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唐铁路某标段地基处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18728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唐铁路某标段地基处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张唐铁路某标段地基处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张唐铁路某标段地基处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张唐铁路某标段地基处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张唐铁路某标段地基处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唐铁路某标段地基处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唐铁路某标段地基处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监理实施细则(地基处理)编制: 审核: 批准: 北京铁城张唐铁路监理项目部二0一一年三月目 录一、编制依据.2二、专业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3(一)、工程特点3(二)、主要技术标准4三、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4四、监理工作流程:4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手段及目标9(一)、监理工作控制要点、手段9(二)、监理工作的目标17六、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18(一)、工程进度控制方法及措施18(二)、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及措施21七、具体旁站部位及工序22一、编制依据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2、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3、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Z10035-2006);4、客货共线铁路路

2、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6、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101182006)7、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8、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二、专业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一)、工程特点本标段路基主要有浸水路堤、软土、松软土及土质地段路堤等。地基加固处理措施有:挖除换填、重锤夯实、强夯、水泥搅拌桩、CFG桩等。沿线特殊地质主要有新黄土及人工堆积层。新黄土在沿线山前缓坡处均有分布,大部具湿陷性,湿陷系数s介于0.0150.161之间,湿陷性场地为级级,极个别为级。需强夯加强碾压处理。

3、松软土唐山地区DK458+800DK467+200冲洪平原中表层分布有透镜体状淤泥质粉质黏土,最大埋深8.0m,最大层厚6.4m,DK467+200DK113+900曹妃甸北站湖沼泽积平原及海积平原地区在表层普遍分布有软土。岩性主要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及淤泥质黏土,颜色为灰褐色灰黑色,呈软塑流塑状态,含大量有机质。最大埋深19.8m,最大层厚11.3m。需加固处理。盐渍土唐海至曹妃甸海积平原地区大部分被辟为水稻田及鱼虾池等,只有少部分地段为旱地,经取样试验,局部表层分布盐渍土。其中DK499+010DK504+787表层易溶岩含量0.3140.361,为亚硫酸盐渍土;DK506+043DK510+

4、752表层易溶岩含量0.3020.787,为亚硫酸盐渍土;DK513+993DK516+166表层易溶岩含量0.6350.896,为亚硫酸盐渍土;DK517+773DK521+327表层易溶岩含量1.412.08,为亚氯盐渍土氯盐渍土;DK525+566DK113+900表层易溶岩含量2.032.60,为氯盐渍土。对此需设毛细水隔断层,渗水土隔断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cm,隔断层顶面应设厚15cm的反滤层,底面应设厚10cm的砂垫层,并结合软土路基处理。人工堆积层公路、既有铁路路基、河渠两岸堤坝及乡村城镇附近分布有人工填筑土,局部乡村城镇附近、煤铁矿场附近及沟谷内分布有大面积的尾矿碴等素填土及杂

5、填土。需换填或加固处理。(二)、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国铁重载级(2)正线数目:双线(3)设计行车速度: 120km/h (4)最小曲线半径:张家口至承德西段1200m/800m;承德西至唐海段2000m/1600m。 (5)线间距: 4m(6)限制坡度:重车方向6,轻车方向12(7)牵引种类:电力(8)机车类型:货机交流传动机车HXD系列;客机SS9(9)牵引质量: 10000t (10)到发线有效长度:1700m(11)闭塞方式:自动闭塞三、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地基处理范围包括本标段地基工程施工准备及施工全过程监理。对路基工程施工过程监理包括:施工准备阶段、原材料、控制点放样、工序过程

6、质量控制,检验批验收、分项分部工程验收等;监理形式有资料文件审查、旁站监督,巡查以及对材料见证试验和平行抽检等。重点:通过巡视、旁站、见证、检验等方式对施工过程的工序进行检查监督,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进行旁站,对施工进度进行重点控制。三、监理工作流程:路基处理(原地面处理)监理工作流程图对地基地质资料进行核查检查开工条件、审查施工方案路基地基处理原地面处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测量放样报验检验批地质核查设计确认路基两侧临时排水审查内业、平行测量上部工序施工检验批平行检查验收工序检查验收 合格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返工处理不路基处理(换填)监理工作流程图对换填范围深度进行核查检查开工条件、审查施工方

7、案路基换填施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测量放样报验检查地基顶面设置横向排水坡度审查内业、平行测量上部工序施工审查换填材料合格证、试验报告、平行检查验收或见证检验工序检查验收 合格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返工处理不路基处理(CFG桩)监理工作流程图工艺性试验检查开工条件、审查施工方案CFG桩施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测量放样报验检测合格(不合格按设计方案处理)桩基检测审查内业、平行测量CFG桩施工监理旁站检验批平行检查验收工序检查验收 合格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返工处理不上部工序施工路基处理(强夯)监理工作流程图工艺性试验检查开工条件、审查施工方案强夯施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测量放样报验检测合格(不合格补夯或按设计方案处理

8、)地基承载力检测审查内业、平行测量上部工序施工施工监理旁站检验批平行检查验收监理检验批平行检查验收 合格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返工处理不路基处理(重锤夯实)监理工作流程图工艺性试验检查开工条件、审查施工方案重锤夯实施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测量放样报验检测合格(不合格补夯或按设计方案处理)地基承载力检测审查内业、平行测量上部工序施工施工监理旁站检验批平行检查验收监理检验批平行检查验收 合格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返工处理不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手段及目标(一)、监理工作控制要点、手段1、原地面处理控制原地面处理前,应对地基地质资料进行核查,路堤地基条件应符合设计文件。当不符合时,应及时反馈;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

9、每100m检验2点,监理单位100%见证检验,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原地面处理后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底无草皮、树根等杂物,且无积水;(2)原地面基底密实、平整;坑穴处理彻底,无质量隐患;(3)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2、换填控制 (1)换填所用的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2)换填深度;对换填深度采用尺量或水准测量进行全部检验。(3)被换填土层的清除和坑底整平;通过观察进行全部检验。(4)分层压实质量按要求进行检测。(5)对检验批及时验收,并填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6)对换填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并填写换填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7)软弱土地基挖除换填土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换填深度,将设计范围内软

10、弱土层全部或分段清除,整平底部,再比照路堤相应部位规定的填料土、压实标准和填筑工艺进行回填。换填区域采用机械开挖时应留有30-50cm厚的人工清理层。3、CFG桩控制(1)工艺控制要点A、钻机就位:钻机就位用钻机塔身的前后和左右的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确保CFG桩垂直度容许偏差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B、混合料:由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到位。C、钻进成孔: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一般先慢后快,这样既能减少钻杆摇晃,又容易检查钻孔的偏差,及时纠正。在成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放慢进尺,否则较易导致

11、桩孔严重偏斜、移位,甚至使钻杆、钻具扭断或损毁。根据桩长确定钻孔深度。当钻头到达预定标高时,在动力头底面停留位置处在钻机塔身上作醒目标注,作为施工时控制桩长的依据。D、浇筑及拔管:CFG桩成孔到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合料,当钻杆芯管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混合料泵送量与拔管速度相配合,边浇筑边提钻,保持连续浇筑,均匀提升,做到钻头始终埋入混合料内1m左右。严禁采用先提钻后浇筑混凝土,形成往水中浇筑混凝土的错误做法,遇到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层,不得停泵待料,避免造成混合料离析、桩身缩径、断桩和夹泥等。E、移机:当上一根桩施工完毕后,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施工时由于CFG桩排出的土较

12、多,经常将邻近的桩位覆盖,有些还会出现钻机支撑时支撑脚压在桩位旁使原标定的桩位发生移动。因此,下一根桩施工时,还应根据轴线或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正确。(2)质量控制与要求A、为检验CFG桩施工工艺、机械性能及质量控制,核对地质资料,在CFG桩施工前,先做不少于2根试验桩,并在竖向全长钻取芯样,检查桩身混凝土密实度、强度和桩身垂直度,根据发现的问题修订施工工艺。B、施工桩顶标高宜高出设计桩顶标高不少于0.5m。C、为保证施工中混合料的顺利输送,施工中采取强制式搅拌机。D、桩身每方混合料掺加粉煤灰量7090kg,坍落度控制在160200mm。E、成桩过程中,随机抽样做混合料

13、试块,每台机械一天制作一组(3块)试件,检查试件标准养护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F、清土和截桩时,不得造成桩顶标高以下桩身断裂和扰动桩间土。G、冬季施工时混合料入孔温度不得低于5,对桩头和桩间土采取保温措施。H、为防止串孔应隔排跳桩施工。跳打要求及时清除成桩时排出的弃土,否则会影响施工进度。I、整个施工过程中,安排技术人员旁站监督,并作好施工原始记录,记录电压电流值、孔深、单孔混合料灌入量、堵管及处理措施等。J、施工中桩长不小于设计值,桩位偏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3)质量检验质量检验在成桩28天后进行,采用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桩身完整性,抽检率为桩数的10%,承载力采用单桩及复合

14、地基载荷试验,抽检率为桩数的0.5%,且每工点不少于3处。4、强夯控制(1)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A、在施工前先做好临时排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地基加固处理范围。B、准确定出夯点位置、夯击范围,清理并平整场地。C、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点高程。将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夯坑内及周围地面高程,计算夯沉量。D、当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及时整平坑底。E、每点夯击两次,夯击点中心距按设计要求布置。F、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第一遍夯点的夯击。G、按规定的间歇时间,进行第二遍夯击,第二遍夯击点在第一遍夯击点中心,夯击点中心距按设计要求布置。

15、H、施工时详细记录每一夯点的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2)质量控制与要求A、开夯前检查夯锤重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满足设计要求强夯处理夯击点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强夯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强夯地基处理范围、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规定。B、夯锤上必须设直径2035cm的排气孔,避免产生“气垫效应”和“真空效应”。C、在每遍夯击前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及时整平坑底并补夯。D、低能量满夯的搭接面积按不小于四分之一夯锤面积控制。夯完最后一遍后,用推土机将场地整平。E、第一遍夯击完成后,根据测量的数据和结果,结合工程地质

16、进行综合分析,对工艺参数进行必要的调整,更好的指导下一遍夯击。F、严格控制夯锤落点、夯锤落距、夯击击数、夯击遍数及间歇时间等。G、强夯夯坑中心偏移的允许偏差按不大于0.1D(D为夯锤直径)控制,每次夯击后按总夯击点的10%检验并记录。H、强夯后,在设计规定的检验时间检验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按每一工点每3000m2抽样检验12点,其中:标准贯入试验6点,静力触探试验3点,载荷试验3点。5、重锤夯实控制 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工艺性试验,通过试验确定工艺参数,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施工方案,重点审查施工单位采用的施工机械、施工工艺、施工顺序以及地基检

17、验方案等。施工中,监理人员应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客观记录,若实施方案发生较大变化,敦促施工单位进行方案调整并重新报审。由于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设计变更,监理单位应邀请设计单位到现场进行地质条件确认,并敦促施工单位及时取得有效的设计变更图纸,以便施工高程的质量控制。专业监理工程师应事先检查作业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夯机应有安全提升自动脱钩保险措施,夯击作业时一定区域内应进行安全封闭。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检查重锤夯实处理范围、夯坑中心偏差、交工顶面的高程、中心至边缘的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等,其偏差应符合验标规定的检验标准。6、水泥搅拌桩控制:(1)用重型超前动力触探确定符合设计要求的桩底高程;(2

18、)对桩机性能做全面的检查;(3)合理选好后台供浆位置,避免供浆线路过长;(4)施工场地事先予以平整;地表过软时,采取防止桩机失稳的措施;(5)测量施工平台的高程,放好桩位。6.1水泥搅拌桩施工工序:(1)将桩机移到指定桩位进行对中、校正;在集料斗按设计配合比扳指水泥浆;(2)启动主机,使搅拌机钻杆边喷浆边旋转下沉;当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喷浆反转提升桩顶位置;(3)再次将搅拌机钻杆边喷浆边旋转沉入桩底;(4)桩机下沉到桩底后喷浆搅拌提升到桩顶;(5)移机,施工下一搅拌桩。6.2施工监理控制要点(1)施工前监控要点(2)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3)仔细检查进场设备的完好性和上岗人员的上岗证

19、。主要检查桩管长度、桩机功率、桩管提升速率、电脑记录仪、深度测定器及配套设备等。以上条件均须满足本工程施工工艺要求。管理人员及机长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职称和上岗证。6.3施工过程监控(1)通过试验桩确定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水泥掺量由现场试验结果确定。试验桩在成桩7天后采取轻便触探法,根据触探击数判断桩身强度,并进行抽芯,观察搅拌和喷浆的均匀程度,判定各种水泥掺量及施工工艺的施工效果。(2)按照设计要求、地质实际情况和机械设备性能进行工艺试验桩,确定不同土层的水泥用量、水灰比、进尺速度及搅喷次数等技术参数及施工工艺。(3)桩位及桩高程的控制。(4)桩位偏差不大于5cm。(5)要求桩底高程超高102

20、0cm,桩顶高程超高10cm。(6)桩深垂直度。每根桩施工时,根据导向架的吊锤偏移用米尺测定搅拌轴垂直度,间接测定桩身垂直度。要求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5%。(7)水泥掺量及浆液控制。(8)桩身水泥掺量。应根据由实验桩所定的水泥掺量,检查每根桩的水泥用量。(9)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水泥。进场水泥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10)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停置时间过长,超过2小时的浆液不再使用。(11)贮浆池内浆液应均匀,输送时应确保其连续,喷浆搅拌时,若输浆管道堵塞或爆裂,应及时组织处理,时间过长应换浆。搅拌和喷浆时间控制喷浆时的提升速度也是影响搅拌桩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施工时严格控制提升速度不大

21、于0.8m/min。下沉速度可根据地层的不同分别选用搅拌机的1(0.45m/min)、2(0.8m/min)、3(1.47m/min)挡。搅拌时不允许出现搅拌桩头未到桩顶浆液已拌完的现象。一旦因故停浆,为防止断桩和缺浆,搅拌机应下沉停浆点以下0.5m,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提升。6.4水泥搅拌桩工程检测(1)水泥搅拌桩工程施工完成后,应抽取该批桩数的2%进行成桩质量检验。一般在成桩后7天内使用轻便触探器钻取桩身土样,观察搅拌均匀程度,根据规范要求采用触探击数(N10)用对比法判断桩身强度。桩身击数不小于35击/30cm,检验深度一般在设计桩顶高程以下,不超过4.0cm。(2)采用静荷载法试验检测单

22、桩或复合桩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规定。(3)经触探检测对桩身强度有怀疑的工程桩,可取桩体中原状加固土土样,直接测定桩身强度。(4)场地工程地质复杂或施工中有问题的桩,应用荷载试验方法检验工程桩的承载力。(5)对搅拌桩相邻搭接要求严格的地段,应在成桩养护到一定龄期时,选取数根桩体进行开挖,检查其外观质量。(二)、监理工作的目标1、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 满足铁路质量验收标准中明确的各项路基质量目标要求;2、工程安全控制目标(1)满足指导性工程安全事故控制目标要求;(2)满足营业铁路行车事故控制目标要求;(3)对重大危险源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4)实现合同约定的承诺。3、工程工期控制的目标(1

23、)结合自身特点及优势,优化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标段内的路基工期;(2)确定标段路基重难点和控制路基工期目标、主要工程节点工期目标;(3)做好各工程接口安排,确保指导性施组确定的工期目标可控。4、工程投资效益的目标(1)进行目标分解,优化施工方案,节约投资;(2)优化施工方案,体现资金时间价值;(3)做好资源均衡配置;(4)做好变更管理,确保投资控制目标实现。5、环境保护控制目标(1)实现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污染控制目标和措施;(2)提出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控制目标和措施;(3)提出节能、节材、节水控制目标和措施。6、技术创新目标结合自身特点及企业优势研发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五

24、、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一)、工程进度控制方法及措施1、审批进度计划: (1)施工单位应根据铁路工程合同的约定,按时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季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并按时填报施工进度计划报审表报监理项目部审批,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本工程的条件(工程的规模、质量标准、复杂程度、施工场地条件等)及施工队伍的条件,全面分析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 (2)施工总进度计划应符合施工合同中竣工日期规定,可以用横道图、网络图表示,并应附有文字说明,监理工程师应对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进行审查、分析。 (3)对季度及年度进度计划,应要求承包单位同时编写主要工程材料、构配件的采购及进场进间等时间安排。

25、 (4)监理项目部应对进度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制定防范对策,确定进度控制方案。(5)总进度计划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实施,并报送建设单位,需要重新修改,应限时要求施工单位重新申报。2、进度计划的实施监督; (1)监理项目部应依据总进度计划,对施工单位实际进度跟踪监督检查,实施动态控制。 (2)应按月检查月实际进度,并按月计划进度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偏离应签发监理通知,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实现计划进度的目标。(二)、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及措施1、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1)质量控制以事前控制为主。(2)应按监理规划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操作,清除质量隐患,跟踪质量问题验证纠正

26、效果。(3)应采取必要的检查、测量和试验的手段,以验证施工质量。(4)应对工程某些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施工过程进行旁站。(5)严格执行现场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6)建议撤换施工单位不称职的人员及不合格的分包单位。2、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1)核查施工单位的管理体系。(2)核查施工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与分工的落实情况,督促各级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的配备。(3)查验各级管理人员及专业操作人员的持证情况。(4)核查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5)审查施工单位试验室的资质。(6)查验工程施工控制网,轴线控制桩位置。(7)要求施工单位填报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8)要求施工单位按有规定对主要原材料

27、进行复试,并将复试结果及材料备案资料,出厂质量证明等随进场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表报监理项目部签认。(9)应要求施工单位对某些主要分部工程或重点部位关键工艺在施工前将施工工艺原材料使用、劳动配置、质量保证措施等情况编写专项方案填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报监理项目部。(10)要求施工单位报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表。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应对施工现场有目的地进行巡视和旁站。(2)应对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予以纠正,然后及时签发监理通知(3)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重点部位进行旁站,并记监理日记。(4)对所发现的问题首先口头通知施工单位改正,然后及时签发监理通知。(

28、5)施工单位应将整改结果,填写监理通知回复单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查。4、本工程巡检监督项目(1)一般部位的填筑及碾压过程。(2)附属工程、地表处理及防护工程。(3)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5、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1)旁站和巡检监督通过旁站和巡检监督及时发现质量事故的苗头和影响质量因素的不利的发展变化,潜在的质量隐患以及出现的质量问题,以便及时进行控制。(2)平行测量通过平行测量检查对路堤各填筑层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高程等、严格控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避免发生技术性的错误。 (3)、见证取样、见证试验和平行检测 通过见证取样、见证试验和平行检测及时发现填筑材料,改良土拌合料、配合比、其它成品

29、材料的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控制工程质量。(4)、指令文件 运用监理工程师指令控制权的具体形式,对施工单位提出存在的问题提请施工单位注意或整改要求。达到控制的目的。(5)、规定的质量监控工作程序 按监理程序工作是监理工作的必要手段和依据,确保工程质量得以控制。六、具体旁站部位及工序1、旁站部位(1)挖除换填换土深度、填料、压实标准;(2)搅拌桩钻机下钻深度、加固料用量、接桩重叠长度;(3)CFG桩长螺旋钻孔深度、成桩管内填料、复合地基荷载试验;2、旁站监理人员的主要职责(1)检查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工人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2)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

30、工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3)核查进场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砼的质量检验报告单等。并可在现场监督施工企业进行检验或者委托具有资格的第三方进行复验;(4)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3、旁站监理的程序和方法(1)监理部制定旁站监理方案,明确旁站监理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旁站监理人员的职责等。旁站监理方案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各一份。(2)施工单位根据监理部制定的旁站监理方案,在需要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施工前24小时,应当书面通知监理组。监理部应当及时安排旁站监理人员按照旁站监理实施方案实施旁站监理。(3)旁站监理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

31、对需要实施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在施工现场跟班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旁站监理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如实准确地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凡旁站监理人员和施工单位质检人员未在旁站监理记录上签字的,不得进行下一道施工。(4)旁站监理人员实施旁站监理时,发现施工单位有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的,有权责令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发现其施工过程已经或者可能危及工程质量的,应当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报告,由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局部暂停施工指令或者采取其它应急措施。(5)旁站监理工作程序图如下图示:监理部制定项目旁站监理方案需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施工前24h通知监理组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实施旁站监理填写旁站监理记

32、录表施工方质检员签认旁站监理人员到工地履行旁站职责施工方整改或暂停施工发现问题合格旁站监理记录存档4、旁站监理的内容(1)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照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经审查核对后的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2)检查是否使用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构配件,机械设备是否配套运行正常。(3)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质检人员是否在岗。(4)检查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条件是否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特殊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5)检查施工环境是否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6)检查施工过程是否存在质量安全隐患。(7)检查施工现场环保、水保措施的落实情况。5、旁站监理的记录要求(1)旁站监理人员应对旁站监理过程利用多种手段及时予以记录。包括:旁站监理记录表、监理日志、现场施工记录、分项工程检验评定表等。(2)旁站监理记录是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依法行使有关签字权的重要依据。对于需要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施工,凡没有旁站监理或者旁站监理记录的,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不得在相应文件上签字。(3)工程竣工验收后旁站监理记录应由监理部整理进入项目监理竣工文件。(细则随着工程进度还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