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客专隧道质量缺陷整治专项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18734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渝客专隧道质量缺陷整治专项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成渝客专隧道质量缺陷整治专项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成渝客专隧道质量缺陷整治专项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成渝客专隧道质量缺陷整治专项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成渝客专隧道质量缺陷整治专项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渝客专隧道质量缺陷整治专项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渝客专隧道质量缺陷整治专项方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隧道质量缺陷调查情况24、整治原则25、质量缺陷整治机构26、质量缺陷整治方案36.1脱空36.1.1二衬与初支间脱空36.1.2初支与基岩间脱空46.2衬砌欠厚56.2.1缺陷严重程度判定66.2.2拱墙欠厚缺陷整治66.2.3素混凝土拱部衬砌欠厚76.2.4钢筋混凝土局部欠厚86.2.5衬砌欠厚脱空补强106.4二衬表面渗漏水116.4.1不同形式渗漏及整治处理措施116.4.2处理措施126.4.3建筑材料146.4.4注浆压力及注浆结束标准146.4.5施工注意事项156.5衬砌混凝土局部裂缝156.6初期支护侵限造成二衬欠厚156.6.1初期支护换

2、拱156.6.2防排水系统的修补、恢复176.6.3钢筋安装(当设计衬砌为钢筋混凝土时)186.6.4浇注二衬混凝土186.7衬砌钢筋外露197、劳动力及机具、设备计划198、整治推进计划209、质量保证措施2010、安全保证措施2111、施工环保、水保措施22隧道质量缺陷整治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补及防护(TB/T3228-2010);(2)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5)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

3、05);(6)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定暂行规定(铁运函2004174号);(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10);(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9)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 (JCJ/T 212-2010);(10)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11)隧道施工图及其参考图;(12)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隧道质量缺陷整治指导性参考图第一册;(13)隧道第三方检测初步结果;(14)隧道质量缺陷内部调查情况。2、工程概况新建铁路XXX-XX标段,全长XXkm,起止里程DKXX+XXDKXX+XXX。管段内包含隧道XX座

4、, 隧道共XXkm,约占标段总长的XXX%,其中最长隧道XXXX隧道全长XXXm。隧道围岩有、级,主要以、级围岩为主。隧道设计为双线电气化隧道,按时速250km/h双线隧道设计,线间距为4.6m,洞内采用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目前,隧道主体工程已施工过半,剩余成洞米约XXXXm,其中XX隧道、XX隧道、XXX隧道、XXX隧道已贯通。3、隧道质量缺陷调查情况我单位采取地质雷达扫描及现场调查的方式对已完成衬砌的隧道进行了自检,已完成隧道共XXXkm。发现存在的质量缺陷主要有:衬砌混凝土不密实。根据成渝客专和以前施工隧道交验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二衬表面渗漏水、二衬背后脱空、二衬开裂、二衬厚度不足、二

5、衬局部钢筋局部保护层不足等,进行方案编制。其他方面,如过轨管预留孔道不通、填充标高误差超标等已进行处理,未在本方案中体现。4、整治原则(1)本着“节约投资,保证结构受力安全”的原则,尽量少降低结构使用性能,尽量避免衬砌大拆大换。保证隧道实体质量满足隧道结构性、功能性的要求。(2)彻底整治,不留遗憾,保证隧道实体质量满足验标要求,确保铁路运营安全。(3)缺陷整治要符合“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要求。 (4)缺陷整治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5)对于无损检测发现的缺陷部位,采用加密扫描及混凝土钻芯的方式验证,进一步确定缺陷范围及程度。(6)施工中不断改进工艺、验证整治效果,优化整

6、治方案。5、质量缺陷整治机构为确保隧道质量缺陷整治工作能顺利、有效的开展,保证缺陷整治工作能取得实效,工程实体能顺利通过验,我单位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缺陷整治领导小组:组 长:XXX副组长:XXX、XXX、XXX、XXX组 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领导小组组织和领导隧道缺陷整治及管理工作、技术支持和指导实施工作。成立4个缺陷整治班组,负责缺陷整治作业的实施。除隧道渗漏治理专业班组5人外,其他班组人数不少于20人6、质量缺陷整治方案6.1脱空脱空整治主要采取钻孔注浆填充空洞以发挥衬砌、初支及围岩整体结构能力,改善和维护衬

7、砌今后工作环境。要求整治前进一步核实隐患类型和范围,如适当钻孔取芯验证等,然后根据隐患类型按以下原则选择处理措施:6.1.1二衬与初支间脱空根据检测资料和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定暂行规定进行欠厚严重程度判定,再参照“缺陷整治附图II-14”图进行欠厚整治,欠厚整治完成后再进行衬砌背后注浆。(1)钻孔、安装注浆管根据雷达探测结果,找出空洞位置并进行标记,采用自制的简易台架做为操作平台,42钻孔用于衬砌背后填充注浆,注浆孔的布置间距为1.0m*1.0m,实际施作中应根据实际的衬砌厚度缺陷范围和衬砌背后不密实、空洞的大小及范围对钻孔布置进行适当调整。工人在平台上手持电钻在脱空部位钻孔,安装带丝扣

8、的32孔口管,并用植筋胶锚固于42注浆孔内,注浆过程中,相邻注浆孔应设置孔口塞,以免跑浆。钻孔时注意不要穿透防水板。安装镀锌钢管时,砼孔口缝用植筋胶密封,待植筋胶凝结后方能注浆。详见“缺陷整治附图I-1”图。注浆前先检查衬砌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不满足应参照“缺陷整治附图-13”图进行欠厚整治,整治完成后再进行衬砌背后注浆。(2)注浆注浆材料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配合比采用0.8:1,施工前应先进行注浆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注浆参数,当地下水为侵蚀性环境时,所用材料采用耐侵蚀浆材。注浆压力控制在0.2MPa以内。应对钻孔进行编号,钻孔及注浆过程中应对钻孔、注浆压力、注浆量等进行详细记

9、录,根据钻孔情况确定注浆钢管长度。衬砌背后注浆时隧道纵向应由下坡方向向上坡方向进行;横向应先注边墙孔、两侧孔,再注拱顶孔。注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衬砌状况,若发现衬砌有异常、变形、开裂或既有裂隙有加速发展趋势等,则应立即停止注浆,以确保衬砌安全。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稳定5min以上、吸浆量很少或不吸浆时即可结束该孔注浆。根据记录分析判断注浆效果,必要时,待注浆达到设计强度后,钻检查孔进行注浆效果检查,注浆不密实或仍有空洞者应补钻孔注浆,以确保衬砌背后空洞充填密实。(3)封堵注浆结束后,先凿出10cm*10cm*8cm(长*宽*深)楔形孔(孔底长宽尺寸为13cm*13cm),将孔清洗干净后采用膨

10、胀水泥砂浆封堵注浆孔,膨胀剂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JC476-2001混凝土膨胀剂建材行业标准,胶凝材料(水泥、膨胀剂和掺合料的总量)最少用量为350kg/m3,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5%,不宜小于10%,水胶比不宜大于0.5。详见“缺陷整治附图I-1”图中注浆孔封孔大样图。6.1.2初支与基岩间脱空注浆材料:初支背后脱空,采用水泥砂浆;初支背后围岩不密实,采用纯水泥浆。浆液配合比采用0.8:1,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调整,当地下水为侵蚀性环境时,所用材料应根据侵蚀环境类型采用耐侵蚀浆材,注浆压力混凝土衬砌控制在0.5MPa以内;钢筋混凝土衬砌控制在1.0MPa以内。详见“缺陷整治附图I-2”图。(1)

11、钻孔、安装注浆管根据检测资料对脱空区域采用钻孔注浆(42钻孔)填充初支背后空洞或不密实区,钻孔间距1.5*1.5m交错布置,钻孔深度穿入基岩面不小于1.0m。注浆时于孔口设置32孔口管,并用植筋胶锚固于42注浆孔内,注浆过程中,相邻注浆孔应设置孔口塞,以免跑浆。实际施作中应根据衬砌背后不密实、空洞的大小及范围沿隧道拱顶、拱腰、边墙布置注浆孔。工人在平台上手持电钻在脱空部位钻孔。详见“缺陷整治附图I-2”图。(2)注浆注浆材料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配合比采用0.8:1,施工前应先进行注浆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注浆参数,当地下水为侵蚀性环境时,所用材料采用耐侵蚀浆材。注浆压力混凝土衬砌控制

12、在0.5MPa以内;钢筋混凝土衬砌控制在1.0MPa以内。应对钻孔进行编号,钻孔及注浆过程中应对钻孔、注浆压力、注浆量等进行详细记录,根据钻孔情况确定注浆钢管长度。衬砌背后注浆时隧道纵向应由下坡方向向上坡方向进行;横向应先注边墙孔、两侧孔,再注拱顶孔。注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衬砌状况,若发现衬砌有异常、变形、开裂或既有裂隙有加速发展趋势等,则应立即停止注浆,以确保衬砌安全。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稳定5min以上、吸浆量很少或不吸浆时即可结束该孔注浆。根据记录分析判断注浆效果,必要时,待注浆达到设计强度后,钻检查孔进行注浆效果检查,注浆不密实或仍有空洞者应补钻孔注浆,以确保衬砌背后空洞充填密实。(

13、3)封堵注浆结束后,先凿出10cm10cm8cm(长*宽*深)孔,将孔清洗干净后采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注浆孔,膨胀剂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JC476-2001混凝土膨胀剂建材行业标准,胶凝材料(水泥、膨胀剂和掺合料的总量)最少用量为350kg/m3,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5%,不宜小于10%,水胶比不宜大于0.5。详见“缺陷整治附图I-2”图中注浆孔封孔大样图。6.2衬砌欠厚结合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定暂行规定,本着“节约国家投资,保证结构受力安全”的原则,在保证结构一定安全度的前提下,尽量少降低结构的使用性能,尽量避免衬砌大拆大换。衬砌欠厚处理基于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变形监测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施

14、做,且二次衬砌监测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处理。6.2.1缺陷严重程度判定对比检测资料衬砌厚度与原设计差异,按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定暂行规定对缺陷进行分级,采取相应整治措施。缺陷分级指标见下表(表6.2.1)。 缺陷项目缺陷等级1234缺陷严重程度轻微较严重严重极严重衬砌厚度不足1h1/h0.90Lc不限0.90h1/h0.75Lc5Lc50.75h1/h0.60Lc5Lc5h1/h0.60Lc5Lc5注:1、Lc 检测衬砌厚度不足地段的测线连续长度(m)h 设计衬砌厚度 h1 检测衬砌厚度2、检测衬砌厚度当相邻测线三条及以上均连续不足时,其缺陷等级应提高等一级。6.2.2拱墙欠厚缺陷整治对二次

15、衬砌背后存在空洞,衬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厚度局部不满足设计要求空洞处,根据所处地质条件及结合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定暂行规定、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隧道质量缺陷整治指导性参考图第一册,整治措施按下表执行(表6.2.2)。缺陷项目围岩级别建筑材料设计衬砌厚度实际最小衬砌厚度Lc脱空面积采取措施采用图号cmcmmm2衬砌厚度III素砼40cm36-回填注浆缺陷整治附图II-430h3655回填注浆缺陷整治附图II-430h3655回填注浆+锚杆补强缺陷整治附图II-430h365-拆换缺陷整治附图II-1/230-拆换缺陷整治附图II-1/

16、2IV素砼( IVc钢筋混凝土)45cm( IVc50cm)40-回填注浆缺陷整治附图II-430h4055回填注浆缺陷整治附图II-430h4055回填注浆+锚杆补强缺陷整治附图II-430h405-拆换缺陷整治附图II-1/230-拆换缺陷整治附图II-1/2V钢筋砼50cm( Vc55cm)30-回填注浆缺陷整治附图II-430-拆换缺陷整治附图II-3 备注:c衬砌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拱墙二衬厚度为50cm,整治措施参照及围岩进行。 6.2.3素混凝土拱部衬砌欠厚根据检测资料提供的数据对照表6.2.1和表6.2.2中缺陷严重程度判定和采取措施决定是采用拆换还是补强措施。(1)拆除拱部欠厚

17、衬砌1)施工前应根据物探及钻孔验证结果确定欠厚范围,在二衬混凝土厚度不足部位划线分节,分节拆除混凝土,拆除时跳槽拆除,严禁爆破,每次拆除长度纵向不得大于1m。严禁大段落连续拆除作业,确保拆除工程中施工安全和隧道安全稳定。2)利用手持式砂轮锯,沿已划好的墨线切缝,切缝深度控制在衬砌厚度2/3左右;同时为减弱对既有合格二衬混凝土的扰动,靠近拆除区界线10cm处用风钻打一排环向孔,孔距20cm,钻孔深度要小于二衬厚度5cm,在合格区与拆除区形成一条环向分隔带,以免造成二衬混凝土大面积掉落。3)二衬混凝土破除采用破碎锤破除,拆除顺序为:从拱顶位置开始,依次向两侧拆除拱腰及边墙混凝土,凿除过程中现场安全

18、员全过程跟班,防止发生安全事故。4)待处理范围内的砼全部拆除后,对初支面清理干净;并对初支面进行沉降监控,监测二衬拆除过程中初支面是否沉降;检查初支面是否存在危险隐患,若存在隐患视实际情况采取注浆、挂网、锚杆或换架处理。5)在二衬混凝土拆除完成后,沿已切好的环向切缝,人工用风镐凿除端部残留的20cm二衬混凝土,并用砂轮机进行修整,确保分界处混凝土端部平齐,保证施工缝处的止水带和止水条的安装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6)施工缝部位防水板、土工布如需拆除时,要求预留设计搭接长度。7)拆除旧砼后,将新旧砼结合处凿毛并采用高压水冲洗干净,按照“缺陷整治附图-12”图示方法设置钎钉,以保证新旧砼之间连接良好。

19、(2)重新浇筑衬砌混凝土施作新的二次衬砌前先铺设防水板及无纺布,并做好与原防水板连接。新旧砼接缝设置止水胶,宽2cm,详见“缺陷整治附图-12”中新旧砼连接图,以改善其防水性能。二衬建筑材料采用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同原设计。拆除段顶部预留50注浆波纹管,二衬完成后检查衬砌厚度,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对衬砌背后空洞进行注浆回填密实、注浆要求同原设计,确保二衬与围岩密贴。(3)拆换施工过程安全措施拆换前,先完成相邻段落的缺陷整治,于拆换段前后2m范围设置拱墙工20a钢架临时支护,间距0.5m/榀。拆迁施工前后级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拆换段及相邻段落的洞内及地表变形观测,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采取临时

20、钢架等应急措施,以确保安全。6.2.4钢筋混凝土局部欠厚根据检测资料提供的数据对照表6.2.1和表6.2.2中缺陷严重程度判定和采取措施决定是采用拆换还是补强措施。(1)拆除拱部欠厚衬砌 1)施工前应根据物探及钻孔验证结果确定欠厚范围,在二衬混凝土厚度不足部位划线分节,分节拆除混凝土,拆除时跳槽拆除,严禁爆破,每次拆除长度纵向不得大于1m。严禁大段落连续拆除作业,确保拆除工程中施工安全和隧道安全稳定。2)利用手持式砂轮锯,沿已划好的墨线切缝,切缝深度控制在衬砌厚度2/3左右;同时为减弱对既有合格二衬混凝土的扰动,靠近拆除区界线10cm处用风钻打一排环向孔,孔距20cm,钻孔深度要小于二衬厚度5

21、cm,在合格区与拆除区形成一条环向分隔带,以免造成二衬混凝土大面积掉落。3)二衬混凝土破除采用破碎锤破除,拆除顺序为:从拱顶位置开始,依次向两侧拆除拱腰及边墙混凝土,凿除过程中现场安全员全过程跟班,防止发生安全事故。4)当既有衬砌混凝土有钢筋时,在进行切割和破碎过程中,施工缝处应按规定预留相应长度的搭接钢筋,其他无关钢筋一并割除。5)待处理范围内的砼全部拆除后,对初支面清理干净;并对初支面进行沉降监控,监测二衬拆除过程中初支面是否沉降;检查初支面是否存在危险隐患,若存在隐患视实际情况采取注浆、挂网、锚杆或换架处理;如无隐患,用氧气乙炔切割枪对原有已损坏钢筋进行切除,切除时注意预留钢筋的搭接长度

22、。6)在二衬混凝土拆除完成后,沿已切好的环向切缝,人工用风镐凿除端部残留的20cm二衬混凝土,并用砂轮机进行修整,确保分界处混凝土端部平齐,保证施工缝处的止水带和止水条的安装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7)施工缝部位防水板、土工布如需拆除时,要求预留设计搭接长度。8)拆除旧砼后,将新旧砼结合处凿毛并采用高压水冲洗干净,恢复原设计钢筋布置,并对钢筋进行处锈处理,以保证新旧砼之间连接良好。(2)重新浇筑衬砌混凝土施作新的二次衬砌前先铺设防水板及无纺布,并做好与原防水板搭接。按照“缺陷整治附图-12”图中所示新旧砼接缝设置止水胶,宽2cm,以改善其防水性能。二衬建筑材料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同原设

23、计。拆除段顶部预留50注浆波纹管(不少于两根),二衬完成后检查衬砌厚度、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对衬砌背后空洞进行注浆回填密实,注浆要求同原设计,确保二衬与围岩密贴。(3)拆换施工过程安全措施拆换前,应先完成相邻段落的缺陷整治,宜于拆换段前后2m范围设置拱墙工20a钢架临时支护,间距0.5m/榀。拆迁施工前后级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拆换段及相邻段落的洞内及地表变形观测,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采取临时钢架等应急措施,以确保安全。6.2.5衬砌欠厚脱空补强根据检测资料提供的数据对照表6.2.1和表6.2.2中缺陷严重程度判定和采取措施决定是否采用补强措施。(1)钻孔实际施工前应先根据物探及钻孔验证脱空范围,

24、检测定位,并在施工过程中对空洞范围进行核对、检验。注浆前先检查衬砌厚度是否满足最小衬砌厚度大于30cm,纵向脱空长度小于5m,如不满足应参照“缺陷整治附图-13”图进行欠厚整治,整治完成后再进行衬砌背后注浆。注浆孔的布置间距为1.0m*1.0m,实际施作中应根据实际的衬砌厚度缺陷范围和衬砌背后不密实、空洞的大小及范围对钻孔布置进行适当调整。注浆时于孔口设置32孔口管,并用植筋胶锚固于42注浆孔内,注浆过程中,相邻注浆孔应设置孔口塞,以免跑浆。(2)注浆注浆材料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配合比采用0.8:1,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调整,当地下水为侵蚀性环境时,所用材料根据侵蚀环境类型采用耐侵蚀浆材

25、。注浆压力控制在0.2MPa以内。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稳定5min以上、吸浆量很少或不吸浆时即可结束该孔注浆。衬砌背后注浆时隧道纵向应由下坡方向向上坡方向进行;横向应先注边墙孔、两侧孔,再注拱顶孔。应对钻孔进行编号,钻孔及注浆过程中应对钻孔、注浆压力、注浆量等进行详细记录,根据钻孔情况确定注浆钢管长度。 注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衬砌状况,若发现衬砌有异常、变形、开裂或既有裂隙有加速发展趋势等,则应立即停止注浆,以确保衬砌安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随钻随注以免跑浆。 根据记录分析判断注浆效果,必要时,待注浆达到设计强度后,钻检查孔进行注浆效果检查,注浆不密实或仍有空洞者应补钻孔注浆,以确保衬砌背后空

26、洞充填密实。 (3)锚杆补强锚杆采用22砂浆锚杆,长4m,间距1m,梅花形布置。地下水发育且需锚杆补强段落采用拆换处理,以满足防水要求。 (4)封堵浆结束后,先凿出10cm*10cm*8cm(长*宽*深)楔形孔(孔底长宽尺寸为13cm*13cm),将孔清洗干净后采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注浆孔,膨胀剂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JC476-2001混凝土膨胀剂建材行业标准,胶凝材料(水泥、膨胀剂和掺合料的总量)最少用量为350kg/m3,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5%,不宜小于10%,水胶比不宜大于0.5。 6.3衬砌混凝土不密实混凝土不密实病害处理前应确认空洞病害处理完毕, 施工方法与混凝土空洞病害处理基本一致,

27、采用M20砂浆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 0.5MPa 左右。具体措施参见6.1.2。6.4二衬表面渗漏水6.4.1不同形式渗漏及整治处理措施(1)点漏1)拱部单点漏水(点漏)为射流、股流、线流时,采用凿槽嵌埋管(槽)直接引排至侧沟。详见“缺陷整治附图V-4”图。2)拱部单点漏水(点漏)为滴水时,采用衬砌内部注浆封堵。详见“缺陷整治附图V-23”图。(3)面漏采用衬砌内部注浆,在注浆后集中出水点凿槽引排的措施处理。必要时可在隧道衬砌内表面设置环氧砂浆防水层或喷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层。详见“缺陷整治附图V-67”及“缺陷整治附图V-24”图。(4)缝漏 1)对于有股水,射流出现且缝宽较大(3mm)的漏

28、水缝采用凿槽埋管引排。详见“缺陷整治附图V-2”图。2)对于有股水、射流、多处滴水,缝宽较小(3mm)的漏水缝采用沿缝进行衬砌内部注浆,在注浆后的集中出水点凿槽引排。详见“缺陷整治附图V-24”图。3)对于仅为渗水,水量较小的滴水缝,采用凿槽嵌缝进行封堵。详见“缺陷整治附图V-5”图。6.4.2处理措施(1)整治前应对裂缝进行观测,裂缝发展情况稳定后,再对裂缝进行整治。对于宽度小于5mm的裂缝,采用沿缝凿孔压浆封堵处理;对于宽度大于5mm的裂缝,采用沿缝凿槽,压浆封堵后用环氧砂浆嵌补。主要处理措施对渗漏水处采用深层灌浆,使砼裂缝全部填灌浆液,把水全部赶出砼的裂缝,使水侵蚀不了砼内部,将整个砼全

29、部变成了一个整体。(2)施工工艺表面清理钻孔洗缝埋嘴封缝注浆拆嘴封口 防水 (3)沿缝凿孔压浆 1)安装注浆管:首先沿裂缝凿长、宽、深均为8cm之V型孔,孔顶应正对裂缝,凿孔间距3050cm;冲洗干净后埋入10塑料管,其周围空隙用封缝材料压实固管。注浆管外露810cm,以便与注浆设备连接。 2)封缝:对所有需要注浆的裂缝,均应涂刷环氧树脂封缝。 3)压水试验:封缝、砂浆固结后,进行压水试验,以检查封缝、固管强度,疏通裂缝,确定压浆参数。压水采用颜色鲜明的有色水(其压力维持在0.4MP左右),测定水压及进水量,作为注浆的依据。 4)注浆:由裂缝两端向裂缝中部注浆,设集中排水孔且需对其封闭时,集中

30、排水孔在相邻两孔注浆后,顶水注浆。 5)封孔:注浆结束后,用铁丝将注浆管外露部分反转绑扎,待浆液终凝后,割除外露部分,以环氧砂浆将孔口抹平,待其固结后沿缝涂环氧树脂一遍。 (4)沿缝凿孔压浆 1)安装注浆管:首先沿裂缝凿长、宽、深均为8cm之V型孔,孔顶应正对裂缝,凿孔间距3050cm;冲洗干净后埋入10塑料管,其周围空隙用封缝材料压实固管。注浆管外露810cm,以便与注浆设备连接。 2)封缝:对所有需要注浆的裂缝,均应涂刷环氧树脂封缝。 3)压水试验:封缝、砂浆固结后,进行压水试验,以检查封缝、固管强度,疏通裂缝,确定压浆参数。压水采用颜色鲜明的有色水(其压力维持在0.4MP左右),测定水压

31、及进水量,作为注浆的依据。 4)注浆:由裂缝两端向裂缝中部注浆,设集中排水孔且需对其封闭时,集中排水孔在相邻两孔注浆后,顶水注浆。 5)封孔:注浆结束后,用铁丝将注浆管外露部分反转绑扎,待浆液终凝后,割除外露部分,以环氧砂浆将孔口抹平,待其固结后沿缝涂环氧树脂一遍。 (5)沿缝凿槽压浆 1)沿缝凿槽:沿裂缝长度方向凿倒梯形槽,槽口宽视裂缝大小为510cm(一般为缝宽+4cm),槽底宽大于槽口宽,槽深8cm。 2)封缝:正对裂缝按间距3050cm布置注浆管并采用环氧砂浆封闭嵌缝槽,封缝材料按充填槽深一半考虑。 3)压水试验:封缝、砂浆固结后,进行压水试验,以检查封缝、固管强度,疏通裂缝,确定压浆

32、参数。压水采用颜色鲜明的有色水(其压力维持在0.4MP左右),测定水压及进水量,作为注浆的依据。 4)注浆:由裂缝两端向裂缝中部注浆,设集中排水孔且需对其封闭时,集中排水孔在相邻两孔注浆后,顶水注浆。 5)嵌缝:注浆完毕后,用铁丝将注浆管外露部分反转绑扎,待浆液终凝后,割除外露部分,沿缝采用环氧砂浆压实嵌缝,待其固结后沿缝涂环氧树脂一遍。6.4.3建筑材料(1)封缝材料可视情况采用水泥砂浆、膨胀水泥胶泥或环氧砂浆等,本设计采用环氧砂浆。环氧砂浆的配制:将环氧树脂加热熔化后,按比例加入二丁脂搅拌均匀,冷却后加入乙二胺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已混合均匀的水泥砂子中,再充分搅拌后即可使用。环氧砂浆应随配随

33、用、其施作时间为3040min。环氧砂浆的配比为:6101环氧树脂:二丁脂:乙二胺:水泥:砂子=100:15:8:200:500。 (2)注浆材料: 1)无水裂缝采用环氧浆液;有水裂缝采用水溶性聚氨酯浆液。 2)环氧浆液配比为: 6101环氧树脂:二甲苯:501号稀释剂:乙二胺 =100:3040:20:10。环氧树脂加热熔化后,加入二甲苯及501号稀释剂拌匀, 冷却后加入乙二胺,再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 3)水溶性聚胺酯(SPM型)浆液,采用预聚体现场配制。预聚体先加热溶化后,加入定量溶剂即可,该浆液凝胶时间较难控制,应根据工地条件试配,调整其溶剂掺量。 6.4.4注浆压力及注浆结束标准 (1

34、)注浆压力应根据裂缝大小、衬砌质量等综合确定,一般为0.20.6MPa,但一般不超过压水试验压力;(2)结束注浆的标准:当注浆量与预计浆量相差不多,压力较稳定且吸浆量逐渐减小至0.01L/min时,再压注35min即可结束注浆。注浆中应随时观察压力变化,当压力突然增高应立即停止注浆;当压力急剧下降时,应暂停注浆,调整浆液的凝结时间及浆液浓度后继续注浆。6.4.5施工注意事项(1)注浆前检查注浆系统,以保证机具工作正常,管路畅通;注浆后即拆管清洗;作业环境必须符合有关的劳动保护规定。(2)注浆过程中,应随时观察进浆量、压力变化及邻孔跑浆情况,以便调整有关参数,保证注浆效果。(3)所采用的浆液原料

35、均应按规定进行质检、储存及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变质产品。 6.5衬砌混凝土局部裂缝(1)衬砌非结构裂缝的整治,整治前应对裂缝进行观测,裂缝发展情况稳定后,再对裂缝进行整治。对于宽度小于5mm的裂缝,采用沿缝凿孔压浆封堵处理;对于宽度大于5mm的裂缝,采用沿缝凿槽,压浆封堵后用环氧砂浆嵌补。详见“缺陷整治附图III-1”图。(2)对结构裂缝的整治,整治前应对裂缝进行观测,分析形成原因,裂缝发展情况稳定后,再针对结构裂缝进行整治。因深层结构裂缝形成原因复杂,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单独设计,如有此类裂缝,应单独提出,组织五方会勘,确定形成原因后,进行单独设计。6.6初期支护侵限造成二衬欠厚根据检测

36、资料提供的数据对照表6.2.1和表6.2.2中缺陷严重程度判定和采取措施决定是否采用初期支护换拱。6.6.1初期支护换拱(1)在换拱前,对初期支护钢拱架施做临时支撑,避免置换过程中原初期支护钢架失稳;(2)置换顺序,利用换拱台车从小里程逐环进行,对每环的拱架置换应遵循先墙后拱的原则,首先用砼切割机在两榀拱架之间切开宽10cm宽槽,深度尽量达到喷射砼底层,与两边喷射砼隔离开,然后用破碎锤或人工风镐凿除。(3)采用单层超前小导管预支护(按间距1.8m成环布置),在每榀初期支护钢架与小导管连接处将小导管与钢架锁死,以保证在开挖拆除拱架时的安全;对已换拱段,必须及时、分段进行衬砌。1)临时支撑架设临时

37、支撑:利用换拱台车每间隔一榀对初期支护钢架连接处采用22工字钢架设临时竖撑、横撑,横竖撑间采用22钢筋连接,以免在换拱过程中相临拱架受力过大而失稳。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必要时利用衬砌台车分段浇注30cm厚C15混凝土作临时支撑,换拱时逐段拆除,以防止初期支护失稳,确保施工安全。2)置换顺序及原则利用换拱台车从小里程逐环进行,对每环的拱架置换应遵循先墙后拱的原则。3)开挖及钢架拆除开挖及钢架拆除顺序:充分利用换拱台车长度,采用顺序开挖,先墙后拱方法,且每次只能开挖一榀。开挖主要以人工利用风镐开挖为主,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开挖预留量20cm。4)钢拱置换将制作好的钢架及钢筋网运至现场,喷浆机等设备

38、调试好,开挖拆除原初期支护钢架完成后立即对开挖面进行初喷,架设新钢架,并铺钢筋网片,同时将钢筋与钢筋网焊接固定,完成后立即进行C25喷砼作业,待喷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二衬施做。6.6.2防排水系统的修补、恢复(1)防水板的修复1)对于破损较轻的防水板采取局部修补的方法。修补采用手持焊枪,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焊缝宽度)不应小于15mm,焊接严密,不得焊焦焊穿。修补用防水板要裁剪成圆形,不允许有尖角。2)对于破损比较严重的区段,取下里层钢筋重新铺设防水层。其他常规施工方法,此处略。防水板加无纺土工布铺设示意图(2)环纵向排水盲沟的修复环向盲沟一般不容易破损,主要是对纵向盲沟的修复。对于纵向

39、盲沟,采用直接更换的方法,两出水口直接在同板二衬内。(3)施工缝防水针对重新浇筑混凝土与原结构的施工缝难以埋设中埋式止水带的情况,为了保证防水效果施工缝处采用两道橡胶止水条进行防水,分别设置于结构厚度的1/3及2/3处,遇水膨胀止水条接头处应重叠搭接后再粘接固定搭接长度不小于5cm,沿施工缝形成闭合环路,其间不得留断点。止水条定位后至浇注下一环混凝土前,应避免被水浸泡。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得接触止水条。在施工缝处安装两根遇水膨胀止水条防水,凿槽固定止水条。施工缝防水构造示意图为加强防水效果,拆模后在施工缝处采用环氧树脂砂浆再次进行防水处理。因为施工工艺原因,预留窗口处砼不能完全与周围砼粘结密

40、实,故砼施工后及时拆模,将窗口砼接茬处不密实混凝土凿除并清理干净,清理干净后及时采用环氧树脂砂浆填满,以保证此处砼防水效果。6.6.3钢筋安装(当设计衬砌为钢筋混凝土时)(1)安装前纵环向预留钢筋人工调直,采用绑扎搭接时端头处纵向钢筋预留长度按照50cm和115cm间隔控制,环向预留钢筋预留长度按照65cm和150cm间隔控制;采用焊接连接时钢筋预留长度需间隔控制,搭接长度按照10倍钢筋直径进行控制。(2)在需要植筋处,按规范施工,植入长度不小于15d(d为钢筋直径),并采用结构胶粘接牢固。(3)按设计数量、尺寸和形状配齐所缺少钢筋。(4)按设计要求在应补入钢筋位置补入钢筋。钢筋接头符合施工规

41、范规定,边墙钢筋钢筋连接采用搭接焊。6.6.4浇注二衬混凝土(1)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凿毛效果,并涂刷界面剂,检查拱顶预留注浆孔位置及数量。(2)二衬混凝土浇筑完毕拆模后,在拱顶及边墙部位设监测点,监测二衬混凝土是否存在结构尺寸变化,如变化则拆除重做,并报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协商处理办法。(3)新旧混凝土有较显著色差,按照界面修补剂使用说明书要求配制涂刷液刷涂。涂刷液颜色应与既有混凝土颜色相近。要求涂刷均匀,颜色协调。应尽可能采用喷涂。(4)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预留注浆孔压注水泥浆,注浆采用0.8:1水泥浆,注浆压力不大于0.2Mpa,注浆工艺同脱空处理方案。6.7衬砌钢筋外露 (1)对一般

42、施工期间遗留外露非结构钢筋头,剪断、拔出钢筋后采用环氧砂浆封闭钢筋孔。详见“缺陷整治附图IV”图。 (2)对二衬结构钢筋外露及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段,需对外露钢筋进行除锈防锈处理后再进行涂刷防碳化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详见“缺陷整治附图IV”图。7、劳动力及机具、设备计划设备材料用汽车运输到现场,全部采用自购。 资源配备详见下表。设备、机具及劳力配备表序号 名 称 单 位数 量备 注1简易组装作业台架个82内燃发电机台 43制浆机台 74.5kw4注浆机 台65冲击钻台106切割机台57破碎锤台28彩条布 M27009安全带 个 2110劳动力 人 120 8、整治推进计划根据我标段剩余工

43、程总体施工组织计划,确保在正洞主体施工的同时抓好缺陷整治工作,为后续工序展开创造条件。9、质量保证措施(1)浆液配合比必须经试验调配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砂浆配比所用原材料质量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2)在注浆过程中要不断检查注浆机、管口接头,防止注浆压力过大管口脱开,影响注浆效果。(3)注浆顺序应遵循“从低到高、从下往上”的施工顺序。(4)注浆过程中现场测定浆液的流动度、比重及凝结时间,应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5)按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注浆记录,对照注浆记录情况分析、改进注浆施工作业。(6)注浆完成经自检质量合格后,请第三方无损检测单位进行检测,保证注浆质量达标。(7)所有混凝土裂缝

44、必须经处理后检测合格,请监理抽检。(8)衬砌表现渗水整治完成后,对其不定期进行观察验证整治效果,同时要观察其他部位是否出现新的渗水点。(9)拆除混凝土的,要保证一次处理到位,特别注意施工缝处防水板、钢筋的搭接质量,不留下新的隐患。(10)成立缺陷整治领导小组,按照制定的方案,指定专人负责,安排专项资金,下决心、下力气,一次整改到位,确保交验合格产品。10、安全保证措施(1)施工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2)施工人员作业前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岗作业。(3)施工人员到达工作面后,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4)注

45、浆时注浆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穿工作服,电工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5)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防滑鞋,挂妥挂钩,并有安全防护拦和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对施工机具和材料要有保护措施,避免掉落,严禁向下方丢弃废物。(6)在注浆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注浆机操作规程进行注浆,谨防注浆管脱扣、胀爆等伤人,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面具,防止浆液飞溅伤人,特别是对眼睛等宜损伤部位必须重点防护。严禁注浆管口对准作业人员,避免高压浆液对人体伤害,作业过程中还应防止注浆管爆管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7)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按照三相五线制布设电线,做到二级保护,三级控制,一机、一箱、一闸、一保。(8)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安装前按照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经验收确认状况良好后才可运行。(9)严格机械作业规程,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操作。(10)加强二衬破除作业过程的监控量测,在破除范围边线外侧50cm设置监控点,对二衬拆除过程中的隧道围岩进行监控,确保隧道结构稳定和施工安全。11、施工环保、水保措施1二衬混凝土切缝、钻孔及拆除作业时,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减少粉尘对洞内空气的污染,并采取通风机通风降低洞内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确保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施工中的废水应及时排入隧道排水系统内,隧道排出的污水应经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到原有沟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