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高层商住小区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19569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8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某高层商住小区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重庆某高层商住小区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重庆某高层商住小区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重庆某高层商住小区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重庆某高层商住小区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某高层商住小区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某高层商住小区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计算书).doc(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华立缙云山居一期一标段工程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一、编制依据与编制内容41.1编制依据41.2脚手架编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说明41.2.1工程概况41.2.2、脚手架构造要求5二、双排脚手架施工72.1搭设顺序72.2构造要求及搭设方法72.2.1地基基础72.2.2立杆72.2.3纵向水平杆102.2.4横向水平杆102.2.5脚手板102.2.6连墙件112.2.7剪刀撑122.2.8安全网设置132.2.9踢脚板、防护栏杆132.2.10水平兜网13三、悬挑式双排脚手架搭设方案133.1挑架搭设的范围133.2悬挑梁的组成143.3悬挑梁锚固螺栓的安装163.4悬挑梁的安

2、装163.5架体部分搭设及要求17四、脚手架的拆除194.1脚手架拆除顺序和要求194.2 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20五、脚手架搭设的通病及防治措施215.1脚手架用料不符合要求215.2构造做法不当225.3搭设工艺质量方面22六、脚手架安全文明施工措施236.1脚手架材料要求236.2文明施工要求236.3脚手架管理要求24七、脚手架计算书257.1双排架计算书(搭设高度42m,计算高度50m)257.1.1双排架搭设范围:257.1.2、设计基本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7.1.3、荷载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7.1.4、纵向水平杆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1.5、横向水平杆验算错误!未定义

3、书签。7.1.6、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1.7、荷载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1.8、立杆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1.8、脚手架搭设高度验算不组合风荷载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7.1.9、连墙件承载力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1.10、立杆地基承载力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2双排架计算书(搭设高度23m,计算高度30m)257.2.1双排架搭设范围:257.2.2、设计基本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7.2.3、荷载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7.2.4、纵向水平杆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2.5、横向水平杆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2.6、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

4、.2.7、荷载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2.8、立杆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2.8、脚手架搭设高度验算不组合风荷载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7.2.9、连墙件承载力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2.10、立杆地基承载力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7.3悬挑架计算书(出挑长度1.3米)257.3.1脚手架参数557.3.2.大横杆的计算577.3.3.小横杆的计算607.3.4.扣件抗滑力的计算627.3.5.脚手架立杆荷载的计算627.3.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637.3.7.连墙件的计算657.3.8.悬挑梁的受力计算677.3.9.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697.3.10.锚固段与楼板连接的计算69

5、7.4悬挑架计算书(出挑长度2.3米)707.4.1脚手架参数707.4.2大横杆的计算737.4.3小横杆的计算757.4.4扣件抗滑力的计算777.4.5脚手架立杆荷载的计算777.4.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787.4.7连墙件的计算807.4.8悬挑梁的受力计算827.4.9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857.4.10拉绳的受力计算857.4.11拉绳的强度计算857.4.12锚固段与楼板连接的计算86八、安全保证措施878.1人员要求878.2搭设阶段安全要求878.3使用阶段安全要求888.4拆除阶段安全要求89一、编制依据与编制内容1.1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

6、J130-2011,2011年版);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6)建筑安全施工检查标准(JGJ59-2011);7)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8)建筑施工计算手册;9)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0)本工程招标文件;11)本工程施工图纸、投标文件;1.2脚手架编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说明1.2.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华立缙云山居一期二标段工程,地处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大道高速路口旁。由5#、6#、7#、8#、9#、10#楼6栋高层加一个地下

7、车库及人防(2#车库及人防)组成,高层地下1层,地上11+1层,建筑总高度36.9m,总建筑面积约66779.97。结构形式:主楼为剪力墙结构,车库为框架结构。层高:地下室负一层高度为6.6m,地上标准层为3m。主楼结构外形有两种平面组合方式,长方形和梅花形,在11层至12层均有跃层,立面挑板线条较多,屋面为斜屋面造型。1.2.2、脚手架构造要求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为保证外墙施工与车库施工垂直面作业安全,同时有利于项目工期,计划在外墙保温施工时,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对于车库正在施工的一侧以及临空部位,无法支撑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情况,采用工字钢悬挑式脚手架搭设,工字钢悬挑脚手架从上往下悬

8、挑搭设,先悬挑8-12层,待车库主体结构施工完,1-7层则仍然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对于特殊临空面始终无法采用落双排落地式脚手架的,采用两次悬挑,第一次7-12层,第二次2-7层悬挑。类形不同,其构造要求也不相同,具体要求如下:1.2.2.1双排脚手架双排脚手架搭从地下室底板算起总高约为45m(建筑总高度36.9m,地下负层6.6m,由于地下室周边已回填并夯实,脚手架实际搭设高度只有3842m,计算高度按最大值50m计算;上面8-12层悬挑架拆除后,从车库上搭设的1-7层高度约23m,计算高度按照30m计算,计算书详后面脚手架计算)。双排架作为外墙保温施工,外立面GRC施工的操作平台,以及

9、作为较好的安全防护,搭设好极为关键。双排架在搭设前应按要求将墙外侧处1500mm宽处平整夯实,并在该范围内浇筑100mm厚C15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外侧设置200*200排水沟,并连接排水井,排水沟内按0.2%找披,保证沟内排水畅通,由于场地地貌较为复杂,高底落差较大,在高差较大部位砌筑临时挡墙,脚手架立杆直接支承于挡墙上,排水沟分段设置,确保排水畅通。双排架要求在搭设前按建筑安全施工检查标准(JGJ59-2011)中要求将架体钢管刷黄色油漆,剪刀撑杆件刷成红白花杆,该工作应在脚手架开始一周前做准备工作,双排架立杆纵距1200和1500mm,横距900mm,立杆离墙面300mm,立杆底面铺50*

10、100宽木板,脚手架大横杆步距1800mm,小横杆在下,大横杆在上,小横杆纵距1500mm,垂直方向同大横杆步距,每步脚手架外侧设置两根通长水平杆,第一道设置于离脚手板300mm的部位,第二道设置于离脚手板900mm高,作为护身栏杆,要求在操作层满铺脚手板,脚手板在铺设时不允许出现探头板等情况,脚手架外侧满挂安全网,脚手架的连墙点按二步三跨梅花状设置,在脚手架最底层采光井部位要求满铺硬防护,脚手架的最底层张挂方网作为底层软防护,底层防护密封,上下通道应按方案图中要求设置。1.2.2.2悬挑脚手架工字钢悬挑脚手架从上往下悬挑搭设,先悬挑7-12层,(待车库主体结构施工完,1-7层则仍然采用双排落

11、地式钢管脚手架),对于特殊临空面始终无法采用落双排落地式脚手架的,采用两次悬挑, 8-12层5层作为一个悬挑段,2-7层6层作为一个悬挑段,挑架的立杆间距1500mm,内立杆离墙300mm,内外立杆间距900mm,一般悬挑长度1.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局部位置悬挑长度约2.3m。立杆底部应套在16#工字钢上(对悬挑段大于1500mm部位选用16号工字钢)焊接的钢筋上,立杆底层要求用水平杆(大横杆)通长连接,并按立杆纵距设置小横杆,底层用木方及旧大板整体密封,不允许出现空隙(具体做法详见附图),悬挑架大横杆步距1800mm,护身栏杆的设置要求同双排架,在操作层要求满铺竹串片脚手板,脚手板搁置于小

12、横杆上出100150mm,并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严禁探头板现象,连墙点按二步三跨梅花状设置,软防护隔层设置,外侧满挂安全网时要绑扎牢固,外侧设置剪刀撑,按要求每个阳角必须设置,中间距隔6米设置一道。二、双排脚手架施工2.1搭设顺序基层处理弹线、立杆定位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一道拉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横杆扣紧(与结构柱拉接后拆除)安第三、第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安装第二道拉杆接立杆逐层安装各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加设剪刀撑铺设脚手板挂安全网。2.2构造要求及搭设方法2.2.1地基基础

13、面层做100mm厚C20混凝土,并设排水沟,脚手架立杆下部沿纵向设置50200的通长木板,。2.2.2立杆1)落地架立杆底部垫50mm厚的木方,地下室外架要求落在100厚的素混凝土面上,架设立杆时以3-5人为一个作业小组,先树里立杆,后立外杆,内外立杆间距为900mm架设,外架内侧立杆距离结构外边为300mm,铺设脚手板外伸结构宜为130150mm,距离结构面不得大于150mm,在支设时先两头后中间,中间立杆拉线架设,立杆垂直度允许偏差小于高度的1/200,因此在架设第一根杆件时应控制好杆件的垂直度。2)架设立杆的同时即安装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安装好后紧接着安装小横杆,小横杆与纵向水平杆相互垂直

14、,两端各伸出立杆外150mm,对存在高低差的部位先架设低处脚手架,后架设高处脚手架。在安装脚手架立杆的同时就要紧固扣件螺栓,架立杆时可在立杆部位先留拉线留置扣件,后按扣件架设横杆,安装扣件时先调平,再校正,然后紧固。调整扣件时要求松开螺栓上下移动扣件,不能猛力敲打。3)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钢管接头位置图4)立柱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5)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400,每根立杆按6

15、米计,即单根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mm。6)当基础高度不在同一平面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由于本项目的特殊性局部地方可能出现在高低差大于1米的情况,当大于1米时应设置斜撑,与立杆连接,靠边坡处的立杆距坡顶应大于500mm宽。详见下图所示。7)开始搭设立柱时,每隔6m设一根抛撑,与地面倾角为4560度,连接点中心距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mm,直至连墙杆件安装完毕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8)当搭设至有连墙杆件的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柱、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立即设置连墙件,然后才能向上搭设。9)外架外侧立杆要求刷黄色安全色2.2.3纵向水平杆1)纵向水平杆

16、设于横向水平杆之上,在立柱的内侧并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中部加设一道水平杆,水平杆与小横杆用直角扣件扣牢。2)纵向水平杆长度不小于3跨,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交错布置,不得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0mm,并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3)扫地杆距地200mm,当立杆基础面有高差时,必须将高处的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000,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距边坡不应小于500mm。 4)外架外侧纵向水平杆安全色为黄色。2.2.4横向水平杆1)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长度1.81.9,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平杆上,该杆的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

17、大于150mm(对于双立杆,应设置在双立杆之间)。2)操作层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设置。3)横向水平杆伸出大横杆外的长度应控制在150200mm。2.2.5脚手板本工程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脚手板,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靠墙内侧距离墙面不得大于150mm,脚手板铺设时,采用搭接,搭接部位为小横杆中间部位,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脚手板的接头应采用直径3.2mm(10)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撑杆上,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牢靠连接,以防止滑动。2.2.6连墙件连墙件采用刚性连接,由连墙杆(48.3*3.5钢管)、扣件、预埋钢管组成,连墙件垂直间距为3.60m

18、,水平间距为4.5m,连墙件布置采用菱形布置。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尽量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得采用上斜连接;当脚手架暂时不能设置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采用通长杆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成4560夹角。2.2.7剪刀撑1)按国家规范及有关规定设置剪刀撑,沿脚手架外侧及全高方向连续设置,剪刀撑与地面成45角,剪刀撑夹角为90;剪刀撑主要采用6m长钢管,最下面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应大于500mm,斜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除斜杆两端扣紧外,中间增加24个扣结点。脚手架立面图2)剪刀撑斜杆的接头除顶层可以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均必须采用对接接头。3)剪刀撑斜杆

19、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m,两根撑杆须交错布置,同立杆的交错相同。4)脚手架非封闭端如转截面处、施工电梯断开处脚手架端头应设置之字形斜撑及连墙件。2.2.8安全网设置脚手架外立杆内侧必须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安全网搭接宽度不小于30mm,并且用铁丝捆牢绷平。每隔三层且不大于10m设一道水平兜网。2.2.9踢脚板、防护栏杆在操作层设置踢脚板,要求踢脚板的高度不小于180mm。在操作层1200mm高度上设置一道扶手栏杆。

20、防护栏杆为黄色。2.2.10水平兜网沿外架高度上设置水平兜网,兜网必须兜挂至建筑物结构面,上下两层兜网间距不大于10m。同时在操作层脚手板底部挂设安全兜网。三、悬挑式双排脚手架搭设方案3.1挑架搭设的范围工字钢悬挑脚手架从上往下悬挑搭设,先悬挑7-12层,(待车库主体结构施工完,1-7层则仍然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对于特殊临空面始终无法采用落双排落地式脚手架的,采用两次悬挑, 8-12层5层作为一个悬挑段,2-7层6层作为一个悬挑段,各段悬挑高度18m。3.2悬挑梁的组成悬挑架由悬挑钢梁、斜拉卸荷钢丝绳、锚固螺栓、卸荷吊环、双排钢管架组成。悬挑梁选用16工字钢;在悬挑工字钢端部斜拉卸荷钢

21、丝绳选用直径为15.5(619+1,公称抗拉度1550N/mm2),拉节点在外排立杆位,绳卡规格为Y15;悬挑梁锚固端锚栓为两根16圆钢制作的锚栓,由于前期未预埋,需在板上钻孔进行锚固,锚环四周用木楔固定。吊环制作和安装见大样图。注:实际不是预埋在楼板里面的,由于前期未预埋,需在楼板上钻孔,然后进行锚固,其他与上图构造一样。 悬挑架体为双排钢管(48.3*3.5)架,内外立杆横距900mm,立杆纵距1500mm,在每跨外立杆之间加设一根立杆,即外立杆间距900,内立杆距墙面300mm,大横杆步距1800mm,外立杆在步距中部加栏杆一道,小横杆横向间距1500,竖向间距1800mm,小横杆在下,

22、大横杆在上,小横杆中部设一道大横杆,操作层满铺竹串片脚手板,搭接铺设。防护采用密目式安全网,满挂在架体外立杆内侧,在操作层外立杆内侧设置180mm高的木胶合板踢脚板。连墙件为钢管扣件,连墙件按二步三跨设置。剪力撑与脚手架同时向上搭设,与楼层水平面夹角为450,操作层脚手板底部设水平安全兜网,水平安全兜网竖向间距不大于9m(三层一道)。3.3悬挑梁锚固螺栓的安装悬挑梁锚栓分别设置于2层、8层的结构板面(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楼层位置),在楼板上测放出悬挑梁位置线,按悬挑梁位置进行钻孔,每根挑梁锚固端应布设两道锚固螺栓,两道间隔为800mm,距端部为200mm。3.4悬挑梁的安装外挑梁先将钢梁锚固端

23、插入已螺栓锚环中,用木楔固定工字钢,另一端搁在下层钢管架水平杆上,钢梁外伸长度超出脚手架外立杆中心线100mm,内侧锚固端长度为外伸长度的1.5倍,局部无法满足锚固长度时,采取在钢梁悬挑端加设钢丝绳卸荷的方法,来处埋。钢梁安装时应拉通线,确保外伸端部平齐,钢梁安装完后,应根据脚手架的横距,在钢梁上部焊定位钢筋,定位钢筋采用25的螺纹钢,长度为250-300mm,定位钢筋应与钢梁焊牢,定位钢筋焊完后,将钢梁用油漆刷成黑黄相间的警示色后,开始架体搭设,待上层砼浇筑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后(约3天),对局部钢梁不够长的部位及角部钢梁将斜拉钢丝绳的一端穿过结构上预埋好的16钢筋环,并用三个绳卡固定,绳卡间距

24、为120mm,另一端拉节点在脚手架外排立杆位的钢梁端部,用手拉胡芦配合将钢梁调整水平(应略向上倾斜)后用三个绳卡固定好钢梁端部钢丝绳,搭设两步脚手架后,将悬挑钢梁重新检查,对不水平的钢梁进行调整,然后将所有绳卡拧紧一遍。确认所有钢丝绳拉紧后,松开悬挑梁底部的水平钢管。3.5架体部分搭设及要求3.5.1悬挑架搭设工艺流程做好搭设的予埋准备工作安装16#工字钢内外立杆位工字钢上部焊短钢筋设置纵向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第一步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杆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抛撑(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牢,在装设两道连墙杆后可拆除)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设置连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绑护

25、身栏杆和挡脚板挂安全立网。3.5.2架体部分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杆件组装,包括立杆、纵向水平杆及横向水平杆;剪刀撑、连墙件;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脚手板,挡脚板每隔一步铺设一层。悬挑架的搭设方法和要求同落地架。3.5.3立杆步距1.8m,架体宽度0.9m,架体内排立杆距建筑物距离0.3m,在外立杆每跨中加设一道立杆,使外立杆间距为900,内立杆不变。3.5.4剪刀撑: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与水平面的夹角45度至55度之间,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且使用两个旋转扣件,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上。

26、3.5.5连墙件:连墙件采用刚性连接,由连墙杆(48*3.5钢管)、扣件、预埋钢管组成,连墙件垂直间距为3.60m,水平间距为4.5m,连墙件布置采用菱形或矩形布置。因二层结构面以上靠落地架部位的结构为复式层,层高为5.6m,墙件的位置与结构外边缘预埋短钢管有可能不在同一标高,采用双钢管连墙件,与混凝土墙体上对拉螺栓短钢管扣件连接(详大样图中连墙件节点2示意),连墙件与架体和楼层预埋钢管均采用双直角扣件连接,第一道连墙件从底部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连墙件尽量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不大于300mm。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尽量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得采用上斜

27、连接;当脚手架暂时不能设置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采用通长杆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成4560夹角。3.5.6扶手杆:在操作层外排高度为1.2m处连续搭设扶手杆。3.5.7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脚手板,铺设在三根纵向水平杆上,并且用18铁丝捆扎牢固,脚手板仅铺于操作层,每间隔9m封闭一层脚手板,脚手架的最底层必须用木板封闭。脚手板在转角部位应重叠铺设,接头部位搭接铺设,搭接部位应在小横杆部位,搭接长度大于300mm.3.5.8安全网: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安全网搭接长度不小于30mm,并且用铁丝捆牢绷平。四、脚手架的拆除4.1脚手架拆除顺序和要求4.1.1脚手架的拆除顺序及要求:

28、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杆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杆整层或楼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若分段拆除架体高度差不允许大于2步架高,如根据工程需要架体高度差大于2步,必须采取增设连墙杆的加固措施,已拆除的各种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拆除的各种构配件应及时清理清运出施工现场。4.1.2拆除前全面检查架体各部位是否符合要求。4.1.3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办理好拆除手续后,方可实施。4.1.4由项目安全部进行拆除脚手架的安全技术交底。4.1.5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设置警戒线。4.1.6脚手架拆除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及穿防滑鞋。4

29、.2 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4.2.1 脚手架搭拆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的专业架子工,并持证上岗。连墙件应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杆件都拆除之后才能拆除。4.2.2 拆架前,全面检查待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备工作。4.2.3 架体拆除前,必须察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手架、地面的设施等各类障碍物、地锚、揽风绳、连墙杆及被拆除架体各吊点、附件、电器装置情况,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拆除掉。4.2.4 拆除时应划出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树立警示标志,地面设专人围护,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4.2.5 拆除时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

30、扣件时必须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4.2.6 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4.2.7 每天拆架下班时,不应留下隐患部位。4.2.8 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4.2.9 在拆除过程中,凡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误靠已松脱的杆件。拆除的杆、配件严禁向下抛掷,应吊至地面,同时做好配合协调工作,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作业。4.2.10 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送至地面。4.2.11 所有的脚手板,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以防止脚手板和垃圾物从高处坠落伤人。4.2.12 拆

31、除的零配件要装入容器内,用吊篮吊下;拆下的钢管要绑扎牢靠,双点起吊,严禁从高空抛掷。4.2.13 六级风以上(含六级)时停止拆除脚手架施工。4.2.14脚手架的防雷措施应与主体结构的防雷措施连接,防雷装置的冲击接电电阻值不得大于30欧姆。4.2.15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控制在设计要求内,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及大量堆放其它施工材料。4.2.16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采用防火措施和设专人看守,并且设置灭火器。4.2.17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应按要求定期定阶段进行,并且做好检查记录。五、脚手架搭设的通病及防治措施5.

32、1脚手架用料不符合要求原因分析:1)材料进场后未经验收直接使用;2)材料不配套;3)材料规格不当,材料虽经检验且为合格,但其规格不满足要求。应对措施:加强材料计划流程,所有材料计划由专业工长上报项目部,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统一由材料员采购或租赁,进场后按材料计划复核材料规格、进场数量,做到计划与实际进场材料相吻合。5.2构造做法不当原因分析:1)脚手架基础排水不畅,未整平夯实;2)立杆未错开500mm,小横杆伸出过长顶到墙面;3)大横杆单根长度小于3跨,上下在同一跨内有接头;4)脚手板处悬挑过长(大于150mm)、搭接长度小于300mm,与小横杆间绑扎不牢、示设置挡板,5)连墙件偏移主节点300

33、宽以上,与建筑连接未按设置节点设置,连墙件杆与水平面夹角向上;6)剪刀撑的钢管搭接长度小于1000mm ,未用两个转向扣件连接,与各立杆节点未用转向扣件连接。7)、操作人员不具备脚手架搭设资格,脚手架搭设混乱;应对措施:此种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加强管理措施,在脚手架搭设前做好对班组及工作的技术交底工作;2)加强过程控制,脚手架在刚开始搭设时应由专职安全员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脚手架连墙件的预埋位置进行复核,以满足安装要求;3)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对操作人员要求持有国家相关机构核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架子工),方可上岗;4)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5.3搭设工艺质量方面

34、原因分析:1)扣件紧固力过大或过小使扣件产生滑移,或扣件螺栓断裂;2)、脚手板按规定满铺但在接头部位绑扎不牢或出现探头板等情况;3)绑扎铁丝不用插扦而用的拧;4)调整扣件时用锤敲击;应对措施:1)加强技术交底;2)铺设完成后及时报请安全员验收;3)施工前将水平引测到脚手架各转用立杆上拉线上脚手架扣件,减少调整量,并加强对工作的教育。六、脚手架安全文明施工措施6.1脚手架材料要求1)加强进场材料检查,对不符合要求和材料禁止使用到脚手架上;2)材料进场后用于脚手架上的钢管分类堆码整齐,并由专人将钢管刷安全色备用;3)脚手板必须使用新脚手板,严禁旧板使用于本项目;4)加强材料的检验,钢管必须采用国标

35、钢管;5)安全网必须用阻燃型安全网,脚手架材料进场时必须提供相关安全检查合格证等。6.2文明施工要求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严禁施工现场吸烟;2)严禁酒后作业,施工操作时要求精力集中、禁止开玩笑和打闹。3)脚手架专业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并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发方上岗证,凡有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病及其它不适用于高空作业者一律不得进行高空作业。4)脚手架连墙件及由于架设操作平台的需要更改脚手架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完成。5)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须经验收方可使用,并且验收后不可随意更改脚手架,如必须进行更改须经专业安全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更改。6)脚手架上不允许作

36、为堆料平台,不允许作业人员攀爬脚手架;7)施工中不得将模板、缆风绳、混凝土泵管固定于脚手架上;8)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更改、拆除连墙点,如必须拆除应经专业工程师同意并采取相应代替措施后方可拆除。9)脚手架不得与电梯等支架进行连接。10)施工人员严禁凌空投郑杆件、物料、扣件及其它物品,材料、工具用滑轮和绳索运输,不得乱扔。11)不使用的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防止掉落伤人;12)脚手架架料及扣件堆放场的场地应整洁、堆放合理、专人保管,并建立严格领退料手续。13)施工人员应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确保施工材料不浪费;14)运到地面材料应运到指定料场分堆堆码整齐。6.3脚手架管理要求1)脚手搭设前检查基础是

37、否符合方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及时整改;2)悬挑架检查楼层预埋环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有漏埋的情况,对存在漏埋的拉环应制定相实整改方案补充。3)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安人全生产教育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项目部要完善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对职工的三级教育、定期培训,开展班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职工搞好安全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规章得以贯彻执行。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制度。脚手架搭设后应由项目经理部组织,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及架子工班组长组成检查组对脚手架进行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由专业安全员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5)

38、加强脚手架拆除按全技术措施,在脚手架拆除前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墙件、支撑系统是否符合要求,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拟定出作业计划后经主管部门批准实施,由工程施工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查看周边情况对与主体结构相连的部位凡能提前割除的部位应提前割除;6)脚手架拆除前应划分拆除区域,周围拉上警示标意,脚手架在拆除时应由上而下逐层拆除,所有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同时拆除,严禁先拆连墙件后拆架体,对拆除下的钢管应及时吊到地面,对扣件应用挂篮及时将扣件集中收集运到地面。七、脚手架计算书7.1双排架计算书(搭设高度约42m,计算高度50m)7.1.1双排架搭设范围:双排脚手架搭

39、主要搭设5、6、7、8、9#楼外围,从地下室底板算起总高约为45m(建筑总高度36.9m,地下负层6.6m,由于地下室周边已回填并夯实和存在高差,脚手架实际搭设高度只有3842m,计算高度按最大值50m计算。7.1.2脚手架各项参数1.脚手架参数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 50 m,立杆采用单立杆;搭设尺寸为:横距Lb为 0.9m,纵距La为1.2m,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 m;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30m;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 2 根;脚手架沿墙纵向长度为 150.00 m;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3.5;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 1.00;连墙件

40、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 3.6 m,水平间距3.6 m,采用扣件连接;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2.活荷载参数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00 kN/m2;脚手架用途:装修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2 层;3.风荷载参数本工程地处重庆,基本风压0.35 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z,计算连墙件强度时取0.92,计算立杆稳定性时取0.74,风荷载体型系数s 为0.214;7.1.2.3静荷载参数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0.1161;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0.30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0.150;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0.005;脚手板类别:竹笆

41、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0.039;脚手板铺设总层数:13;4.地基参数地基土类型: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120.00;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0.20;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7.1.3大横杆的计算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9 kN/m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0.30.

42、9/(2+1)=0.09 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0.9/(2+1)=0.6 kN/m;静荷载的设计值: q1=1.20.039+1.20.09=0.154 kN/m;活荷载的设计值: q2=1.40.6=0.84 kN/m; 图1 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图2 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2.强度验算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分别按图1、图2组合。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M1max = 0.08q1l2 + 0.10q2l2跨中最大弯距为 M1max=0.080.1541.22+0.100.841.22 =0.139 kNm;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

43、如下: M2max = -0.10q1l2 - 0.117q2l2支座最大弯距为 M2max= -0.100.1541.22-0.1170.841.22 =-0.164 kNm;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Max(0.139106,0.164106)/5150=31.845 N/mm2;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为 = 31.845 N/mm2 小于 大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max = (0.677q1l4 + 0.990q2l4)/100EI其中:静荷载标准值: q1=

44、P1+P2=0.039+0.09=0.129 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Q =0.6 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为: = 0.6770.12912004/(1002.06105124300)+0.9900.612004/(1002.06105124300) = 0.552 mm;大横杆的最大挠度 0.552 mm 小于 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1200/150 mm与10 mm,满足要求!7.1.4小横杆的计算根据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作为小横杆集中荷载,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

45、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1.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 0.0391.2 = 0.046 kN;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0.30.91.2/(2+1)=0.108 kN;活荷载标准值:Q=20.91.2/(2+1) =0.720 kN;集中荷载的设计值: P=1.2(0.046+0.108)+1.4 0.72 = 1.193 kN; 小横杆计算简图2.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qmax = ql2/8Mqmax = 1.20.0390.92/8 = 0.005 kNm;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46、:Mpmax = Pl/3Mpmax = 1.1930.9/3 = 0.358 kNm ;最大弯矩 M = Mqmax + Mpmax = 0.363 kNm;最大应力计算值 = M / W = 0.363106/5150=70.427 N/mm2 ;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 =70.427 N/mm2 小于 小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qmax = 5ql4/384EIqmax=50.0399004/(3842.06105124300) = 0.013 mm ;大横杆传递荷载 P = p1 + p2 + Q = 0.046+0.108+0.72 = 0.874 kN;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