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基础工程施工工艺(附实景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变电工程基础工程施工工艺(附实景图).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前言1.1 编制依据及目的为了确保官亭-西宁750kV输电线路工程标段实现达标投产、“创国家优质工程”、“创鲁班奖”的质量目标,促进本单位的施工水平进一步提高,规范施工工艺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示范手册、官亭-西宁750kV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大纲,编制了本手册。1.2 工程概况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负责施工本线路工程第三标段,施工范围线路从桩号J2063桩号J2136(吴家口三合乡),不含J2136,线路长度36.251km。铁塔总数74基,其中,直线塔61基、耐张塔12基,换位1基。本标段内按一种气象条件进行设计,覆冰为10mm,最大风速为30m/s。导线型号为6LGJ-40
2、050钢芯铝绞线,地线一根采用GJ80钢绞线,另一根采用OPGW-110型复合光缆。本标段基础主要采用掏挖式基础和斜柱式基础。铁塔采用酒杯形直线塔及干字型耐张塔,有一基换位塔。1.3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施工的官亭-西宁750kV输电线路工程标段基础工程。2 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标准; 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版)的要求; 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工程优良品率大于98%; 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的要求; 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线路部分的要求; 尽量满足顾客要求,顾客意见属于施工责任的响应率
3、为100%,有效处置率100%以上。 确保工程零缺陷移交、达标投产、创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和建筑工程鲁班奖。 各种施工记录、试验资料、各类协议等所有归档资料符合要求并按档案管理规范进行归档。3 工艺标准及控制措施3.1 土石方工程施工工艺示范3.1.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3-1施工准备线路路径复测基础分坑基础平整基坑开挖接地沟开挖接地沟回填基坑回填场地清理质量验评结束3.1.2 流程说明及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3.1.2.1 施工准备 (1)现场必须使用项目部所配备的测量仪器和量具。经纬仪在使用前要检查其误差,如发现有误差并超过充许范围应及时跟项目部取得联系,项目部送交有资质的检测单
4、位进行校正。 (2)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1.2.2 线路路径复测(1)线路测量前必须依据设计提供的数据复核设计给定的杆塔位中心桩,并以此作为测量基准。复测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1) 以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mm;2)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 1%;3)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 130。(2)如下地形危险点处等应重点复核:1)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2)杆塔位间被跨越物的标高;3)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大于 0.5m,超过时
5、应由设计方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3)设计交桩后个别丢失的杆塔中心桩,应按设计数据予以补钉,其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桩之间的距离和高程测量,可采用视距法同向两测回或往返各一测回测定,其视距长度不宜大于400m,当受地形限制时,可适当放长;2)测距相对误差,同向不应大于 1/200,对向不应大于 1/150; 3)当距离大于 600m 时,宜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或全站仪测量。(4)因地形或障碍物等原因需改变杆塔位位置时,应向项目技术部门汇报,会同设计处理。(5)对设计平断面图中未标识的新增障碍物应重点予以复核。3.1.2.3 施工基面开挖施工基面的开挖应以设计图铁塔及基础配置图为准,按不同地质条
6、件规定开挖边坡。基面开挖后应平整,不应积水,边坡不应坍塌。如需爆破施工,施工过程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3.1.2.4 基础分坑(1)分坑前,应复核该塔邻档的档距或角度,有问题应查明原因或上报项目部并进行纠正。(2)分坑应在复测结束后进行,特殊情况下必须在一个耐张段复测无误后进行。(3)分坑时应复核基础边坡距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杆塔位中心桩移桩(高差较大时需移桩)的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钢卷尺直线量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量距的1;2)当采用视距法测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测距的 5;3)当采用方向法测定角度时,两测回测角值之差不应超过 130。(5)分坑时,应根据杆塔
7、位中心桩的位置定出必要的、作为施工及质量控制的辅助桩,其测量精度应能满足施工精度的要求。对施工中无法保留的杆塔位中心桩,必须钉立可靠的辅助桩,并对其位置做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6)分坑过程中除应做分坑记录外,遇有下列情况应绘制塔基平面草图,并向项目部技术部门汇报,会同设计处理:1)基础保护范围不够;2)基础处于上、下梯田或高低坎时(出现基础外露过多)3.1.2.5 基坑开挖(1)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施工基面为基准。当设计施工基面为零时,杆塔基础坑深应以设计中心桩处自然地面标高为基准。(2)基础附近有电缆、光缆及管道等地下设施时应急时向项目部上报,项目部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同意,并要编制相应
8、的安全措施且有专人监护;严禁用冲击工具或机械挖掘。(3)土质较差,基础四个腿不等深时,应先开挖坑深的腿,待施工回填后再开挖坑浅的腿。(4)基坑开挖时如发现地基土质与设计不符或发现天然孔洞、古墓等,应及时汇报项目部,项目部通知设计及有关单位研究处理。(5)大开挖基础基坑开挖时一般坑壁应留有适当坡度,坡度的大小应视土质特性、地下水位和挖掘深度确定,一般参照表 3-1 预留。土质类别砂土、砾土、淤泥砂质黏土黏土、黄土硬黏土坡度(深、宽)1:0.751:0.51:0.31:0.15(6)坑口边沿不得堆放余土以防压塌坑壁。易积水或冲刷的杆塔基础,应在基坑的外围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基坑坍塌。图 3-2 基坑
9、开挖后打设垫层(7)杆塔基础坑深允许偏差为+100、-50mm,坑底应平整。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基坑操平。 (8)杆塔基础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大于+100mm 时,应按以下规定处理:铁塔现浇基础坑:其超深部分应用素混凝土浇灌垫层(见图1-2)。(9)本工程部分基础要做2:8灰土垫层,具体施工工艺如下:1)对基坑应先验坑,清除松土,并打两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净。如有积水、淤泥,应凉干;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孔洞,应及时挖除后用灰土分层回填夯实。2)灰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用人工翻拌,不少于3遍,使达到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一般最佳含水量为1418
10、%,如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应稍晒干或洒水湿润,如有球团应打碎,要求随拌随用。3)铺灰应分段分层夯筑,每层虚铺厚度可参考3-2表。夯实机具种类重量(KN)虚铺厚度(mm)备注轻型夯实机械蛙式夯机、柴油打夯机1.21.4250300夯实后约150200mm厚4)灰土应当天铺填夯实,入坑灰土不得隔日打夯。夯实后的灰6d内不得受水浸泡,并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或在灰土表面作临时性覆盖,避免日晒雨淋。雨季施工时,应采取适当防雨、排水措施,以保证灰土基坑在无积水的状态下进行。刚打完的灰土,如突然遇雨,应将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稍受湿的灰土可在晾干后补夯。5)灰土应分层夯实。预先在坑底坑壁处用竹钎
11、每隔300mm处设一标准点,加以控制灰土虚铺厚度及平整度。6)灰土的干密度,应按规定分层试(检)验,其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干密度应不小于15kn/m3)。 图3-3 2:8灰土垫层施工及现场试验图3-4灰土垫层防雨防晒保护3.1.2.6 接地沟开挖接地沟开挖的长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有负偏差,沟中影响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杂物应清除。在山坡上挖接地沟时,宜沿等高线开挖。接地线应平直,两接地沟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 5m。图 3-5 接地沟开挖深度测量3.1.2.7 基坑回填(1)现浇基础可在拆模后即取土回填,回填时应清除坑内树枝、枯草等杂物,并不得在边坡范围内取土。(2)杆塔基础坑回填,应符
12、合设计要求。一般应分层夯实,每回填 300mm厚度夯实一次。坑口的地面上应筑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其高度视土质夯实程度确定,基础验收时宜为 300mm。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3)如有时石坑回填应以石子与土按 3:1 掺合后回填夯实。3.1.2.8 接地沟回填(1)接地沟的回填宜选取未掺有石块及其他杂物的泥土并应夯实,回填后应筑有防沉层,其高度宜为 100300mm,工程移交时回填土不得低于地面。(2)原挖土回填不够时,不得在沟边取土。(3)对易冲刷的接地沟表面应根据设计要求采取种草皮等保护措施。3.1.2.9 场地清理 施工完成后,应
13、及时清理工器具及原材料,做好场地平整、余土处理工作。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3.1.2.10 质量验评按75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Q/GDW121-2005中相关评定标准进行验评。3.1. 3 成品示范基础回填后的成品见图 3-6。图 3-6 基础回填后的成品图3.1. 4 主要引用标准75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Q/GDW115-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75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Q/GDW121-20053. 2 大开挖施工工艺3.2. 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 3-6施工准
14、备基坑开挖质量验评结束辅助施工措施图 3-6 大开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3.2. 2 流程说明及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3.2.2. 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应掌握地质情况,若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上报项目部,项目部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准备好相关的材料、机具,施工人员到岗到位。 3.2.2. 2 基坑开挖(1) 开挖施工过程中挖出的泥砂应远离坑口放置,以减轻对坑壁的压力,避免基坑坍塌。(2) 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施工技术措施进行坑体开挖,基坑坑底应平整。(3) 对容易积水的塔位,应修筑排水沟,防止水流入坑内引起坍塌。基坑开挖过程中,若发现不良地质情况,应
15、及时上报技术部门。(4) 基坑开挖不得超深,一般情况下基坑不要一次挖到设计埋深,应预留200mm,在支模时才挖至设计深度。(5) 转角塔的基坑开挖应按技术措施要求进行基坑坑深高差预留。(6) 水田、耕地中塔基生熟土应尽可能分开,熟土应覆在回填土上,余土要外运。(7) 每个杆塔塔位必须考虑自然排水,并避免水流直接冲刷塔基,塔基范围内不得积水。(8) 挖坑时注意,自立塔采用斜柱式基础(立柱为等截面斜棱柱,其坡度与塔腿坡度一致;底模为正棱台),本工程斜柱式基础底板均要求支底模。(9) 处于陡坡(大于15度)上的塔位基坑开挖,严禁向塔位下方弃土,以防止冲坏坡下方自然地形、地貌、植被、耕地、水沟等农田设
16、施,应将弃土运到塔位外围,利于基坑回填土堆放的地方。(10) 处于梯田、台地中的塔位,施工完后就恢复梯田、台地地貌,以便于进行复耕。3.2.2. 3 辅助施工措施对塔基所在地地形较陡或余土堆放应做好环保措施,按以下原则施工:(1) 尽可能减少因余土堆放对周围杆被的破坏;(2) 余土堆放有利于排水,不能使塔基积水;(3) 用编织袋装土堆成挡土墙进行处理;(4) 或直接运输到设计指定的位置。挡土墙如图3-73.2.2.4 质量验评75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Q/GDW121-2005中相关评定标准进行验评。3.2. 3 主要引用标准75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Q/GDW
17、115-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75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Q/GDW121-20053.3 现场浇筑基础施工工艺3.3. 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 3-8。配合比试验编制技术资料及交底编制工程安全质量实施细则制定岗位责任制监理制度水泥、砂、石、水基础钢材地脚螺栓、机具设备几何尺寸配合比塌落度搅拌方式搅拌时间浇注捣固养生拆模回填夯实控制项目基础施工监理预检中间验收工序移交三级质检预先检验确定配合比培训及考核3.3. 2 流程说明及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3.3.2. 1 施工准备(1)按设计图要求对基坑尺寸进行验收
18、。(2)砂、石、水、水泥等原材料已运输到位,备料充足。(3)混凝土配合比已确定。图 3-9 基础浇制现场原材料堆放(3)施工用机具准备就绪。3.3.2. 2 原材料检验(1)水泥的质量要求。1)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选用前应送检。2)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3)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应进行复检,并按复检结果使用。4)水泥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抽样检查。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1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5)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应在同一浇筑体中混合使用。同一基基础中使用不同水泥
19、时,应分别制作试块并记录。6)受潮结块的水泥严禁使用。(2)粗、细骨料的质量要求。1)配制混凝土用的粗、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对进场的粗、细骨料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以 400m3或 600t 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验收批论。3)对每一验收批应进行见证取样、送检,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及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检验。对重要工程或特殊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验项目。对其他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检验。3.3.2. 3 钢筋制作与安装(1)一般规定。1)钢筋的使用必须符合设计图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检查该批钢筋的产品合格证和出场检验报告,并按现行有关国家标
20、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2)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3)基础的所有钢筋按基础施工图中的要求布置排列。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2)钢筋加工1)钢筋弯制前必须对照施工图对钢筋的级别进行核对,严禁混淆。a.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2.5 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3倍。b.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 135弯钩时,HRB335 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4 倍,弯钩的弯后平
21、直部分应符合要求。c.钢筋做不大于 90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5 倍。2)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见表 3-3。表 3-3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箍筋内净尺寸5(3)钢筋连接。1)钢筋连接应遵守的基本原则a.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b. 在受力钢筋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超过 50%。2)钢
22、筋焊接的要求:a.钢筋焊接接头的两种常用形式见表 3-4。b. 钢筋焊接宜采用双面焊,当不能进行双面焊时,方可采用单面焊。c. 钢筋焊接所用焊条、焊剂等焊接材料的型号、属性应与所焊接金属相适宜。d. 焊接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接的有关质量要求及焊接工艺,按国家相关标准执行。实际发生焊接的各种规格钢筋均须作焊接试验。图 3-10钢筋焊接成品(4)钢筋安装。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 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找出基坑中心并摆放垫块。3) 基坑中心布放基础钢筋。4) 绑扎钢筋。四周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扣,以免整
23、体歪斜变形。5)钢筋绑扎时选用铁丝规格如下:绑扎12mm以下的钢筋时,选用22号铁丝,(直径0.711mm)绑扎1225mm的钢筋时,选用20号铁丝,(直径0.914mm)绑扎25mm以上的钢筋时,选用18号铁丝,(直径1.219mm)6) 大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牢固绑扎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撑脚下应垫在下层钢筋网上。撑脚位置应以设计图纸为准进行安装,间距以能保证钢筋位置为准。7)双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8)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图纸规定的最小值45mm,底盘不应小于70mm。9)立柱与地脚螺栓用的箍筋应与受力主筋垂直设置,箍筋弯
24、钩叠合处应是主柱角上的主筋处并沿受力主筋方向错开设置,各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图 3-11基础钢筋安装10)立柱主筋上端四角应采用铁丝保持与模板间相对位置的固定,以确保主筋的保护层厚度上下端的锚固弯钩必须朝向按图要求设置,水平布置的钢筋弯钩,一般应向上,在保护层不能满足时可以平放。11)绑扎的偏差要求应符合表 3-5 的规定。表 3-5 绑扎的偏差要求项 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间距10排距5绑扎钢筋骨架长10宽、高5绑扎钢筋网网 眼 尺 寸20长、宽10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3.3.2. 4 模板安装(1)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
25、力以及施工荷载。 (2)基础支模前应检查基坑的深度、大小、方位,清除浮土,按设计要求铺设垫层。图 3-12基础支模(3)在支模前应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模板表面不能有突起点,特别是钢模,应清除表面混凝土。如表面变形将不得使用。(4)配置模板,应使其接缝相互错开,合缝严密,各部位的尺寸、形状及相互位置符合图纸要求,木模接头处应处理好接缝。(5)接触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采取有效脱模措施,木模采用脱模剂,钢模采用混合油,部分接口位置可采用塑料胶带。以保证混凝土表面质量。(6)因本工程大多数基础立柱较高,且断面较大。因此在模板的支护上必须牢固。为防止变形,基础立柱部分必须用钢管做成腰箍,立柱一半以下每50
26、0mm加一道腰箍,以上可适当放宽。对基础立柱必须顶撑牢固,特别是在内角侧。在立柱角、模板接头、立柱上部处要进行顶撑。(6)有预高的基础在立柱支模时应考虑。图3-13基础顶撑及加固3.3.2. 5 混凝土浇筑(1)基础浇筑前,应核对并确保基础的底板全部着落在与设计相符的持力层上,若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项目技术人员,会同设计处理。图 3-14 基础浇筑施工现场图 3-15 基础浇筑施工现场(2)复核支模后地脚螺栓的规格、间距、基础根开、立柱标高,钢筋的规格、配置数量及保护层厚度,并做好签证。(3)坑内积水、杂物、塌土应清理干净。(4)基础混凝土严禁掺入氯盐。(5)严格按照混凝土设计配
27、合比配料施工,对砂、石、水、秤或量桶计量,需防止泥土等杂物混入混凝土中。混凝土配比材料用量每班日或每基基础应至少检查两次。(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坍落度。(7)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捣固,个别特殊地形无法机械搅拌时,应有专门的质量保证措施。图 3-16 机械振捣混凝土(8)应控制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需的稠度。(9)下料时,混凝土自高处倾落,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 2m,以防止有可能发生的离析现象,必要时应采用溜槽等措施。(10)试块的制作应以项目部下发的试块制作通知中确定的桩号来
28、制作。试块应在现场从浇筑中的混凝土取样制作,其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同条件养护。(11)基础尺寸允许误差见表 3-6。项 目铁塔基础直线转角整基基础中心与中心桩间的位移(mm)横线路方向2424顺线路方向 24地脚螺栓式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1.3基础顶面间相对高差(mm)4整基基础扭转()8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mm)-5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允许偏差-0.8%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允许偏差(mm)8基础地脚螺栓外露(mm)+8 -4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mm)83.3.2. 6 基础养护(1)浇筑后应在 12h 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 3h 内进行浇水养
29、护,养护时应在基础模板外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2)对普通硅酸盐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 5 昼夜,对中抗及高抗水泥养护不少于7天,当使用其他品种水泥和大体积基础时按有关规定处理。(3)基础拆模经表面质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并应对基础外露部分加塑料薄膜包裹(斜柱自顶向下1.5m),按规定期限继续浇水养护,养护时应使遮盖物和基础周围的土始终保持湿润。(4)如采用养护剂养护时,应在拆模并经表面检查合格后立即涂刷,涂刷后不再浇水。(5)日平均温度低于 5C 时,不得浇水养护。3.3.2. 7 模板拆除(1)基础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损坏。特殊型式的基
30、础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拆模时应避免碰撞地脚螺栓,防止破坏丝扣。(3)拆模后应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并涂裹黄油。回收后的地脚螺帽应妥善保管并作好标识,以便立塔施工时使用。(4)对于斜柱式基础拆模后应有防内倾措施,见图3-17。图 3-17 斜柱式基础拆模后采取防内倾措施(5)当模板拆除,基础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以满足规范要求。(6)当模板拆除,基础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3.3.2. 8 质
31、量验评75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Q/GDW121-2005中相关评定标准进行验评。图 3-18 基础检验3.3. 3 成品示范图大开挖基础成品图见图3-19,掏挖式基础成品图见图 3-20 图 3-19大开挖基础成品图 图 3-20掏挖式基础成品图3.3. 4 主要引用标准75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Q/GDW115-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75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Q/GDW121-20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混凝土
32、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199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19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1992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198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19873.4 掏挖式基础基坑开挖施工工艺示范施工准备基面平整基坑定位开挖样洞立柱开挖清理基坑底盘部分开挖结束3.41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见图 3-21图 3-21 工艺流程图3.4.2 工艺流程说明(1)施工准备:熟悉掌握设计图;施工人员到岗并具有相应施工能力;材料到位并满
33、足施工质量、数量要求;工器具到位并进行了相关的检验、试验。(2)基面平整及定位:按设计要求和掏挖式基础的基面稳定及边坡要求,进行基面放样、平整。整平基面时应考虑基面的排水,排水方向以不要冲刷基面边坡为宜。(3)基坑定位: 掏挖基础坑口根据根开在地面订井字桩或十字桩,用井字桩或十字桩控制坑口位置,各桩用水泥沙浆将其稳固。 按设计尺寸进行掏挖式井口开挖。(4)开挖样洞:根据基坑开挖尺寸线先挖出样洞,深度约 300mm。样洞直径宜比设计的基础尺寸小 3050mm。样洞挖好后应复测根开、对角线等项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再继续开挖。(5)主柱部分开挖:基坑主柱挖掘过程中为防止超挖,每挖掘0.5m,在坑
34、中心吊一垂球检查坑位及主柱直径。掏挖方法以人工掏挖为主,使用凿、钢钎、大锤等工具进行,成孔施工要保证土质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为保证掏挖孔径断面不至于过大,可采取先掏挖后修整的程序。以人力操作将土提运至坑口上方,再倒至距坑口不小于 1.5m远的安全地带。如图3-22所示图3-22掏挖基础开挖及质量控制(6) 底盘扩底部分开挖:基础主柱开挖深度距设计要求埋深尚有 100200mm 时,检查主柱直径正确后,用钢尺在主柱坑壁上量出基础底部掏挖部分位置线。由掏挖位置线下方 2040mm 外开始挖掘扩大头部分。基坑开挖至距设计要求埋深尚有约 50mm 时,在基坑底部钉出基坑中心桩,边挖掘边检查尺寸,直至基坑
35、周边尺寸符合设计图要求。基坑底部应预留 50mm 暂不挖,待清理基坑时再进行修整。掏挖过程要求认真、细致。(7)基坑清理:清理基坑的任务是修理坑壁及清除坑底未挖掘的部分。基坑清理应由上至下进行。清理基坑时应保留基坑中心桩,以基坑中心桩为基准测量基坑中心桩至周围坑边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清理好的基坑,如需过夜浇制基础,应采取防止雨水或泥土流入坑内的措施。3.4.3 质量验评按75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相关内容进行检查、验评。 3.4.4 示范图例 掏挖式基础钢筋笼及塔腿安装见图 3-23。图 3-23 掏挖式基础钢筋笼3.4.5 主要引用标准75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
36、及验收规范Q/GDW115-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75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Q/GDW121-20053. 5 接地工程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接地体连接接地埋设引下线安装接地电阻测量结束质量验评3.5. 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 3-24图 3-24 施工工艺流程图3.5. 2 流程说明及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3.5. 2.1 施工准备 焊接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焊接设备性能满足要求;原材料已按设计要求配置。3.5. 2.2 接地体连接(见图 3-25)(1) 接地体连接应可靠,除设计规定的断开点可用螺栓连接外,其余
37、应用焊接方式连接,材料与接地体匹配。(2) 接地体为镀锌时,焊接连接部位应做防腐处理。图3-253.5. 2.3 接地体埋设(1) 接地体敷设应和基础施工同步进行。(2) 敷设水平接地体应满足以下规定: 1)遇倾斜地形宜等高线敷设;2)两接地体间平行距离不应小于 5m;3)接地体敷设应平直;4)对无法达到上述要求的特殊地形,应与设计协商解决;5)当附近有电力线路时,应了解原线路的接地体走向,避免两线路间的接地体相连;6)接地敷设时,应避开地埋电缆及其他设施。7)接地体埋设长度、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5. 2.4 引下线安装(1) 接地引下线与杆塔的连接应接触良好,并应便于断开测量接地电阻。(
38、2) 接地引下线方位与铁塔接地孔位置相对应。露出地表部位应平直美观。3.5. 2.5 接地电阻测量(1) 接地电阻采用接地兆欧表进行测量。 (2) 接地体回土后,间隔一段时间,应进行工频电阻的测试,其测得的值乘以季节系数后,不应大于设计规定值。(3) 测量接地电阻时须将引下线与杆塔断开,且应避免在雨雪天气测量。3.5. 2.6 质量验评按照75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相关项目执行。 3.5. 2.7 成品示范图图3-263.5. 2.8 主要引用标准 75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Q/GDW115-20043.6 基础护坡、挡土墙、排水沟施工工艺3.6.1 基础护坡、
39、挡土墙施工工艺3.6.1.1 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图见图 3-27施工准备护坡档土墙施工现场清理质量验评结束3.6.1.2 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3.6.1.2.1 施工准备(1)根据设计要求定出护坡或挡土墙砌筑的位置。(2)砌筑用块石尺寸一般不小于 250mm,石料应坚硬,不易风化。其余原材料应符合基础工程使用的原材料要求。(3)护坡砌筑前,底部浮土必须清除,在砌体外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3.6.1.2.2 护坡、挡土墙施工(1)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铺浆厚宜35cm,随铺浆随砌石。砌缝需用砂浆填充饱满,不得无浆直接贴靠,砌缝内砂浆应采用扁铁插捣密实;严禁先堆砌石块再
40、用砂浆灌缝。(2)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砌体外露面应平整美观,外露面上的砌缝应预留约4cm深的空隙,以备勾缝处理;水平缝宽应不大于2.5cm,竖缝宽应不大于4cm。(3)砌筑因故停顿,砂浆已超过初凝时间,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MPa 后才可继续施工;在继续砌筑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体。(4)勾缝前必须清缝,用水冲净并保持槽内湿润,砂浆应分次向缝内填塞密实;勾缝砂浆标号应高于砌体砂浆;应按实有砌缝勾平缝,严禁勾假缝、凸缝;砌筑完毕后应保持砌体表面湿润做好养护。 (5)砂浆配合比、工作性能等,应按设计标号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应在砌筑现场随机制取试件。3.6.1.2.3
41、 现场清理护坡或挡土墙浇制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多余的原材料,做好环境保护工作。3.6.1.2.4 质量验评按照75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中相关规定验评。3.6.1. 3 成品图片示范护坡成品图见图 3-28、图 3-29。图 3-28 护坡成品图图 3-29 护坡成品图3.6.1. 4 主要引用标准75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3.6. 2 排水沟施工工艺3.6. 2.1 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图见图 3-30施工准备排水沟施工质量验评结束图 3-31 施工流程图3.6. 2.2 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3.6. 2.2.1 施工准备(1)根据地形需要或设计要求确定需要开挖排水沟的桩号。(2)施工现场备齐原材料和施工工器具,原材料的选用标准与送电线路基础工程的要求一致。3.6. 2.2.2 排水沟的施工(1)排水沟的施工应按设计提供的图进行。山上基础的排水沟一般沿基础的上山坡方向开挖浇制。(2)混凝土的等级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3)浇制的控制要点和基础施工一致。3.6. 2.2.3 质量验评按照75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相关验评规定验评。3.6. 2.2.4 成品图片示范排水沟成品图见图 3-31。图 3-31 排水沟成品图3.6. 2.2.5 主要引用标准75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