒细混合料予以补救。4.6.7碾压:1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分初压、复压与终压三步完成。初压: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温度较高时进行,必要时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碾压遍数为12 遍。在直线段,压路机从外侧向中间碾压,在平曲

43、线超高段,应从低处向高处碾压。适宜的碾压速度为23km/h。重复碾压宽度应不小于压路机轮宽的三分之一。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得突然改变,压路机启动、停止时必须放慢速度。复压:采用重型胶轮压路机碾压, 复压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式双钢轮压路机进行,它是获得密实度最主要的手段,一般采用高频率低振幅的方式进行碾压。施工中主要应控制复压的温度。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 碾压轮宽度,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为止。适宜的碾压速度为3.54km/h。终压:终压应紧接复压后进行,终压时应注意采取收迹碾压的措施,所有碾压工作应在规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完成,以免温度过低碾压痕迹无法消除。采用双

44、轮钢筒压路机碾压2 遍以上,以无明显轮迹为止。适宜的碾压速度为2.53.5km/h。压实过程控制(1)压路机采取并列梯队作业方式,避免首尾相接的纵列方式进行碾压。一进一退为一遍,一轮一行顺次碾压,严禁在一个碾压行上完成所有碾压遍数,换行碾压时重叠1/21/3 轮宽;碾压换行时,在下承层或已碾压完毕的路段上长距离V 字型转弯换行;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急转弯、急刹车,保证面层表面不受破坏;碾压第一遍后,由专人检查平整度,必要时进行修补。碾压过程中及时检测温度和压实度,并填好有关记录资料。(2)压路机不得停在高于70的已碾压好的混合料上;防止油料、润滑脂或其它有机物在压路机操

45、作时或停放时洒在路面上;压实机械工作轮要进行喷水,但应严格控制喷水量。为保持碾压温度,前进时喷水,后退时可不喷水;严禁使用柴油喷洒胶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剂或轮胎外围加设围裙保温。(3)碾压时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42HZ)、低幅(0.46mm)均衡、匀速、由边向中、阶梯重叠碾压”的原则,先轻后重,先稳压后振动,三个阶段连续完成无中断。终压时安排专人用3m 直尺紧跟压路机检测平整度,发现不平整处及时处理。所有机械都必须连续稳定地作业,尽量避免人工修正。(4)每天摊铺机作业完成后,必须对夯锤、熨平板、螺旋布料器等部位用柴油清洗,清洗时不得污染路面。(5)施工现场至少配备12 台小型振动压实机具,以用于压路机不便压实的地方,如摊铺机前缺陷处理、路缘石根部和桥面防撞护栏根部、桥头搭板等。4.6.8 突变点及特殊部位的处理原则1 中上面层松铺后个别高峰的处理原则在摊铺过程中由于不可预见的因素造成摊铺机停机或混合料将熨平板垫起,会形成个别突变点(510mm),应由技术熟练的工人乘热削峰,用细料找平,边处理边用3m 直尺检测,用粉笔做标记以便于压路机碾压。个别峰值碾压后较大时(10mm)一律切割处理。2 接缝处理原则(1)施工结束后,在摊铺带末尾设置横缝,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可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沥青层较厚时也可作阶梯形接缝(见图4-2)。 已压实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