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集团BSS专业规划(~) -计费专题研究(分册二).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0614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集团BSS专业规划(~) -计费专题研究(分册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中国联通集团BSS专业规划(~) -计费专题研究(分册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中国联通集团BSS专业规划(~) -计费专题研究(分册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中国联通集团BSS专业规划(~) -计费专题研究(分册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中国联通集团BSS专业规划(~) -计费专题研究(分册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集团BSS专业规划(~) -计费专题研究(分册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集团BSS专业规划(~) -计费专题研究(分册二).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联通集团BSS专业规划(20102012年)计费专题研究,2009.11,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目录,概述公司战略解读与业务驱动力分析行业借鉴 业务支撑现状与差距分析目标架构 演进路线 需要会议商定事宜,2,专题规划背景,电信市场竞争从“网络竞争”向“客户竞争”演变,计费系统已成为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来自全业务经营、客户体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驱动力势必推动计费系统升级创新。随着新一代BSS系统在全国的推广及移动、固网系统的融合,OCS系统的建设,计费域系统能力不断提升。如何更有效的支撑公司未来业务发展?计费域各系统的定位及演进如何?需要我们从计费域整体架构的角度进一步思考。,3,计费

2、内涵理解-1,概念:计费系统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计费的概念是从用户发起通信开始,直至用户完成付费的全过程。这其中包括通信网络内完成的用户通信的记录,采集系统完成的通信记录的采集以及通常所说的后台计费帐务系统完成的预处理、划价、出帐、销帐、统计等。狭义的计费指除了通信网络内的用户通信的记录和出帐后处理以外的过程和内容,即主要包括采集、预处理、划价、出帐过程。-2004年中国电信计费模型规范,4,计费内涵理解-2,计费系统的意义:计费收入直接源于用户,是电信运营商生存之本,是电信产品的费用计算和费用及时回收的系统;电信产品的特点决定了电信服务质量主要需要计费系统来维护和体现;市场竞争的主要策略

3、(价格和产品差异化策略)需要计费系统来实现;计费系统记录和存储了绝大多数企业业务数据和用户消费数据,这些数据隐含着大量的市场信息、客户消费行为信息和业务特性信息,通过分析和挖掘这些信息可为企业经营决策、市场营销和业务发展提供实质性的支持。-电信计费的内涵与外延,5,专题规划目标与范围,规划目标:明确计费系统支撑的业务目标明确计费域各系统定位及分工界面设计计费域系统的目标架构制定2010-2012年计费域系统的演进路线明确2010年计费域系统实施重点规划范围:省分公司计费域各系统,包括综合计费帐务系统、在线计费系统,6,规划阶段划分与工作方法,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业务需求分析,行业借鉴,分年度系

4、统建设重点,2010年建设重点,行业与业务趋势,公司战略与策略,能力目标与提升重点,差距分析,运营管理要求,投资估算,能力提升阶段划分,总体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集成架构技术架构,BSS现状,规划指导原则,目标架构规划,实施演进规划,BSS现状分析,7,目录,概述公司战略解读与业务驱动力分析 行业借鉴业务支撑现状与差距分析目标架构 演进路线 需要会议商定事宜,8,公司战略解读,规划期在公司战略目标的引领下实现差异化发展,牢牢把握WCDMA发展的窗口期和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快速发展3G和宽带信息化业务,实现3G市场领先,逐步实现公司成为“国际领先的宽带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战略目标;建立以客户为中心

5、的运营体系,快速响应、全面满足客户需求;整合公司内部资源,发挥融合优势,快速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渠道协同、服务价值创造能力,实现收入快速增长,竞争地位明显改善。,战略目标:“国际领先的宽带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业务组成最优化,公司运营效率最大化,提升客户体验,提高新用户吸引力、客户忠诚度和客户贡献,全面提升客户价值,通过规范、统一的业务运营管控,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优质便捷的客户服务是关键,统一规范的业务运营管控是保障,面向全业务运营,优化业务结构,差异化发展,互为补充,提高业务生命力、市场竞争力,客户价值最大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业务是根本,9,全业务运营客户体

6、验运营管控,计费系统的发展应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为公司全业务运营提供支撑,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同时为公司内部运营管控提供支撑,围绕以下三方面分析对于计费发展的驱动:,驱动力分析,10,从全业务运营的角度诠释-1,全业务的理解:,工信部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08年征求意见稿分类依据:开办不同种类的电信业务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不同,对相关企业的经营条件和管理要求不一样。业务特征:基础电信业务:基本需要拥有基础电信网络设施提供。根据是否涉及网络和信息安全、市场规模和网络资源等因素,将基础电信业务分成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和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进行管理。增值电信业务:通过增加信息的形式、内容或者是通过对

7、用户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为用户提供,不需要拥有基础网络设施,开放程度较大。,移动数据及互联网接入,11,从全业务运营的角度诠释-2,全业务:是指同时经营移动、固定、数据网络,全方位开展通信业务、接入服务、增值业务、内容应用的运营模式。其核心是通过现有电信业务的有效整合和融合,开展基于宽带和IP化的FMC、ICT以及宽带增值业务。联通公司的全业务运营策略:针对不同客户提出不同产品,其中集团客户和行业客户提供的是定制化解决方案纵向:巩固深化基础业务,提升服务质量达到挖掘客户价值潜力横向:拓展价值链和新业务,服务升级,业务创新基础业务的深化,新业务的推出,价值链的拓展,对计费提出了新的要求。,电信业务,

8、基础业务,增值业务,基础语音,数据及互联网接入,功能优化类,功能拓展类,信息服务类,其他,标准化行业应用,定制化解决方案,12,从全业务运营的角度诠释-基础业务深化,规划期内移动、宽带、固话等传统的基础业务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业务之间的协同、组合,为客户、为公司创造价值移动业务:2G(语音、增值,面向中低端客户)与3G(数据业务,面向高端客户)有效协同宽带业务:有线/无线宽带协调发展固话业务:业务捆绑和话务量营销,各自独立资费-简单的捆绑、交叉优惠-复杂的捆绑、交叉、共享资源优惠-系统级的融合 要求计费系统支持复杂的优惠及深度融合。传统的语音、数据及互联网接入等单业务的计费方式和计费方法已

9、基本固定,基础业务之间的组合给计费带来挑战。,13,从全业务运营的角度诠释-基础业务深化,融合业务中部分对IT系统要求高,目前其中部分深层次的融合业务目前系统尚不能支持,固话手机捆绑套餐、宽带手机捆绑套餐、固话宽带手机捆绑套餐、同振顺振、亲情号码、统一帐单(一单清)、统一充值(一卡充)、统一门户、统一支付、统一积分、统一视频监控、统一定位、彩号、一号通、统一邮箱、统一相册、网络冲印、统一客户端(统一通信)、家庭网关、多模手机、多模话机、音乐盒、室外使用移动业务,室内切换到高带宽网络、电话导航、黄页、116服务、互联网(影视娱乐)、短信、彩铃、声讯等后台资源开放、码号开放,对BSS系统要求高,对

10、网络侧、平台侧要求高,统一视频监控、统一定位、彩号、一号通、统一邮箱、统一相册、网络冲印,统一客户端(统一通信)、家庭网关、多模手机、多模话机、室外使用移动业务,室内切换到高带宽网络,电话导航、黄页、116114、互联网、短信、彩铃、音乐盒、声讯等后台资源开放、码号开放,固话手机简单捆绑套餐、宽带手机简单捆绑套餐、固话宽带手机简单捆绑套餐、同振顺振、亲情号码、统一帐单(一单清)、统一充值(一卡充)、统一门户、统一积分、统一出帐(25省),固话手机复杂捆绑套餐(预后捆绑)、宽带手机简单捆绑套餐(预后捆绑)、固话宽带手机简单捆绑套餐(预后捆绑)、统一资费模型、统一出帐(北方6省),目前已实现的业务

11、,目前尚未实现的业务,14,从全业务运营的角度诠释-新业务发展,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对新产品的快速支撑提出要求,要求计费系统具备对数量庞大的小众个性化产品进行快速支撑和分析的能力。传统的语音、数据及互联网接入等业务的计费方式和计费方法已基本固定,但随着互联网内容服务、3G增值业务的出现和发展,对计费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加强实时信控,增强欠费风险控制能力;具备基于事件、会话、内容的计费;实现帐务余额共享,具有实时出账的能力;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电信行业数据增值业务占总收入比重不断攀升增值业务及信息服务是规划期公司业务发展的核心突破点,是收入的主要增长点新业务:多种新的移动数据业务,

12、如基于位置的路线查询,多媒体消息,游戏类业务,手机支付,电子商务等,全球运营商业务收入的发展趋势,15,从全业务运营的角度诠释-价值链扩展,伴随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电信行业产业链发生变化,用户是中心,用户有终端,使用运营商接入服务,通过内容整合使用增值业务运营商利用自身的天然优势,不仅扮演接入商的角色,还是服务提供商,同时对终端制造行业和内容提供有一定的影响和控制力,掌握有“用户资本”,可以此为契机对上下游产业进行整合,实现前向计费、后向计费。价值链拓展对计费的要求有:客户资料、计费、合作伙伴数据需要全网共享,突破地域达到一点计费,全面支撑加强实时性要求,包括实时接入、实时采集、实时计费、实时

13、出账、快速结算摊分计费要素需要拓展,计费单位多样化,商业模式创新,价值链延伸,内容提供商(CP)和应用服务提供商(SP)数量迅猛增加,同时,出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商业运作模式,16,从客户体验的角度诠释,售前,售中,售后,统一客户服务 对预付费和后付费用需要统一的客户体验,不能让预付费用户由于技术原因,感觉到被歧视的感觉。包括:缴费、帐单、发票等服务客户奖励 都应享有基本的积分与折扣的权利,统一产品/套餐 预付、后付用户都能够使用全业务,甚至能选择一样的资费,一样的套餐,服务不中断客户奖励:更为完善的奖励计划业务捆绑 通过捆绑后付费用户,授予预付费用户一定信用额度灵活切换付费方式 按客户需求,

14、立即生效实时计费查询与通知 及时准确的的掌握消费情况异地服务:缴费、充值,客户主动控制消费需求 如:家长对孩子的话费控制、企业对员工的话费控制细粒度的设置付费方式 如:后付费用户,其订购的某SP增值业务为预付费,例如:针对电子商务创新营销模式,需要在客户订购产品后提供折扣或补贴,17,统一业务规则/资费模型 预付、后付用户都能够了解并公平享受相同的业务规则,从运营管控的角度诠释,计费相关运营管控目标:集中、规范、统一、创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集中管理需求的推动,管理已由总部、省分、地市的3级管理架构演进到总部、省分集中的2级管理架构。省分集中统一使得对地、市公司管理更加方便,省中心可以更易于行

15、使监督各地、市公司计费帐务结算中心电信资费标准和计费政策的贯彻执行的权利,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将来进一步演进到集团统一集中管控,实现网络资源集中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伴随着全业务运营,业务种类众多,需要规范计费相关的生产流程与管理制度,计费账务处理流程、产品资费管理流程、计费稽核流程等等;形成统一的业务管理、统一的客户管理、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流程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3G时代的管理创新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业务应用为载体,管理要在整个的机构、流程、制度,包括支撑方面都要为有利于打造差异化的、高效的经营模式服务。3G时代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整合,“整合”管理的目标是高效、顺畅,一旦有了客户

16、需求,企业管理应该能够立刻作出反应,根据客户的需求,调动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迅速把这个产品提供出来。与此同时,合作涉及到很多方面,系统的开通、协议的签订、平台的建设、接口的调测、数据的核对、业务的计费等一系列工作,这就要求必须要有顺畅的流程。,管理规范、统一,管理能力创新,18,在实现目标的同时尽可能的控制生产、运维成本,3G业务典型场景示例,主页1分/KB,手机报0.1元/条,语音呼叫0.36元/分钟,奥运会开幕式视频片断 下载=2.0元/片断,连接,断开,连接,断开,警告!预付费帐户仅余1元插入即时WAP页面通知,客户,服务偏好,在线视频:提示、视频,手机报:浏览、通知,服务定购,付费手段

17、:预付费、电子钱包,终端:笔记本、手机,3G计费特点业务并发多,话单数量急剧增加参与角色增加(客户、运营商、SP、银行)资费模式增加(笔记本、手机等使用终端不同,资费应有所差异)要求融合、实时的计费能力,19,融合业务典型场景示例(1/2),我的家庭,父亲,母亲,女儿,账本,账户,余额¥10,亲情1+(30元):月租30元,按日收取共享本地通话100分钟,预付费新势力移动电话MMS手机游戏,后付费固定电话ADSL电影下载,准预付费世界风移动电话3G上网卡手机炒股,世界风移动电话超出免费¥0.4/分钟准预付费信用度¥50,固定电话超出免费¥0.2/分钟后付费,新势力移动电话超出免费¥0.6/分钟

18、预付费信用度¥0,融合业务典型场景示例(2/2),语音呼叫0.20元/分钟,亲情1+(月租30元)余额10元共享本地通话100分钟,亲情1+,连接,断开,交费50元销账31元,增加余额19元增加信用度11元,发短信警告!余额帐户仅为0元,扣除免费时长60分钟扣除余额9元扣除信用额度11元,同时生成欠费账单11元,父亲,按日收取日租扣除余额1元余额剩余9元,女儿,语音呼叫超出0.6元/分钟,冻结免费时长40分钟,扣除免费时长40分钟免费时长剩余60分钟,预付语音呼叫,语音呼叫超出后0.4元/分钟,准预付语音呼叫,连接,断开,申请下载2元图片,余额帐户为0元发短信或WAP通知不能下载!,母亲,生成

19、欠费账单20元(共计欠费31元),语音呼叫超出后0.4元/分钟,断开,连接,融合业务计费特点要求能够共享余额、共享免费资源实时的计费能力实时的费用查询和通知区别的实时的信用控制,计费系统需要增强实时性,计费方式多样化,实现账务余额共享,具备实时出账的能力,以支撑新业务的发展和深层次融合业务的开展。需要以客户为中心,支撑全程全网业务,保证客户体验一致性,为客户体验的便捷性和个性化需求的提高支撑能力。以系统的规范化促进管理的集中、规范统一和创新,在支撑业务的同时兼顾成本效益。,响应公司整体战略,为公司全业务运营提供支撑,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同时为公司内部运营管控提高效率,对计费发展的提出了

20、新的要求:,驱动力总结,22,目录,概述公司战略解读与业务驱动力分析行业借鉴业务支撑现状与差距分析目标架构 演进路线 需要会议商定事宜,23,24,国外运营商计费系统建设情况,沃达丰有部分几个子网已经启动或建设OCS(德国、土耳其、葡萄牙、匈牙利和阿尔巴尼亚,Simens/Lucent提供OCS),采用业务逻辑和计费逻辑分离并且同时支持预付费/后付费批价。对于预付费,沃达丰认为所有计费应该是实时在线的,不建议离线计费方式,在某些地区,甚至还有相关的电信条例要求。比较看重OPEX(运营成本),认为CAPEX(建设成本)相对较轻。在NG-Billing战略中,“融合”指全网络、全付费方式、全业务的

21、融合系统。,全球收入最高的电信公司(AT&T Services Inc),2008年收入:$124.0billion 5千4百万移动用户,1千8百万住宅用户支持预付费和后付费的无线语音和数据、短信、GSM、GPRS、彩信等业务支持新的捆绑的语音和数据产品套餐简化业务及缩短帐务及批价处理时间,沃达丰,AT&T,Excelcom,印尼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支持预付费和后付费的无线语音,数据和内容业务支持住宅用户和企业用户 降低运营成本约20-30%,资本性支出降低 增加使用量和降低预付费用户流失 新产品发布从6-9个月降低到数天 快速的投资回报率,全在线计费,全离线计费,全融合计费,25,国内运营商计

22、费系统建设情况(1),在计费系统中,通过在线计费的方式实现欠费风险控制,对部分用户的部分业务进行在线计费,实现了实时信控,但并不进行扣费。目前该运营商各省基本已经按这种做法实现。,实现统一帐务处理,可实时出帐。,26,国内运营商计费系统建设情况(2),全业务充值全网充值对帐摊分,余额查询余额支付余额转移,网元设备(SCP、ISMP、CCG、MSC),联机采集,OCP,WSS(网上自服),产品客户资料,定价余额,计费帐务系统(Billing),在线计费(OCS),计费帐务系统(Billing),通用接入计费控制正、反算实时信控计费网关,综合帐务综合优惠内部摊分帐单生成出帐处理,客户保障销帐管理欠

23、费管理综合查询营收管理,CRM,预处理批价实时累帐准实时信控数据入库数据交换,业务活动监控,硬件平台监控,收入保障,IT服务管理平台,综合信息呈现,ABM,全业务充值全网充值对帐摊分,卡信息,VC,这是某另一运营商的融合系统的目标架构。通过独立的ABM系统实现余额、资料、产品、定价等信息的集中管理,同时在billing系统实现综合帐务处理。但是目前该运营商只有个别省建设了独立的ABM,大部分省分是在billing或OCS系统中实现余额的物理集中,另一系统同步数据后使用,可实现准实时余额共享。,由Billing实现统一帐务处理,27,电信运营商比较,中国联通的选择是什么?,目录,概述公司战略解读

24、与业务驱动力分析行业借鉴业务支撑现状与差距分析目标架构 演进路线 需要会议商定事宜,28,计费系统建设回顾,中国联通的计费系统,从九十年代末发展至今,经历了多个阶段。,未来计费系统?,29,概况,计费系统现状描述将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现状,用户分布情况,系统架构现状,承载业务现状,业务支撑差距分析,客户体验差距分析,运营管控差距分析,支撑能力提升需求,原因分析,差距分析,原因总结,能力需求,30,31,用户分布情况(1/2),32,用户分布情况(2/2),系统架构现状-BSS主要计费系统概况,33,BSS计费系统现状分析,25省计费帐务系统已融合;北方6省固、移计费分别为原固、移业务计费,

25、融合业务通过主辅系统间搭桥方式支撑;实现方式不统一。智能网承载标准预付费产品用户;OCS正在建设,目前定位为进行移动预付费用户的在线计费;后付费基本都在计费账务系统,预付后付系统分离。采集系统:北方省,移固单独系统,固网是省/市两级的系统;南方省,移动网和固网融合,省集中全业务采集。采集方式不统一。,34,系统架构现状-智能网计费,PPS SMP,SCP计费扣费,MML,PDSCP协议/格式转换,MSC/SSP,电路域,传统智能网,VC,SMSC/SMG,SMPP+,NO.7,SGSN,移动网分组域,CDR,GGSN,FEP,TCP/IP,SGIP+,彩信/彩铃,TCP/IP,CDR综合优惠参

26、考,增值域,传统智能网对新产品的支持反应较慢;对数据业务支持不好,增值业务支持能力弱。智能网自身计费能力弱,不能支持复杂的套餐与BSS的配合较弱,用户资料数据和BSS相互割裂,预后融合实现困难。,35,系统架构现状-增值业务平台,VAC,移动业务引擎,SMG,MMS,音视频类,Kjava下载类,Wap/web浏览类,位置类,其它增值平台,语音类:炫铃/语音信箱/IVR,音乐平台,邮箱/push mail,安全类:CA/E盾,行业类:行业网关/宽带商务/视频会议/VPDN,秘书台/黄页,BSS,BSSP/信息层计费,ISP,宽带类业务:如IPTV、宽带流媒体、宽带门户,视频监控,增值平台众多,资

27、料、余额等不能共享,组合营销难以实现 平台自身计费能力不一,有的具备计费/扣费能力,有的不具备,客户体验不一致各增值平台和BSS系统相互割裂,多业务融合困难,对新的组合产品支撑反应慢,语音类业务:如小灵通短信/悦铃、固网悦铃。(集团、黑龙江、吉林在用),36,承载业务现状,注1:智能网分为固网智能网和移动智能网。注2:部分全业务预付费用户部署在智能网上,另一部分部署在OCS上。注3:融合业务在北方六省目前采用主辅系统搭桥方式,以固网系统为主。,37,支撑能力差距分析业务支撑方面,实现了2G/3G/固话/宽带等多种业务需求,并提供了组合产品的支撑。,能够支撑3G业务产品需求。跨业务的产品套餐及优

28、惠得以实现,从而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市场竞争手段。计费实时性强,计费模式多样化。,基础业务深化方面:难以支持复杂捆绑业务,产品资费配置复杂度高,自动化程度低。复杂捆绑组合营销支撑不足,预后融合实现困难,携号转套餐尚不支持。,已实现,新业务支持方面:新业务支撑响应慢,新业务、新产品支撑时,系统改造周期较长,不利于新业务的开展。部分业务由增值平台计费,不便与基础业务进行组合营销,差距,价值链扩展方面:新的计费模式出现,随着价值链的扩展,出现了面向合作伙伴的后向计费等新的计费模式,对系统的准确性、扩展能力提出更高要求,38,支撑能力差距分析客户体验方面,实现了同一付费模式下较好的客户体验,后付费客户可以

29、查询消费情况,信任度较高后付费客户跨业务、跨客户合帐方便,实现一台清一单清,客户体验较好预付费客户可以实时查询余额情况支持使用3G上网卡等业务,对客户的实时计费通知等,一致性方面:客户体验不一,预付费客户感知差,部分移动增值业务使用受限,不能享受亲情1+手机版等捆绑套餐,不能享受积分奖励等预付/后付、固/移用户,缴费、查询等服务支撑程度不一,已实现,便捷性方面:客户感知不同,预付/后付、固/移用户计费查询、计费通知等体验不一致。变换付费方式不方便一个客户下的多业务共享帐户(主要针对家庭客户)不便,差距,个性化方面:部分个性化需求尚不支持,例如客户主动控制消费需求、细粒度的设置付费方式等目前系统

30、不支持,39,支撑能力差距分析运营管控方面,四统一”的管理原则提升了计费核心支撑能力和总部业务管理能力。,秉承“四统一”的管理原则(即统一需求管理、统一规范管理、统一版本控制、统一工程实施),全面提升各省计费核心支撑能力,提升总部业务管控能力,促进各省业务流程的统一和规范;提高全国业务部署能力,消除短板,各省支撑水平、支撑时间整齐划一;有利于改变了以往每省一个版本的局面,降低了开发和维护成本。,管理集中方面:需进一步演进到总部、省分集中的2级管理架构。,固、移生产管理流程不一致,部分省固网计费没有集中到省,没有实现统一管控。,已实现,规范统一方面:尚未做到完全规范和统一。,统一的业务管理、统一

31、的客户管理、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流程管理是未来管理平台的目标。目前还存在不同的业务管理模式,分散的客户、用户管理,固移两套生产流程,尚未做到完全规范和统一。,管理创新方面:难以达到为差异化的、高效的经营模式服务的要求。,管理创新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业务应用为载体,目前的管理体系难以达到为差异化的、高效的经营模式服务的要求。,差距,40,原因分析-系统架构方面,系统分散的架构难以满足融合业务运营要求:现有计费能力散落在多个计费平台上,客户资料、余额等数据分离,实现复杂的捆绑和自动开通流程涉及系统较多,产品资费配置复杂度高,数据在各个系统之间同步和传递,接口众多,标准不一致,消耗大量系统资源,

32、系统实时性也大打折扣,影响融合业务支撑效果。各系统功能差异大,业务规则不一,处理流程不统一,造成客户体验不一致。固移生产流程差异较大,管理手段难以统一,运营管控方面的能力达不到目标要求。,41,原因分析-系统能力方面,系统能力不足:计费系统产品化不足,自动化程度低,配置不灵活。当新业务出现时,系统难以通过简单配置实现业务,往往需要新增、修改代码,运行维护成本较高、业务支撑时间较长。智能网自身计费能力弱,不能支持复杂的套餐。增值平台计费能力不一,对于多个并发业务的实时计费控制能力较差,固网计费系统不能实时查询详单,造成客户体验不好。业务种类多,收入管控缺失,防欺诈功能建设不足,缺乏对计费系统端到

33、端话单流、帐务流、收费流等数据的统一稽核管理。数据交换结构复杂,业务流程杂乱,采集系统功能支持欠缺。,42,支撑能力提升要求-1,1.需统一计费平台,整合计费能力,提升对融合业务支撑能力。2.需清晰与增值平台、ERP等周边系统的分工界面;,对采集侧做到综合采集,多业务接入,一点输出,系统架构方面,43,支撑能力提升要求-2,能力层面,综合采集,综合结算处理,统一计费,市场/销售支持,统一客户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欠费管理,收费管理,综合帐务,产品/服务管理,客户交互管理,帐务处理,帐单管理,余额管理,欠费管理,收费管理,收入流管理,批价,信用控制,防欺诈控制,44,加强产品资费统一管理,配置

34、管理,降低产品复杂度,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提升实时计费能力,统一计费引擎,实现计费策略灵活可配,实现一点计费。加强风险控制并优化处理流程,实现统一信控管理加强防欺诈功能建设,规避国际盗打、恶意欠费离网等欺诈行为,实现帐务余额共享,统一资费、余额、资料数据,更好的支持共享资源类融合业务统一帐务处理流程,支持复杂优惠,支持实时帐务,提高自动化管理、实现提速统一帐务管理,可给客户提供准确、可定制的帐单提升欠费风险控制的准确性支撑统一缴费,实现实时销账对收入流实现统一稽核管理,需统一计费采集处理,计费、结算系统需要综合采集输入所需的标准话单,减少系统的重复预处理要求;屏蔽计费、结算系统对话单等输出的差异

35、;,综合缴费管理,目录,概述公司战略解读与业务驱动力分析 行业借鉴业务支撑现状与差距分析目标架构 演进路线 需要会议商定事宜,45,46,指导原则,企业战略和信息化战略落地,2,3,4,1,继承现有系统建设成果、总结实施经验,与时俱进,持续发展优化,跟踪行业动态和IT技术发展,高起点、适度前瞻,满足未来3-5年公司业务发展的要求,循序渐进、逐步调优、滚动式提升规划水平,以市场策略和业务需求为驱动,不断完善BSS架构,提升支撑能力,继承发展,技术引领,应用导向,循序渐进,目录,目标架构 计费帐务系统目标架构 综合采集系统目标架构,47,计费帐务系统在BSS中的位置,调整后的BSS整体框架中的目标

36、系统架构:包括计费。,48,省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编码为B-R-C,总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编码为B-R-C-Z,省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编码为B-R-C-S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集团省分两级架构部署,定位于客户关系管理类系统,计费帐务系统定位及架构,系统定位:最终实现业务层次融合和系统层次融合的融合计费系统。,采集,融合批价,营收,基础平台(监控、稽核、调度、系统管理等),准实时帐务优惠,准实时信控,帐务处理,收费管理,欠费管理,准实时信控,融合帐务,网络接口,CRM,EMAIL,SMS,网厅,WAP,自助终端,10010,融合计费系统,批价,向导,帐单管理,详单/帐单,客户资料,余额,集团总部,产品

37、,PSTNPHSGSMCABLE3GWLANXDSLIPVAC,银行,PRM,经营分析,一卡充,综合结算,实时信控,OSS,49,数据分布(U/C矩阵),计费域只存放与计费域相关的数据;计费域内部基础数据共享,统一管理。客户资料统一在CRM管理,融合计费系统将计费相关的客户数据同步到系统内。所有产品资费数据在统一产品资费管理系统中管理,CRM做为辅助数据源。业务平台计费功能迁移到融合计费系统,计费相关数据迁移到融合计费系统;定购关系在CRM中管理。生产系统存放实时数据,并提供当帐期的实时数据统计与查询财务所需日帐及月帐,在生产系统提供。需要将实时计费进程与统计数据生成等批处理进程分别部署,以免

38、影响计费系统的实时性供客户查询的历史数据单独存放,并提供历史数据查询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在统计分析系统中提供,50,计费帐务系统集成架构,51,与BSS域内部(纵向、横向)与电子渠道MSSOSS与增值平台与网络侧,目标架构完善后实现的业务提升,52,全业务运营角度:实现跨业务、跨产品、跨客户的产品捆绑、交叉优惠,实现全业务灵活组合支撑以及业务经营与计费策略的完整衔接;按照运营需求实现高风险、高价值业务通过在线方式避免欠费,大客户、高ARPU值用户通过高信用度让客户畅打;支持新业务快速推出,基础业务与增值业务之间的灵活组合;,客户体验角度:客户感知公平性提高,预后付可选择相同的产品,享有统一帐单,统

39、一缴费等基础服务,预/后付费用户可灵活切换;客户感知便捷性提高,可定制计费费用通知,消费控制,消费更放心;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专款专用,手机支付,业务控制等,运营管控角度:系统统一,运维成本降低;流程规范、业务规则统一,生产率提高;稽核、防欺诈功能完善,收入流失减少;管理、监控完善,系统健壮性提高;,目录,目标架构 计费帐务系统目标架构 综合采集系统目标架构,53,综合采集系统在BSS中的位置,调整后的BSS整体框架中的目标系统架构:包括计费。,54,省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编码为B-R-C,总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编码为B-R-C-Z,省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编码为B-R-C-S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

40、集团省分两级架构部署,定位于客户关系管理类系统,目录,概述公司战略解读与业务驱动力分析 行业借鉴业务支撑现状与差距分析目标架构 演进路线 需要会议商定事宜,55,演进原则,系统实施路线与业务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为公司以3G为龙头的全业务发展提供快速、灵活支撑,保持业务连续性,业务驱动为核心,在BSS整体规划框架下,将计费域系统纳入BSS整体演进路线中,统筹考虑31省BSS系统的能力部署,提升公司整体支撑能力;,统一规划、统筹兼顾,按业务运营与系统支撑两线并重原则,提升业务运营能力,规范计费相关的生产管控流程,业务运营与系统支撑两线并重,综合计费帐务、在线计费等计费域各系统应在遵循计费域整体规划基

41、础上,充分结合各省业务、系统现状及发展,按照制定的定位及目标,有序演进。,结合现状、有序演进,56,公司业务运营策略是以3G为切入点进行统一运营,逐步带动2G、固网的标准化,有条件的开展融合业务。,1,3G标准化计费及统一管控2G、固网集中化、规范化计费,加强统一管控发展融合业务,2,2G、3G标准化计费及统一管控固网业务计费进一步规范化和透明化深化融合业务,3,全业务标准化全方位、深层次发展融合业务,目标方向:全业务全客户标准化运营,业务运营策略路线,现阶段,57,在BSS整体演进框架下的计费能力演进,提升Billing、OCS系统能力,融合业务全面支撑,优化3G业务支撑能力支持多业务捆绑计

42、费和交叉优惠提升在线计费能力初步支持预后互转支持后向计费等新计费模式增强收入稽核支持融合采集数据处理支持手机付费专用账户增强在线监控、全网监控,优化计费系统架构、深化融合业务支撑能力统一计费平台,实现一点计费;实现统一的帐务管理;实现复杂交叉业务优惠及处理;统一产品资费管理统一余额管理实现预/后付费用户灵活切换;统一信控、信用度管理统一计费接口标准和规范;,2009,2010,2012,2011,基点,正在进行,目标方向,新一代BSS系统的建设,实现固移计费帐务的融合,OCS推广建设,全面支持3G业务、初步支持融合业务 31省Billing系统支持3G业务;25省完成系统固移融合,6省主辅系统

43、搭桥,初步支持融合业务;OCS系统31省推广建设,初步提升移动(2G/3G)预付费用户体验,深化应用,系统整合,优化提升,58,计费系统演进思路-融合业务驱动细分,固网预付费140万,移动后付费28万,固网用户数近1500万G网用户数620万,现有G网用户中,预付费用户占比很高同时,移动市场新增用户超过95%都为预付费用户这部分用户存在大进大出的特点为了留住这部分用户,需要通过融合业务提高用户黏度,大进大出,相对稳定,固网后付费1350万,移动预付费600万,以某省公司情况为例:,捆绑,固网业务规模大且以后付费用户为主,移动业务规模大且以预付费用户为主,此类省对于优化计费系统架构、深化融合业务

44、支撑能力的需求最为迫切,捆绑,59,计费系统演进思路,各省计费系统的建设应遵循计费能力演进路线,同时,需结合本省的业务、系统现状和发展情况,选择最佳系统路线;基于以上考虑,规划如下三条演进路线,供省分参考:演进路线一、两系统并存对现系统进行改良根据融合业务发展进行目标系统建设;演进路线二、两系统并存统一余额中心融合计费;演进路线三、融合计费,业务逐步迁移;,在31省中,主要以第2种 和第4种 省分居多,约占80%,固网业务量较大的省分均以后付费为主,融合业务开展的需求最为迫切。,目前各省业务(用户)分布主要有如下四种情况:1、(固移)预预为主2、(固移)后后为主3、(固移)预+后为主4、(固移

45、)后+预为主,60,61,计费系统演进路线一(1/3),2012,2010,2011,优化提升,系统整合/深化应用,深化应用/优化提升,现状,计费域系统,计费域,固网计费系统,移动计费系统,业务网,宽带计费系统,各增值业务平台,智能网系统,离线计费系统,融合计费系统,综合帐务,融合计费,融合,改造,改造,改造,剥离,在线计费系统,在线计费系统,其它计费系统,在现有系统基础比较好的省分,首先提升现有系统能力,满足业务需求;对于固网业务较少的省分,融合业务开展的较少,基于现有架构进行改良支撑,伴随后续融合业务开展,逐步演进至融合计费系统,。,融合,计费系统演进路线二(2/3),62,2012,20

46、10,2011,优化提升,系统整合/深化应用,深化应用/优化提升,现状,计费域系统,计费域,计费域,固网计费系统,移动计费系统,业务网,宽带计费系统,各增值业务平台,智能网系统,离线计费系统,在线计费系统,离线计费系统,融合计费系统,综合帐务,融合计费,融合,融合,统一余额管理模块,解耦,融合,改造,改造,解耦,解耦,改造,剥离,在线计费系统,在线计费系统,其它计费系统,在现有系统基础比较好的省分,首先提升现有系统能力,满足业务需求;通过余额中心建设,优化系统架构,逐步统一两侧系统,最终完成系统融合,提升系统能力。,63,计费系统演进路线三(3/3),2012,2010,2011,优化提升,系

47、统整合,深化应用,现状,计费域系统,计费域,计费域,固网计费系统,移动计费系统,业务网,宽带计费系统,各增值业务平台,智能网系统,整合割接,融合计费系统,扩容,OCS,融合计费系统,扩容,融合计费系统,统一帐务,统一计费引擎,扩容,迁移割接,统一余额管理,有条件的省分,在重新搭建计费系统时,可考虑进行融合计费系统的搭建,框架及能力准备。系统演进遵循:一次建设,分批割接的原则。融合系统建设完成后,在发展融合业务新客户的同时,逐步将各计费系统用户割入融合系统。,其它计费系统,OCS,计费功能剥离,在线计费系统,深化应用阶段分析-系统定位,Billing与OCS两套核心计费系统并存,共同组成BSS计

48、费功能域,实现对3G、融合业务全面支撑。提供对预付费、后付费作为客户的服务属性,提升信控能力(实现预付费、准预付费的实时信控能力)。,同BSS计费共同组成BSS计费功能域,OCS实现在线计费用户的计费控制、计费处理、帐户管理功能。提供全业务支撑能力弥补智能网的不足,提供数据业务、增值业务等全业务实时计费能力满足的业务需求提供灵活的资费、优惠和多业务捆绑 提供预付费/后付费的品牌互转打破原有预/后付费模式与品牌的界限预付费客户、帐户、余额的统一管理 预付费用户实时余额管理,在线账务处理满足高风险业务及用户的信控需求实时信控,有效控制欠费问题3G数据业务、增值业务的风险业务控制实时控制客户的业务或

49、产品服务针对高欠费风险用户,完成离线计费、后付费用户的费用控制、帐务处理以及跨预、后付费用户的离线帐务优惠、所有用户在内的帐务管理功能。提供全业务支撑能力实现对所有后付费用户的计费和所有用户的帐务处理满足的业务需求提供灵活的资费、优惠和多业务捆绑 提供预付费/后付费的品牌互转所有客户、帐户的统一管理 产品、资费统一管理实现针对预付费/后付费用户的统一离线账务处理及优惠,Billing定位,OCS定位,64,深化应用阶段分析-系统承载业务,65,注1:智能卡类业务,由于业务量逐渐减少,建议部署在智能网上不做迁移。注2:语音、短信预付费用户如果智能网上用户量大,而OCS容量有限,建议继续由智能网支

50、撑如果智能网上用户量很小,考虑到维护成本,建议将这些用户迁移到OCS,深化应用阶段分析-系统承载业务,66,增值业务计费分析:,深化应用阶段分析-OCS能力提升,67,满足全业务运营要求实现预付费域的全业务计费支撑,包括移动业务(含3G)、数固业务以及增值业务,尤其是基于互联网内容及应用服务,如手机邮箱、视频监控、位置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等支付类业务增强计费灵活性增强计费灵活性,支持更多、更新计费元素的引入,如位置、安全类等,在产品实例支撑方面必须与Billing侧持续提升的支撑能力保持一致,使得计费域构建起一个统一的核心计费平台统一计费模型OCS与Billing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业务支撑能力,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