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某路拓宽改造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19098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某路拓宽改造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某路拓宽改造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苏某路拓宽改造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苏某路拓宽改造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苏某路拓宽改造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某路拓宽改造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某路拓宽改造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B13XX路拓宽改造X标 工 程监理实施细则 (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提要: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目 录一、工程概况二、监理的工作目标三、监理对通病监控的范围四、监理对通病监控的依据五、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领导小组六、管理措施七、质量通病防治监理控制的具体工作一、 工程概况:XX路道路工程(润扬路扬子江北路),全长2226.221米(本标段约1320米),按城市主干道II级标准设计,设计计算行车速度为50公里/小时,XX路西起润扬路,东至扬子江北路,XX路位于邗江

2、区原西湖镇中心地段,是扬州市蜀岗生态新城与江阳工业园的分界,它的建设将带动沿线片区的建设与发展。XX路道路红线宽4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5米(四车道),绿化带宽2.5米,非机动车道宽5.5米,人行道宽4.5米。该标段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在两侧慢车道下各设置雨水管各一根,污水管道设置在北侧慢车道(局部南侧慢车道设置污水管道1根)。本标段道路总体趋势西高东低,且起伏不平,沿途水系少,雨水管道结合地形及现状道路下雨水管道进行分段排放,污水管道则由西向东过铁路后沿北环路排入铁路泵站。本工程由扬州市市政建设处投资建设,扬州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其质量标准,造价控制,按合同要求。工期为120个工作日。本工程

3、投资额约1500万元。二、 监理的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预防为主,力争克服裂、渗、空质量通病。三、 监理对通病监控的范围监控的范围:施工阶段四、 监理对通病监控依据:1、扬州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2、工程监理规划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五、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领导小组:总监理工程师(组长)专业监理工程师(副组长)专业监理工程师(副组长)监理员(组员)监理员(组员)质量通病防治领导小组构成六、 管理的措施1、 及时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对照图纸审查意见检查设计图纸是否对质量通病的防治提出了相关措施。2、 要求施工单位提交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并

4、认真审查。3、 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 严格工序交接验收,将通病防治列入检查验收内容5、 强化监理旁站,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平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 认真做好隐蔽工程和工序质量的验收,上道工序不合格时,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7、 做好通病防治专题记录,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8、 工程完工后,认真填写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七、 质量通病防治监理控制的具体工作:1、轴线控制及施工准备方面1.1施工场地应该平整清表,防止放线产生误差,沟槽开挖后做好井点降水工作及雨水天气槽内积水的排放。1.2由专人进行测量,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校验,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供的

5、校验报告、仪器合格证和质保书。1.3施工之前应确定的测放控制点和控制桩,及时复核;施工阶段应时刻复核各道工序的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如管道中心线、高程控制点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1.4在开挖沟槽前应做管道中心线的测放,随时纠偏,必要时布设控制桩,为了及时复核。1.5各道工序轴线测量、标高测量在测量后,必须认真填写测量放线记录。1.6对工程轴线、标高和构件几何尺寸的检测工作,实行旁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2.1、产生原因: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2、2预防措施:(1)防止测量和施工

6、造成的病害措施主要有: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 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2)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3、管道渗漏水、水压试验不合格3.1产生原因: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水压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3.2防治措施:(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

7、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预防措施是: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 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 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2)管材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砼松散,抗渗能力差,容量产生漏水。因此要求: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 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硬物轻敲管壁其响声

8、清脆悦耳。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应弃之不用或经有效处理后 方可使用。(3)管接口填料及施工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防治措施: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接口缝内要洁净,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4)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预防措施: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抹面时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遇有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再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与检查井连接的管外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 原浆,并座浆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以防渗漏。(5)水压试

9、验段封口不密实,又因其在井内而常被忽视,如果采用砌砖墙封堵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砌堵前应把管口0.5m左右范围内的管内壁清 洗干净,涂刷水泥原浆,同时把所用的砖块润湿备用。砌堵砂浆标号应不低于M7.5,且具良好的稠度。勾缝和抹面用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M15.管径较 大时应内外双面较小时只做外单面勾缝或抹面。抹面应按防水的5层施工法施工。条件允许时可在检查井砌筑之前进行封砌,以利保证质量。预设排水孔 应在管内底处以便排干和试验时检查。(6)水压试验是对管道施工和材料质量进行全面的检验,水压打不上,这时应先在管道接口渗漏处一一做好记号,在排干管内水后进行认真 处理。对细小的缝隙或麻面渗漏可采用防

10、水涂料涂刷,较严重的应返工处理。油膏接口可采用喷灯进行表面处理,一般可凑效,否则挖开重填。严重的渗漏除了更换管材、重新填塞接口外,还可请专业技术人员处理。处理后再做试验,如此重复进行直至水压试验合格为止。4、检查井变形、下沉,构配件质量差4.1产生原因: 检查井变形和下沉,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铁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4.2防治措施(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破管做流槽的做法,防止井体下沉。(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

11、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5、回填土沉陷5.1产生原因: 压实机具不合适;填料质量欠佳、含水量控制不好等原因影响压实效果,给工后造成过大的沉降。5.2预防与处治措施5.2.1预防措施管槽回填时必须根据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夯)实机具。如本地区主干道下的排水等设施的坑槽回填用中 粗砂。管槽从胸腔部位填至管顶30cm,再灌水振捣至相对密度0.7,实践证明效果很好。管槽较窄时可采用微型压路机填压或人工和蛙式打夯机夯填。不 同的填料,不同的填筑厚度应选用不同的夯压器具,以取得最经济的压实效果。填料中的淤泥、树根、草皮及其腐植物既影响压实效果,又会在土中干缩、腐烂形 成孔洞,这些材料均不可

12、做为填料,以免引起沉陷。控制填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左右;遇地下水或雨后施工必须先排干水再分层随填随压密实;杜绝带水 回填或水夯法施工。5.2.2处治措施根据沉降破坏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影响其它构筑物的少量沉降可不做处理或只做表面处理,如沥青路面上可采取局部填补以 免积水。如造成其它构筑物基础脱空破坏的,可采用泵压水泥浆填充。如造成结构破坏的应挖除不良填料,换填稳定性能好的材料,经压实后再恢复损坏的构筑物。6、 人行道板松动、碎裂、沉陷和路缘石破损、不顺直防治的技术措施61产生原因: 原材料不合格;人行道基层、面层强度、压实度、平整度等不合格,养生期不足。62预防措施:6.2.1施工1.

13、人行道基层的水泥混凝土或二灰碎石应采用工厂化生产方式。不得在已成型的路面或人行道上拌制砂浆。2.人行道面层材料及路缘石进场前均应进行外观检查与复验。混凝土预制构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原材料、配合比、弯拉、抗压强度资料。混凝土预制构件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场使用。3人行道面层铺砌应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砂浆抗压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任一组试件抗压强度最低值不应小于设计强度的85%。4路基和基层的施工质量应予加强,各分项结构层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分项施工,其施工要求同2.1.1条、2.1.2条的有关规定。5当采用水泥混凝土做基层时,必须要确保混凝土厚度与强度合格、振捣密实、外观平整;面层

14、胀缝应与基层胀缝对齐。6人行道板的铺砌砂浆应饱满,且表面平整、稳定、缝隙均匀,铺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铺砌完毕应逐块检查面板是否有脱空、翘起现象,并及时返工处理。7人行道面层铺砌完毕,应及时扫缝,进行围护,封闭湿润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确需要通行的路口、通道等要搭设临时跳板。8路缘石基层结构应与路面基层相同,并同时摊铺、碾压、养生。9弯道段混凝土路缘石应尽量规格统一,采用预制生产方式。10路缘石安砌时应同时控制直顺度、垂直度和顶面水平度,做到线直、弯顺,无折角、波浪、前倾后斜现象。11侧缘石背后应浇筑水泥混凝土支撑,并还土夯实,还土夯实宽度不小于50cm。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后均应及

15、时对破损或不顺直的路缘石进行调整。12路缘石勾缝应饱满,整洁坚实,常温下养护不少于3天。6.2.2监理:1.严把路缘石、人行道板、预拌混凝土、二灰碎石等原材料、半成品材料的进场验收,严格履行见证检测。2.应加强路缘石、人行道各结构层的分项验收,对人行道路床、基层、面层施工进行旁站,对人行道基础厚度与高程、人行道面层平整度、侧缘石直顺度与顶面高程等进行平行检验,并形成书面记录。3.控制工程进度,确保人行道面层、水泥混凝土、二灰土、二灰碎石等结构层必要的养生期。7沥青混凝土路面龟裂防治的技术措施7.1 产生原因:路基、基层压实度或弯沉值不合格就施工面层;基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合格或养生时间不足;透

16、层、下封层、粘层在冬期施工或沥青摊铺温度不足等。7.2预防措施:7.2.1施工7.2.1.1 路基1. 路基施工前要认真清除杂填土、耕作土、树根、杂草等,对路基原状土及填土应及时检测塑限、液限、含水量、CBR值。2. 对于零填、挖方、高填方、河塘、软弱地基等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当设计未做处理规定时,应及时办理设计变更,并制定专项施工方案。高填方及软基处理路段施工详见第8.2.5条。3. 填方施工严禁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等;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率大于30%,均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填方应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厚度应与压实机具相匹配,且每层厚度

17、不应超过20cm;对于过湿土填筑宜采用拌灰处理,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含灰量,并控制压实时土质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率1%范围内。4.路基施工应进行压实度、弯沉值指标的“双控”, 外观要求碾压后无明显轮迹、无裂缝、无弹簧出现。7.2.1.2基层1. 原材料要求二灰土宜采用塑性指数在1220之间的粉质黏土、黏土,土中不应有杂物,土中有机物含量宜小于10%。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中集料的级配、含泥量、针片状含量、压碎值应满足规范要求,级配宜选用骨架密实型。2. 配合比确定对现场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试验室应根据不同灰剂量下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值选定目标配合比,施工实际采用的石灰剂量应比试验室确定的剂量增加0.5

18、%1%。采用集中厂拌时可增加0.5%。3.厚度大于20cm的基层应分层施工并验收。4. 二灰土拌和与摊铺控制要点(1)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厂拌二灰土,搅拌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前先筛除集料中不符合要求的颗粒,严格控制配合比,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运输中应采取覆盖措施。(2)次干路及以下道路若按层铺法施工,应采用网格法控制土、石灰、粉煤灰的体积用量,并选用适宜的拌和机械,拌和均匀的混合料中不应含有大于15mm的土团和大于10mm的石灰或粉煤灰团粒。对于黏性土,必须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5 .二灰碎石拌和与摊铺控制要点应采取厂拌拌和、摊铺机摊铺。拌和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尤其是石灰用量和含水量

19、;摊铺时应进行试铺以确定松铺系数。6.拌和厂应向现场提供产品合格证、原材料试验报告、试配报告、混合料配合比、R7强度标准值及石灰中活性氧化物含量的资料。7.碾压(1)基层复测、找补整平应在初压12遍后立即进行,严禁压实后用薄层贴补找平,应确保基层一次成型。(2)当天摊铺的必须当天碾压成型,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混合料堆放时间不超过1天;水泥稳定类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小时,并应在水泥初凝前碾压完毕。(3)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基层应尽量避免纵、横向接缝。(4)当二灰土中的土为砂性土时,宜选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终压,以消除外观起皮;二灰碎石宜选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复压。碾压应控制在最佳含水率1%范围内进

20、行,遵循“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慢后快”的原则,轮迹重叠宜1/3以上,碾压遍数不少于68遍。8. 养生应封闭交通,保持洒水养护至少7d以上,必要时应采取覆盖措施。9. 验收标准(1)实测要求压实度、R7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沉值均应满足设计和验收规范的要求。(2)外观要求碾压无明显轮迹,无推移、起皮、裂缝现象。7.2.1.3面层1.透层宜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油透入基层510mm后方可铺筑面层。设有下封层的基层不可省却透层。2.透层、下封层、粘层严禁冬期施工;快速路、主干道的沥青面层严禁冬期施工。3.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表面进行清扫、除尘,确保下承层表面干净。沥青面层摊铺时应及

21、时检查并控制沥青混合料摊铺、初压、终压温度,一次摊铺宽度达到双车道以上宽度时,面层施工应配备不少于5台压路机,以确保在较高的料温下完成碾压。4.沥青上面层未摊铺完成的严禁投入使用。7.2.2监理1.及时做好原材料、半成品及配合比的进场验收与见证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2.对路基处理、基层、面层施工要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加强路基外观稳定性、路基沉降控制、含水量、分层厚度、结构层厚度、含灰量、施工配合比等的现场质量控制。3.严格把好分项工程验收关,对压实度、强度、弯沉值等关键性主控指标进行见证检测。8.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拥包、施工接缝明显防治的技术措施8.1产生原因:原材料不合格;施工中对配合比

22、、温度、厚度、摊铺、压实及外观质量控制不足。8.2预防措施:8.2.1施工8.2.1.1 车辙1. 原材料(1)粗集料:应粗糙且有较多的破碎裂面,与沥青有较好的黏附性;SMA混合料应使用坚韧、有较高强度与刚度、针片状含量低、耐磨的粗集料,如玄武岩、辉绿岩等,粘附性达不到要求时,应加抗剥落剂。(2)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宜选用机制砂;石屑生产应具备抽吸设备,0.075mm通过率不超过10%。(3)矿粉;应选用碱性石料如石灰岩、白云岩磨细的粉料,0.075mm通过率不小于75%;回收粉尘禁止使用。(4)沥青:快速路、主干道应选用A级AH-70道路石油沥青或基质沥青,60动力粘度不小

23、于180Pa.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5)沥青混合料中所有原材料均应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8.2.1.2配合比设计(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均应进行三阶段设计,相同厂家、相同设备与工艺、相同材料、相同配比的沥青混合料三阶段设计可在建设、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只进行一次(尤其是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检验)。(2)普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结合本地区气候、交通等特点进行改进,应适当减少靠近最大粒径的粗集料和细集料中较细部分的比例,适当增加中间档次的粗集料,形成S型级配曲线(以下简称改进型沥青混合料)。(3)SMA混合料级配应加强4.75mm通过率的控制,取值宜适当偏上限,以保证SMA路

24、面不透水。混合料性能检验应包括马歇尔试件体积参数与力学性能、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谢伦堡析漏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4)SUP级配设计可参照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导意见执行。混合料试件的制备必须采用旋转压实仪。级配曲线应在控制点内,控制砂的使用,不通过限制区。设计旋转压实空隙率宜为4%。混合料性能检验应包括车辙试验、按AASHTO T 283(美国SHAP试验规程)进行的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8.2.1.3现场施工(1)加强对改进型沥青混合料、SMA、SUP压实质量的控制。现场应配备56台压路机,要求高温(温度控制见下条)紧跟碾压;改进型沥青混合料、SUP混合料压

25、实应采用重型压路机(12-14t进口钢轮、25t及30t重型胶轮压路机),初压时2台钢轮压路机前静后振各一遍,复压时3台胶轮紧跟套压各2遍,终压时1台钢轮2 遍,碾压时应及时处治离析现象;SMA压实必须采用钢轮碾压,不宜使用胶轮,碾压时应注意集料的压碎、泛油现象,坚持“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原则,碾压遍数由试铺确定,不宜碾压过度。(2)严222格控制温度。重点做好原材料加热、拌和、出厂、到场、摊铺、碾压阶段温度的控制;四车道以上路面应采用2台以上摊铺机,纵向错开510m梯队作业;运输应覆盖;碾压紧跟,控制碾压作业面不超过40m;SMA、SUP严禁冬期施工。(3)现场及时检测。施工前应对下承层

26、质量进行检测验收;改进型AC、SMA、SUP粗集料较多,应确保压实,必须每天每台班进行路面取芯,检查压实度与渗水。骨架密实型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级配应尽可能接近目标配合比,每天每台班上、下午各1组抽提试验,检验油石比及关键性筛孔误差(相对于生产配合比、括号内为SMA要求):油石比+0.2%-0.1% ,0.075mm2%,2.36mm5%(4%),4.75mm6%(5%),最大公称粒径2%,最大粒径误差为零;普通沥青混凝土油石比的误差应为0.3%。前台应进行逐盘在线监测和总量检验,计算机采集、计算的数据图表必须随工程档案存档。8.2.1.4 拥包1. 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要控制细集料的用量,细

27、集料不可偏多,并严格控制沥青的用量。2.基层表面应确保干净,透层、下封层完成后应尽快进行沥青面层的摊铺,沥青面层间应均匀洒布粘层沥青,确保上下层粘结。3. 其余同8.2.1.1条。8.2.1.5 施工接缝明显1. 在同一个路段中,应采用同一料场的集料,避免色泽不一;上面层应采用同一种类型级配,混合料配合比应一致。2.纵向冷接缝应尽量避免,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热接缝)或3040cm(冷接缝)以上。横向接缝上下层应错开1m以上。快车道、主干道应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联合作业,每台摊铺机的摊铺宽度不宜大于6m,上面层应采用多机全幅摊铺,减少纵向接缝。3.平接缝宜在尚未冷透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垂直刨除端

28、部厚度不足部分。当用切割机切除时,宜在当天混合料冷却但尚未结硬时进行。切割应切线顺直,侧壁垂直,清扫碎粒料后,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然后再摊铺新料,并掌握好松铺系数。施工中及时用三米直尺检查接缝处平整度,如不符合要求,应在混合料未冷却时进行处理。4. 纵横向接缝须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在碾压纵向接缝时,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的0.10.15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0.10.15m。接缝须得到充分压实,达到紧密、平顺要求。5.新旧路面相接处必须确保基层坚实稳定,路面结构各层次接缝应错开、垂直。6.对桥涵、通道等构造物接头以及检查井、超宽部位的压实,应特别注意

29、接缝平整度的控制,避免造成跳车。8.2.2监理1.监理人员应对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及混合料相关试验加强见证检测,对配合比设计进行严格的审查,对生产配合比验证应全过程旁站。2.监理人员应对拌和厂及摊铺现场进行旁站,对配合比、温度、厚度、摊铺、压实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和平行检测,对相关试验进行见证。发现质量异常及时要求整改,并跟踪检查。9 检查井盖框破损、井周路面损坏或沉陷防治的技术措施9.1产生原因:井盖框、防反射裂缝材料、钢筋等半成品、原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工艺或方法错误。9.2预防措施:9.2.1施工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图施工,变更均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2. 施工前应对井盖框、防反射裂缝材料

30、、钢筋等半成品、原材料进行进场报验并复试。3. 检查井基础与管道基础应同时浇筑,混凝土基础施工缝应设置在平基位置,必要时在接缝处设置补强钢筋。4. 管道穿过井壁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化学建材管道宜采用中介法与井壁洞圈连接;金属类压力管道,井壁洞圈应设套管,管道外壁与套管的间隙应四周均匀一致,其间隙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材料嵌密实;接入管道管径大于300mm时,对于砌筑结构井室应砌砖圈加固。5. 检查井周围路基回填应与沟槽回填同时进行,宜先从井周开始向沟槽方向回填。井周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回填土粒径不大于2cm,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6. 未设置钢筋混凝土卸荷板的检查井周围路面基层

31、施工宜采用反挖法施工,反挖法施工应在同标高基层压实结束后立即进行。7. 现浇钢筋混凝土卸荷板施工应采用反挖法施工,反挖法施工应在同标高基层基本成型后才能进行,卸荷板钢筋尺寸应与反挖槽匹配,卸荷板标高、横坡应与基层一致,接茬密实、平顺,卸荷板未达到设计强度不得开放交通。8. 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施工时,井口以同口径钢板覆盖,摊铺完后移除钢板,井口修边后安装井盖框,井盖框应逐只精确调整标高、横坡,使之与设计相符,盖框标高调整应使用金属垫片固定。固定井盖框的混凝土宜采用早强混凝土,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时,沥青混合料上下面层施工应间隔一定时间(1天以上),以确保固定井盖框的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9.2.2监理1

32、.监理应加强对检查井通病防治方案的审查和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质量的见证检测。2.施工中应加强卸荷板、检查井基础、井身、井周回填、管道与井身连接、卸荷板与基层连接、检查井盖框与井身连接等过程施工质量的现场旁站监理。3.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时,应严格检查井周沥青混凝土压实度、井盖框固定是否稳定、井框与路面接茬是否平顺。发现问题应随即责令施工单位整改。10 沟槽处路面沉陷防治的技术措施10.1产生原因:管道功能性试验不合格或未在回填之前完成;回填不当。10.2预防措施:10.2.1 施工1 .闭水试验前,所有支管均应预留到位,尽量避免出现闭水试验后,再开凿井壁安放支管的情况。2.按设计要求,在所有管

33、道的相关功能性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沟槽回填。3 .沟槽回填前应排干积水,清除淤泥、松土及杂草、杂物后再进行回填。4. 沟槽回填应严格控制回填土质、粒径及含水量,严禁回填淤泥、腐殖土、有机质和含生活垃圾的土,沟槽回填土为重粘土时,应进行破碎,粒径不应大于5cm。5.回填土应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分层压实厚度及压实度应符合设计和GB 50268-2008的要求。6. 沟槽两侧应对称回填,其高差不得超过30cm。7.过路管线的施工应在道路基层施工前完成。10.2.2监理1.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对管道的有关功能性试验(如压力管道的水压试验、无压管道的闭水或闭气试验、化学建材类管道的变形量检测等)进行旁站

34、监理。2.加强巡视、旁站及平行检验,严格控制回填质量,并按规范要求对回填土的环刀检测进行见证取样。11 路面积水、不平整防治的技术措施11.1产生原因:路基不均匀沉降;沥青摊铺不当;排水高程出现错误。11.2预防措施:11.2.1施工1.应严格按图施工,采取技术措施,防止路基、沟槽、井周等的不均匀沉降,详见第7.2.1.1条、7.2.1.2条、9.2.1条、10.2.1条。2.道路施工3.从基层做起,逐层提高平整度。施工单位应提高道路施工机械化水平,路基、基层施工应配备平地机、摊铺机,二灰碎石等上基层施工应采用摊铺机铺设。施工前应进行试铺,路基、基层铺设完毕应及时复查平整度、高程并整改。4.沥

35、青路面施工(1)加强道路平石高程控制,平石安砌后应加强防护,避免施工机具对平石的碰撞和沥青喷洒引起的污染。(2)保证充分供料,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摊铺,避免间隙和停顿。(3)加强高程控制,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比较长的平衡梁或雪橇式控制方式,有条件时尽量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施工应避免摊铺后的人工修整。(4)加强面层压实度、接缝、摊铺宽度控制,详见第8.2.1.3条、8.2.1.5条。5.排水施工(1)雨水管道施工时,应加强管内底及流水面高程的控制,防止倒排水现象。(2)雨水收水井施工时,收水井长边应与道路边线重合(弯道部分相切)。平缘

36、石与雨水收水井衔接要平顺,雨水收水井井篦顶面低于周围道路13cm,平缘石在路面纵向应有1m的顺坡,使雨水口有一定的过水面积。(3)排水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清除管道内垃圾、杂质,清除堵头。道路施工时,应加强管道维护和检查井的覆盖保护,防止管道堵塞。道路工程完工后,应进行雨天的排水专项检查,发现排水不畅或路面积水现象,应及时会同监理、设计单位确定整改方案并返工处理。11.2.2监理1.加强对道路平整度、高程以及管材、平基、管内底高程、流水面、雨水收水井的平行检验。2.加强对路基处理、沟槽与井周回填、沥青面层施工的现场旁站。3.工程完工后,及时组织施工单位进行雨天的排水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施工单位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