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新.ppt.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0288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PPT 页数:146 大小:15.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新.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第七章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新.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第七章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新.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第七章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新.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第七章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新.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新.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新.ppt.ppt(1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典型的动车组空调系统包括:CRH2动车组空调系统、CRH5动车组空调系统和CRH1动车组空调系统。其中CRH2动车组为准集中式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设置在车辆地板下侧的2台小型、轻量的地板下型空调装置,采用R22制冷剂。CRH5动车组为车顶单元式空调系统,采用R134a制冷剂。CRH1动车组采用分体式空调系统,采用R134a(或R407c)制冷剂。,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第一节 CRH2动车组空调系统,一、概述,CRH2动车组的每节车厢均配置有独立的空调系统,卫生间内设置直排车外的废排通道。供热方式采用装入空调系统的电加热装置。,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1空

2、调及通风系统(1)CRH2动车组将空调装置及通风装置安装在地板下,与设置于车体的送风通道结合。(2)在客室的行李架下部设有送风口,通道部设有废排风口及回风口。,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3)车内送风装置的结构为设置于客室座席底座部、司机室、出入通道及厕所的排气口与底板下的排气通道相通。此外,尽可能地加大了送风口的开口尺寸,以降低进风速度,从而降低管道阻力损失及噪音。(4)空调送风风速以如下数值为目标值:客室:座席上端位置的风速应小于0.4m/s,确保乘客无不适感。出入通道:因受客室内顶棚高度的影响,风速在送风位置应小于2.0m/s。头车内设有单体空调及车内压力释放阀。,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

3、调系统,2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采用了内藏于空调装置的小型、轻量的供热方式,利用与输送冷气时相同的通道供热。,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3连续换气装置 当动车组行驶于隧道中时,随着车外气压的变化,车内气压将会急剧变化。为防止车厢外压力变化影响车厢内的压力,地板下安装了车厢通风用供排气一体的连续换气装置。车厢内通风采用给排气用电动鼓风箱连续进行,并且采用在通过隧道时能控制车厢外压力急剧变化的结构。,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图7-1 CRH2动车组空调系统总体图,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二、司机室空调系统(一)总体布置 CRH2动车组的原型车是日本川崎动车组E21000,E21000的司机室

4、空调系统与以前的车型相比,考虑到维护周期,室内机更换了鼓风机电机和膨胀阀,电源箱内采用了改良版的变频器。司机室空调系统采用分体式结构(变频式)。,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变频空调开机后,能根据设定温度自动调节压缩机工作转速、膨胀阀开度,风机转速来精确输出制冷(制热)量,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就自动维持较低转速运行,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其温度波动范围一般能控制在0.5以内,真正做到了舒适自然。,软启动,启动电流小。启动时不像定速空调那样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3-5倍,而只有额定电流的1/2左右。制冷(热)迅速,仅用定速空调1/3的工作时间就能达到设定温度。控温精确、温度恒定,控温精度可达定

5、速机的4倍。,变频空调的优点主要就在其频率变化,变化范围越宽优点表现越明显,使用效果更显著。,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二)主要技术参数冷气能力:7.1kW(6 090kcal/h/台以上)。暖气能力:2kW/台以上。循环风量:冷气时为5.5m3/min以上。暖气时为2.0m3/min以上。其它夏季:在气温为33、湿度为80时,司机室温度可保持在26以下。冬季:在气温为-15时,司机室温度可保持在20以上。,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司机室空调系统采用四氟乙烯(R22)作为冷却剂。司机室空调系统的主要指标如表7-1所示。,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三)空调系统结构组成 司机室除了客室

6、用空调设备的送风外,还安装了司机室专用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采用变频方式,输入电源为交流400V,主电路、控制电路均由转换的直流电驱动。司机室制冷设备由室外机、台室内机、电源箱、变压器、控制面板5部分组成,如图7-2所示。制冷为温控,可3段手动调节风量。司机室空调系统组成如图7-3所示。司机室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如图7-4、7-5、7-6所示。,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构成如表7-2所示。,图7-2司机室空调系统结构图,图7-3 司机室空调系统组成图,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图7-4司机室空调系统主要部件(1),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图7-4司机室空调系统主要部件(1),第七

7、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图7-5司机室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2),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图7-5司机室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2),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图7-6司机室空调系统主要部件(3),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四)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 司机室空调系统的控制面板如图7-7所示。,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图7-7控制面板说明,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司机室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如表7-3所示。表7-3运行模式及功率,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三、客室空调系统(一)总体布置 客室空调系统是设置在客室地板下部的2台小型、轻量化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的外观如图7-10所示。空调装置的

8、送风口与设在客室地板下部的送风道连通,并与顶板位置处的送风口连通;回风口与吸入车内空气的回风道连接。,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输送冷气时,从回风道吸入的客室内空气与从供气装置通过送风道送入的新鲜外气混合,通过设置在空调装置回风口的车厢过滤器,在室内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冷却为冷气。该冷气从车体两侧风道出风口吹入客室,向乘客提供冷风。输送暖气时,从回风道吸入空气时,同样与新鲜外气混合,通过设置在空调装置回风口的过滤器,由电热器加热,通过与冷气相同的路径,向乘客提供暖风。,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为提高可维护性和简化室内热交换器以便于排水盘、排水泵的清洁工作,扩大了空调下部检查孔,并将检查孔

9、盖和排水盘一体化设计,使得室内热交换器、排水盘、排水泵的清洁更加容易。另外,安装了室外过滤器以便防止热交换器污损。室内外过滤器均采用无纺布材料的过滤器。运行及功率的控制,由空调设备自备逆变器进行。,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图7-10 CRH2动车组空调装置外观,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二)主要技术参数 基本技术规格:(1)型 号:EU651(2)安装方式:准集中式、底架下安装,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3)电源主电路:单相交流,50Hz,400V+24/-37%(变频器输入,电加热器输入)。变频器1(VVVF)输出:3相,40Hz/125V70Hz/200V(压缩机用)。变频器2

10、(CVCF)输出:3相,60Hz/200V,65Hz/215V(送风机用)。控制电路:单相交流,50Hz,100V,及DC100V。,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4)冷气控制方式:逆变器频率控制及压缩机运行台数控制。(5)暖气控制方式:电热器多级控制。(6)制冷能力 当标准条件为以下条件时为37.21kW/台以上:室外热交换器吸入空气 33,69;室内热交换器吸入空气 28,65。,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7)制热能力:24kW/台。(8)循环风量:65m3/min(以65Hz运行时)60m3/min(机外静压490Pa)(以60Hz运行时)(9)输入功率 制冷时:约20.0kW;制热

11、时:约22.0kW(10)制冷剂 R22(11)质量 约730kg,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12)喷漆颜色 主框架、外罩:不锈钢制无喷漆室内送风机:Munsell 7.5BG-6/1.5室外送风机:黑色 压缩机:黑色变频器、冷凝器:无喷漆接触器盘1、2:无喷漆,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三)空调系统结构组成1空调装置主体构成设备的额定规格(1)电动压缩机2台型式:全封闭型涡旋压缩机(2极)型号:ZHV083FZA额定功率:3.7kW,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2)室外电动送风机2台 型式:电动机直接连接、轴流型 型号:FP51G01 风量:约150m3/min 静止压力:176P

12、a(18mmAq)额定功率:1.5kW 电流:约6.1A 转速:约1720rpm(4极),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3)室内电动送风机1台 型式:电动机直接连接、离心式 型号:BFD28GTA06 风量:约65m3/min 静止压力:784Pa(80mmAq)额定功率:1.5kW 电流:约6.5 转速:约1885rpm(4极),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4)室外热交换器1个 型式:交错排列、翅片管 散热片:铝合金 冷却管:内面带沟槽的铜管(5)室内热交换器1个 型式:交错排列、翅片管 散热片:铝合金 冷却管:内面带沟槽的铜管,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6)电加热器1个 额定功率:2

13、4.0kW(8/8/8kW,3段)元件:带散热片的铠装加热器(7)高压压力开关个 型号:FNSC135Q001(自动复位型)启动压力:OFF 3.040.05MPa(8)低压压力开关个 型号:LCBJB24(自动复位型)电路接通:0.030.03MPa 电路断开:0.100.03MPa,由不同的导体材料装在有绝缘材料的金属套管中,被加工成可弯曲的坚实组合体。优点:比一般加热器有更强的机械强度,更好的搞腐蚀能力。,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9)制冷剂干燥器个 干燥剂:分子筛4AH(10)单向阀个 型号:NRV16S(11)电磁阀个 型号:NEV603DXF(12)过电流继电器个(CPOCR1

14、、CPOCR2)型号:THN60KF 加热器电流:42A,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13)过电流继电器个(EFTH、CFTH1、CFTH2)型号:THN12TP 加热器电流:9A(14)排水泵个 型号:CJV0935A 额定电压:AC10010 60Hz(15)配线用连接器接头(用于与车体侧设备连接用),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2空调装置的总体结构(1)空调单元 客室空调装置的结构采用将设备、部件设置在框架中,盖上挡板后形成一个整体空调单元。空调装置分为室内部、室外部、控制部分。室外部设有压缩机、高压开关、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送风机、气液分离器、交流电抗器。车

15、厢内部分采用密封结构,室内部设有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送风机、电热器、直流电抗器、排水泵、空气过滤器。此外,控制部分采用密封结构,内部设有变频器、电热器、接触器盘1、接触器盘2。该单元设置在车辆的地板下侧。,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2)制冷系统 如图7-11所示,制冷剂循环系统是由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干燥器、毛细管、室内热交换器、气液分离器及配管构成,各设备及配管为焊接(钎焊)连接的完全密封型,内充入R22制冷剂。,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压缩机:吸入低温的制冷气体,将其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制冷气体后送出。室外热交换器:用室外送风机送入的室外空气对高温高压的制冷气体进行冷却,使其形成常温(

16、约50)的高压制冷液制冷剂干燥器:吸收制冷液中的水分。毛细管:利用通道面积小的阻力管,使高压制冷液变为低压的气液混合状态。制冷剂在减压的同时温度也将下降。,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室内热交换器: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制冷剂,与通过室内热交换器室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同时变成气体。此时,室内空气的热量被制冷剂吸收,使温度下降。该冷风吸收车体的热负荷(通风、日照及车内外温度差等)和人体所产生的热量而变成暖空气,并被再次送入室内热交换器。气液分离器:分离制冷气体和液体。,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图7-11制冷循环图,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3)电气配线 从4芯配线用连结器(CN1)供给主

17、电路单相AC400V,从27芯配线用连结器(CN2)供给控制电路电源。压缩机(CP1,CP2)接受单相AC400V经逆变器变成3相、40Hz/120V-70Hz/200V电源供电后运行。室内风扇(EF)、室外风扇(CF1,CF2)如上所述,采用经逆变器改成电源3相、60Hz/200V-65Hz/215V进行运行。电热器(H1,H2,H3)不经逆变器采用单相AC400V进行加热。,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第二节 CRH5动车组空调系统 一、司机室空调系统(一)总体布置 司机室有一套空调系统,受客车空调系统的控制器控制。该系统由下列部件组成:,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安装在通过台天花板上面

18、的空调装置;通风道和出风口;安装在新风送风道内的鼓风机;驾驶台上的控制开关;驾驶台上的温度控制开关;地板风口控制旋钮;B-隔间内的电子控制器;司机室后墙上的温度调节装置;司机室内的供暖散热器;制冷压缩机和冷凝器安放在底架下空调模块内。,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由空调装置自动控制司机室的温度。该装置通过进气格栅吸入外部的空气并通过安装在司机室天花板上的格栅使空气进行再循环。空气在该装置内经过滤、加热或冷却后,通过风道被吹入司机室。空气通过两个喷口吹入两侧窗户和风挡下面。部分气流可以送向地板。地板每个喷口的气流可单独进行控制。为保证各种情况下新鲜空气的量,送风道安装了鼓风机。司机室内增加的空气

19、量通过后墙上的电子柜流向通过台。司机室有轻微的过压。通过控制开关,司机可以选择空调风扇的四种时速。在第五挡位置上,风扇速度最大,也可能只进行通风冷却。,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通过空气分配可保证司机室内的温度平均分配。当列车的时速为200公里或者环境温度在-36时,内墙板(墙和天花板)的表面温度不会比司机室的气温低5 以上。,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二)主要技术参数司机室空调装置的技术数据如下:制冷能力:4kW;供电电压:AC 380V、50Hz;制冷介质:R134a;总风量:48090 m3/h;最大新风量:18015 m3/h。,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三)空调系统的运行

20、司机可通过安装在驾驶台上的开关设定司机室的温度。设定值可以为18-24,允许1误差。控制器对通过空调装置的气流进行加热或冷却,即可自动保持所设定的温度。当整个列车设置成停止加热模式,司机室的空调系统可同时自动设定成停止加热模式。在停止加热模式下,风扇关闭,而且即使列车不运行、室外的气温在-36时,司机室的温度仍可通过散热器保持在+18。,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司机室的两侧墙上装有1500W电热器,并在司机台内侧装有两个370W小型电热器。电热器的供电是230V交流电,在电热器内部安装了一个+70恒温器。电热器罩的表面温度不会超过+60。驾驶台下的放脚处有表面温度较低(大约为+30)的电热

21、器,安放在侧板的后面,类似的一个电热器放在踏脚板的下面。,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二、客室空调系统(一)概述 客室空调系统采用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制冷剂为R134a,环保型。客室空调设备由两套独立的冷却电路构成(除冷却扇以外),以确保设备发生第一次故障时还可保持50%正常运转。,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供电电压:AC 380V 50Hz。额定制冷功率:42kW。总风量:4400m3/h,新风量 在9001800 m3/h之间。制冷剂:R134a。就冷却性能而言,空调设备是根据以下外部气候条件而设计的:室外温度40C相对湿度60%,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在外部温度为40C、相对湿度

22、为60%的气候条件下,空调设备能够保证车内温度为27C(根据UIC国际标准)、新风量为每人12m3/h。供热系统通过空气处理设备中安装的加热器和客车分隔间、通廊及卫生间内的电气供热器构成。该供热系统设计保证在外界温度为25C情况下,车内温度为24C(根据UIC国际标准),新风量为每人10m3/h。,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根据外部温度条件,总风量约为4400 m3/h,新风量在900 到1800 m3/h之间。处理的气体通过装在行李架后面的纵向管道传遍车体,并通过行李架下部设置的合理设计的部件分散至客车分隔间。空调出现故障时,该设备可自动通风,可使客车分隔间内的气体得以改善。该系统还配有一

23、个设计恰当的隔片,关闭出入的气体滑片,可使乘客在列车进入隧道或两列车运行方向相反时免于压力冲击。,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二)主要技术参数客室空调设备主要设计参数:车外温度 40;车外相对湿度 50%;车内温度 27;车内温度梯度 地板以上0.11.7m的横断面上 3;地板以上1.1m的纵断面上 2;,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新风量 15m3/h 人;应急通风时新风量 10m3/h 人;车内空气含尘量 0.5mg/m3。,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当辅助电源出现故障时,空调系统可紧急通风,紧急通风时间2小时。系统配有一个压力保护系统,可保护乘客在列车进入隧道或两列车交汇时免于压力波

24、动的影响。系统通过关闭空调系统的新风口和排风口,保证动车组外部压力波不在车内传播。在通过遂道或交汇时,司机手动操作司机台上的按钮控制风口的开关。废气由卫生间和电气柜排出。,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供热系统由空调设备中安装的加热器和分隔间、通过台及卫生间内的电热器构成。电热器的布置可以保证在车内形成空气对流状态,以充分利用加热功率。供热系统设计参数:外界温度 25;车内温度 24;新风量 10m3/h 人;应急时的新风量 10m3/h 人。,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三)空调系统结构组成 客室、通过台和卫生间的空调系统包括2个独立单元,包括安装在各车厢内的空气处理单元和各车厢车顶的两个压

25、缩机组件。CRH5动车组的原型车SM3S的空调装置如图7-12,13,14所示。供热通过安装在车厢内、通过台以及卫生间内的电加热器完成。在空气处理单元内设有热敏电阻。,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图7-12 CRH5动车组原型车的客室空调装置,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图7-13 CRH5动车组原型车的司机室空调装置,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图7-14 CRH5动车组原型车的制冷压缩机单元,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第三节 CRH1动车组空调系统 CRH1动车组空调系统采用分体式空调系统,制冷能力增加到可以符合最高外界温度+40C的要求,供热能力符合最低外界温度40C的要求。CRH1动

26、车组空调系统在车辆每端的车顶和天花板之间设置排气风扇单元。司机室设有位于后面顶部凹进处的单独紧凑式空调单元。,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每辆车设有2个单独的排气风扇单元,分别位于车辆两端的天花板和车顶之间。排出空气从卫生间、司机室、酒吧和通过台区域排至排气风扇单元。排气风扇单元在抽气侧与矩形风道相连,排气侧与软管相连,风道装有消音器。空调控制系统的存储器为闪存EPROM类型,可以通过在车内空调服务插座上连上PC机来直接进行通讯和软件更新。该控制系统能使设备可以根据客室和司机室内外传感器测量的温度自动进行操作。,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一、司机室空调系统(一)总体布置 司机室空调系统采用单

27、元式空调机组,总体布置如图7-16所示。司机室区域内的空调系统具有回风功能,并在通过过滤器进入蒸发器之间将其与新鲜空气混合。进入司机室区域的供风气流应通过消音器和置于车顶和天花板之间的风道进行分配。,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空调单元安装在车顶凹进处,并通过螺栓和单元的法兰安装在车顶,废气通过安装在乘客区的排风扇排出司机室。为控制司机室内的空气环境,在司机室天花板上安装气流/方向可由操作者调节的合适的送风器。加热和冷却均由空气传播,并通过天花板和地板内的风道系统进行分配,还安装了地板加热器。,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图7-15 CRH1空调总体布置,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二)主要

28、技术参数 1.司机室空调 制冷量 5kW 制热量 4kW 送风量 800 m3/h 新风量 60 m3/h 外形 10001450350 mm 重量 175kg 耗电量 5kVA 制冷剂 R407c,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2车内参数 夏季 温度28C,RH 40-65%冬季 温度20C,RH 30%最大灰尘含量 1 mg/m3 正压力范围 10-30 Pa,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三)空调系统的运行要求1预热 在车门关闭、车上无司机、内部照明打开、车辆未暴露于太阳下的条件下,加热系统的能力应能保证将司机室的内部温度在60分钟内从内部温度0加热到+20。2预冷 在车门关闭、车上无司机

29、、内部照明打开、车辆暴露于太阳下和周围温度30的条件下,空调系统应能保证将客室的内部空气温度在30分钟内从+40降至+28和在40分钟内降至+25。,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二、客室空调系统(一)总体布置 客室空调系统采用环保型直接膨胀制冷剂。共有两种空调机组,客室用空调系统为分体式空调,压缩机和冷凝器单元安装在车下,空气处理单元安装在车内。乘客区的空气处理单元安装在车顶的开口处,通过螺栓和单元的法兰安装在车顶。进入乘客区的供风气流通过消音器和置于车顶和天花板之间的矩形风道进行分配,并通过供风终端装置吹送进车辆。,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乘客区空调系统具有回风功能,并在通过过滤器进入蒸

30、发器之前将其与新鲜空气混合。每车两端的车顶设置排气单元。车内供热通过安装在车辆侧墙内的加热器实现,并通过空调系统控制器进行控制。卫生间和餐饮区设有排气扇。空调系统的电气和控制设备安装在车辆电气柜内。,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二)主要技术参数 1客室空气处理单元 制冷量 55kW 制热量 30kW 送风量 6200 m3/h 外形 20501450580 mm 重量 450kg 风机 21.5kVA,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2压缩机/冷凝器单元冷凝器冷却风量 213000 m3/h(2)外形 1700840580 mm 重量 2275kg 压缩机耗电量 216 kVA 冷凝器风机耗电量

31、 41.5 kVA 制冷剂 R407c,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3排风单元 排风量 21000 m3/h 外形 500300300 mm 重量 20 kg 风机耗电量 20.6kVA4车内参数 夏季 24-28C,RH 40-65%冬季 20C,RH 30%最大灰尘含量 1 mg/m3 正压力范围 1030 Pa,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5车辆参数 列车速度 200 km/h 乘客人数 104 照明功率 2 500 W 供风管道最大风速 5 m/s,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三)空调系统的运行要求1预热 在车门关闭、车上无乘客、内部照明打开、车辆未暴露于太阳下等条件下,加热系统的能

32、力应符合将客室的内部空气温度在60分钟内从0加热到+18的要求。,第七章 典型动车组空调系统,2预冷 在车门关闭、车上无乘客、内部照明打开、车辆暴露于太阳下和周围温度+30的条件下,空调系统应具有足够的能力将客室的内部空气温度在40分钟内从+40降至+28和在50分钟内降至+25。,中国EMU 合同26AContract 26A EMU China采暖、通风、空调 HVAC庞巴迪,系统概要(Overview to the system)(1)设计条件(Design Conditions)(2)系统概要(System overview)(3)通风处理单元(Air-handling unit)(4

33、)压缩机/冷凝器单元(Compressor/Condenser unit)(5)排风单元(Exhaust air unit)(6)驾驶室单元(Cab unit)(7)控制柜(Control Panel)(8)冷热风输送系统(Air distribution system)(9)系统功能(System functions),系统性能 驾驶室 System Performance Drivers cab,Cooling capacity 制冷量 5,1 kWHeating capacity 制热量 4,0 kWSupply air flow rate 送风量 900 m3/hOutdoor air

34、 flow rate 新风量 60 m3/h,The total HVAC scope for one 8-car train set will consist of:8节编组的动车组的空调系统包括:Air-handling units for saloon area 客室空气处理单元8Compressor/Condenser units for saloon area 8 客室压缩机/冷凝器单元Exhaust air units排风单元16,Control/electrical rack for saloon area客室的控制柜/电气柜 8Inverter for emergency ve

35、ntilation紧急通风的逆变器 8Compact HVAC-unit for drivers cab area司机室空调单元 2,Air-handling unit空气处理单元,Compressor/condenser units压缩机/冷凝机单元,HVAC Compact unit drivers cab司机室HVAC单元,Exhaust air unit排风单元,Exhaust air unit排风单元,Control panel with emergency inverter带应急变频器的控制柜,Air-handling Unit Drawing 空气处理单元-图,Air-handl

36、ing Unit Prototype 空气处理单元 原型,空气处理单元的主要数据 主要组成部分 Main data of the air-handling unit main components,Supply air fan 供风电扇,Evaporator 蒸发器,Filter 过滤器,Supply air fan motor 供风电扇电机,Supply air 供风Outside air 室外风Return air 回风,Pipe flanges 管子法兰,空气处理单元的主要数据Main data of the air-handling unit,Dimensions尺寸2506x1658

37、x630 mmSupply air fans 供风电扇4 radial fans(2 double shaft motors)Evaporator蒸发器 2 x Cu/Al,split typeFilters过滤器 2 mixed air,class G3Supply air flow 供风量6300 m/hWeight重量 480 kgPower consumption fans 电扇耗电量 2x2,0 kVA,压缩机 冷凝器 单元 图纸Compressor Condenser Unit-Drawing,压缩机 冷凝器 单元 原型Compressor Condenser Unit-Proto

38、type,压缩机 冷凝器 单元 主要部件Compressor Condenser Unit-main components,Condenser fan motor冷凝器电扇电机,Condenser fan冷凝器电扇,Compressor压缩机,Receiver 接收器,Condenser冷凝器,压缩冷凝单元的主要参数Main data of the compressor condenser unit,Compressor/Condenser unit 压缩机/冷凝器单元Dimensions外形1700 x2332x620 mmCondenser cooling air flow rate 冷凝

39、器冷却风量2x12000 m3/hRefrigerant 制冷剂R407cCompressor type 压缩机类型2 Scroll compressorsCondenser fans 冷凝器电扇2 axial fansCondenser coils 冷凝器卷2 x Cu/AlWeight 重量600 kgPower consumption compressor压缩机耗电量2x14,7 kVAPower consumption condenser-fans 2x2,9 kVA(2-step motors)冷凝器风机耗电量,Exhaust air unit Drawing 排风单元 图纸,排风单

40、元Exhaust air unit,主要数据Main data,Exhaust air unit 排风单元Exhaust air flow rate 排风量 2x1000 m3/hDimensions exhaust air unit 外形尺寸 672x566x307Weight 重量 40 kg Power consumption fans 风机耗电量 2x0,7 kVAFan 电扇 1 radial fan,驾驶室单元 图纸Drivers cab unit drawing,驾驶室单元 原型 Drivers cab unit Prototype,驾驶室单元 主要组成部分Drivers cab

41、 unit Main components,Filter 过滤器,Evaporator 蒸发器,Heater加热器,Supply air fan unit 供风电扇单元,condenser fan 冷凝器电扇,Compressor压缩机,Condenser冷凝器,驾驶室单元主要成分Main data Drivers cab unit,Type 类型CompactDimensions外形1662x1298x400 mmWeight重量210 kgPower consumption耗电量5,0 kVACompressor压缩机1 ScrollSupply air fan 供风电扇 1 radial

42、 fan径流式Condenser fan 冷凝器电扇1 axle fan轴流式Refrigerant 制冷剂R407cControl 控制器included包括Filters 过滤器1 mixed air,Control Panel Drawing 控制板 图纸,Control Panel Prototype 控制板 原型,Control Panel main components控制板 主要部件,Inverter逆变器,mode switch模式开关,Controller FPC24 控制器,控制板的主要数据Main data of the control panel,Dimensions外

43、形1900 x580 x238 mmWeight 重量90 kg包含旅客休息室的HVAC系统Circuit brakers 电路Fuses 保险丝Terminals 终端设备Emergency inverter 紧急逆变器Control panel FPC24 控制板MVB interfaces class 1.1 for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to the train computer MVB MVB接口1.1,用于与列车计算机MVB的双向通讯,冷热风输送系统 驾驶室系统Air Distribution System Cab system,冷热风输入系统

44、供风管Air Distribution System Supply air duct,冷热风输送系统 供风装置Air Distribution System Supply air evices,冷热风输送系统-回风道Air Distribution System Return air duct,冷热风输送系统 排风道Air Distribution System Exhaust air ductwork,Functions Priority功能 优先,Normal operation 正常运行HVAC OFF HVAC 关闭Tunnel Mode 隧道模式Platform Mode 站台模式P

45、arking mode 停车模式Normal mode(passenger saloon and cab)标准模式(客室和驾驶室)Abnormal operation 反常运行MVB communication link missing MVB 信息连接失效Fire mode(passenger saloon and cab)火灾模式(客室和驾驶室)Emergency mode 紧急模式Reduced mode 1&2 电力不足模式1&2Maintenance mode 维护模式,Functions normal operation(1)功能-正常运行(1),Tunnel mode 隧道模式W

46、hen the driver is approaching a tunnel or detects smoke outside the train,the driver push a push button“Tunnel mode”at drivers desk.The aim for this function is to avoid dusty air or bad smelling air from diesel locomotives or fire outside the train coming into the passenger area.如果列车接近隧道,或发现列车外的烟雾时

47、,司机应按下司机控制台上的“隧道模式”按钮。该功能避免灰尘,柴油机车或外部烟火的难闻气体进入乘客区。Platform mode 站台模式When the train is standing at the platform and doors are released,the HVAC-system shall prevent or minimize outdoor air coming into the vestibules by shutting off the exhaust fans.当列车停靠站台时,车门缓解,为了避免或尽量减少车外空气进入通过台,关闭排气风机。,Functions n

48、ormal operation(1)功能-正常运行(1),Parking mode 停车模式The train is parked,waiting to be taken into traffic.In this mode only heating is allowed.Its possible to keep the interior temperature to a fixed value of 15C.All ventilation fans are stopped,only convection heaters in passenger area and drivers cab are

49、a is activated.If cooling is required the temperature of+4C to the set point temperature will be withhold.列车停止,等待发车。在这个模式下,只能进行加热工作。可以保持车内温度固定在15C。所有的通风风机会停止,只有乘客区和司机室内的对流加热器被激活。,Functions-normal operation(2)功能-正常运行(2),Normal operation mode,passenger area 普通操作模式,乘客区域The HVAC system is working withou

50、t any restrictions and controlled in order to achieve a good interior climate,ref.UIC553,and to secure that correct amount of outdoor air is distributed into the car.为了营造良好的内部气候,参考UIC553,空调系统的工作不受任何控制与限制,以保证适量的车外空气进入车厢。Normal operation mode,drivers cab 普通操作模式,司机室The HVAC system is working without 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