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办公用地强夯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18650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某办公用地强夯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某办公用地强夯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某办公用地强夯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某办公用地强夯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某办公用地强夯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某办公用地强夯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某办公用地强夯施工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试夯:3三、试验的目的:3四、施工部署3五、施工方案3(一)、施工准备:3(二)、施工方案41、技术要求42、施工布骤73、现场监控84、参数确定95、强夯施工流程图书9六、施工重点10七、质量保证措施10八、安全保证措施11九、施工应急措施12清远加多宝草本植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强夯工程 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场地位于清远市佛岗县汤塘镇106国道花山站南侧约10m,(“新菱”与慧轩纸品包装有限公司中间)。场地原始地貌单元属剥蚀残丘,后经人工开挖回填,场地大部分较平整,南边地形起伏较大;场地南边局部现状为石山,场地基本保持山地原貌。本次施工清远加多宝植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

2、)工程强夯处理,该区域施工面积为155240m2,其中有部分含水量饱和的区域约4565 m2。由于施工场地为挖方和填方区域、现场地形高地起伏高差较大、地下水位高及地层含水丰富等特点,为满足现场的施工要求采用200吨强夯机作业。在施工场内设集水井降低地下水位,局部地块含水量饱和加填强风化岩处理。本次施工针对该区域进行分地块施工方法,把挖方及填方厚度不同的地块采用不同的夯击次数进行,在施工范围内按回填土层厚分或含水量饱和区域为四类地块;场地内开挖或填土层厚度在3m内为一类地块、填土层厚为3m6m为二类地块、填土层厚6m以上为三类地块。填土层的厚度为现状地面标高与原地形图的高差,另把含水饱和的区域定

3、为四类地块。地质条件复杂,我司应甲方要求为该施工区域施工专程从深圳专家库邀请两位地质专家对现场进行踏勘,并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议。本次方案是以专家论证会议中专家提出的施工方法进行编制。二、试夯:我司在甲方指定区域进行试夯作业,拟试夯区为20m20m。三、试验的目的:按设计要求根据机械设备通过试验段确定强夯落距、逐点夯击数等工艺参数,从而指导施工。四、施工部署1、熟悉和掌握有关的图纸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及图纸会审记录。2、材料、人员、机械设备、各种工具应提前进场准备好。3、本次设备采用波兰KU1207履带式强夯机配直径为2.2m平底锤,锤重为1015吨,能量等级为2000KN.m。4、工期:工期为

4、90天。5、质量: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五、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人员配备序号职务人数工作内容1施工负责人1全面负责现场施工策划、管理及协调2技术负责人1负责现场技术管理、对现场技术把关3技术员1负责施工现场具体技术工作4施工员1负责机械设备指挥,现场施工监督5安全员1负责施工现场安全6质量员1质量管理7测量员2负责现场施工放样、施工监测2.目标工期为90天(日历天)3、机械设备根据施工设备调配计划组织进场。进场前,必须对所有设备机具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性能良好。对进场的设备及时进行安装调试,开工前应进行检查和试运转。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机械名称型号规格数量 (台)产地备注1履带式

5、强夯机波兰KU12073波兰2履带式推土机D601日本3全站仪TORCON-GTS-6021日本4水准仪苏州一光3中国(二)、施工方案1、技术要求一类地块为开挖区域或填土层厚为3m以内的区域。强夯施工采用逐点夯实与满夯相结合的方法,夯点第一次间距:为7m7m,第二次夯点在之前的7m7m之中梅花形布3.5m3.5m夯点,夯能量2000KNm2500KNm,实际锤重量200KN300KN,单点夯击数68击,后锤印搭接上一锤印1/4。施工过程中测量员使用水准仪对每点每一次夯击夯沉量作好记录至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不大于10cm为止完成一个单点夯击,两遍点夯间隔时间不少于一周,最后一遍点夯按夯沉量收锤标准

6、控制。二类地块为填土层厚为3m6m区域。强夯施工采用逐点夯实与满夯相结合的方法,夯点第一次间距:为7m7m,第二次夯点在之前的7m7m之中梅花形布3.5m3.5m夯点,夯能量2500KNm3000KNm,实际锤重量200KN300KN,单点夯击数79击,后锤印搭接上一锤印1/4。施工过程中测量员使用水准仪对每点每一次夯击夯沉量作好记录至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不大于10cm为止完成一个单点夯击。如果第一遍夯达到设计要求,则用推土机对场地进行平整后重复夯击一遍。最后一遍点夯按夯沉量收锤标准控制。三类地块为填土层厚为6m以上区域。强夯施工采用逐点夯实与满夯相结合的方法,夯点第一次间距:为7m7m,第二次

7、夯点在之前的7m7m之中梅花形布3.5m3.5m夯点,夯能量3500KNm4000KNm,单点夯击数810击,后锤印搭接上一锤印1/4。施工过程中测量员使用水准仪对每点每一次夯击夯沉量作好记录至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不大于10cm为止完成一个单点夯击。如果第一遍夯达到设计要求,则用推土机对场地进行平整后重复夯击一遍、以此类推进行多遍夯击。每两遍夯击间隔时间不少于一周。最后一遍点夯按夯沉量收锤标准控制。第四类地块大部分处于人工填土层厚为6m以上的区域,其含水量饱和,对施工影响较大,根据专家论证意见:施工前采用明排水方式,在第四类地块周边已经布设11个集水坑,集水坑为1.5m1.5m深为5m,每个集水

8、井安放一台水泵抽排水。集水坑可按现场实际情况增设。降低水位后,地基已经长时间水浸泡后不利施工并不能承载,采用加填的方式对该地块处理。用中强风化岩石换该区域,粒径10以内,堆填厚度11.5m,堆填的范围应该扩大,便于强夯机械设备行走,强夯挤出的湿土及时用推土机推走。现场地下水是由施工场地周边的山塘水,在施工前期把山塘里的水抽干排除,断绝外来地下水影响。待地下降到场地平面4m以下方可施工。强夯施工采用逐点夯实与满夯相结合的方法,夯点第一次间距:为7m7m间距,夯锤采用2.2m直径平底锤,锤重约1015T,能量2000KNM以内,加密夯击点的方式进行处理。第二次夯点在之前的7m7m之中梅花形布3.5

9、m3.5m夯点,单点夯击数810击,后锤印搭接上一锤印1/4。施工过程中测量员使用水准仪对每点每一次夯击夯沉量作好记录至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不大于10cm为止完成一个单点夯击。如果第一遍夯达到设计要求,则用推土机对场地进行平整后重复夯击一遍、以此类推进行多遍夯击。每两遍夯击间隔时间不少于一周。最后一遍点夯按夯沉量收锤标准控制。2、施工布骤(1)平整施工场地:压实完成的路基要保证大面积平整;(2)测量放样:在场地内施放桩号,并测量其高程,每个断面5点,每个区域按点夯间距定一个断面,测量完成后按设计横向3.5m,纵向3.5m间距放夯点,并在夯点中心做好标记,要求误差小于10cm;(3)夯机就位:测量

10、放样完成后夯机就位;(4)夯锤高度确定:根据事先计算好的数据,在夯架上做好标记,并将钢丝绳长度调整到预定位置,以便于作业;(5)将夯锤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再次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6)重复步骤(5),按设计夯击次数和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7)重复步骤(5)、(6),完成前四个点的夯点的夯击,并找出最佳夯击次数;(8)推土机将夯坑整平,并测量场地高程;(9)调整夯锤落距至5.55对点夯后的路基进行满夯1遍,将路堤夯实,满夯完成后将路基整平并测量夯后路堤高程;(10)停夯标准,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停夯:A当夯坑过深

11、起锤困难时。B后两击平均沉降量8cm10cm时。C当夯点周围土挤出隆起过大时。D发生弹跳现象时。3、现场监控(1)强夯施工过程中设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和落距,以确保单点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在每批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并做好记录。(2)夯击过程中应及时准确记录以下各项数据 .每个夯击点的每击夯沉量、夯坑深度、开口大小。.每批夯击完成后,测量场地的夯沉量并做好记录。.施工纪录应妥善保管,作为施工资料存档。4、参数确定根据试验段收集的数据进行总结,确定施工参数,并上报予以审

12、批。5、强夯施工流程图书标 高 控 制平 整 场 地 一遍置换强夯夯 坑 推 平夯 能 控 制击 数 控 制夯 后 标 高进行原位一遍浅层强夯遍点夯 场地整平 普 夯提交测试报告检 测能 量、击数、搭接 控 制标高控制验收交工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六、施工重点1、当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集水井数量跟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湿土上铺11.5米中强风化碎石在上夯击把湿土挤出用推土机推离。夯坑内或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2、强夯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强夯施工而造成损坏。七、质量保证措施(1)根据设计图纸和夯

13、点平面布置,放设夯点位置,布点的误差控制在5cm以内。(2)夯机就位垫平主车,夯锤对准夯点,方可起锤。夯锤中心位移不得大于15cm。(3)夯机起锤平稳,如夯坑出现较大倾斜时应将夯坑回填重新施夯,保证夯击能的有效传递。(4)主夯点和次夯点的夯击间隔时间不小于24小时。(5)认真做好夯前夯后场地标高测量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6)施工中认真观测每击夯沉量,做好记录,同时注意观察施工中的各种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会同有关单位、人员研究处理,并做好隐蔽工程纪录。(7)夯坑周围没有过大隆起和不因夯坑过深发生拔锤困难的前提下,应连续贯入设计单点击数。(8)点夯结束进行满夯施工,满夯时要锤印搭接严密

14、,严禁漏击。(9)满夯结束后,进行夯后检测工作,并提交强夯检测报告。(10)施工纪录包括地面沉降观测、夯坑沉降观测(逐个夯点进行)。每遍夯击完成后,交验施工纪录,由监理工程师和技术主管负责签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1)检测夯坑压实后,压实度能否达到要求。(12)施工中夯前、夯后检测的路基标高桩号位置要对应,以便于夯前夯后的高程比较。(13)质量检查内容序号检查项目方法检测频率备注1每击夯沉量水准测量每坑每击检测2最后两次沉降量水准测量每坑检测3每遍夯击后地面沉降量水准测量两次八、安全保证措施(1)必须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起重机的使用应遵守操作规程

15、。为防止夯击时击伤设备,起重机应有防护装置和措施,并经常检查和保养有关部件。(3)施工中应经常性对夯锤、脱钩装置、吊车臂杆和起重索具等关键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4)强夯施工必须实行统一指挥,各岗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5)夯锤起落过程中,除起重机司机外,所有人员退到安全线以外。现场工作人员均应戴安全帽。九、施工应急措施1. 施工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2.现场备有生活车作为应急使用。3.工地设工地医疗室,备有应急药品和医疗器械。十、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现场做好施工标示牌,注明作业区段、内容及施工负责人。2、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要对机械、设备及时检修,尽量减少噪音、废气污染。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2011-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