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北京.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19714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北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北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北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北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北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北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北京.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编制依据1、北京市建筑施工测量规程及DBJ01-21-97的规定。2、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机关10#、11#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3、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机关10#、11#住宅楼工程施工图纸。4、北京市有关法令、法规及文件的收集整理。二、工程概况及测量放线的特点1、工程概况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机关10#、11#住宅楼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航天部五院院内,建筑面积53006m2,其中:10#住宅楼26863.2m2,11#住宅楼26162.7m2。两栋住宅楼均为地下两层,地上二十四层,建筑物檐高均为67.10m,总高度75.80m;地下二层为人防,层高3.66m,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配电间、弱

2、电间等,层高3.25m;地上部分为居民用房,层高2.80m,电梯机房层高6.97m。10#住宅楼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3.20m,11#住宅楼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3.00m,设计室外地坪为-0.40m,基础埋深-7.88m。 该工程结构型式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满堂红基础,基础底板厚度为900mm、1100mm、1200mm不等,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地下二层外墙厚度为350mm,人防墙厚450mm、350mm、300mm,地下一层外墙厚300mm;主体结构外墙及所有内墙厚200mm;各层顶板厚度分别为120mm、350mm(人防板)、140mm(个别阳台板)、170mm等。2、测量放线的

3、特点 由于本工程属于钢筋混泥土剪力墙结构,门窗洞口尺寸及主要墙体一次性成活,因此相对测量放线对称性、局部尺寸复杂性的放线特点,在施工前必须首先熟悉图纸尺寸,了解相互之间的结构形式及结构尺寸,以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错误。三、开挖前的测量准备工作 1、在开挖前应做好图纸的审核、测量器具的鉴定与检查、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的准备。 2、在拆迁之后,应及时进行场地平整测量,并通知建设单位进行测量定位依据的交接工作,在交接后应做好桩位的保护和桩位的校核,以保证在定位验线时,验线依据的准确可靠。 3、施工测量前,应根据工程任务的要求,收集分析勘测、设计及施工等资料:(1)、城市规划部门测绘成果;(2)

4、、工程勘察报告;(3)、施工设计图纸与有关的变更文件;(4)、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5)、施工场地地下管网,建(构)筑物等测绘成果。四、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建筑物距拟建建筑物在10m以外,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所以控制点在四周均可布设,对东面和南面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如附图01中H点。 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上或马路上(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均在视线范围内。 3、根据甲方要求和测绘院提供的红线及规划放线测量成果形成闭合的四边形进行控制。(详见附图-01中甲、乙、丙、丁四点) 4、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

5、0以上施工,对楼层设置控制轴线。见附图-01中11#楼3K、22K、AK、TK,10#楼3K、24K、AK、TK分别为相应轴线的控制线,距轴线均为1米 5、根据测绘院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具体资料见测绘成果资料)向建筑物四周引测10#、11#楼的高程控制点。北侧一个、南侧一个、东侧两个(附图-01中BM甲、BM乙、BM丙、BM丁) 6、控制点放样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放样,用极坐标法进行复测。 7、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施测 8、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五、结构工程施工测量1、基础施工测量 基础施工测量内容包括:轴线投测、标高竖向传递、放线与抄平等工

6、作。(见附图-03所示) 、基础平面控制网采用矩形控制网进行控制。 、当垫层上防水层、保护层做完后,开始放底板结构线时。应根据基础边上的控制桩,用经纬仪以正、倒镜分中法直接向垫层上投测,投测误差3mm,经闭合无误后,在向内加密其它主轴线,最后再进行细部放线。 、底板浇筑前,利用护坡上的标高引测底板控制标高,(引测依据不少于3个点,且必须符合要求。)抄测在所插的钢筋上(及结构50线),并用纸胶带作上标记。2、0.000以上施工测量本工程0.000以上平面控制测量以内控为主(见附图-002所示),使用外控作校核的施测方法进行测量,各层的轴线竖向允许偏差为层间3mm;总偏差不应超过10mm;各层标高

7、竖向允许误差3mm,总误差不应超过10mm,向上传递轴线时,投测时的允许误差为1.5mm。 、0.000以上的外控以四廓主轴线500mm控制桩为准,在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用正、倒镜分中法将首层控制线引测到结构外立面上,各层的外控竖向投测将以此为基准,投测误差应符合竖向偏差表式-001中的要求。 、0.000以上的内控以首层底板上的控制线为准,布置内控点位时,必须进行闭合校核(其控制点误差不能超过2mm),待合格后才能作为向上传递的依据。见附图-002所示 、本工程10#、11#楼将采用内控法传递轴线。在制作和安装预埋铁时,应使用200mmx200mmx5mm的钢板,利用钢筋与钢板焊接,然后将钢

8、板筋与楼板筋相焊接,钢板的平整度偏差不能超过3mm,而且钢板应高出楼板面5mm-10mm。见附图02所示。 、在首层以上顶板结构施工时,应预留激光束通光孔,其通光孔位置偏差不能超过20mm(孔径为150mm),顶板洞口处不得有方木及架子管,以免影响投测工作。 、0.000以上标高传递,应以现场水准点为依据,分别向首层外墙作3个统一的起始标高点,用钢尺向施工层上直接量取该层的标高线,当量取长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在不便量距时,使用附图-03的方法进行测量。 、在施工层抄平前,应先校测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

9、围的中心位置,其抄测后的标高误差为3mm。 、建筑物围护结构封闭前,必须将装修时砌体或隔墙板的控制线加以保护,以方便装修时砌体或隔墙板的测量放线。、结构施工中测设的水平线与标高线,均应以墨线标定,线迹应清晰准确,墨线宽度为1mm。六、室内外装修施工放线1、室内砌体或隔板放线 根据结构原有控制线,放出隔板线、隔墙线以及洞口线等,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标高引测,根据结构外墙标高线向房间内引测各层所需的标高,误差应小于3mm。2、室外装修放线 、外墙四大角以外墙控制线为准,用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要求线条上下贯通,以保证四大角的垂直方正。、外墙铝合金窗户安装时,用经纬仪按图纸窗洞位置投测窗洞中心线

10、,并要求上下贯通,以保证窗户的整体垂直度。窗洞高度按室外统一标高进行抄测,误差应小于3mm要求。 、屋面施工前,应在屋面四周测设水平控制线和屋面排水坡度线,须严格检查流水段坡度,并实测偏差。七、验线资料及验线依据1、 放线工作报验时,其资料包括:、定位放线测量资料 、基槽控制记录资料 、楼层测量记录资料 、沉降观测记录资料2、验线要点包括: 、不同观测人员 、所用不同仪器 、不同观测线路 、不同计算方法2、 验线参考(施工测量规范)轴线投测、标高传递及各部位放线误差参考表: 表式-001序号项 目允许误差1外廓主轴线(L) L30m5mm2 30mL60m10mm3 60mL90m15mm4

11、细部轴线2mm5 承重墙、梁、柱边线3mm6 非承重墙边线3mm7 门窗洞口线3mm8轴线投测标高传递(H) 每 层3mm9 H30m5mm10 30mH60m10mm11 60m20m 5mm(相对误差) L20m 3mm(对于轴线时应3mm)3、各种结构控制线相对轴线3mm.4、标高H30m时为5mm,H30m时为10mm5、垂直度层高3mm.全高的1/1000且不大于10mm6、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1)、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 (2)、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倾斜改正及温度改正。 (3)、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两次法,其限差为+

12、3mm (4)、采用铅直仪使用侧向借线法进行观测。7、细部放样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线必须经过检验。 (2)、细部测量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3)、有方格网的必须校正对角线。 (4)、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 (5)、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九、施工轴线及高程点的放样程序1、基础工程定土方开挖线、高程引测引测施工控制轴线测绘院提供控制点(接桩)土方开挖(基槽控制)验 槽监理验线放墙边线砌保护墙监理验线垫层标高及边线控制基础放线底板防水及保护层制)监理验线地下二层底板放线监理验线底板施工标高控制地下结构施工2、地下结构施工竖向结构施工顶板放线(底板放线)监

13、理报验标高报验50现抄测顶板结构施工3、地上结构施工竖向结构施工顶板放线监理报验横向结构施工(结构50线抄测)顶板浇筑墙体50线抄测4、隔墙及装修工程竖向结构施工隔墙放线隔墙砌筑及安装横向结构施工(结构50线抄测)顶板浇筑墙体50线抄测十、沉降观测1、根据规范规定,本工程10#楼、11#楼均应做沉降观测。具体工作由甲方委托测绘院或有资质的测量单位,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进行观测。2、沉降观测的等级为二级,精度要求见下表:等级高差中误差(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mm)观测方法往返较差附和式环线闭合差(mm)二等1.00.5二等水准测量0.6 n n为测站数3、沉降观测的要点: 、根据本

14、工程的特点,在主楼4大角和主楼中部各设一个,观测点必须设在便于观测和保护的地方。 、当浇筑基础垫层时,在垫层上埋设临时的观测点,待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 、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后将原临时观测点移至该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4.沉降观测要求: 、每次观测应做到:人员固定、仪器固定、线路及安置镜位固定、观测方法及程序固定。 、首次观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无异常时取其平均数。 、每项独立工程应有三个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季度检测一次水准点。5.沉降观测周期(测量技术要求): 、在施工期间每增加2层观测一次。 、建筑物四周大量积水或暴雨后观测一次。 、结构封顶到竣工期间每3个月观测一次。、竣工后观测一次,竣工

15、后交建设单位。十一、测量人员的组成及器具的配置1.测量人员的组成 10#楼与11#楼测量主管一名,下属成立两个测量班组,每个班组必须有一个测量技术员和一个测工2.测量器具的配置 、仪器配置:DJJ2-2激光经纬仪一台、DJD2电子经纬仪一台、DN3000红外测距仪一台、激光铅直仪一台、DS3-1自动安平水准仪两台 、材料配置:50米钢卷尺3把、7.5米卷尺6把、塔尺2根、水平尺2把、墨斗4个、墨汁50瓶、红蓝铅笔300根、1.5kg线坠2个、线绳1.5kg、铅笔刀6把、刀片30片十二、测量仪器使用、保管和维护1.测量仪器使用要求 、测量技术人员应负责并检查仪器的使用及保管情况 、测量人员必须熟

16、悉、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操作规程 、凡新仪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充分了解仪器性能并进行检定、校核后方可使用 、测量人员应在使用仪器施侧过程中,必须坚守岗位,避免仪器受震、碰撞及倾倒,雨天或阳光下测量应打伞。2.测量仪器保管 、测量仪器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并存放在通风、干燥、常温的室内,必要时将仪器放入防潮、防盗的箱柜中。 、领用与归还仪器时,使用与保管人员应当面进行检查。 、各及专业主管部门必须掌握、检查、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测量仪器必须经主管部门鉴定后,方可报废。3.测量仪器维护 、测量仪器必须由熟悉仪器性能和有实践经验的人员经常定期维护,按期检效与鉴定。 、

17、测量人员应随时清点仪器的附件、工具,以防丢失。 、测量仪器及工具应经常保持清洁,并及时擦拭。 、仪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误差过大或受损坏时,应及时送有关部门处理,不得擅自拆换十三、测量股管理制度 1、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鉴定合格证、印或超过鉴定周期以及经鉴定不合格的测量器具。 2、测量工作中使用的水准仪、经纬仪、测距仪、钢卷尺及水准尺均应定期鉴定,鉴定周期为一年。 3、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受震,倾倒和碰撞。雨天或阳光下测量应打伞,使用后及时清点附件,并保持器具清洁。 4、测量器具设专人负责保管使用过程中不得离开仪器,严禁非操作人员使用。 5、测量人员须持证上岗。附 图 附图01、工程定位平面图 附图02、首层以上控制线平、立面图 附图03、标高传递简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