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机场航站区扩建交通市政工程临时用水用电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18657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某机场航站区扩建交通市政工程临时用水用电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东某机场航站区扩建交通市政工程临时用水用电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广东某机场航站区扩建交通市政工程临时用水用电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广东某机场航站区扩建交通市政工程临时用水用电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广东某机场航站区扩建交通市政工程临时用水用电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某机场航站区扩建交通市政工程临时用水用电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某机场航站区扩建交通市政工程临时用水用电施工方案.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深圳机场航站区扩建交通市政工程第二合同段临时用水用电施工方案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二一一年十月工程名称:深圳机场航站区扩建交通市政工程第二合同段建设单位: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深圳市鲁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编制:审核:审定: 审批: 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二一一年十月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1.编制说明11.2.编制依据11.3.编制范围2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22.1.工程概况22.1.1.工程概况22.1.2.项目建设及服务单位22.1.3.工程范围32.1.4.承包方式32

2、.1.5.周边环境32.2.设计概况32.2.1.道路设计概况32.2.2.给排水、中水设计概况42.2.3.燃气工程设计概况42.2.4.电力、电信设计概况42.2.5.交通工程设计概况52.2.6.污水提升泵站设计概况52.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52.3.1.地形地貌52.3.2.地层岩性62.3.3.水文地质条件62.4.场地不良地质现象72.5.施工目标72.5.1.工程质量72.5.2.职业健康安全72.5.3.文明施工72.5.4.环境保护72.5.5.工期72.6.施工主要工程量82.7.工程特点10第三章 施工临时用电计算113.1.现场勘测113.2.配电线路113.3.

3、用电负荷计算113.3.1.用电功率统计113.3.2.用电量计算123.4.变压器选择123.5.设计配电系统123.5.1.线路分布及导线截面选择123.5.2.电流计算公式123.5.3.截面计算133.6.配电线路形式和基本保护系统133.6.1.配电线路敷设133.6.2.接地装置设计13第四章 施工临时用水计算144.1.施工临时用水计算144.2.管径计算15第五章 安全技术措施155.1.安全技术措施155.1.1.施工用电管理155.1.2.接地、防雷及安全电压165.1.3.电气设备设置与安装165.1.4.漏电保安器设置175.1.5.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185.1.6.

4、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路195.1.7.照明195.2.预防电气火灾措施20第六章 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206.1.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216.2.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226.3.电焊机安全管理规定236.3.1.电弧焊的一般规定236.3.2.交流电焊机安全管理规定246.4.危险源辨识246.5.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246.5.1.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256.5.2.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25附图1.施工用电总平面布置图28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为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保障施工现场用水用电安全,防止触电和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特编制该临时用水用电

5、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勘测和该工程施工特点,依照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和深圳市施工安全监督站颁发有关文件及其它一些相关性的电气技术标准、法规、规程进行该方案的编制。本工程临时用水用电设计仅限于施工和临设使用,其它工程临时用水用电另行布置。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11月12日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

6、GJ46-2005;(5)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04;(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7)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8)深圳机场总体规划;(9)深圳机场新航站区综合服务区详细规划;(10)深圳机场新货运区修建性详规;(11)深圳机场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12)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05年修订版);(13)深圳机场枢纽交通规划(2004);(14)本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及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15)现场踏勘及我公司多年来从事市政工程所积累的经

7、验。1.3.编制范围本临时用水用电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深圳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交通市政工程第二合同段工程项目,机场进场路JC1(K0+295.700K1+245.933段);出场路CC(K2+880K4+336.620段);连接道路JC2及 JC3路(K0+000K0+799.359、K0+000K0+372.504段);D支一路、D支四路、D支五路;综合服务区A路、C路及D路(K0+000K1+614.102、K0+000K0+336.62及K0+000K0+648.450段);货运西路(HY0+000HY2+699.803段);机场南路污水提升泵站、航站楼东、西污水提升泵站。第二章 工程概况

8、及特点2.1.工程概况2.1.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部,南接机场南路,沿货运西路经机场进、出场路向北延伸,北止于T3航站楼,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设计车速分别为40km/h和30km/h;设计标准轴载:BZZ100;设计年限:交通饱和设计年限20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规划路面宽度分别为100m、65m、25m和16m。道路总长约11000m,道路设计路面宽窄变化较大,主要道路设计宽度分别有100m、65m、25m、16m、14.5m等,全长约11230m,沥青路面面积199543,花岗岩道板面积48997,花岗岩路侧石及平缘石42148m(见图1.1)。机场进场道路

9、:26.1(城市绿化带)4.5m(人行道)15m(侧分隔带)+11.5m(机动车道)+26.9m(中央分隔带)+11.5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100m。机场出场道路:2.5m(人行道)2.5m(侧分隔带)+11.5m(机动车道)+30m(中央分隔带)+11.5m(机动车道)7.0m(人行道)=65.0m。D支一路、D支四路、D支五路:5.0m(人行道)15.0m(机动车道)5.0m(人行道)=25.0m。货运西路道路:15.0m(机动车道) 。2.1.2.项目建设及服务单位(1)建设单位(发包人):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2)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3)勘察单

10、位:深圳市南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1.3.工程范围本工程承包范围包括十二部分,道路、给水、中水、污水、雨水、电力电信、燃气、冷凝管、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污水提升工程,具体范围如下:(1)机场进场路JC1(K0+295.700K1+245.933段);(2)出场路CC(K2+880K4+336.620段);(3)连接道路JC2及 JC3路(K0+000K0+799.359、K0+000K0+372.504段);(4)D支一路、D支四路、D支五路;(5)综合服务区A路、C路及D路(K0+000K1+614.102、K0+000K0+336.62及K0+000K0+648.450段);(

11、6)货运西路(HY0+000HY2+699.803段);(7)机场南路污水提升泵站、航站楼东、西污水提升泵站。2.1.4.承包方式本项目工程承包方式为:包工、包料、包验收。2.1.5.周边环境拟建场地属于原海边滩涂吹填而成,地势开阔,地面坡度平缓,大部分地段已填土整平且低于路面设计标高,局部地段积水,部分地段堆载了大量的堆填土及建筑垃圾,从而表现为高低不平。2.2.设计概况2.2.1.道路设计概况(1)机场进内、出场路、D支四路及D支五路:4cm改性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混凝土(SMA-13)掺0.3%增强纤维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粘层(

12、0.4L/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3)沥青稀浆封层(ES-3)1cm透层沥青24cm厚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20cm厚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碾压路床(压实度95%)。(2)A、C、D、路、D支一路:4cm改性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混凝土(SMA-13)掺0.3%增强纤维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粘层(0.4L/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3)沥青稀浆封层(ES-3)1cm透层沥青20cm厚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20cm厚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碾压路床(压实度95%)。(3)货运西路:4cm改性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混凝土(SMA-13)掺0.3%增强纤维6

13、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粘层(0.4L/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3)沥青稀浆封层(ES-3)1cm透层沥青20cm厚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15cm厚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碾压路床(压实度95%)。(4)道路人行道结构(从上而下):2cm厚花岗岩道板2cm厚M710水泥砂浆12cmC20水泥混凝土层15cm 水泥稳定石屑(水泥掺量5.5)碾压路床(压实度93%)。2.2.2.给排水、中水设计概况本工程为深圳机场交通市政工程配套管网工程,工程内容主要包括给水管道、污水管道、中水管道和雨水管道。 : 根据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范围场地内分布

14、的地层有人工填土层(Qml)、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 及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下古生代震旦系云开群花岗片麻岩.勘察期间测得各钻孔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0.21 4.10m,标高0.583.82m。2.2.3.燃气工程设计概况本工程为深圳机场燃气市政燃气工程,采用聚乙烯燃气管道连接:机场设计范围内 (详见燃气系统图)采用De200管径,在适当位置预留De160接口,供机场范围内建筑使用。 燃气管接机场南路De200干管,按规划要求预留De200接口,管道成支状按沿道路红线布置, 末端至D15路及GTC离岗平台处(详见平面图),末端压力满足相关要求。2.2.4.电力、电信设计概况此工程为深圳

15、机场交通市政工程,市政管线为新建,无现状管线;按业主要求沿在设计范围内布置隐蔽式动力电缆沟及预埋电信管群,电缆沟规格包括1.2*1.2m单双电缆沟,电信管群采用18孔110及8孔110。动力电缆沟及电信管群电力电信管在设计范围内采用环状+支状布置,起点接机场南设计管线,末端至GTC离港平台,进出场路管线由通过D支一四路连接成环,沿途按实际需求布置预留工作井。2.2.5.交通工程设计概况(1)交通标线:是交通管理设施,其引导交通和保障交通安全的作用,具有强制性、服务性和诱导性。交通标线按功能可分为指示标线、禁止标线和警告标线三类。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指示标线包括各种车道分界线、车行道边缘线、人行横道

16、线、人行道预告标志线、导向箭头等。该段道路全线路段设置了车道分界线(白色虚线,线宽15厘米)和车道边缘线(白色实线,线宽15厘米);交叉口按规定设置各种导向箭头。采用的禁止标线有停止线。(2)交通标志:是显示交通法规及道路信息的图形符号,它使交通法规得到形象、具体、简明表达,它提供的交通信息,起到指路导向、指挥、控制交通、保障交通安全、提供指路导向,提高行车效率的作用,是交通部门正确执法的依据。交通标志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2.2.6.污水提升泵站设计概况本工程新建三座污水提升泵站,位于航站楼以西、出场路以北,发电机房以东。主要收集航站楼西侧的污水。 计算最高日污水量为Q

17、=3000m /d。坐标系X/Y坐标是深圳独立坐标系,P/H坐标是机场坐标系,高程系统为56黄海高程系统。管道中心线,阀门井,室外 消火栓平面定位:除有定位坐标者外,管道中心线应根据与道路中心线距离,并与道路中心线平行确定。设计图中尺寸,井 径以毫米计,其余以米计.设计图中给水管道所注标高为管中心标高;雨水管渠,污水管渠所注标高为管渠内底标高.设计 管线与现状管线相交处,施工前应先复测现状管线位置及标高,确定设计管线能顺利衔接,方可施工。管位、标高应以实际情况为准。2.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2.3.1.地形地貌工作区内地貌类型属于海积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地面坡度平缓,全部地段已人工填土,原

18、始地貌特征不明显。 部分地段堆载了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从而使拟建道路地形表现为高低不平,地面高程大多低于设计路面。2.3.2.地层岩性根据场地勘察报告,地层岩性自上而下简述如下:工程地质结构及特征:场地地层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可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1)新近堆积填土:根据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分为填筑土和冲填土。填筑土分布全路段,主要由粘性土及少量砂土组成,不同地段不同程度地杂有碎石块、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结构不均有,欠压实,局部地段稍压实;冲填土为人工吹填的富含贝壳、螺壳的砂土,主要分布于道路起始段。(2)植物层:由粘性土含少量植物根须组成,湿、软塑,主要存在项目的西北侧。(3)第四系全新统海积层

19、:根据土的性状不同分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和中砂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局部路段存在,灰黑色、浅灰色、黑色,流塑,混砂,流塑,夹粉土、粘土等为主;中砂层,灰黑色,浅灰色、黑色,饱和,贝壳碎屑,具高压缩性,分布不均匀。(4)第四系全新统陆相冲积层:根据土的性状不同分为亚粘土和砾砂。亚粘土呈砖红夹黄色,湿,可塑,结构均有;砾砂层主要呈现为:浅黄黄色、灰白色、松散中密,饱和,夹中砂,砾砂混粘性土,稍密为主,局部为中粗砂。(5)第四系上更新统残积层:以砂质粘性土为主,次为砾质粘性土。由下伏花岗岩片麻岩风化残积而成,坚硬可塑,夹砾质粘土,局部夹风化岩岩块,具中高压缩性。 (6)震旦系变质岩:按风化程度分为全风化

20、花岗岩片麻岩、强风化花岗岩片麻岩、中风化花岗岩片麻岩、微花岗岩片麻岩4个亚层。2.3.3.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市政道路毗邻大海,沿线地下水丰富,水位较高。地下水赋存条件主要分为孔隙水及基岩裂缝水。孔隙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海积砂层和冲积砾砂层中,基岩裂缝水混合花岗岩强风化中等风化层中,略具承压性。地下水同时受地表水、海水的补给。道路沿线大部分地段未见引起地下水和地表污染的污染源。地下水水位埋深受地表水、海水水位变化影响,与海水的潮汐相关,地下水混合稳定水位埋深0.22.8m。根据勘察资料分析结果,工程区域范围内地下水对长期浸水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2.4.场地不良地质现象不良地质现

21、象及特征:经现场踏勘及参考周边道路地质勘察报告,工程范围内存在有:(1)素填土:土质不均匀,夹有碎石、块石,属较不稳定土体,容易造成局部基坑坍塌。(2)海积软土:具有空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具触变性、流动性和不均匀性,属较不稳定土体。(3)饱和状态下残积土、全风化岩:土质不均,属较不稳定土体,受施工干扰,强度骤降,渗透性增大。2.5.施工目标2.5.1.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现行的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2.5.2.职业健康安全无生产安全一般及以上事故,无责任设备、火灾、爆炸事故。确保达到深圳市安全文明工地。2.5.3.文明施工努力做好规范管理,达到市文明工

22、地标准。2.5.4.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控制噪声污染,控制污水排放。2.5.5.工期按计划于2011年11月1日开工,合同工期不超过总日历天数412天,确保在2013年12月15日完工。2.6.施工主要工程量本工程项目主要工程数量见表SZ-01:表SZ-01 主要工程量统计表序号工 程 项 目单 位数 量(清单量)一道路工程1路基挖土方m330002路基填土方m3158734.393绿化带回填土方m315079.314余方弃置土方m33002.035水泥稳定层(4%水泥 20cm)m2132515.856水泥稳定层(4%水泥 15cm)m225548.037水泥稳定级配碎石(5%水泥 24c

23、m)m2109300.428水泥稳定级配碎石(5%水泥 20cm)m250086.699沥青混凝土路面m2149595.710安砌车行道花岗岩路缘石m13840.6611安砌车行道花岗岩路侧石m1255412人行道15cm 厚5.5水泥稳定石屑m2426095.0813现浇混凝土人行道及进口坡m2440945.5414人行道2cm厚浅麻灰色花岗岩步道砖铺设m237766.9615人行道2cm厚深麻灰色花岗岩步道砖铺设m210790.5616人行道2cm厚黑色光面花岗岩(表面凿槽)步道砖铺设m25395.2817人行道2cm厚花岗岩(表面凿槽)盲道砖铺设m24613.7418安砌人行道花岗岩平缘

24、石m17694.9619大理石车止石个13420花岗岩树池个24621铺筑沥青混凝土 粘层、透层m2149595.722稀浆封层m2149595.7二交通工程1单柱标杆(共八种)套1242双柱标杆套213F型标杆套374标志牌(共二十种)块1725标线4601.59三给、排水工程1PE给水管DN300 m27032PE给水管DN100 m4103PE给水管DN200 m10504PE给水管DN250 m56085钢筋混凝土闸阀井 座2176给水球墨铸铁管DN400 m43207给水球墨铸铁管DN500 m70008污水管道HDPE双壁波纹管DN400 m65269污水管道HDPE双壁波纹管DN

25、500 m351010污水检查井1000 座32211雨水管道HDPE双壁波纹管DN300 m710012雨水管道HDPE双壁波纹管DN400 m160013雨水管道HDPE双壁波纹管DN600 m22014雨水管道铺设DN800 钢筋砼管 m150015雨水管道铺设DN900 钢筋砼管 m70016雨水管道铺设DN1000 钢筋砼管 m25017雨水管道铺设DN1100 钢筋砼管 m120018雨水管道铺设DN1200 钢筋砼管 m110019雨水管道铺设DN1300 钢筋砼管 m90020雨水管道铺设DN1400 钢筋砼管 m120021雨水管道铺设DN1500 钢筋砼管 m70022雨水

26、管道铺设DN1600 钢筋砼管 m80023雨水管道铺设DN1800 钢筋砼管 m100024雨水管道铺设DN2000 钢筋砼管 m220025砌筑雨水检查井 座57526雨水进水口座60027挖沟槽土方m3417800四电气工程1隐蔽式电缆沟m5645.72电缆过路管铺设166玻璃钢管m2998.43电缆沟接线工作井座1494过路镀锌钢管m2276.25电信保护管铺设波纹管 110m7052.56电信人孔井座1477挖沟槽土方m362825.1五燃气工程1燃气管道铺设 de200聚乙烯PE管m56452钢套管DN325*8 m3093带金属示综线(警示带)m56454挖沟槽土方m34152.

27、17六照明工程1一般路灯安装套4132组合成套箱式变电站座43送配电装置座374电力电缆m236645电气配线m21232注:本表未包括“本表未列的清单项目、部分变更项目(含施工图会审记录)”。2.7.工程特点本场地施工情况复杂,本工程主要包括: 一标段高架桥及本标段地面道路等,施工交叉多、工序相互穿插、相互制约,因此必须按照每个区的工程量进行工效计算,同时安排合理工期和进度。基坑地层工程地质条件较为简单,且部分地段垂直开挖的基坑顶部几米之外便为永久性的建筑物,因此基坑开挖一旦失稳,直接影响到上面的稳定性。第三章 施工临时用电计算3.1.现场勘测根据现场踏勘,目前场地无施工专门供电的变压器,与

28、业主沟通,业主在场地内设置一台变压器,临时用电由该变压器接入。施工中由项目部根据用电需求向业主申请、设计、接驳使用,满足本工程施工用电、施工用水需求。3.2.配电线路本工程配电系统由动力干线和照明线路两个线路系统,且各自独立布线,从变压器压低装置接线后,根据场地总配电箱,再从配电箱引出支线,场地施工动力支线路。对于生活照明区用电为线路,总配电箱引出一路二级配电箱接至场地东侧专供生活办公区照明及生活用电。路线路全部采用地下埋设敷设。每个三级配电箱内需设置自动空气开关、漏电开关、闸刀(三相或单相根据负荷类型确定),各配电箱必须作重复接地,现场所有设备必须实施一机一闸一漏电开关。3.3.用电负荷计算

29、3.3.1.用电功率统计根据场地各阶段工程用电量统计,本工程在第二阶段,人工挖孔桩施工期间用电量最大,具体施工用电量统计表见下表。表3.1 主要机械设备用电功率统计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 号数量单机功率(KW)总功率(KW)1搅浆机1.5m33262砼喷射机PCZ-525.5113潜水泵QDX6-40-2.2202.2444钢筋切断机LJ40-135.516.55钢筋弯曲机GWB403396钢筋调直机GT5-122367插入式振捣棒ZN50101.5158手持电焊机ARC160II55.326.59交流电焊机BX1-3303226610桩机215030011施工区、生活区照明用电505012生活

30、区其它设施用电3030总功率合计5803.3.2.用电量计算设备总电量:Pe总Pe 580 KW功率计算:Sjs2Pj2+Qj2PjKxPe0.5580290 KW(Kx-用电设备拆扣系数)QjPjtg2901.33385.7 KW(tg-功率因素)Sj(2902+385.72)1/2482.6 KW即场地施工阶段需要的用电量约为482.6 KW。3.4.变压器选择根据上述计算可知,现场有1台630KVA低压配电器,根据上面的计算,需要在施工各阶段引入不同电压的配电箱,接入场地二级配电箱,可满足施工要求。经低压处理后,通过电缆引入施工现场各用电处。3.5.设计配电系统3.5.1.线路分布及导线

31、截面选择(1) 由于挖孔桩部分耗电量最大,本次根据挖孔桩部分计算最大线路的导线截面。(2) 考虑到挖孔桩施工时,各个工作面同时展开,而且所有孔隔孔施工,本次计划每批挖孔桩分为两条线路,挖孔桩部分总用电量约为300 KW。平均每条线路约为150 KW。本次根据线路用电量情况,通过用电量计算电流,选择导线截面,然后用电压降进行校核。3.5.2.电流计算公式IP*1000/(1.732*V*cos)SP*L/(C*U)其中,P为负荷设备用电功率(KW),V380v,cos0.8,L为电缆长度,C为电缆系数,铜线为77,S为导线横截面积,U为允许电压降,取5。3.5.3.截面计算对于二级配电箱,本次分

32、别计算电缆电流,对于本工程线路,根据现场情况,取L=300 m,P=150 KW。I150*1000/(1.732*380*0.8)284.9 AS150*300/(77*5)116.9 mm2本次现场采用3150+270的电缆,允许通过电流为370 A,计算电流284.9 A小于电缆允许电流370 A,截面积116.9 mm2150 mm2,满足要求。3.6.配电线路形式和基本保护系统根据总包方提供的施工平面图和用电设备的分布情况,鉴于该工程引入电源为三相五线制,根据JGJ46-2005规范中的规定,需采用专用保护零线TN-S接零保护系统,并在专用保护零线上设置三处重复接地,其保护零线为黄绿

33、双色线。3.6.1.配电线路敷设本工程场地上二级配电箱配电线路均采用埋设敷设,外部套高强PVC管,保护电缆,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5m。敷设时应在电缆上面、下面各铺以100mm厚的砂层,再盖保护板(混凝土板、石板或砖等),禁止将电缆放在其他管道上面或下面平行敷设,电缆应在沟内作波状敷设,预留0.5%的长度,以免电缆冷却缩短受到拉力。挖孔桩部分因地形环境限制,选用撑杆代替,撑杆与主杆夹角控制在30度左右,撑杆高度3m。3.6.2.接地装置设计为防止电气设备或系统的金属外壳因绝缘损坏而带电,必须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例如电动机的金属底座、配电箱和开关箱的金属箱体等与PE线相连,并再作重复

34、接地,即保护接零。保护零线(即PE线)由工作接地线、配电房的零线或第一极漏电保护器的电源侧(上端)引出。保护零线除在配电房外接地外,还需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作重复接地,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接地体采用L505051500角铁三条焊接而成,深埋2.0米左右。配电箱、设备外壳的接地线采用BV16mm2铜芯线并和系统中的保护零线相接。第四章 施工临时用水计算4.1.施工临时用水计算4.1.1.施工工程用水量(q1)计算 q1K1K2Q1N1(83600) (1.11.51502400)(83600) 20.63L/sK1不可预见施工用水系数。取1.1K2施工项目施工用水不均匀

35、系数。取1.5Q1N1最大用水日施工项目的日工程量与相应用水定额的乘积。施工中主要考虑浇筑砼的用水,桩机和砼养护用水,砌筑、抹灰用水等,综合考虑取1502400。4.1.2.施工机械用水量(q2)计算 q2K1K3Q2N2(83600) (1.125500)(83600) 0.19L/sK1不可预见施工用水系数。取1.1K3施工项目施工用水不均匀系数。取2Q2N2最大用水日机械施工项目的台数与相应用水定额的乘积。施工中主要考虑注浆机及喷射混凝土机的用水,综合考虑取5500。4.1.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3)计算q3p1N3K4(83600t)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和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取:p1

36、=650人,N3=40L/人,K4=1.4,t=1.5,代入上式可得:q3p1N3K4(83600t)650401.4(836001.5)0.84(L/s)4.1.4.消防用水量(q4)计算本工程施工场地总面积约为约为20万 ,小于25ha,故q4取10 L/s。4.1.5.总用水量Q计算Qq1 + q2 + q320.63+0.19+0.8421.66 L/sq410 L/s故,Qq1 + q2 + q321.66 L/s4.2.管径计算取2.0m/s,得:d0.117m117mm故现场提供的一条150mm供水管可满足要求,支管可采用50mm管径。根据现场踏勘,现场施工时根据供水部门协商,增

37、加一条供水管。第五章 安全技术措施5.1.安全技术措施5.1.1.施工用电管理(1)现场临电工程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必须由电工完成。正常使用期间现场设2 名电工,班长负责全场线路的维护及巡查,各施工队设12 名专业电工,负责施工用电的安全作业。(2)实行电工值班制度。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必须每月检查一次,主要检查内容:接地电阻值、电器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并按规范要求将检查结果记录归档。(3)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4)

38、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5)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6)建立临电工程拆除制度。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7)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移动式的箱体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m,移动式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6m1.5m。箱体采用铁板制作,铁板厚度大于

39、1.5mm。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安装在绝缘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箱体内。电器设备之间、设备与板四周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5.1.2.接地、防雷及安全电压(1)专用保护线(PE线)由甲方配电屏引出,用五芯线连接到现场配电箱。在总配电箱旁做第一级接地体连接在电箱框架上,施工现场的所有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做保护接零,同时要求分配电箱旁作重复接地与配电箱体连接。(2)保护零线的截面大小根据不同用途的电箱分别确定,详见平面布置图;要求采用多股铜线,不准使用独股铝线。电箱保护零线接不小于10mm2。(3)保护零线采用五芯线从变压器中性点开始至总箱-分箱-开关箱到各种机械设备连

40、通,保护零不准设开关。(4)保护零线采用绿、黄双色线;保护零不准与工作零混用,保证工作零、保护零分别使用。(5)配电箱做保护零重复接地,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欧姆。5.1.3.电气设备设置与安装(1)配电系统设置室外防水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及流动电箱,开关箱与分配电箱距离不超过40m,开关箱至用电设备的距离不超过5m。(2)照明线路设在各级配电箱的右侧,动力开关上侧引入照明漏电保安器上,照明线路不得和动力线路混合使用空开。(3)每台用电设备都必须设置独立漏电保安器,严禁用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电气设备。(4)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

41、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5)配电箱制作由加工厂完成,现场电工只负责保管和使用,配电箱的安全技术要求单列到加工厂电工班。(6)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气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物体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7)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应与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分设。(8)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及截面应严格执行临电图纸的标示截面,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9)各种箱体的金属构架、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做保护接零,保护零线

42、应经过接线端子连接。(10)配电箱后面的排线需排列整齐,绑扎成束,并用卡钉固定在盘板后,引出及引入的导线应加护套分路成束并做防水弯或留出适当余度,以便检修。移动箱的进、出线须用橡皮绝缘电缆。(11)导线剥削处不应伤线芯和过长,导线压头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5.1.4.漏电保安器设置(1)漏电保安器装设在配电箱电流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2)漏电保安选用泄漏电流型漏电保安器,其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总配电箱漏电动作电流放宽到8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3)若漏电保安器具备过负荷和短路保护功能,可不设分路熔断器和自动开关。(4)漏电保护器的接线方法:(TN-S 系统) 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5)使用于特别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6)漏电保护器必须按产品说明书安装、使用,对搁置已久,重新使用和连续使用一个月的漏电保护器,要认真检查其特性后方可使用,发现问题及时送加工厂更换。5.1.5.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1)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四次检查和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2)检查、维修配电箱、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