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发展思路.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0383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五”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发展思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十一五”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发展思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十一五”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发展思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十一五”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发展思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十一五”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发展思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一五”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发展思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发展思路.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十一五”国家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思路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曾澜2006年11月,2,一、发展的背景和态势二、发展思路 三、“十一五”国家电子政务地理空 间信息库平台建设,3,一、“十一五”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发展的背景和态势,4,一、“十五”的发展背景和态势 1,一、背景:1、科学发展展观的提出和信息化方针的确立:经济全球化、高技术加速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十六大”提出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现代化的方针。2、全球和我国地理空间信息技术

2、加速发展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加速提升:空间信息的分辨率和可提供信息与服务的能力加速提高;应用领域加速扩展,信息及其应用软硬件的标准化水平加速提升面向微观经济主体和终端服务的系统建设和应用服务渐成主流。数字化地理信息资源以及相关的内容服务能力增强:部门基础性地理信息资源与服务加速发展(中小比例尺为主)地区和城市地理信息资源与服务发展迅速(中大比例尺为主)以导航定位和电子商务引领的地理空间产业与服务加速成长,5,一、“十五”的发展背景和态势 2,二、态势:1、“十五”期间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取得新的突破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加速发展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三带无线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加速发展

3、互联网民1.11亿;计算机4950万台;域名总数259万多个;网站69.42万规模个;出口带宽总容量136106M;IP地址达7439.1296万个。2005年全国上网费用超过1000亿元电子政务网络的应用加速发展县级以上政府门户网站:73.5%;“村村通电话、通广播电视”、“乡乡能上网”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1225.8亿元 面向农业信息应用系统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农业信息网站基本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80%以上地市、60%以上县。2、“十五”期间各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全面起步国家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工程:开始启动“数字省区”:17个;“数字城市”:覆盖200多个城市,土

4、地利用专题覆盖2700多个县、20000多个镇部门和行业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加速发展:基础信息的数字化水平加速提高,一批应用系统投入业务运行。,6,一、“十五”的发展背景和态势 3,三、问题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程度(30%)和开发利用水平较低,信息标准化进程缓慢,部门和地区之间信息共享的机制和制度尚未建立,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存在。可供网络共享的基础性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不足(10%)其数量、质量、更新速度和服务都不能满足政务需要。航天对地观测数据源过分依赖国外,(80%以上卫星信息源来自国外)。自主产权的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接收处理软件和技术市场占有水平低。现有网络通信设施还不能满足电子政务多源地理空

5、间信息网络集成应用和共享的需要。,7,二、“十一五”期间国家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思路,8,二、发展思路 1,一、必要性 1、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和宏观决策的科学性的需要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正在成为国家宏观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现有的优势领域:天气和海洋预报;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动态管理;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监测预警和评估城市、区域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农作物估产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重大国土开发整治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动态监测,9,二、发展思路 2,一、

6、必要性 2、促进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融合,加速向传统渗透,正在孕育一系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各国普遍重视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统一协调管理和信息资源建设,近百个国家建设空间信息交换网络。目前主要发展应用和产业化领域:资源勘查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移动通信和电子商务智能交通和物流管理农业结构调整、精确农业区域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动态监测等。,10,二、发展思路 3,一、必要性 3、保障国家安全 21世纪各国空间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迅速提高,拥有基础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质量、数量及其维护更新和开发利用水平直接关系

7、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我国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遥感技术是迄今为止人类快速获取全球和大区域地球动态信息的唯一手段。其本身就是人类对地信息获取处理手段的革命,极大拓宽人类认识世界的视角和能力;对各个层次的政府管理决策带了挑战和机遇,大大提高各类地理信息的更新速度,促进社会管理决策方式的变革;随着对地观测信息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日益增大。,11,二、发展思路 4,一、必要性 4、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综合开发利用:主要在7个方面为电子政务建立统一的地理空间定位数据基础,为多源信息空间整合,综合分析决策,可视化表达,解决复杂区域问题提供可能。

8、增强国家对区域发展和资源环境进行宏观监管和动态监测、预测能力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优势,盘活现有信息资源,提高我国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促进各部门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的需要。是促进我国各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标准化,保障国家、地区、部门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统一、互通和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满足广大企业和社会用户对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空间信息需求、促进我国地理空间信息产业的高起点、低成本发展的需要。是加强我国地理空间信息管理,防止国有信息资产流失,理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的需要。,12,二、发展思路 5,二、需求定位 根据其用户的广泛性、专业化程度和应用方式,将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

9、础信息分为4个层次。1、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层次 面向各领域用户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对地观测信息;为各领域应用和电子政务空间集成提供公共数据平台。2、自然资源环境与生态基础信息:专业层次 面向各资源管理部门的政务监管,综合评价;以及广大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用户;3、专业综合信息:面向各级电子政务的政府监管、决策;为跨部门、跨地区、多专业集成和应用提供共享的公用数据平台。,13,二、发展思路 6,二、需求定位 4、重点电子政务专题信息:目前面向主流电子政务应用提供决策支持和经常性信息服务:主要有全国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与动态监测评价;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应急反应,灾后评价;国家资源安全动态评估预

10、警;全国生态环境评估与预警和国家环境监测评估;区域综合规划(含主体功能区划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决策;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监测与评估;由14:用户群由大到小;信息整合程度由低到高;应用的专业化程度由低到高;信息服务的集中程度由低到高。,14,二、发展思路 7,三、建设目标 跨部门整合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和资源环境信息资源,形成标准化、规模化和可持续更新维护的数据资源满足电子政务和社会对基础性、战略性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需求。为国家级和省级电子政务构筑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和应用服务平台,提高政府监管能力,降低行政成本。为社会提供系列化、标准化的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产品,提高资源环境与地理空间信息的开发利

11、用水平和效益,为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业发展奠定基础。,15,二、发展思路 8,三、建设任务1、建立逻辑上一体(建立统一的信息分类编码体系)、物理上分散、空间定位框架统一、地理实体标识唯一的资源环境和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库群,形成若干专业性国家政务数据中心,为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和社会用户提供标准化、规模化、可持续更新的资源环境和基础性地理空间信息和信息服务;2、基于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满足电子政务主要应用需求的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综合政务信息库,支持国家和区域综合分析决策;3、建设支撑上述信息库的信息交换和服务的网络平台、信息安全保障平台、门户网站和管理系统,支持跨部门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4

12、、开发一批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业迫切需要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产品系列,为社会用户和产业发展提供可公开的基础地理空间信息。,16,二、发展思路 9,四、技术路线 遵循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建设的系统工程原则:坚持4个统一基于统一的时空框架数据基础;采用统一的信息分类编码体系,保障数据逻辑的统一和地理实体的唯一标识;建立统一的结构化的项目信息组织与管理的标准和制度;建设统一的数据交换网络系统,及其“一站式”服务网站,设计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采用统一的信息转换标准、协议和网络管理系统。,17,二、发展思路 10,五、总体功能设计 形成规模化的基础性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和标准信息产品,并建立更新维

13、护的生产和服务能力。基于整合多部门数据库而形成的信息库,可以提供自然资源类、基础地理空间类的按行政单元等区域为空间单元、通用型的标准化信息产品。形成基于元数据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及因特网,面向各类多层次电子政务用户的信息(含信息产品)分发、交换和应用服务能力。通过信息交换系统形成服务于各级、各类电子政务用户的能力,包括在线、近线、离线多种方式的信息服务能力。形成面向电子政务主流应用的服务能力。具有面向国家重大综合性战略决策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能力,在能源及粮食安全、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监测、主体功能区划监管等优势领域,提供相对稳定的信息支撑。方面决策需求信息及综合报告的能力。形成自然资源和基础地

14、理信息增值产品的加工能力。在盘活各项目参加单位现有信息资源及形成通用型标准产品的基础上,加工生产各种增值信息产品,以满足电子政务对高层次信息的需求。,18,二、发展思路 11,六、系统总体构成框架 1、建立逻辑上一体(建立统一的信息分类编码体系)、物理上分散、空间定位框架统一、地理实体标识唯一的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库群;2、开发满足电子政务主要应用需求的集中式综合政务信息库;3、建设支撑信息库信息交换和应用服务的网络安全保障平台和管理系统;4、开发一批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业迫切需要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产品系列。,19,三、“十一五”国家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内容和进度安排,2

15、0,三、项目建设内容与进度 1,一、系统范围和总体逻辑构成:1、范围项目名称: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牵头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项目参加单位: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中科院、海洋局、测绘局、林业局、气象局、航天科技集团、总参测绘局、总装电子信息基础部项目承担单位: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中心(筹),21,22,三、项目建设内容与进度 2,一、系统范围和总体逻辑构成:1、建立逻辑上一体(建立统一的信息分类编码体系)、物理上分散、空间定位框架统一、地理实体标识唯一的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库群:首先整合现有250多个数据库:影像约900TB,非

16、影像约6000GB;形成11个专题信息库及其对应的专题信息产品库;综合信息子库。由相应数据分中心负责维护运行,提供相应专题信息与产品服务。2、开发满足电子政务主要应用需求的集中式综合政务信息库:首先建设9个系统:影像约9TB,非影像约600GB;年更新约12TB和170GB。形成分布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9个综合信息库、综合信息产品库和综合信息定制产品库,由数据主中心与相应的分中心共同维护运行,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产品服务3、建设支撑信息库信息交换和应用服务的网络安全保障平台和管理系统。(12个协同工作的数据交换中心和统一的门户网站)4、开发一批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业迫切需要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产品系

17、列。(200多个系列产品;专题信息产品由分中心生产、分发、服务;综合信息产品由主中心与分中心共同生产、分发、服务),本期建设框架与内容,24,三、项目建设内容与进度 2,一、建设任务:据需求的广泛性、应用模式,分为5项建设内容基础性地理空间信息库改造 需求最广泛的信息,包括定位信息、地理框架数据和对地观测图象。基础性自然资源信息库改造 具广泛需求的原始或综合性自然资源信息。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综合信息库建设 面向政务决策的综合性基础信息。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系统建设 信息交换和服务的网络和安全支撑系统。基础性工作 信息库建设和运行的保障系统。,业务流程分析,26,三、项目建设内容与进度 3

18、,一、建设任务:根据初步测算,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的第一期建设阶段的信息量为:分布式共享应用(存放在各数据分中心的数据)的影像数据总量约900TB,非影像数据(矢量数据、统计数据等)约6000GB。年更新的影像数据约50TB,非影像数据约700GB。集中式共享应用(存放在国家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中心的数据)的影像数据总量为9TB,非影像数据约600GB。年更新的影像数据约12TB,非影像数据约170GB。,27,三、项目建设内容与进度 4,一、建设任务:1、基础性工作自然资源与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库安全保障系统建设自然资源与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法规的制定(9)自然资源与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库标准规

19、范的编制(6-68)人员培训及应用试点(3个地区)2、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库建设全国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分库及其标准化系列产品(18)全球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分库及其标准化系列产品(7)全国航天与航空遥感数据和标准化产品系列(17)基础地理空间元数据系统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运行标准规范和管理办法(11),28,三、项目建设内容与进度 5,一、建设任务:3、基础性自然资源库建设(整合现有250多个数据库,建立专题信息库、专题信息产品库和综合信息字库)土地资源基础信息分库及其标准化系列产品 矿产资源基础信息分库及其标准化系列产品 水利资源基础信息分库及其标准化系列产品 林业资源基础信息分库及其标准化系列产品

20、 海洋资源基础信息分库及其标准化系列产品 气象资源基础信息分库及其标准化系列产品 全国资源环境动态遥感监测基础信息分库区域性自然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信息分库基础性自然资源信息库标准规范和管理办法,29,三、项目建设内容与进度 6,一、建设任务:4、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空间综合政务信息库建设基础地理与区划综合信息子库(全国8,重点10;全球7;框架5;政区2;经济6;资源14;灾害8;综合开发6;自然综合3。共59个)遥感影像综合信息子库(国外6;国内6;军星1;航空1;参数3)全国自然资源综合信息子库(土5;水5;矿5;林15;草1;海14;气4;地质5;综考9;专题4。共67个)全国遥感资源

21、环境动态监测综合信息子库(9项23个)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综合信息子库(10项20个)资源安全动态评估预警综合信息子库(5项13个)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主体功能区划评价综合信息子库(3项19个)生态环境评估综合信息子库(10项19个)重大基础设施及生态工程监测综合信息子库(7项31个)自然资源综合信息库信息交换和管理办法和综合信息库管理系统和信息集成应用平台(4个系统),综合政务信息库整体结构,31,三、项目建设内容与进度 7,一、建设任务:5、国家自然资源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交换体系和安全保障平台建设自然资源与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管理系统建设自然资源与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共享平台自然资源与

22、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网络应用系统建设自然资源与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系统自然资源与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交换体系的总体结构,国土资源部分中心,主中心,空间元数据,水利部分中心,中国科学院分中心,.,一级分中心,国家测绘局分中心,林业局分中心,总参测绘局分中心,海洋局分中心,二级分中心,二级分中心,二级分中心,大专院校分中心,空间信息查询服务,空间数据集,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安全保障系统结构,34,三、项目建设内容与进度 8,二、进度:第一期2年完成20062008,主要指标:分布式运行服务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信息库:影像数据总量约900TB,非影像数据(矢量数据、统计数据等)约6000

23、GB。集中式运行服务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综合信息库:的影像数据总量为9TB,非影像数据约600GB。建立11个专业齐全配套,信息全面,网络互联,合理分工,协同工作和专业化的国家级数据中心和1个主中心。通过统一的信息库门户网站提供信息服务 标准化信息产品系列:250多个系列。每年至少可节约初级产品购置处理费用的1/2以上,在大大降低政务系统应用成本的同时,为电子政务用户和社会公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及可持续更新的地理空间信息查询服务。初步满足电子政务和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对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空间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的需求。,35,三、项目建设内容与进度 9,二、进度第二期工程:主要指标:2009年到2010年,全面建设和功能扩充阶段。针对国家和副省级以上政务的信息需求,建设全国和省级的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库,支持中央和省两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应用并实现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汇报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