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管理培训:传染病管理及疫情报告.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0115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7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管理培训:传染病管理及疫情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传染病管理培训:传染病管理及疫情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传染病管理培训:传染病管理及疫情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传染病管理培训:传染病管理及疫情报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传染病管理培训:传染病管理及疫情报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管理培训:传染病管理及疫情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管理培训:传染病管理及疫情报告.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染病管理及疫情报告,主要内容,传染病概论为何要进行传染病管理 如何进行管理 疫情报告,传染病概论,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细菌、原虫、蠕虫)侵入人体所引起并能传播给他人的疾病。已知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生物有500多种,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病原生物统称病原体。,传染病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三间分布:时间、地区、人群)感染后免疫:如麻疹、脊灰、乙脑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最长,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钩端螺旋体感染后免疫时间较短、仅数月至数年,蠕虫感染通常不产生保护性免疫,重复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各种特征,

2、在质的方面有外来性和地方性,在量的方面有散发、流行和大流行之分。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 散发:病例以散在形式发生,各病例之间在发病地点上没有明显的联系。暴发:市指在某一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期内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疾病的病人(食物中毒、流行感冒),流行病学特征,流行:当一个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常年的发病率水平或为散发发病率若干倍时。大流行:某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波及全国各地甚至超出国界或州界。季节性:季节性升高的原因主要与气温的高低和昆虫媒介有关。地方性: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 周期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感染的各种表现,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病原携

3、带状态 潜伏期感染 影响能否感染的因素 病原体致病力和机体免疫力(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 性),传染病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 类(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员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 类(空气、飞沫、水、食物、接触、土壤、虫媒)人群易感性,传染病概论,传染病临床特点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传染病临床特点,症状明显期:急性传染病患者度过前驱期后在传染病(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中,到北方患者即转入恢复期。恢复期:机体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症状及体征基

4、本消失,复发与再燃: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伤寒、疟疾、菌痢等)。有些患者在恢复期体温未下降至正常,又在发热时,称为再燃。后遗症:传染病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长期未能恢复正常者,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等)。,传染病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发疹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中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肉、关节、骨骼疼痛等。,传染病常见的症状与体征,菌血症败血症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传染病的诊断,细菌学诊断(细菌形态学、细菌培养、细菌

5、鉴定、分子生物技术、细菌药敏试验)病毒学诊断(病毒分离鉴定、病毒血清学试验、免疫光技术检测抗原抗体)免疫学诊断(特异性抗体监测)基因诊断(分子诊断)影像学诊断(超声技术)临床资料 流行病学资料,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 1、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及时确定传染源并采取相应措施,市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2、传染病疫情报告,是国家规定的一项管理传染病的法规,对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迅速向疾控中心报告,以便及时掌握疫情。3、隔离和治疗传染源,传染病的预防,4、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通过病原学分离和培养方法来发现),来接下登记管理。5、接触者管理 留验:将接触者收留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限制其活动范围。

6、医学观察:一般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可正常工作和学习,但要接受体检、测量体温、病原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学处理。紧急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对疫区人群可采取主动或被动免疫,或采取相应的药物预防。,传染病的预防,6、管理动物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1、改善卫生条件2、加强卫生检疫(国境卫生检疫、国内检疫、疫区检疫)3、对屠宰场特别是牲畜、畜产品的卫生管理4、加强血源和血制品管理,防止医源传播,传染病的预防,保护易感染人群1、健康教育2、预防接种,我国传染病流行现状,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取得了辉煌成就。传染病的总发病率显著下降,以往常见的传染病如鼠疫、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发病率明

7、显控制:与此同时,新的病原体及其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称为新发传染病,如:SARS、猪链球菌感染、甲流感等)不断涌现;一些曾被控制的“老”传染病如肺结核、性传播疾病等又死灰复燃,传染病疾病谱发生改变,给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威胁全球的新发传染病,1970年代以来,全球新发现的传染病达40余种,在我国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约20余种。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和新型克雅病等高病死率疾病震惊世界,莱姆病在美国被称为第二艾滋病,O139霍乱、大肠杆菌O157感染和戊型肝炎等造成了较大规模的爆发或流行。在我国存在的新发现传染病包括艾滋病、莱姆病、O139霍乱、军团病、空肠弯曲菌肠炎、大肠杆菌O157出

8、血性结肠炎和新型病毒性肝炎、单核细胞李司特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肾型出血热等。,1997年香港首报确认的人间禽流感病例。2002年11月以来,在我国又出现SARS的暴发流行。2003-2004年初出现广泛的禽流感疫情,2005年开始报告人间禽流感病例(2003年人间病例确认)。,新发传染病的特点,1.涉及的病原体种类繁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2.病原体的宿主种类呈多样性;3.传播途径各异,感染方式复杂多变;4.容易造成跨国界、跨洲界甚至全球性传播;5.人类普遍缺乏对新发传染病的免疫力;6.早期发现及诊断较为困难;7.缺乏特异的预防和治疗方法;8.新发传染病发生、出现

9、具有不确定性。,1975年以来全球新发现26种主要传染病,法律、法规,1978年9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本条例规定管理的急性传染病分为甲、乙两类25种传染病。1989年2月21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为甲、乙、丙三类共35种。,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2004年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目前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为甲、乙、丙三类共39种,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37号令)突发公共卫

10、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2005年试行版)国家传染病诊断标准,为何要进行传染病管理,传染病的危害仍很严重 疾病谱的变化、传染病仍为重点之一 现代社会发展带来新的传染病管理问 题(网络发达性传播疾病;交通便 捷?)目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形势十分严峻(HIV、流感、非典、鼠疫、狂犬病),为何要进行传染病管理,传染病管理效果明显 人群健康得到保护 社会效益明显 投入产出很经济 国家强制要求依法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执业医师法 医疗卫生人员必须遵守的法规管理传染病是医疗卫生人员的职责,如何管理?,成立管理组织 单位重视 成

11、立院长或分管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临床各科室长、院办公室主任、病案室 人员为成员 防保科指定专人负责 完善各项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如何管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网络直报制度 传染病自查制度 报告管理奖惩制度执行到位,如何管理?,落实表格、设备印制统一的门诊日志、化验(放射)室登记册 制定传染病自查登记表、化验(放射)室阳性结果报告表、疫情卡片收发登记表 领取传染病登记册、传染病报告卡 个案调查表 设置1个以上疫情收集箱。,明确医院人员的职责,领导小组负责人 督促制定院内管理方案,考核相关科室 人员工作情况,每季度带队开展一次院 内传染病检查,落实奖惩措施。防保科长 制定管理

12、方案,督促传染病管理人员落实各项措施,及时发现和报告 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如何管理?,疫情管理人员 每日两次从疫情箱中收集传染病卡片和检验科阳性结果核对卡片,发现检验阳性结果而医务人员未报者请医生核实后上报。在规定时间内录入卡片 开展传染病自查,向科长报告检查发 现的情况,如何管理?,临床医生 填写好每个病例的门诊日志 掌握传染病诊断标准,明确自己在传染病报告中的职责,在防保科领取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传染病卡片,每日两次投入疫情箱中 核对化验室提供的阳性传染病检查结果,及时填报或排除 配合传染病自查工作。,化验室、放射室工作人员 完善化验结果登记项目,并认真填写。每日对检验的传

13、染病阳性结果投入疫情箱中。配合疫情管理人员的每月自查。,规范管理流程,临床医生报告流程 1.初诊病人传染病报告 采集病史 填写门诊日志 诊断 处置 完整填写传染病卡片 上下午下班前投递入疫情箱。2.复诊病人传染病报告 采集病史 填写门诊日志 诊断 处置 填写传染病订正卡片(无进展不 填写)上下午下班前投递入疫情箱。,化验室、放射科阳性结果报告 收集化验申请单和标本 填写化验 结果登记册 阳性检验结果(如转 氨酶升高、两对半为小三阳,可推断乙 肝)填写传染病阳性结果记录 每日上下午投入疫情箱中。,规范管理流程,传染病自查 核对医生门诊日志漏填情况(收集每旬医生门诊挂号数或处方数,核对其所填写门诊

14、日志数)查看日志内 容,收集传染病数 核对传染病报告数 填写自查记录 向领 导报告未填写门诊日志和漏报的情况,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中注意事项,门诊日志填写:项目完整: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职业、病名(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初复诊等9项。不齐添齐。填写完整,内容详细、字体清晰 门诊日志和处方核对,医务人员在传染病报告中注意事项,传染病卡片 双面(背面说明)填写全面、完整 报告类型 地址详细 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慢性传染病)填报时间(甲、乙、丙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年月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 务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年月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 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于年月1日 实施,新

15、法共共9章80条总则 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 疫情控制 医疗救治 监督管理保障措施 法律责任附则,传染病病种分类:,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传染病病种分类:,乙类传染病(26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2009年4月30日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 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 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 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 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

16、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 膜炎、麻风病、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 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以及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2008年5月2日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某些传染病病种的特殊管理,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的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报告新规定,传染病报告时限1.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2小时内上报 2.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 24小时内网络上报,传染病报告新规定,性传播疾病报告 1.实行网络直报 2.网络直报的性传播疾病病种

17、:3种法 定传染病(艾滋病、淋病、梅毒)3 种非法定传染病(尖锐湿疣、生殖道 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3.只有另外填写卡片报告:软下疳、性 病性淋巴肉芽肿,院内奖惩,每季度通报一次 未认真填写门诊日志的 漏报传染病 迟报传染病的 不认真开展自查,资料归档,门诊日志 每旬(月)由医务科(防保科)将每名 医生门诊日志取下按旬(月)整理 传染病管理制度单独文件夹归档 自查记录、检验阳性结果、疫情卡片收 报登记统计表、传染病报告卡片单独文 件夹归档 培训记录、奖惩记录、会议记录单独归 档,验收时对医生要求,医务人员传染病知识掌握情况(集中限时答卷)门诊日志登记情况(符合率、详细完整)阳性结果核对

18、传染病卡片填写完整和一致性。报告及时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属地管理原则 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履行传染病报告职责的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主要是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是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组织机构职责,总原则: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工作,开展督导检查。疾控机构:负责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组织机构职责,医疗机构: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

19、病信息报 告培训;协助疾控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采供血机构:对献血员进行登记,报告HIV抗体检测两次初筛结果阳性者(内容、时限、向谁报告)。,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报告人。注意:责任报告单位中无学校和卫生检疫机构。,报告病种,法定传染病39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填报要求(病例分类),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进行报告。分类标准严格参照国家诊断标准。(临床医生、疫报人员均要熟悉此标准,切不可凭主观认识。)

20、阳性检测结果仅供采供血机构填写。,填报要求(病原携带者),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旧: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乙肝的病原携带者不需要进行网络直报。,填报要求(分型),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填报要求(分型),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根据诊断标准,未痰检应属于疑似病例,而不是临床诊断病例;涂阳应属于实验室诊断病例,而不应是疑似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

21、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和报告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和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规定执行。,报告程序与方式,实行属地化管理(谁接诊,谁报告)首诊医生负责制个别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病人诊断为“疑似病例”并将病人转院后,未报出这张疑似卡片有些医院未按规定的报告时限报告疑似病例,待实验室结果报出后才按确诊病例上报。,报告程序与方式,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现场调查人员如在调查中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订正或删除,同时告知原填报单位。(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

22、与技术指南中规定)采供血机构发现HIV 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也应填写报告卡。(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诊断日期填写第二次初筛检测结果阳性的日期。),报告方式,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属地县级疾控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 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 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

23、2 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 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 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 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报告数据管理,审核订正补报查重,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录入人员不能在对于病人实际情况不了解、没有事实依托的情况下,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随意修改或补填。,报告数据管理(审核

24、),疾控机构必须每日对报告信息进行审核,如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非典、脊灰和人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时,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确认或订正。,报告数据管理(订正),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转诊病例发生诊断变更、死亡时,由转诊医疗机构填写订正卡并向病人现住址所在地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核实单位更正为地址不

25、详。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病种,由专病管理机构对卡片做出订正。,报告数据管理(补报),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报告数据管理(查重),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 大疫情系统中的查重功能,默认查重条件: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种、现住址。删除重卡的原则(工作指南):保留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保留卡片的诊断级别最高的病例。(如同时存在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保留实验室病例。)由专病管理系统推送的卡片由专病管理部门进行删除。,资料保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 年。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其传染病报告卡由收卡单位保存,原报告单位必须进行

26、登记备案。工作指南: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按月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卡片导出后保存。工作指南:各级疾控机构应按时将传染病卡片导出及生成相关分析报表,并保存。,工作流程,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流程填卡 检查 核对 录入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报告工作流程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审核报告卡 发现暴发疫情或异常疫情报告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信息流程传染病监测信息主要通过传染病报告卡采集,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工作流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疫机构的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后,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发现漏

27、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在健康体检过程中或采供血机构、医学检验机构执业活动中,检测出工作规定中要求的传染病病原阳性者时,均按病原携带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工作流程,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时,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由当地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实后,按规定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小结,做好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管理与疫情报告工作需要:领导的重视 这是各项制度和措施得以顺利执行的保证;各有关科室对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执行 这是做好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的关键,它需要医务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管理科室的指导和督查 这是做好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的技术保证防保科人员在参加上级培训后,应及时将疫情报告的有关要求和精神在院内培训,并定期检查各科落实情况,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指导,谢谢大家!祝端午节快乐!,谢谢大家!祝端午节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