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管桩作业指导书1.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19702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制管桩作业指导书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预制管桩作业指导书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预制管桩作业指导书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预制管桩作业指导书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预制管桩作业指导书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制管桩作业指导书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管桩作业指导书1.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预制管桩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预制管桩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砂土和正常固结的素填土等深厚层软弱土地基,不适于下卧土层中夹有中密卵石土及地面以上有高压电线危及施工安全地段。2、施工准备1)平整场地。水田地段排水疏干后挖除地表0.5m左右厚种植土、旱地及旱田地段挖除地表植物根系,对需要报废水塘排水疏干、对不能报废水塘围堰抽水后,挖除表层流塑状软土,用粘性土回填至水塘坎高程(原地面)处。2)施工前应对路基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上跨高压电线进行调查、核实和迁改,对没有迁改而施工中又可能对其造成影响的地下管线,须注意加强施工防护;对没有迁改而施工中有安全威胁的高压电线,必须迁改后再施工或改

2、变加固方案。3)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沉桩试验,以取得正式施打所需要的有关控制数据(最后三阵每阵10击的平均贯入度、最后1m沉桩锤击数),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工艺。3、技术要求1)设备要求:根据现场周边环境噪声要求及施工条件,预制管桩可采用锤击打入或振动、静压沉桩施工方法。零数桩长采用机械切割,端头采用电焊焊接或钢制法兰盘连接。2)材料要求:预制管桩一般采用C60C80级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厂化制造,桩端带尖状桩靴。3)技术参数:预制管桩一般按矩形布置,桩间距根据荷载大小和地基岩土参数确定,一般为23.5m,要求打入下卧层不小于23m(打入弱风化层时则至基岩面)。桩径一般采用40、50cm,壁厚8

3、10cm。常用单节长812m。预制管桩一般与上部桩筏、桩帽或地梁共同作用,形成桩网(桩筏)基础。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1)施工顺序为:平整地面测量放样桩机就位吊桩对位沉入桩体桩体纠偏、桩体接长承载力符合要求停止沉桩,桩机移位。2)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桩机就位位吊桩对位桩体纠偏、桩体接长停止沉桩测量放线沉入桩体承载力检测工艺试验安装桩机位桩机移位合格位不合格位5、施工要求1)为防止桩身断裂、桩顶压裂、桩顶位移、桩身倾斜等问题,在桩的堆放、运输、起吊时严格检查桩身的外观质量,防止使用断桩。2)第一节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后应认真检查桩位及桩身垂直度偏差。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桩身垂直度偏差宜先用长条

4、水准尺粗校,然后用两台经纬仪或两个吊线锤在互为90方向上进行检测,校正后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3)管桩施打过程中,应保持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宜重锤低击,并随时检查桩的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4)打桩时桩帽与桩头之间应设置弹性衬垫。衬垫厚度应均匀且经锤击压实后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打桩期间要经常检查、及时更换或补充。桩帽端部应开孔,孔径不宜小于管桩的1/51/3,确保管桩内腔与外界相通。5)任一单桩的总锤击数都不宜超过2000,最后1m的锤击数分别不宜超过250。6)工程桩

5、端持力层为黏土层,收锤标准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控制为辅。7)一般长度大于等于24米不超过3节桩组合,桩基深度小于24米不超过2节桩组合,施工时按照长桩管在下,短桩管在上的顺序进行施工。配桩后管桩总长度宜大不宜小,必须确保送桩后的桩顶标高与桩帽底部标高相差不大于1.5米,以便于补桩接长。接桩采用焊接或法兰盘连接。采用焊接接桩时,下节桩桩头须设导向箍以保证上下桩节找平接直,上下节桩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全部填实焊牢,然后沿圆周对称点焊六处,待上下桩节固定后再拆除导向箍,继而分层对称施焊。每个接头的焊缝不得少于两层,每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焊缝须饱满,不得出现夹渣或气孔等缺陷。施焊完毕须自然冷却

6、8分钟后方可继续施打。采用法兰盘接桩时,上、下节桩之间宜用石棉或纸板衬垫,拧紧螺帽,经锤击数次后再拧紧一次,可用电焊固定螺帽。6、劳动组织施工负责人1人,技术2人,安全1人,质量1人,机械操作人员3人,电工及维修人员3人,辅助人员24人。7、材料要求1)检查管桩生产企业是否具有准予其生产预应力管桩的批准文件。2)检查管桩砼的强度、钢筋力学性能、管桩的出厂合格证及管桩结构性能检测报告。3)对预应力管桩在现场进行全数检查:a. 检查管桩的外观,有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b. 对管桩尺寸进行检查:桩径(5mm)、管壁厚度(5mm)、桩尖中心线(2mm)、顶面平整度(10mm)、桩

7、体弯曲(1/1000L)。c. 管桩强度等级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并且要达到龄期。d. 管桩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以防不均匀沉降造成损桩,并采取可靠的防滚、防滑措施。e. 管桩现场堆放不得超过四层。8、主要机具设备打桩机、焊机、经纬仪等9、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1)必须严格控制第一节桩的沉桩质量,开始锤击时,宜先用低能量、低冲程或空锤锤击35击,在确认桩身贯入方向无异常时,方可连续锤击。始终保持桩身垂直,力戒偏打。2)沉桩过程中,出现贯入度反常,桩身倾斜,位移、桩身强桩顶破损等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沉桩,会同各相关单位查明原因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3)采用焊接接桩时,应

8、保证桩接头的焊接质量,施焊应对称、分层、均匀、连续进行,焊缝应连续饱满。焊接结束后,焊缝应自然冷却后才能继续打桩,严禁用水冷却和焊好后即打。4)桩管下端与预制桩尖接触处,应垫置缓冲、止水材料。5)沉桩时,如遇桩尖损坏或地下障碍物时,应及时将桩管拔出,待处理后,方可连续施工。9.2质量检测预应力管桩在施作桩帽前,应进行如下检测:1)桩身完整性检测管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应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10根;2)单桩竖向承载力应采用静载荷试验及大应变动力检测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0.2%,且不得少于3根;大应变动力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0.2。检测要求按基桩

9、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执行。3)打桩后,应及时进行桩的承载力试验,并满足设计要求。打入桩施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打入桩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1 桩位中间桩d/2且不大于250mm按桩总数的5%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10根测量或尺量外缘桩d/42桩身垂直度1%吊线或尺量3斜桩倾斜度15%tan吊线或尺量注:d桩身直径;桩身倾斜角。9.3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试桩过程中需落实不同地层,尤其是持力层的排土、电流、锤击数等直观指标,如软土深度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必须确保桩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满足设计要求。2)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废碴应根据当地环保要求不得随意排水、堆

10、弃,做到文明施工。3)路堤填筑应严格控制填筑速率,控制标准为: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c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0.5cm。若有异常,应停止填筑或暂缓填筑。4)按要求埋设地面沉降观测设备并进行观测,观测结果应纳入竣工文件。5)管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可参考相关规范,并通过实验确定。6)施工中若发现软基深度与设计出入较大时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7)地基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详见各工点设计说明;垫层内是否铺土工格栅及铺设层数、采用何种节点详见工点说明。8)未尽事宜按客运专线铁路地基处理技术手册(工管技200977号)、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客

11、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试行)(Q/ZTG21200-2006)等相关规范、规定及图纸要求办理。10、安全、环保、水保措施10.1安全措施1)每个桩孔由一个固定的小组施工,每个正在施工的桩孔应明确对操作人员应负的安全责任,保证安全施工。2)在施工范围内应设置红白防护绳。所有施工活动均应在防护绳内作业。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桩基施工区域。3)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4)认真遵守用电规定,配电箱内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电线应按要求搭接或架空;停工或停电时,及时断开相关电源开关,恢复施工时,在检查线路完好安全后,才能合上开关通电。非专业电工人员,不得私自牵拉引线。10.2 环保、水保措施1)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树木及地表植被。临时用地范围的耕地采取措施复耕。2)施工场地内修建施工排水系统并确保畅通。工地废水排放前先经沉淀池沉淀,并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处理后方可排放。3)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的车辆配备挡板及棚布,防止粉尘飞落,减少对生产人员和当地居民造成危害,必要时进行洒水。4)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垃圾,做到文明退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