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19503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换层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转换层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转换层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转换层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转换层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换层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换层施工方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综述一、工程概况:*一、二座工程三层转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细石砼,转换层结构标高位于10.77m,层高6.0m,转换层大梁梁高2.2m,承重模板支架实际高度为3.9m,顶板部位支架搭设高度为5.82m,利用满堂钢管脚手架进行支撑与荷载传递,支架基础根据混凝土梁浇筑时作用在水平模板上的冲击荷载分别落在三层顶板以下的楼面上,模板竖向立杆底部加木方垫板,转换层主要是完成下部框架结构与上部主楼剪力墙、柱的转换。转换层为梁式转换层,上层楼板板厚180 mm,并且后浇带部位有梁穿过。上层大部分剪力墙、柱在转换层部分梁上生根,剪力墙、柱、梁、板、楼梯等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为C45。转换层梁为混凝

2、土结构大梁,混凝土结构大梁转换层顶板厚180mm,大梁中部分设有次梁。二、施工方案的确定:荷载传递方案是以转换层楼面已施工完的框架梁为主要承载构件,在已施工完成的转换层框支柱上设置满堂脚手架支架作为辅助卸荷构件,形成支撑系统完成转换层框支梁的施工。转换层施工钢管和扣件,而且还可以用于后续模板工程施工,一次性投入较小,经济效益较好;另外,该方案施工操作方便、简捷,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及工期。三、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1、 因为承重主梁面截面尺寸较大,结构层楼面自重很大,施工阶段所要求的承载力大于极限状态的要求;2、 转换层主梁钢筋用量大,绑扎难度高,传统的钢筋绑扎方式不能满足转换层的施工要求;3、

3、转换层梁与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混凝土振捣难度大,施工要求比较高;4、 转换层梁体积大,水化热高,内外温差控制、养护保温措施要求高,容易出现温度裂缝。另外,转换层中的框支梁还具有截面变化大、跨度大和截面大等特点,且转换层下层梁截面尺寸不大,承载力低,因此为保证结构的施工安全,对该转换层进行专项的施工阶段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第二章 施工准备及施工部署一、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参考规范及标准图集(含此但不限于此)。序号名称编号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建筑工程测量规程DBJ01-21-95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

4、0025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用电安全规范GB50195-20056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10建筑结构荷载设计手册GBJ17-88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模板工程与支架技术杜荣军编著1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15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2、施工图纸及有关文件:序号名称日期编制单位1建筑施工图纸2009.8.2结

5、构施工图纸2009.8.3给排水施工图2009.8.4图纸会审记录.工程洽商.设计变更通知单2009.8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 项目部技术部门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并按设计图纸对钢筋班组在加工钢筋过程中遇到疑问及时反映,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与设计沟通与设计沟通及时处理。、 召开各班组现场技术交底会议,就钢筋绑扎,满堂脚手架搭设及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进行专项与现场技术交底,做好各工种的协调配合工作,对于各专业工长和质检员、安全员划分相应职责范围,使其施工前做进行进场前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及管理宣传。、 对特殊工作作业人员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取证后方可上岗。、 对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前进行技术、质

6、量及安全交底。、 施工前由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内容及现场施工情况,对安装工人进行技术交底。2、现场准备: 现场按照总施工部署作好水电布置工作,做到施工用水电能满足现场生产、消要求。混凝土施工时每区段振捣棒分别接2台移动配电箱,振捣棒实行一机一闸一漏,其漏电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夜间照明以塔吊上的镝灯为主,必要时配备碘钨灯。 根据本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要求对各施工班组作好施工交底并监督分包队伍对班组交底。 根据技术方案要求组织施工机械的进场、报验、安装、调试工作,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能满足工程需要。 各种计量、测量用具及时检查、送检并且检定证书、材料齐全;合理组织施工现场车辆流通,保

7、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机具和人员:施工前,一切施工用的机具、人员准备充分。所有机具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如果停水,由搅拌站用混凝土罐车运水到现场,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洗泵、养护等的用水。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并报请监理单位验收完毕;检查模板尺寸和预埋件等的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接缝的严密情况;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并检查钢筋的垫块是否垫好;办完隐、预检手续。浇筑前将木模板湿润。 通知混凝土搅拌站运

8、送混凝土,根据浇筑的部位、时间的不同,来确定罐车的台数、发车间隔时间,并合理安排罐车行走路线,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连续浇筑。 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妥当,能满足浇筑速度要求。 混凝土布料杆架设到位,并固定完毕,调试运转正常。 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工作,混凝土施工阶段工程部负责联系一周天气情况并转发给有关部门及施工班组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三、施工部署:1、施工部署: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该转换层分为两个施工阶段,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和实际施工特点,为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支架基础有足够的承载力,转换层混凝土大梁的模板安装和支架的搭设充分利用工程中结构本身的优势。满堂扣件式的要

9、求详见本工程模板工程模板方案中的相关内容,该方案中不再重复设计。为便于对大体积混凝土梁的保温,梁模板采用15 厚多层胶合板,顶板模板采用多层板,该层顶板和梁的混凝土一次性浇筑。2、组织保证措施由于转换层工作量大,施工周期相对较长,针对转换层特点和施工难点,在转换层施工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并给予全力支持,协助项目部进一步强化现场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确保转换层施工的顺利进行。 模板及钢筋工程组织保证措施在进入转换层施工时,钢筋工长任驰和木工工长杨向横分别承担相应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工作,以进一步加强模板和钢筋工程的管理,并有项目部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混凝土工程组织

10、保证措施在模板及钢筋工程即将完成时,混凝土浇筑前项目部对转换层梁模板加固质量组织检查,并成立临时指挥部,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混凝土工长负责混凝土过程中管理工作。3、轴线控制 在拆除工作完成后,由测量员负责立即测放出控制轴线,并用墨线标注在楼面上,根据控制轴线,按设计图对转换层柱墙主次梁等细部尺寸分墨。 钢管架搭设完毕后,在支撑梁底模及钢筋笼的水平杆上用吊线坠将细部尺寸线引测在水平杆上,作为梁底模安装和钢筋就位的控制线。5、 施工工艺流程:搭设架子绑扎梁钢筋梁模板安装整体顶板模支架顶板模安装顶板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二、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模板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针对

11、转换层主梁截面尺寸大、结构层自重大的特点,在模板及支撑系统上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转换层顶板梁结构施工安全。 板模板:板底采用15厚胶合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400mm。主龙骨采用48普通钢管900mm。支撑体系采用普通钢管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立杆间距900900mm;立杆下端垫木采用200mm200mm15mm胶合板,立杆上端采用顶丝U托进行高度调节。纵横向满设水平拉杆,上下间距不得大于1500mm。扫地杆离结构面不得大于250mm,横向每隔六跨设置斜撑。 梁模板:梁净高在600mm以下的梁模板采用15厚胶合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300mm。梁底主龙骨采用48普通钢管60

12、0mm,梁侧主龙骨采用48普通钢管600mm,且通过斜撑和梁底主龙骨连接,见图二。梁净高在600mm及1200mm以上的梁侧主龙骨采用248普通钢管600mm,且在梁中及梁下各加12对拉螺杆一道,间距500mm,见图一;对拉螺杆外套塑料套管,且在同模板相接处加塑料帽防止漏浆,以便于混凝土浇筑后取出对拉螺杆周转使用,见图3。 转换梁结构模板采用普通钢管满堂支撑体系:转换梁指参与上部结构形式转换的梁。此部分梁模板采用15厚胶合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250mm。梁底主龙骨采用50100木枋间距400mm,梁侧主龙骨采用248普通钢管间距800mm,且在梁中加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处理同

13、普通梁),无型钢梁对拉螺杆安装方式同普通梁,间距600一道,呈梅花形布置,有型钢梁对拉螺杆和梁拉筋焊接在一起,间距600一道,呈梅花形布置, 支撑采用钢管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梁底立杆顺梁长度方向间距600mm,梁宽方向间距600mm,横杆步距1200mm,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立杆下端垫木采用100mm50mm或15厚胶合板,立杆上端采用U托进行高度调节,使得主龙骨所传递的承载力直接作用于立杆,U托顶口并排放置248钢管或木坊卡住主龙骨,避免滑移。剪刀撑隔3跨双向布置,梁长度大于4000mm的梁按照规范要求3的起拱。梁侧中部增加顶丝U托支撑两道,与满堂架牢固连接,具体如下图所示:框支梁支撑

14、体系立面示意图框支梁支撑体系剖面示意图 转换层下一层支撑的设置由于转换层混凝土浇筑时,所有荷载都通过梁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把荷载传递给下一层,所以转换层下一层支撑系统待转换层梁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才能拆除,必要时采取加强措施,梁下部加强即采取增设梁端斜撑,在梁端1/4 范围内加设斜撑,每排横向设置4 根,以减轻梁的荷载,详见下图2 模板安装:2.1梁模板安装:先安装梁底板,待梁钢筋绑完、主梁(钢筋混凝土梁)侧模定位后再安装次梁侧模,梁底的加固在其下层可按本施工方案要求提前进行加固。2.2 模板截面控制:为了严格控制梁的截面和梁轴线位移,梁内必须设置模板限位筋,限位筋应在模板就位前在梁中

15、部和上部各设置一道,中部限位筋应顶住腹板,在钢筋安装前与腹板点焊,上口限位筋应顶住上翼缘板两侧,并应点焊。限位筋安装时应在翼缘板上面弹出中心轴线,以中心轴线为控制线,在翼缘板横向设置若干根小木方,并画出外线用线坠吊靠限位筋的端面,不得以腹板或翼缘板边缘为标准尺量,同时也可控制模板浇灌混凝土时的侧移。限位筋应采用不小于20 钢筋制作,断面切割应垂直并应有防锈措施。2.3 梁模板加固:模板加固应严格按确定后的模板加固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所有支撑和螺丝必须紧固到位,并应逐根逐个进行检查,模板安装的其他标准要求执行本工程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2.4 转换层顶板模搭设参照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6、进行施工。2.5 在大于1000的梁底部16500设置排气孔,以保证振到过程中气泡的排出。3、模板拆除:3.1 转换层大梁(KZL)与相连楼板应待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100后方可拆除,同时梁底板拆除前必须经过相关单位确认。3.2 拆模时必须确保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拆模顺序是先拆除承重较小部位的模板及其支架,然后拆除其他部分的模板及其支架;例如,先拆非承重的侧模,然后再拆承重的水平方向模板等。4、 技术质量控制措施4.1 大梁按规范起拱,起拱值为:主梁1.5/1000,次梁1/1000。4.2 竖向模板及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其支承面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满足全部荷载的承载力。4.3

17、安装模板及其支架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免倾覆。防止模板及其支架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倾覆,应从模板构造上采取有效的防倾覆措施。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4.4 重点控制模板的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别注意外围模板、柱模、电梯井模板、楼梯间等处模板轴线位置的正确性。4.5 采用环保型脱模剂,提高脱模质量和速度,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6 梁模安装后应拉中心线检查,以校正梁模的位置;梁的底模安装后,则应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各顶撑之间要加水平支撑或剪力撑,保持顶撑的稳固,以免失稳。4.8 模板安装控制措施a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施工安全技术交底。b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隔离剂。质量不合格

18、材料,模板变形未修复的,严禁使用。c模板支设实行“三检制”,合格后报工长检验,然后报质检。填写预检记录表格、质量评定表格和报验单,对于模板成型过程中要点真实记载,由质量部向监理报验。每个环节检查出现质量问题,视性质轻重等查处上一环节并由上一环节承担责任,同时由上一环节负责人负责改正问题。1、 模板拆除时的要求: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序号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1板25022,875381004梁875581006悬臂构件1006 模板安装的质量保证措施及检查方法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值(mm)检查方法1轴线位移柱、梁、

19、墙3尺量2底模上表面标高3水准仪或拉线检查3截面内部尺寸基 础6经纬仪或吊线尺量柱、墙、梁34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4经纬仪或吊线尺量大于5m6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6 表面平整度3靠尺、塞尺7阴阳角方正2方尺、塞尺顺直2线尺8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置2拉线、尺量9预埋管、螺栓中心线位移2拉线、尺量螺栓外露长度+5、010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6拉线、尺量尺寸+6、011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移3拉线、尺量宽、高5对角线612插筋中心线位移5尺量7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根据本工程结构形式和实际施工特点,为了确保模板支架的稳定和支架基础有足够的承载力,梁模板支撑体系根据计算,本工程选择对KZL的模板支撑体系进行

20、计算。A、 梁侧模板设计: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新浇筑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照下列二式进行计算,并取二者的较小值。1、 荷载计算: (1) (2)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c混凝土的容重,本工程取25KN/m3;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采用t0=200/T+15计算T混凝土的温度();本工程T取25。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此处取4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1外加剂影响修整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混凝土掺加外加剂。2:取1.15,坍落度为180mm。经计算模板最大侧压力: =0.22251.

21、21.155 =75.9KN/ =251.5=37.5KN/ 取F1、F2的小值作为计算值,即37.5KN/。所以F2=37.5KN/,考虑混凝土施工时的振捣作业对侧模板的侧压力F=4.0 KN/,则新浇筑混凝土对梁侧模板的侧压力F= F2+ F=37.5+4.0=41.5KN/。2、强度验算设立挡间距为300400mm,模板按四跨连续梁计算,同时知梁上混凝土厚度为180mm,梁底板模板厚度15mm。梁承受倾倒混凝土的水平荷载为4 kN/和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设侧模板宽度为300mm,作用在模板上下边沿处,混凝土侧压力相差不大,可近似取其相等,计算:设计荷载为:q1(41.51.2+41.

22、4)0.211.08侧模弯矩系数Km= 0.1210.12111.080.420.215kNm需要 =0.215106/20=10750选用侧模板的截面尺寸为30015mm,截面抵抗矩:W 3001515=1125010750,所以满足要求。3 剪应力验算VKvql0.62311.080.42.76kN32.76103/2300152 =0.62N/mm2fv1.4 N/mm2 max =0.62 N/mm2 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挠度验算时不考虑震动荷载,其标准荷载为:q41.50.2=8.3 kN/m由=0.9677.83004/(100121031/12 300153)=0.60327.8

23、6kN 故满足要求B、梁底模板计算:1、荷载计算:a、新浇混凝土自重: 1.5(梁高)25 kN/m1.0(梁宽)=37.5 kN /mb、模板自重: 13.5= 3.5 kN/m c、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1.43.5 kN/m d、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竖向荷载: 41.45.6 kN/m合计:q=a+b+c+d=50.1 kN/m 按照最不利荷载布置(四跨连续梁计算)Km=-0.121, Kv = 0.623,Kw =0.967钢管背楞间距300,与对拉螺栓间隔分布,Mmax=Kmql2=-0.12150.10.32=-0.546需要抵抗矩:Wn= M/fmax=0.546106/30=1

24、8186mm22、 剪应力计算:V=KVql=0.62350.10.3=9.363 kN/mmax=3v/2bh=39.3630.3=0.867 N/ mm2fv=1.4 N/ mm2max=0.867 N/ mm23、 刚度验算:刚度验算是按照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震动荷载,所以:q= 0.25+17.5+1=18.5 kN/m 满足要求4、 钢管支撑验算:a、小楞抗弯强度验算:(采用48钢管,间距400)Mmax=0.1ql2=0.150.1400=8.02105 N/ mm 满足要求b、挠度验算: 满足要求c、钢管立杆验算:立杆间距500 mm600mm,沿梁方向为600 mm,垂直梁方向

25、为500mm,横杆步步距取1200,钢管立杆允许荷载为8kN,扣件抗滑力为6kN。(1) 钢管立杆验算:满足要求。(2) 立杆稳定性验算因为,所以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三、钢筋工程施工方案1、 原材料要求1.1 进场钢筋必须具备出厂质量证明书,每捆钢筋有标牌。1.2 对进场钢筋按规范规定的标准,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按每批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或化学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应有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1.3 进场的钢筋和加工好的钢筋,根据钢筋的牌号分类堆放在枕木或废旧CFG素桩桩身上,以避免泥土的污染。严禁随意堆放。2、 钢筋的配料2.1

26、 钢筋配料是根据设计图中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见图并加以编号,鉴于本工程的箍筋形式的特殊性,针对不同框支柱画出不同的箍筋形式大样图,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2.2 根据设计图和大样图,填写配料单,经过审查无误后,方可进行钢筋的下料和加工,对于异型钢筋的下料,要在下料现场放出钢筋大样图,在钢筋安装中不会出现钢筋端部伸不到位,锚固长度不够等问题,从而保证钢筋工程的质量。因此,对钢筋配料工作必须认真审查,严格把关。3、 钢筋的结长 钢筋的结长是整个钢筋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接头的好坏是保证钢筋是否正常受力的关键。因此,对钢筋接头形式应认真选择,选择的原则:可靠、经济、方便。本工

27、程钢筋直径大于16的钢筋全部采用气压焊连接,其余采用绑扎连接。4、 钢筋半成品的堆放与运输4.1 钢筋的堆放本工程所有钢筋在加工场加工成型后并放在塔吊回转半径范围内4.2 钢筋的垂直运输钢筋加工成型后由塔吊进行垂直运输。在塔吊运输钢筋时,对于较长的钢筋应进行试吊,以找准吊点,必要时可用方木或加长钢管加以附着,严禁吊点距离过大,造成钢筋产生弯曲变形。5、 钢筋的绑扎5.1 准备工作:钢筋绑扎前,应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配料单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为了使钢筋绑扎位置准确,应先画处钢筋位置线。5.2 墙体钢筋的绑扎:竖向钢筋,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校正,墙体钢筋接头采用焊

28、接或搭接,接头应错开,同截面的接头数量应不大于50%,钢筋搭接应绑扎三个扣。拉筋和各排钢筋之间需绑扎牢固,不得漏绑。墙体钢筋网绑扎时,钢筋扎丝的弯钩应伸向混凝土内,墙体拉筋不得超长。5.3 框架柱、框支柱钢筋的绑扎:框架柱、框支柱竖向钢筋的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和电渣压力焊连接,其接头应相互错开,根据本工程施工要求,在争得设计同意的情况下,对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的位置进行了调整。在绑扎柱子箍筋时要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箍筋的绑扎,绑扎时要满足箍筋肢数的要求,并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在绑扎时应使箍筋开口方向交错布置。5.4 楼层梁、板的钢筋绑扎: 梁钢筋的绑扎:梁纵向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应加设直径为2

29、5mm钢筋作为梁垫,以保证钢筋之间的净间距,钢筋箍筋开口方向应交错布置在梁架立钢筋上,梁箍筋加密区范围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钢筋特别密的梁、柱节点,要放样确定绑扎顺序、留出浇筑口和振捣口。 梁的绑扎施工方法:考虑到墙筋锚入梁内影响梁箍筋穿插的问题,应先安装主梁钢筋后安装次梁钢筋。钢筋绑扎办法如下: 钢筋绑扎方式:转换层主梁的钢筋直径大,数量多,骨架高,易倾覆。传统的框架梁绑扎方式难以完成转换层梁的钢筋绑扎工作,因此转换层梁的钢筋绑扎采用悬绑扎方式。 其它钢筋的绑扎仍采用传统的绑扎方式。 先绑一根成型主梁钢筋骨架,会同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共同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然后进行大面积绑扎。 梁筋绑扎 绑

30、扎顺序:搭设钢筋绑扎支撑架在支撑架上均匀放置梁的上部主筋和箍筋(先纵后横、框架梁分别放置)直螺纹连接钢筋接头现场取样检验合格后划出箍筋间距箍筋绑扎梁底放置钢筋垫铁放置第一排梁底钢筋绑扎二排主筋吊筋绑扎按图设置拉筋、腰筋绑扎全面检查钢筋笼报验合格钢筋绑扎支撑架的搭设:a 搭设钢管支撑架,支撑架利用梁、板结构支撑架进行接长增高,搭设范围在梁净空间和外周边,支撑架距柱边600,立杆间距1200 ( 因大梁立杆间距为600),立杆高度距大梁底板2.4m,立杆顶面、立杆与梁底板水平面以及立杆中部设置纵横水平杆和剪刀撑,确保支撑架的稳定性,水平杆不得伸入梁断面内,支撑架顶面作为搁置钢筋和操作架。b 设置托

31、杆,支撑架上设置钢管托杆,托杆顶面距梁底板高度为2.3m,在托杆上先放置纵向梁上部第二排钢筋,调匀钢筋排距,其上放置楞铁位置在托杆处,同时放置横向梁的上部第二排钢筋,其后放置纵向梁上部第一排钢筋,并拧紧直螺纹接头。 绑扎方法a 梁箍筋就位绑扎:箍筋套入前应校正梁主筋的间距和支座边距,避免梁钢筋伸出支座外影响梁外侧模板的安装,并用粉笔在梁主筋上按照设计要求划出箍筋间距,箍筋按照内中外箍筋形式的安装的顺序进行放置,对于箍筋直径较大者,可采用焊接的形式,弯折必须事先用粉笔画线,进行统一弯折,并注意开口方向的交替及弯折角度及弯折长度需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每个托杆跨内应放置箍筋的数量已由粉笔分划明确,对应

32、粉笔分划线绑扎主梁上部主筋和箍筋,绑扎丝采用20#铅丝,绑扣形式宜采用反十字花扣,在绑扎箍筋时可在型钢上部按照每1000设置支撑马凳筋,用于绑扎时上下部钢筋的支撑,并可减少对下部支撑模板的荷载。b 放置梁下部钢筋:穿入梁下部第二排钢筋,拧紧直螺纹接头,并与箍筋进行绑扎,绑扎完毕后,在二排钢筋上面放置间距1.21.5m 楞铁,为了保证楞铁不位移,与主筋绑扎2 个点,然后穿入梁下部第二排钢筋并与箍筋进行绑扎。对于梁内需设置吊筋时,吊筋的穿入时间应在穿入梁下部第二排钢筋之前,因为这时箍筋下部处于活动状态,便于吊筋穿入。穿入后的吊筋上部应与主筋进行绑扎,达到悬吊的目的,同时便于下部主筋的穿入,吊筋宜上

33、下分层设置。c 钢筋骨架就位:钢筋骨架就位前,会同业主、监理、设计及质检单位对梁内的上下部主筋、吊筋、箍筋全数进行检查,并对直螺纹接头进行紧固检查,经检查合格的钢筋骨架才能准备下落就位。d 腰筋及拉筋绑扎:骨架就位检查合格后,根据图纸及本工程施工方案要求用粉笔在箍筋上划分腰筋间距位置,并穿入腰筋对照粉笔划线进行绑扎,同时绑扎拉筋,对于型钢梁,绑扎拉筋时,要先把拉筋对准梁腹板预先打好的孔进行穿筋,并把拉筋进行弯折到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此时,按照模板工程设计要求在拉筋上进行梁加固用对拉螺杆的焊接,并对柱箍筋进行复位绑扎。e 绑扎次梁钢筋,预检、报验:按设计要求绑扎次梁钢筋,一个区域内的主次梁钢筋全部

34、绑扎完毕之后,项目部钢筋工长会同专职质检员进行预先检查、验收,预检合格后,填报监理单位进行检查。如果绑扎区域量大面广,可通知设计单位和质监单位共同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的才能进行模板安装工作。5.5 板钢筋的绑扎: 板下部钢筋绑扎短向在下面,上部钢筋短向在上面,应注意板负筋的位置,上下排钢筋用马凳固定,以防止被踩下。马凳采用直径121000梅花形布置。 在板、次梁和主梁交叉处,应板筋在上、次梁居中,主梁钢筋在下。 板筋绑扎:a 转换层板筋规格为12200 双层双向,先绑扎板底筋,与梁平行的第一根板底筋距梁边50开始布置,其间按间距150 用粉笔在板模面上均匀分划,按线布置钢筋b 板的底部钢筋伸入

35、支座中应5d过梁中线,并不小于200。支承于剪力墙上的楼板底部钢筋应伸入墙远端,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下排,长跨钢筋置上网内侧,板的上部钢筋在跨中1/2 跨度左右搭接。c 板底筋与板面筋之间采用8 铁马卡1000 进行垫隔,确保板面筋位置正确。泵管通过的路线下马凳加密,防止移动泵管时钢筋被踩弯。d 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全数进行绑扎,绑扎成型完毕的板面筋上,应放置施工通道和浇筑操作用脚手板,避免直接踩凹板面钢筋。e 上部墙柱插筋的埋设:f 当转换层所有梁板钢筋绑扎完毕,模板安装完毕后,应重新组织测量放线,将标准层的各个开间轴线,分别标志在主筋、梁外模板顶和稳固的护身栏杆上,然后按照标准层结构剪力

36、墙节点配筋详图预留上部结构的插筋。g 根据定位线确定插筋的箍筋位置,并用电焊点焊在梁或钢筋上固定,然后插入立筋与箍筋进行点焊,同时在板模面上穿入短钢筋与剪力墙立柱筋进行点焊固定,这样形成上下2 个固定的点焊面。h 在立柱筋的顶面和混凝土板顶面分别绑扎2 个定位箍筋,剪力墙立筋预留长度和接焊错位截面详03G101 图集。预留插筋完成后,应拉通线进行全数检查,合格后申报监理单位进行复验,并办理隐蔽手续。5.6 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5.6.1 钢筋绑扎完后,进行内部验收,检查的允许偏差合格率控制在90%以上,并约请业主、监理、设计、质检单位进行验收,同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签字手续。5.6.2 钢筋骨架

37、制作、加工必须按图纸配筋下料,使每号钢筋尺寸与外形准确,组装应牢固、准确、整体性好。钢筋骨架歪斜、扭曲、变形时,应及时校正,然后将绑扣绑牢,适当增加十字绑扣,为增强抵抗变形的能力,应增设斜向拉结钢筋和增加点焊,提高骨(网)架的强度和整体性。5.6.3 主梁钢筋骨架每次下落应在区域内均衡进行,下落高度不得超过50,严禁一次下落到位和野蛮操作,避免骨架倾覆、倾斜、变形、难以复位。骨架下落就位后,应用吊线锤检查梁钢筋骨架侧面、梁端头的垂直度,若有倾斜应扶正,确保梁侧模正常施工进行不受阻碍。5.6.4 柱头外伸的钢筋利用模板和箍筋固定,防止外伸钢筋错位变形。5.6.5 钢筋的配制应合理地进行备料组合,

38、确保接头错开,控制同一区段内的接头数;在接头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必须符合混凝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5.6.6 箍筋弯钩的角度和平直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组装时应严格控制间距尺寸,开口应错开,绑扎要牢固,严禁有松动和位移现象。5.6.7 钢筋骨架绑扎中的搭接绑扣不应松动和脱扣。为了增加成型后钢筋骨架的整体性,可以在骨架的适当位置用电弧焊点焊几点。5.6.8 露筋的预控。骨架成型的几何尺寸必须准确,结构受力主筋应安装牢固,整体性要好,严禁位移;垫块的强度应同母体混凝土强度、垫块的厚度应符合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

39、2002 的规定。放置的数量和牢固性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应起到固定作用。5.6.9 组装钢筋骨架前要熟悉图纸,并应按图纸和钢筋配料表核对配料单和料牌,逐号进行加工。检查钢筋规格是否齐全准确,形状、数量是否与图纸要求相符,并应按图纸安装顺序和步骤对号组装,防止漏筋。5.6.10 钢筋弯钩方向:柱的纵向钢筋弯钩应朝向柱心;板内的钢筋弯钩朝上(如双层钢筋时上层钢筋弯钩朝下)。四、混凝土工程1、 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准备1.1 对所有参与混凝土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1.2 检查模板及其支撑,消除隐患。1.3 让监理对上道隐蔽工序进行验收,填好隐蔽验收纪录,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灌令制度。1.4 通知搅拌站所要

40、浇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配合比、搅拌量、拟浇筑时间及其他特殊要求。1.5 检查混凝土浇筑设备是否完好,铺设好泵管,安装好布料机,并保证其牢固。1.6 要控制好混凝土拌制时间,混凝土的搅拌要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且搅拌时间比一般浇筑时所用混凝土延长20-30s。1.7 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运输道路的距离、砂石含水率变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可掺用相应的外加剂作相应调整。1.8 制备成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优良、无离析、泌水现象。1.9 合理安排调度,注意郑州市道路交通高峰期对严管道路的控制,避免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积压或供应不足,引起坍落度的损失。1.10 搅拌运输车每次清洗后应排净料桶内的积水,避免

41、影响水胶比。1.11 进场混凝土,应逐车由试验员进行坍落度试验,目测混凝土外观颜色、无泌水离析,并做好记录。1.12 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结束到施工现场浇筑不宜超过1.5h,在浇筑过程中,严禁添加配合比以外用水。2、混凝土的浇筑1.13 混凝土浇筑前,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完成钢筋、管线的预埋、预留工作,做好相关方面的验收工作。1.14 混凝土浇筑前,应在墙、柱根部浇筑30-50mm厚于混凝土统配合比的水泥砂浆,随铺砂浆随浇筑混凝土,砂浆投放点与混凝土浇筑点距离控制在上下颗柱子之间,墙体浇筑要控制在3m左右为宜。1.15 浇筑混凝土时要保持其连续性,尽量缩短浇筑时间隔,避免分层面产生冷缝。1.16

42、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剔除下部的松散混凝土,以保证上下混凝土的结合。1.17 混凝土的振点从中间开始向边缘分布,且布帮均匀,层层搭扣,遍布浇筑的每一个部位,并随浇筑连续进行;振捣棒的插入深度要大于浇筑厚度,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0-100mm。振捣过程中应避免撬振模板、钢筋,每一振点的振动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无气泡溢出为止,一般20-30s,避免过振产生离析。1.18 浇筑混凝土时要采用“快插慢拔”的方法,均匀梅花形布点,并使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有抽动,上下混凝土振捣均匀。1.19 浇筑门窗洞口时,沿洞口两侧均匀下料,振动棒举洞边不小于300mm,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

43、大于1.5米时)下部开洞,并补充混凝土振捣,以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减少气泡。1.20 楼梯混凝土的浇筑。楼梯段混凝土自上而下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振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表面抹平。3、 混凝土的浇筑要点3.1 框支柱、墙、梁、板、楼梯为C45细石砼,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梁、板同时浇筑,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混凝土一起浇筑。3.2 浇筑梁混凝土时,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分层厚度控制在400m。3.3 由于本工程梁、柱节点钢筋比较密浇筑时采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3.4 为防止混凝土过快成型而导致裂缝,要

44、求在混凝土内加入缓凝剂,缓凝时间控制在10 小时左右。3.5 混凝土的振捣,由于转换层大梁钢筋密集,钢筋净距较小,现有的50 棒难以插入梁内,大梁混凝土浇筑采用30 振动棒,其余部位混凝土浇筑采用50 棒振捣。3.6 振棒移动间距为400 左右,振捣时间为1530 秒,现浇板尚应用整平大木枋进行纵横方向的整平,必要时还应用铁滚筒滚压两遍,以防止收缩裂缝。3.7 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平面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 混凝土二次振捣4.1 由于梁及梁柱节点处的配筋非常密集,主梁截面较大,为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混凝土的初凝后终凝前(第二层

45、混凝土覆盖前)进行第二次振捣,振捣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的密实性,但又不能过振,以防涨模。4.2 浇筑完毕的混凝土表面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振捣、收光、压实抹面,以增强混凝土表面层的抗裂能力,减少表面裂缝。5、 混凝土试块制作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汇同监理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留盘试件,并符合下列规定:a) 不超过100m混凝土取样一次。b) 按规范要求进行留取混凝土试件的留设,同条件试块按有关规定留设。6、 混凝土的养护6.1 混凝土墙、柱拆模后应立即养护,并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定时洒水养护。塑料薄膜包裹前和养护过程中都要洒水保持湿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6.2 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分片分段抹平,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塑料薄膜覆盖后,若发现塑料薄膜内无水气时,应及时浇水保持湿润,混凝土硬化后采取蓄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6.3 对于转换层大梁的养护方法同混凝土柱。7、 技术质量控制措施7.1 浇筑混凝土建立签发“许可证”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