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培训.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0454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宇自控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楼宇自控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楼宇自控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楼宇自控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楼宇自控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楼宇自控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宇自控培训.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培训,冠鹏培训中心:,目 录,第一章、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概述第二章、系统的现场设备第三章、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第四章、系统的组成第五章、系统的设计第六章、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第一章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概述,第一节 定义及功能 1、定义及发展史 2、功能 3.、适用范围 4、建筑分类,第一章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概述,1、定义:用计算机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和网络通信技术,对建筑物内机电设备(如:空调机组、风机、水泵等)的运行状况及建筑物的环境参数进行自动检测、监视、优化控制及管理的系统。BAS属于计算机生产过程控制系统领域,是计算机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重要应用分支。因此其设备制

2、造、检验、设计、安装、验收标准,都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电气、计算机过程控制以及自动化仪表专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第一章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概述,发展史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发展史是一个从监控到管理的发展过程。数十年前80年代90年代21世纪,第一章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概述,2、建筑设备监控功能概述(1)对于一座现代化大楼,在没有安装BAS的时候,使用这些设备往往存在以下问题:控制问题管理问题维护问题能耗问题,第一章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概述,(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就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变配电、照明、电梯、空调、供热、给排水、消防、保安等众多分散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管理实行集中监视、管理

3、和分散控制的建筑物管理与控制系统,称为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第一章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概述,(3)BAS的作用:优化建筑物内各个工艺系统的运行管理 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环境 节省建筑物能耗 提高工作人员效率,减少运行人员费用 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第一章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概述,3、适用范围:(1)在大型公共建筑物内部,能耗的统计如下:暖通空调占65%,生活热水、给排水占15%,照明、电梯占14%,厨房等占6%,在我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中,正式提出了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后节能率的估算值为10%15%。(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目前不属于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范围,建筑物

4、是否设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以及如何设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完全是根据建筑物物业运行管理需要、各机电专业的监控要求,以及项目投资状况等实际需求,来确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内容、范围和标准。,第一章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概述,(3)是否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也可参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的规定:BAS占智能建筑总投资的2%以下时,建议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按1015%的节能率估算,BAS系统运行5年内可收回BAS系统的投资时,建议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第一章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概述,4、建筑分类,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传感器的基本概述开关量传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模拟量传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楼宇自动化中应用的

5、传感器阀门与电动执行器,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传感器的基本概述传感器与变送器 传感器是实现测量与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测量系统中,被作为一次仪表定位,其主要特征是能准确传递和检测出某一形态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另一形态的信息。,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变送器:是将由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经过校验和处理变换成标准的(电流、电压)电信号。目前,传感器、变送器的发展是朝着小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的传感器加强了计算机接口技术,可以直接连接在工业控制总线上。,第二章 系统的

6、现场设备,传感器的分类和应用范围 按传感器的物理量分类 可分为位移、力、速度、温度、流量、气体成份等传感器。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 可分为电阻、热电偶、电容、电感、电压、霍尔、光电、光栅等。,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按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 输出为开关量(“”或“”)的开关型传感器。输出为模拟量(电压或电流)的数字型传感器。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 化控制、楼宇自动化控制、医学、航天、航空、国防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开关量传感器温度、湿度开关、差压开关,液位、水流开关,气体流量开关,光照度开关,低温报警开关模拟量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或压差传感器、流量传感

7、器、CO2 晗值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功率传感器、功率因数传感器。,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差压开关 可以用来测量送风风道中过滤网是否堵塞。,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气体流量开关:气体流量开关可用於检测气体之流量及气流的通断状态,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水流开关:,水流开关是检测液体流量状态的电子开关,用来检测空调、供暖、供水等系统。在制冷站和供热站系统中要用流量开关来保护冷冻机和各个系统的水泵。,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液位开关 液位开关用来检测容器内的液位,常用的有浮子开关和可调型导电式液位探头等。浮子开关在其内部有一对常开和常闭触点,当浮子没有飘起来时,

8、开关内的金属球在一端,此时输出一个常开、常闭的接点信号,当浮子被水托起来时,金属球滑到另一端,此时另一端的常开接点接通。常开、常闭的接点信号相互翻转。可调型导电式液位探头是采用单根或数根导电极,通过调节各个导电极的不同位置,来测量液体的不同液面高度。它适合用在导电的液体中。,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低温报警器 低温断路报警控制器可操作电动风阀、阀门、压缩机、或电扇电动机以提供空调系统和制冷单元的低温报警及限位控制。在空气处理机或新风机中可做防霜冻低温报警。恒温器工作在低温条件下,当温度下降时,恒温器触点断开,从而保护了热水盘管,冷水盘管及液体处理管道。自身带有自动复位功能,测温范围在-7+15

9、 oC。可以将感温点放置在最冷点,内置的微开关是防尘、防潮的、可进行无故障操作。使用时20尺长的感温元件放置于每个需要低温保护的盘管表面,当任何一段或更长的感温元件检测出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恒温器的触点即断开。,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温度传感器 传感器的电阻与其温度相对应,测量其电阻即可计算对应温度。,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湿度传感器 新一代湿度传感器采用了最新的固体化湿度感应元件。它的湿度感应能力从0 至100%,适用于制冷站及空调系统。新的湿度传感器采用高分子电容感应元件,它的电容会随着湿度现性变化。,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电阻远程压力表 压力、压差传感器是用于测量液体的压力和压差,

10、且大部分是用来测量水管中的表压力,输出参数是电压比例信号,工作温度在-40+85oC。它可以在楼宇自控中被用来测量供水管网的压力。与DDC 控制器配合可控制总管旁通压力。,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电阻远程压力表:电阻远传压力表适用于测量对钢及铜合金不起腐蚀作用的液体、蒸汽和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压力、压差传感器:模拟量压力、压差传感器可以测量空气、液体的压力及压差等,被测压力或压差经过变送器作用于硅传感器,使桥路的输出电压与被测压力或压差成比例变化。输出电压被放大后转换成频率信号,频率信号经过处理并进行线性化、温度补偿后,被D/A 转换器转换成标准420mA输出。,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开关量传

11、感器的主要应用 温度开关(三速开关):主要用于风机盘管的控制。差压开关:主要用于检测新风机和空气处理机的过滤网。气体流量开关:主要用于检测送风系统的工作情况。电接点压力表:主要用于管网压力的检测和超压保护。水流开关:主要用于检测供水管道是否有水流动。液位开关:主要用于检测水箱、储水罐、水池的液位。低温报警器:主要用于新风机和空气处理机的防霜冻报警。加湿控制器:主要用于新风机和空气处理机的加湿阀控制,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模拟量传感器的主要应用 温、湿度传感器:主要用于空调供暖、生活供水、的温度调节。压力、压差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水系统的管网压力和压差。流量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管网中水的流量变

12、化。静压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水箱、储水罐、水池的液位。超声波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水箱、储水罐、水池的液位。二氧化碳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空气中二痒化碳的含量。电压变送器:主要用于三相交流电压的检测和信号转换。电流变送器:主要用于三相交流电流的检测和信号转换。功率因数变送器:主要用于三相交流电压的功率因数检测。,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阀门与电动执行器 在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控制中,常常用阀门来作为介质流动的控制手段。要想实现自动化控制,就得对一些阀门、风门等元件实现自动控制。这就需要用到阀门和电动执行器。阀门 风机盘管电动阀,它是一种平衡式冷热水阀,主要应用于风机盘管的控制中,这类阀所需的功率最小,

13、是通电开启的一种阀门。阀门的开启时间仅为7s,流体温度为0+95 o C,具有很好的密闭性。,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阀门 二通螺纹线性阀门主要应用于供热通风和空调,也可以用于饱和水蒸气。它的连接方式是采用的内螺纹结构,阀体是纯铜材料。它与电动执行器一起可以实现连续的开度调节,是进行自动调节的主要元件。三通法兰线性阀门主要应用于供热与空调,也可以用于饱和水蒸气。它的连接方式是采用的法兰结构,阀体与阀座为一体化结构,适应的温度+2+170oC,泄露率极低。它与电动执行器一起可以实现连续的开度调节,是进行自动调节的主要元件。,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直接数字控制器的概述 楼宇智能化系统采用计算机集

14、散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与执行器、DDC(直接数字控制器)、通讯网络、中央监控主机等组成。DDC 是控制系统硬件中的主要部件,具有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程序可编写等特点。直接数字控制器的主要功能 对现场设备进行周期性的数据采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调整和处理。对现场设备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运算并控制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对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对比,对异常的状态进行报警处理。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执行预定的控制算法。,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直接数字控制器的主要功能 通过预定的程序完成各种控制功能,包括P控制、PI控制、PID控制、开关控制、平均值控制、最大/最小值控制、焓值计算控制、逻辑运算控制和

15、联锁控制等。对现场的设备执行各种命令(执行时间、事件响应程序、优化控制程序等)。DDC控制器的结构及原理 DDC 控制器内部包含了可编程序的处理器,采用了模块化的硬件结构,可以对模块进行不同的组合,执行不同的控制功能。可编程模块化控制器是最灵活、功能最强的DDC 设备,它具备通信功能,控制程序可根据要求进行编写或修改。在系统设计和使用中,主要掌握DDC 的输入和输出的连接。,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DDC控制器的结构及原理模拟量输入(AI):模拟量输入的物理、化学量有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空气质量等,这些物理化学量通过相应的传感器测量并经过变送器转变成标准的电信号。这些标准的电信号与DDC的

16、模拟量输入口连接,经过内部的A/D转换器变成数字量,再由DDC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数字量输入(DI):DDC计算机可以直接判断DI通道上的开关信号,并将其转化成数字信号,这些数字量经过DDC控制器进行逻辑运算和处理。DDC控制器对外部的开关、开关量传感器进行采集。一般数字量接口没有接外设或所接外设是断开状态时,DDC控制器将其认定为“0”,而当外设开关信号接通时,DDC控制器将其认定为“1”。,第二章 系统的现场设备,DDC控制器的结构及原理模拟量输出(AO):DDC控制器对外部信号的采集,通过分析处理后输出给输出通道。当外部需要模拟量输出时,系统经过D/A转换器转换成标准电信号。模拟量输出信

17、号一般用来控制风阀或水阀。数字量输出(DO):DDC控制器采集外部信号,通过分析处理后输出给输出通道当外部需要数字量输出时,系统直接提供开关信号来驱动外部设备。这些数字量开关信号可以是继电器的触点、NPN或PNP三极管、可控硅元件等。,第三章 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调节规律:1.位式调节:两位式调节:被控对象只有两种状态,或高于设定的参数,或 低于此参数;三位式调节:被控对象有三种状态,高于设定的高参数值、低于设定的低参数值、中间状态;,第三章 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2.负反馈闭环调节:开环调节:根据被测参数进行调节,无调节结果的修正。负反馈闭环调节:根据偏差进行自动调节,调节结果返回至调节对

18、象输入端,使偏差逐步减小直至消除。,第三章 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闭环调节的基本调节规律:1.比例调节(P):输出与偏差成比例,为有差调节;2.积分调节(I):输出与偏差的累积值成比例,为无差调节;3.微分调节(D):输出与偏差的变化趋势成比例。,第三章 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闭环调节的主要性能要求:1.稳定性:不允许震荡与发散;2.响应时间:调节速度尽可能快;3.超调量:最大超调量不能超过安全允许值;,第三章 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自动调节系统若想满足调节系统的主要性能要求,在现场投入正常使用,必须首先进行调节系统的参数整定,即设定比例、积分、微分调节系数,使自动调节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第三章

19、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参数作用:1、P的作用:P越大,调节作用越强,在相同偏差下输出值越大。P太小调节时间长,P太大引起系统震荡甚至发散。2、I的作用:I越小,调节作用越强,偏差的累积值调节作用越强。I太大误差消除调节时间长,I太小引起系统超调量大,甚至震荡和发散。3、D的作用:D越大,调节作用越强,初始调节作用越强。D太小调节时间长,D太大引起系统震荡和发散。,第三章 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通信控制协议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基本采用的是集散控制方式和分布控制方式,是通过某种控制网络实现的,这就要求控制设备以及建筑设备都要遵循一定的通信协议。目前,国际上采用较多的是BACnet和LonMark。,第

20、三章 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1、BACnet是指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ANSI/ASHARE135-1995标准。BACnet是由一个建筑管理、系统用户、系统集成商组成的联合体提出的,正式的、非专有的开放协议通信标准。,第三章 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BACnet详细地描述了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它定义了系统各部分共享数据的所有规则,如何实现数据共享,可以什么通信介质,哪个功能可用,信息如何解释等。总之,它为各种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建立了一个基本规则。,第三章 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2、LonTalk协议LonWorks技术所使用的通信协议。LonTalk协议遵循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的开放系统互连(

21、OSI)参考模型所定义的全部七层服务。它适用于任何一种传输媒介。,第三章 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3、LonMark与BACnetBACnet是个综合性的规范,它准许纵多的实施方案,并提供一套强有力的服务功能。但是,这个协议在小型终端控制设备里实施,不能取得最大的成本/性能比。LonMark是个强大的专门为设备而优化的协议;从传感器、调节器到区域控制器,样样都行。它带有一个紧凑型的协议架,很容易和廉价设备相适应。但其通信速率较低,只能适用于工作层。,第三章 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因而,在工作层采用LonMark来连接控制器、感应器和调节器等设备;LAN层面的控制采用了BACnet连接各个系统;两个协

22、议互为补充,建立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得到最佳的性能和成本。,第四章 系统的组成,调节对象,检测元件 各种传感器,执行调节机构,分站DDC,传输通道,中央 处理机,人机接 口外围 设备,中央控制室,现场部分,第四章 系统的组成,中央控制室(数据中心):包括中央处理机、外围设备(显示终端、键盘、打印机)和不间断电源三部分。,第四章 系统的组成,传感器及执行调节机构:传感器是指装设在各监视现场和各种敏感元件、变送器、触点和限位开关、用来检测现场设备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差、液位等),并发出信号送到调节控制器(分站、数据中心等),如铂电阻温度检测器、复合湿度检测器、风道静压变送器、差压变送器;,

23、第四章 系统的组成,执行调节机构:是指装设在各监控现场接受分站调节控制器的输出指令信号,并调节控制现场运行设备的机构,如电动阀、电磁阀、调节阀等,包括执行机构(如电动阀上的电机)和调节机构(电动阀的阀门),第四章 系统的组成,分站控制器:是以微处理机为基础的可编程直接数字控制器(DDC),它接收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数字运算,逻辑分析判断处理后自动输出控制信号,动作执行调节机构。,第四章 系统的组成,其中:AI-模拟量输入接口,可用作仪表的检测输入,如温度、压力等,一般为1-10V或4-20mA的直流信号。AO-模拟量输出接口,用于操作控制阀、执行器等,如电动阀、三通阀、风门执行器等,不需要外

24、部电源,输出为0-10V的直流信号。,第四章 系统的组成,DI-数字量输入接口,即触点、液位开关、限位开关的闭合与断开,一般用作检测设备状态、报警接点、脉冲计数等。DO-数字量输出接口,用于控制风机,水泵等运行,亦可作为输出信号与动作增减量型执行机构。,第四章 系统的组成,数据传输线路:是联系系统各部分的纽带,从各个监控点到分站控制器的线路是逐点连接(放射式),数据中心与各分站通过总线型或环形网络结构进行组网,各分站直接用一回路双芯导线连接到总线上就可以实现分站与分站之间,分站与中央站之间的通信。,第四章 系统的组成,打印机,电脑,通信接口,分站,分站,分站,总 线,总线型网络结构,第四章 系

25、统的组成,环形网络结构,打印机,电脑,分站,分站,分站,总 线,通信接口,分站,分站,分站,第四章 系统的组成,星形网络结构,电 脑,分站,分站,分站,分站,分站,分站,分站,打印机,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BAS系统的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应根据建筑物的整体功能需求和物业管理方式控制水平,根据建筑物内不同区域的要求和被控系统的各个特点,选择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经济合理的控制系统方案和设备,避免投资的盲目性。,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

26、0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08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 5027-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YD-T 1095-20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建设部20034号,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 50303-200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04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GB/T 13926-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

27、2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GB/T 8566-1995软件工程术语GB/T 11457-1995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 8567-88供电电源标准 GB 2887-82接地标准BS 7430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GB/T 5465-1996,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2、设计步骤:确定BAS规模,根据冷冻、空调、变配电、热力、给排水等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资料)及投资情况,功能内容,确定需要监控的设备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及标准;,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确定各子系统组成方案、功能及技术要求;确定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方式;确定BAS中各子系统与大厦其它部分间的接口,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根据各专业

28、的控制要求和控制内容确定并画出设备监控系统原理图统计监控系统的监控点(AI、AO、DI、DO)的数量,分布情况并列表根据监控点数和分布情况确定分站的监控区域、分站设置的位置,统计整个大楼所需分站的数量、类型及分布情况,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选择现场设备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确定楼宇监控的系统网络及中心站设备的选择实施布线,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设计任务开始 了解业主需求和未来物业管理方式 了解机电专业控制需求,研究建筑功能,确定控制范围和内容,与机电专业探讨控制方案,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确定BAS控制水平和方式,根据系统集成要求确定BAS网络结构,节能与经济分析,和土建专业结合确定:控制室位置、面积、

29、竖井的数量和位置及面积、布线方式、标高,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画出大楼BAS系统网络图,配合电气专业完成配电设备 二次回路的设计,仪表量程计算、选择,调节阀计算,确定BAS现场设备的规格尺寸及安装方式,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画出各子系统控制系统图,画出各层管线敷设平面图,开列BAS设备、材料表,写出设计施工要点说明,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各专业图纸会签,施工图交底及施工配合,设计任务完成,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3、现场控制器DDC的设置原则及布线方式DDC的设置,应主要考虑系统管理方式,安装调试维护方便和经济性,一般按机电系统的平面布置进行划分,如布置在:冷冻站、热交换站、空调机房、新风机房等控制参数

30、较为集中之处,也可根据要求布置在弱电竖井中,箱体一般挂墙明装;,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每台DDC的输入输出接口数量与种类应与所控制的设备要求相适应,并留有10%-15%的余量;,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4、BAS中央控制室要求BAS中控室的位置,应尽量靠近控制负荷中心,注意远离变配电室等电磁干扰源,并注意防潮、防震。BAS中控室可与消防中心,保安监控中心等合并组成楼宇控制中心,此时位置应满足消防中心的要求,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BAS中央控制室室内设备布置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控制台前应留大于3m的操作距离,控制台离墙布置时台后应留有大于1m的检修距离,并注意避免阳光直射 b、当控制台横向排列总长度大

31、于7m时应在两端各留有足够的安装和观察面积 c、当BAS系统单独设置不间断电源,并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时,应考虑放置电源设备的面积和位置 d、应适当考虑工作人员值班,维修及休息所需的面积,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BAS中央控制室其它要求:a、控制室内宜采用抗静电活动地板 b、当控制室内长度大于7m时,宜设两个外开门的出口,门宽不小于1m c、控制室内土建及装修等要求参见有关计算机房设计标准,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5、BAS系统的电源要求 a、应由变配电所引出专用回路向中央控制室供电,供电回路应采用保安电源供电;b、中央操作站供电应设不间断电源(UPS)装置,其容量应包括系统内用电设备的总和并考虑预计的扩

32、展容量,UPS供电时间不低于20分钟;,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c、DDC的电源宜采用中央控制室集中供电方式,以放射式供给各DDC,如采用就地供电方式,可 由就近的保安电源供给;,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6、BAS系统的接地要求 一般采用建筑物总体接地方式,要求总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如BAS系统单独设置接地极,应采用一点接地方式,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并与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接地极间距离不小于20m,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BAS系统设计中采用的仪表量程选择、调节阀计算方法等,见有关自控设计手册;现场仪表安装方法参见有关自动化仪表标准安装图册及设备生产厂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7、各自系统

33、的监控功能 智能大厦中的空调系统是指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变风量机组,风机盘管等设备。其控制主要是指温、湿度调节、预定时间表和自动启停控制。如果大厦内的空调系统已经有很高的自动化控制时,也可以采用只监不控的方式。空气处理机采用集中送风的控制方式,通过检测回风的温度、湿度、来决定是否对电动冷/热水阀和加湿阀进行调节。空气处理机一般是夏季送冷风,冬季送暖风,春秋季节送新风。并通过检测回风的空气质量来决定是否调节风阀的开度。,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空气处理机组的监控(一)风机控制:采用定时程序控制,累计运行时间。温度控制:夏季送冷风、冬季送暖风、春秋季节送新风。湿度控制:根据回风湿度调节加湿阀流量开度,

34、控制蒸汽送给量。风阀控制:根据室外温度和回风中CO2的焓值,调整风阀开度。联锁控制:风机启停和冷/热水电动阀、加湿阀、新风风阀、回风 风阀实施联动。,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空气处理机组的监控(二)参数监测:送风温度、湿度,回风温度、湿度,室内温度,室外 温度,手动/自动转换,风机运行状态,电动水阀阀位反馈,加湿 阀阀位反馈,过滤网压差开关,风机压差开关,防霜冻保护开关,室内空气质量(CO2)等。报警功能:过滤网压差超限(过滤网堵塞)报警、风机故障报警、防霜冻低温报警、参数越限报警等。显示打印:动态流程画面、数据查询、运行曲线、送风温湿度、回风温湿度、新风温湿度、阀位置显示、故障报表、数据报表。,

35、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新风机组的监控 新风机组主要是用来给大楼内提供新风。它对房间的温度并不实施控制,新风机是采用定时送风的方式(属于开环控制),通常和末端风机盘管组合来完成大楼的空调控制。,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新风机组的监控,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新风机组的监控 风机控制:采用定时程序控制,累计运行时间。温度控制:采用定时送新风。根据新风温度调节冷/热水电动阀。湿度控制:采用定时送蒸气。以此来改善房间的湿度。风阀控制:冬季低温保护时,关闭新风风阀。联锁控制:风机启停和冷/热水电动阀、加湿阀、新风风阀、实施 联动。参数监测:送新风温度、送新风湿度、室外温度、手动/自动转 换、风

36、机运行状态、过滤网压差开关、风机压差开关、防霜冻保 护开关。报警功能:过滤网两端的压差超限(过滤网堵塞)报警,风机故 障报警,防霜冻低温报警,参数越限报警等。,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末端风机盘管控制系统 末端风机盘管用来调整房间的温度。它通常直接由室内恒温器控制。,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末端风机盘管控制系统 室内恒温器通过对房间的温度检测,控制冷水或热水电动阀的开启和关闭来改善房间温度。同时,设定风机在不同的速度下工作,也可以改善房间的温度。末端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联合使用,不需要由DDC控制器参与对它的控制和调节。,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制冷站系统监控功能 制冷站的功能是为大楼的空调系统提供冷源,它

37、由制冷机组、冷却水循环泵、冷却塔、冷冻水循环泵、补水泵及电动蝶阀等组成。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及其他辅助装置,冷冻循环水进入制冷机组后,通过释放热量而达到降低水温的目的。制冷机组工作后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所以,必须由冷却循环水来为其降温。,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制冷站系统监控功能,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制冷站系统监控功能启动顺序:冷却塔风机冷却水蝶阀冷却水泵冷冻水蝶阀冷冻水泵冷水机组。停止顺序: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冻水蝶阀冷却水泵冷却水蝶阀冷却塔风机。,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制冷站系统监控功能冷冻机组启停:根据对冷冻循环水温度、流量的检测,送入DDC计算出冷负荷;根据冷负荷及压差旁通阀的开度

38、调整制冷机组的启停和供/回水总管上运行的电机台数。压差旁通控制:利用压差传感器检测冷冻循环水供/回水总管的压差,送入DDC与压差设定值比较,经过计算送出相应信号调节冷冻循环供水比例阀的开度,实现供/回水之间的旁通,来恒定供/回水管网之间的压差。,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制冷站系统监控功能水泵控制:DDC完成对冷冻泵、冷却泵的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信号的管理。自动实现恒压控制、循环倒泵、备用替开等功能。水流检测:冷冻泵、冷却泵运行后,DDC接收水流开关对水流量的检测信号,当水流量很小或出现断流现象时,应提供报警并停止相应的机组运行。,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制冷站系统监控功能冷却水温度控制:将冷却

39、循环水供/回水总管上温度差值的检测信号送入DDC,实时控制冷却塔风机的启停和运行台数。联锁控制: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压差与旁通调节阀实现联动。显示打印:动态运行流程画面、数据查询、运行曲线,冷冻水湿度、冷却水湿度、冷冻水流量、冷冻供/回水压差。故障报表、数据报表。,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参数监测:冷冻水温度、压力,冷冻水回水流量,冷却水温度,冷冻水泵的状态、故障、水流,冷却水泵的状态、故障、水流,制冷机组的状态、故障,冷却塔风扇的状态、故障。报警功能:所有检测的参数超限报警,水流开关报警,所有上述设备故障的报警。,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供热站系统监控功能 供热站是为大楼内的空调系统提供热源,它由锅

40、炉、板式换热器、冷冻水循环泵、补水泵以及电动蝶阀等组成。板式换热器的一次側流入来自锅炉的热水或蒸汽,二次側的热水借助于冷冻循环水系统向用户提供空调机组所需的热源。,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供热站系统监控功能,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供热站系统监控功能供热水温度控制:将热交换器二次热水出口的检测温度送入DDC与设定值比较,控制热交换器上的一次热水/蒸汽电动调节阀,改变一次热源供给的流量,使二次側热水出口的温度得到调节。热水泵控制:DC完成对冷冻泵的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信号的管理。自动实现恒压控制、循环倒泵、备用替开等功能。联锁控制:根据负荷启动热交换器工作参数。热水泵停止运行时,自动关闭热交换器

41、一次側的热水/蒸汽电动调节阀。参数监测:热交换器一次側供给热水(蒸汽)的温度、压力、流量,供水温度、压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报警功能:温度、压力的超限报警,热水泵的故障报警。显示打印:动态运行流程画面、数据查询、运行曲线、一次热水(蒸汽)的温度、二次側出水/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给排水系统监控功能:给排水是由生活供水(冷水、热水)和污水排放等环节组成。在供水方面主要是实施恒压供水,污水池液位的指示和报警,以及各种供水、排水泵的定时循环工作。恒压供水技术通常是由变频器、软启动器等组成的电气控制系统。在用户用水量比较少时,由变频器通过调节频率来适应供

42、水流量。用户用水量增加后,可通过增加工频泵来满足供水流量。,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给排水系统监控功能,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给排水系统监控功能生活水泵控制:DDC完成对生活水泵的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信号的管理。自动实现恒压控制、循环倒泵、备用替开等功能。水流检测:生活水泵运行,DDC接收水流开关对水流量的检测信号。来水压力监测:远程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市自来水管网的压力,并将模拟信号送入 DDC,实现超压和低压的及时报警和控制处理。供水压力监测:远程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供水管网的压力,并将模拟信号送入 DDC,实现供水压力的实时监测。,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给排水系统监控功能频率监测:变频器输出

43、频率的当前值,并将模拟信号送入DDC,实现频率的实时监测。污水泵控制:DDC完成对污水泵的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信号的监控。自动实现循环倒泵、备用替开等功能。污水液位监测:DDC接收污水液位的检测信号,完成对超低液位、低液位、高液位、超高液位的实时显示。报警功能:所有检测的参数故障报警,水流开关报警,超低液位报警、超高液位报警。显示打印:动态运行流程画面、数据查询、运行曲线、来水压力、供水压力、变频器频率。故障报表、数据报表。,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送排风系统监控功能 大楼内的送风、排风系统均实施统一管理,可由DDC控制器按照预制的时间程序运行。,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送排风系统监控功能送风

44、机控制:采用定时程序控制,累计运行时间。实施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消防联动的监控。排风机控制:采用定时程序控制,累计运行时间。实施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消防联动的监控。参数监测:送风机、排风机的运行状态,投入运行的台数。报警功能:送风机、排风机的故障报警。显示打印:动态运行流程画面、数据查询、运行曲线、故障报表、数据报表。,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供电系统监控功能,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供电系统监控功能变压器温度监测:实时监测供电变压器的温度,将采集的温度值存入数据库中,为数据查询和曲线输出提供依据。供电高压侧监测:对供电高压侧的电压、电流进行实时监测,将采集数值存入数据库,为数据查

45、询和曲线输出提供依据。供电低压侧监测:对供电低压侧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进行实时监测,将采集数值存入数据库,为数据查询和曲线输出提供依据。报警功能:变压器超温、高、低压侧过电压、过电流时输出故障报警。显示打印:动态运行流程画面、数据查询、运行曲线、故障报表、数据报表。,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照明系统监控功能生活区照明监控:采用定时程序控制,实施启停控制(其中泛光照明只是在节假日中投入)、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累计运行时间。区街和泛光照明:采用定时程序控制,实施启停控制、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累计运行时间。事故照明:出现紧急事故时自动启动事故照明,并发出报警。报警功能:各个区域的照明故障报警,紧急事故

46、的报警(启动事故照明)。显示打印:动态运行流程画面、数据查询、运行曲线、故障报表、数据报表。,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电梯系统监控功能 电梯是大楼内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它肩负着人员和货物的运输。电梯包括普通客梯、观光梯、货物电梯和自动扶梯等。在楼宇监控中,主要是对普通客梯和自动扶梯实施监控。监控范围通常包括电梯起停控制、运行状态、电梯门状态、楼层指示、故障报警、应急报警等。,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电梯系统监控功能,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电梯系统监控功能 根据人员流动情况,合理投入电梯的运行台数。电梯在出现火警时,应与消防保持可靠的联动。进入到手动控制状态。电梯的启停控制:对于自动化控制程度很高的电梯实施只监不控的原则,监控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累计运行时间。电梯的状态监控:对电梯的运行方向、电梯门的状态、楼层位置等进行实时的监测。并将采集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为数据查询和曲线输出提供依据。应急管理:出现应急呼叫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自动向维修人员发送短信。报警功能:电梯故障时报警,应急呼叫时报警,消防联动时报警。,第六章 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与其他专业的配合要点设计图纸内容要点线路敷设要点现场设备安装要点控制室要求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