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农药学除草剂部分.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0824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林牧渔]农药学除草剂部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农林牧渔]农药学除草剂部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农林牧渔]农药学除草剂部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农林牧渔]农药学除草剂部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农林牧渔]农药学除草剂部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林牧渔]农药学除草剂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林牧渔]农药学除草剂部分.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除草剂,1、徐汉虹,植物化学保护,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5月第4版2、刘长令,世界农药大全(除草剂),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管致和,植物保护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参考书籍,一、引言二、除草剂的发展概况三、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四、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五、除草剂的分类及主要品种六、存在的问题,讲授内容,第6节 除草剂主要作用机制、分类和品种,Question,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有哪些?并举例说明除草剂的除草机制有哪些?除草剂的分类方式及重要品种?如何避免或减少除草剂的药害发生?水稻、小麦、棉花、玉米、大豆、果园、蔬菜等的常用除草剂品种及使用方式?基本概念:选择性

2、和灭生性除草剂、异株克生现象,农田杂草 是指农田中非栽培的植物,广义上杂草是指长错了地方的植物,从生态经济观点出发,在一定条件下,凡害大于利的植物都可称为杂草;种类 据FAO报道,全世界5万种杂草,农田杂草8000种,主要危害约250种;杂草的危害 与农作物争水、肥、光等,侵占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干扰生长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许多杂草是病菌、害虫的中间寄主。,一、引言,杂草的分类,一年生杂草 春季发芽,夏秋开花,结实后死亡(稗、藜);两年生杂草 春夏季发芽,幼苗和根越冬,次年夏秋开花,结实后死亡(毛蕊花属、牛蒡属和蓟);多年生杂草 普通多年生、球根多年生和匍匐多年生杂草(车前、狗牙根);寄生性

3、杂草 不能或不能独立进行光合作用,而是依靠生长寄主植物上(菟丝子)旱田、水田、两栖杂草禾本科、阔叶、莎草,除草剂,除草剂的定义 用以消灭或控制杂草生长的物质,化学除草剂:快速、高效、经济生物除草剂:安全、可持续性,二、除草剂的发展概况,19世纪末期,欧洲在防治葡萄霜霉病时,发现喷到葡萄园附近禾谷类作物田中的波尔多液能杀死一些十字花科杂草而不伤害作物。1896年法、德、美等国开始小面积使用硫酸铜防除麦田杂草,一般认为这是农田化学除草的开端。1932年选择性除草剂二硝酚与地乐酚的发现,使除草剂由无机化合物向有机化合物转化迈出了一大步。,1942年内吸选择性除草剂2,4-滴的发现,才真正开始了除草剂

4、的发展新纪元,成为20世纪农业的重大发现之一。20世纪50年代,相继开发出多种类型有机除草剂。氨基甲酸酯类苯胺灵、氯苯胺灵,硫代氨基甲酸酯类丙草丹、灭草猛、克草丹等,均三氮苯类西玛津、莠去津等,苯甲酸类豆科威,取代脲类敌草隆等。20世纪60年代,农药中新品种研制最多的是除草剂,并以土壤处理剂为主。二硝基苯胺类氟乐灵,酰胺类敌稗、甲草胺,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野麦威、禾草特、禾草丹,二苯醚类除草醚、草枯醚等。,20世纪60年代后,除草剂的产量和品种都超过杀菌剂和杀虫剂,特别在发达国家,除草剂的产量、产值、使用都超过杀虫剂和杀菌剂。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了杂草综合治理体系(IWMS)的概念,核心是化

5、学除草。美国孟山都公司合成草甘膦,是有机磷除草剂的重大突破。1980年,世界除草剂已占农药总销售额的41%,达47.56亿美元,超过杀虫剂而越居第一。,20世纪80年代末,高活性,杀草谱广,低用量、低毒,效益高的新品种,对环境污染小的一次性处理剂逐渐成为主流。有机磷类、磺酰脲类、含氟二苯醚类等。随着土壤生物与杂草学联系的加强,也由于有机合成化学和微生物研究的进展,微生物除草剂的发展逐渐兴起。微生物除草剂的品种,如茴香霉素、苯草酮、除草霉素等促进了天然活性物除草剂的发展。在1990-1995年的5年间,包括生物除草剂在内的生物农药市场增加了3倍。,按1994年统计,销售额最大的除草剂类型依次为有

6、机磷类19.7%、三嗪类11.77%、酰胺类9.89%、磺酰脲类9.62%、咪唑啉酮类6.89%、脲类5.77%、氨基甲酸酯类5.54%。1996年在美国销售额最大的10个农药品种中,有9个是除草剂。目前,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的市场比例大致维持在5:3:2的状态。,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应用2,4-D、燕麦灵等除草剂。1958年开始生产五氯酚钠、2,4-D。20世纪60年代,生产敌稗、扑草净、除草醚、茅草枯等。1963年成立了全国化学除草领导小组。后期,在多种作物地开展除草试验示范。,历史回顾中国,20世纪70年代,生产应用西玛津、稗草稀、燕麦灵、敌草隆、草甘膦、灭草松等10多个品种

7、。引进氟乐灵、甲草胺、禾草丹等在东北等局部地区使用,全国除草面积约267万公顷。1979-1990年,生产品种到20多个,年产量约3万吨。1996年农药生产总量35.1万吨,除草剂达4.7万吨,占产量的13.4%。2006年农田化学除草面积已达0.53亿hm2,较1980年增加10多倍,除草剂有效成分约为100个,分属氨基酸有机磷类、磺酰脲类、酰胺类、三氮苯等20大类。,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栽培耕作方式趋向于规模化和集约化,对农药的需求量显著增加。除草剂近年来的增长率远高于杀虫剂和杀菌剂发展水平,约占到农药产量比重的12。我国除草剂生产主要以仿制为主,大多数为老品种,且布局

8、不合理。除草剂原药生产及复配生产厂家超过200家,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各省。由于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仿制新品种受到极为严格的限制,这是长期困扰中国除草剂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怎么做到“草死苗活”?,作物与杂草同时发生,而绝大多数杂草同作物一样同属于高等植物,因此,要求除草剂具备特殊选择性或采用恰当的作用方式等而使除草剂获得选择性。这样才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农田。,三、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1、位差和时差选择性,(1)位差选择性土壤位差选择性 利用作物和杂草的种子或根系在土壤中位置的不同,施用除草剂后,使杂草种子或根系接触药剂,而作物种子或根系不接触药剂,来杀死杂草,保护作物安全。,如利谷隆防治大豆、小

9、麦田杂草;除草醚防治花生、大豆田杂草。淋溶性强的药剂(草芽平、非草隆、西玛通等)和砂土慎用,空间位差选择性,(2)时差选择性(玉米、大豆 苗前或播种前使用百草枯或草甘膦)(3)利用位差和施药方法的 综合选择性(水稻缓苗后施 用丁草胺、杀草丹颗粒剂),2、形态选择性,利用作物与杂草的形态差异而获得的选择性,称为形态选择性。植物叶的形态、叶表面的结构以及生长点的位置等,直接关系到药液的附着与吸收,这些差异往往影响植物的耐药性。,3、生理选择性,植物茎叶或根系对除草剂吸收与输导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称为生理选择性.,吸收的差异(黄瓜比南瓜更易吸收豆科威)输导的差异(2,4-D在双子叶植物中输导快),

10、4、生物化学选择性,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活化反应差异产生的选择性除草剂在植物体内钝化反应的差异产生的选择性(西玛津和莠去津对玉米安全;敌稗对水稻安全),5、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获得选择性,一些除草剂选择性较差,可以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而获得选择性.,1).保护物质 目前广泛应用的保护物质是活性碳(活性碳处理高粱、水稻、玉米等作物种子,避免三氮苯、取代脲类等的药害)2).安全剂利用安全剂提高某些除草剂的选择性,增加对作物的安全性,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丙草胺与CGA-123407混合后可用于水稻;甲草胺与CGA-43089混合后可用于高粱),除草剂的吸收与传导,杂草吸收除草剂的主要部位:叶、茎、根、

11、幼芽、胚轴,茎的叶吸收:主要通过叶表皮或气孔而进入植物体内(角质层、细胞壁、质膜)影响除草剂茎叶吸收的因素:药液表面张力、叶表面润湿与展着、叶片方向、叶片总表面积、温度根的吸收:质外体系、共质体系、质共混合体系,较叶面更容易幼芽吸收:胚芽鞘、幼芽,除草剂在植物体的移动3种方式:不能移动或者甚微、质外体系输导、共质体输导,四、除草剂的作用机制,1、抑制光合作用,(代表性产品:敌草隆 百草枯)作用光反应(色素)系统,钝化电子传递中的载体 抑制光合磷酸化反应(苯氟磺胺是解偶联剂抑制ATP 生成)作为电子受体,与电子传递链中的一些成分相竞 争,使正常受体铁氧化还原蛋白失去功效。,2、呼吸作用抑制剂,主

12、要代表产品:除草醚阻断电子传递链主要抑制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或与之相偶联的氧化磷酸化反应,除草剂通常不影响糖酵解和TCA,五氯酚钠、二硝酚、二乐酚、溴苯腈、敌稗等解偶联作用,3、抑制生物合成,1)叶绿素合成(二苯醚类、环亚胺类)2)类胡萝卜素(广灭达、哒草伏、嘧啶类、哒嗪酮类)3)氨基酸(有机磷、磺酰脲、磺酰胺、咪唑啉酮、嘧啶水杨酸等)4)蛋白质和核酸(苯甲酸类、酰胺类、二硝基酚类、二硝基苯类、卤代苯腈类、苯氧羧酸类和三氮苯类等)5)脂类(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敌草腈、碘苯腈、五氯酚等),4、抑制生长,1)细胞分裂抑制剂 药剂产品:氨基甲酸酯类及胺草磷类 阻止微管蛋白的形成。2)细胞伸长抑制剂

13、 药剂产品:除野燕麦的药剂 作用在杂草茎尖部细胞导致生长发 育迟缓。,5、生长激素性除草剂,药剂产品2,4D、2,4,5T 等苯氧羧酸类化合物及苯甲酸类化合物。利用吸收过量造成形态畸形,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生理过程。,非选择性除草剂(灭生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小,不能将它们直接喷到生育期的作物田里,否则草苗均受害或死亡。例如:百草枯、草甘磷、五氯酚钠与氯酸钠等。选择性除草剂此类除草只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杀死一种或某类杂草,不损害任何作物和其它杂草,大多数有机除草剂均属于此类。如2,4-D、西玛津、苯达松、杂草焚、敌稗等。,根据除草剂的作用方式,五、除草剂的分类及主要

14、品种,传导型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可被植物的根、叶、芽鞘和茎部吸收。例如:苯氧羧酸类、取代脲类等品种。此类除草剂中的许多品种可以防除多年生杂草块根、块茎等。非传导型除草剂此类除草剂接触植物后不在植物体内传导,只限于对接触部位的伤害,必须要求施药均匀才能奏效,当防除多年生宿根性杂草时还要多次施药方可杀死。例如:五氯酚钠、百草枯、敌稗、除草醚等。,根据在植物体内传导性,土壤处理除草剂:在播种前、后,出苗前、后施于土壤的除草剂,称为土壤处理除草剂。这类除草剂是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起作用。酰胺类,取代脲类和均三氮苯类等除草剂都属此类。茎叶处理除草剂:在杂草或作物出苗后施用于植物茎叶表面杀死

15、杂草的药剂称为茎叶处理剂。近年来,这类除草剂的品种发展较多,其品种有敌稗、2,4-D、苯达松、百草敌、拿捕净、稳杀得等。,根据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按防除对象分类 阔叶型杂草(阔草)除草剂、禾本科杂草(禾草)除草剂、莎草科杂草(莎草)除草剂、藻蕨类杂草除草剂等4大类。按成份个数分类 单一成分除草剂;混合(混剂)除草剂也叫复配除草剂,按有效成分个数又分为二元复配除草剂、三元复配除草剂、多元复配除草剂等3类。,按杀草范围分类:分为广谱除草剂、窄谱除草剂等2大类。按毒性级别分类: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除草剂等5大类。按加工剂型分类:分为乳油除草剂、水剂除草剂、颗粒剂除草剂等若干大类。按物理形

16、态分类:分为固体除草剂、液体除草剂等2大类。,根据除草剂的化学结构,无机除草剂 无机除草剂如无机砷化物、硫酸、硫酸铜等,其选择性差、用量大,目前已很少应用。有机除草剂 有机除草剂是当前广泛应用的类别,选择性强、用量少、效果高。生物除草剂 天然动植物提取物、昆虫、真菌、细菌、放线菌等。,按作用途径分类 分为激素平衡干扰剂、光合作用抑制剂、氨基酸合成抑制剂、脂肪酸合成抑制剂、细胞分裂抑制剂等若干大类。按作用靶标分类 分为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乙酰辅酶羧化酶(ACC)抑制剂、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酶抑制剂、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抑制剂等若干大类。按。分类,常见

17、除草剂的分类,除草剂的类型,酚类苯氧羧酸类苯甲酸类二苯醚类联吡啶类氨基甲酸酯类硫代氨基甲酸酯类脲类均三氮苯类二硝基苯胺类有机磷类苯氧基及杂环氧基丙酸类磺酰脲类与咪唑啉酮类哒嗪酮类与三氮苯酮类嘧啶类、吡啶类与咪唑类枯草多与拿捕净除草剂解毒剂(作物安全剂)其它,除草剂的施用方法,使用时期分苗前施用和苗后施用播前混土施用 主要播种前均匀地喷施于土表,随后混入38cm表土中,氟乐灵,灭草猛播后苗前施用 主要用于通过幼芽和幼根吸收的除草剂,乙草胺、甲草胺苗后茎叶喷施 作物与杂草出苗后施用,施用于选择性高,安全性好除草剂,骠马、克阔乐撒施 除草剂与细沙混匀后撒施于土表,扑草津、农得时涂施 苗后灭生性除草剂

18、灌施 稻田灌水施药,苗前除草剂,除草剂的重要品种,有机磷类1958年美国有利来路公司(Uniroyal Chemical)开发出第一个有机磷除草剂伐草磷(2,4-DEP,Falone),随后相继研制出一些用于旱田作物、蔬菜、水稻及非耕地的品种如草甘膦、草丁膦、调节磷、莎稗磷、胺草磷、哌草磷、抑草磷、丙草磷、双硫磷等。有机磷类除草剂特性和作用方式随品种不同而异。草甘膦(glyphosate)其它或商品名:农达、镇草宁 化学结构式:,能被植物的叶片吸收,并在体内传导,作用于芳香簇氨基酸合成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酶(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芳香簇氨基酸的合成。土壤处理无活性。非选

19、择性茎叶处理除草剂,对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均有效。主要用在非耕地、果园。草甘膦是除草剂生产量较大的几个除草剂品种之一。,联吡啶类联吡啶类除草剂有两个重要的品种百草枯(paraquat)和敌草快(diquat)。百草枯是主要的灭生性除草剂品种之一,在非耕地、果园广泛地使用。百草枯商品名:克芜踪化学结构式:,触杀性的灭生性茎叶处理剂,能迅收被叶片吸收,并在非共质体向上传导,但不在韧皮部向下传导,故不能杀死杂草地下部抑制光合作用系统I,需在光下才发挥除草活性。能被土壤胶体迅速、强烈吸附,故土壤处理无活性。一种非选择性茎叶处理除草剂,主要用在非耕地、果园。在农田使用时,常常是在作物播种前或播后苗前杀灭已

20、长出的大草,或在作物苗长大后,采用行间定向喷雾。,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易被植物的根、叶吸收,通过木质部或韧皮部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在分生组织积累。具有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植物吸收后,体内的生长素的浓度高于正常值,打破激素平衡,影响植物的正常代谢。选择性主要是由于形态结构、吸收运转、降解方式等差异决定的。主要在作茎叶处理剂,用在禾谷类作物、针叶树、非耕地、牧草、草坪,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的阔叶杂草。大多数阔叶作物,特别是棉花,对这类除草剂很敏感。2,4-滴可作土壤处理剂,在大豆播后苗前施用。,特点,2,4-滴丁酸和和2甲4氯丁酸本身无除草活性,须在植物体内经氧化后转变成相应的乙酸后才有除草活性。豆科植

21、物缺乏这种氧化酶,而对这两种除草剂具有耐药性。2,4-滴在低浓度下,能促进植物生长,在生产上也被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剂型的除草活性大小为:酯酸盐;在盐类中,胺盐铵盐钠盐(钾盐)。剂型为低链酯时,具有较强的挥发性。酯和酸制剂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小,而盐制剂在沙土中则易移动,但在粘土中移动性也很小在使用这类除草剂时,要注意禾谷类作物的不同生长期和品种对其抗性有差异。如小麦、水稻在四叶期前和拔节后对2,4-滴敏感,在分蘖期则抗性较强。另外,防止雾滴漂移或蒸气易对周围敏感的作物产生药害。,苯甲酸类,苯甲酸类除草剂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发出的,苯环上对位和邻位取代与否或取代基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品种。苯甲

22、酸类除草剂主要的品种有豆科威、麦草畏、敌草索、草芽平、杀草畏、草地平等,但目前在大量使用的只有麦草畏。麦草畏的化学名为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商品名为百草敌,其化学的结构式如下:,和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一样,能迅速被植物的根、叶吸收,通过韧皮部或木质部向下与向上传导,并在分生组织中积累,干扰内源生长素的平衡。麦草畏的选择性主要是由代谢降解差异。麦草畏主要用于麦类、玉米及草坪,作茎叶处理,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在中国麦草畏主要用在小麦田。麦草畏在小麦拔节后使用可造成药害,其药害症状为植株松散、茎倾斜、弯曲、叶卷曲等,严重的不结实。麦草畏和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一样,施用时雾滴漂移对邻近敏感的

23、阔叶作物易造成药害。为了提高除草效果,麦草畏可和2,4-滴和或2甲4氯混用。,芳氧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发的高效除草剂。此类除草剂在中国广泛地用于阔叶作物防除禾本科杂草,骠马(精恶唑禾草灵+安全剂)是麦田防除看麦娘、野燕麦的主要除草剂品种之一,基本的化学结构是:,其中,R1为芳香基。*标记的碳原子是不对称的碳原子。,芳氧苯氧基丙酸类,具由旋光性,R异构体具生物活性,S异构体则无活性活活性极低。大多数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能被植物叶片迅速吸收,在共质体中传导到根芽的分生组织。作用于乙酰辅酶A 羧化酶,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选择性主要是由降解代谢差异造成的,在耐药性的植物体内能迅速地

24、被降解成无活性的物质。为增加植物的吸收,这类除草剂的制剂是酯而不是酸,植物吸收后迅速分解成有活性的酸。在土壤中降解速度快,作茎叶处理剂,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药效受气温和土壤墒情影响较大。这类除草剂和干扰激素平衡类除草剂(如2,4-滴)有拮抗作用。,环己烯酮类环己烯酮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是由日本曹达公司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并合成了此类的第一个除草剂品种稀禾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稀禾定商品化后,又开发出多个品种。在中国登记的有两个品种稀禾定和烯草酮。,Sethoxydim,Clethodim,作用特性和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相似,能被植物的叶片吸收,并在韧皮部传导。作用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

25、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主要用在阔叶作物地防除禾草,对作物极安全。在阔叶作物和禾草之间的选择性是由于作物中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对此类除草剂部敏感和降解能力强等原因。,酰胺类酰胺类除草剂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发的除草剂,大多数品种是在六十至七十年代期间商品化的。酰胺类除草剂和其中的氯乙酰胺类除草剂的基本化学结构式为:,酰胺 氯乙酰胺,芽前土壤处理剂,主要由萌发的幼芽吸收,根部吸收是次要的;作用位点还不太清楚。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可抑制脂肪酸、脂类、蛋白质、类异戊二烯(包括赤霉素)、类黄酮的生物合成;选择性主要是由于植物的代谢差异,如敌稗在水稻和稗草之间的选择性由于水稻中含有的芳基酰胺酶比稗草中的芳基酰胺酶高

26、。芳基酰胺酶能迅速把敌稗降解成无活性的3,4-二氯苯胺和丙酸。杂草和作物根部所处的深度不一样和种子结构不同也是酰胺类土壤处理剂选择性的原因之一。,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为1-3个月,对下茬作物无影响。而萘丙酰草胺在土壤中半衰期较长,用量高时对下茬敏感作物可能产生药害。土壤处理剂,能有效地防除未出苗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一些小粒种子阔叶杂草,对已出苗杂草无效;敌稗为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无效。甲草胺、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是旱地除草剂,其活性大小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甲草胺。丁草胺、扫弗特和敌稗用在稻田,防除稗草。酰胺类土壤处理除草剂的药效受土壤墒情影响较大。常常和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混用,以便

27、扩大杀草谱。如玉米地施用的乙阿、都阿、稻田用的丁苄。,取代脲类取代脲类除草剂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现的,在我国敌草隆、绿麦隆、莎扑隆、异丙隆等品种被大量使用,但现在,除异丙隆外,其它的取代脲类除草剂的使用面积不大。取代脲类除草剂的化学结构的核心是脲,结构如下:,脲分子中氨基上的取代基不同,形成不同取代脲类除草剂,水溶性差,在土壤中易被土壤胶粒吸附,而不易淋溶。易被植物的根吸收,茎叶吸收少,药剂须到达杂草的根层,才能杀灭杂草。随蒸腾流从根传导叶片,并在叶片积累。抑制光合作用系统II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光合作用。,作物和杂草间吸收、传导和降解取代脲类除草剂能力的差异是这类除草剂选择性的原因之一,但作

28、物和杂草根部的位差,是这类除草剂选择性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土壤中残留期长,可达几个月,甚至一年多。对后茬敏感作物可能造成药害。土壤中主要由微生物降解。大多数取代脲类除草剂主要作苗前土壤处理剂,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阔叶杂草的活性高于对禾本科杂草的活性。取代脲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与土壤墒情关系极大。在沙质土壤田慎用,以免发生药害。,磺酰脲类磺酰脲类除草剂品种的开发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此类除草剂发展极快,已在各种作物地使用,有些已成为一些作物田的主要除草剂品种,而且新的品种不断地商品化。磺酰脲类除草剂由芳香基、磺酰脲桥和杂环三部分组成,易被植物的根、叶吸收,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抑制乙

29、酰乳酸合成酶(ALS)对杂草和作物选择性主要是由于降解代谢的差异磺酰脲类除草剂为弱酸性化合物,在土壤中的淋溶和降解速度受土壤pH值影响较大。淋溶性随着土壤pH值的增加而增加;在酸性土壤中,降解速度快,在碱性土壤中降解速度慢。,活性极高,用量特别低,每公顷的施用量只需几克到几十克,被称为超高效除草剂。此类除草剂能有效地防除阔叶杂草,其中有些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也有抑制作用,甚至很有效。大部分磺酰脲类除草剂既能作苗前处理剂也能作苗后处理剂,部分磺酰脲类除草剂只能作茎叶处理剂,作土壤处理的效果不好。施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后,敏感杂草的生长很快受抑制,3-5天后叶片失绿,接着生长点枯死,但杂草完全死忘则很慢

30、,需要一到三周。有些磺酰脲类除草剂属于长残效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持效期长。施用这些除草剂后,在下茬种植敏感作物,会发生药害。由于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作用位点单一,杂草对它们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快。,咪唑啉酮类和磺酰胺类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出的,它具有杀草谱广、选择性强、活性高等优点。,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可被植物的叶片和根系吸收,在木质部与韧皮部内传导,积累于分生组织其作用机理和磺酰脲类除草剂一样,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从而造成支链氨基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的生物合成受阻作物和杂草对此类除草剂的降解代谢速度的差异是其选择性主要原因咪唑乙草酸属于长残效除草剂,只在东北一季大豆

31、地区施用,施用后次年不宜种植敏感作物。,三氮苯类(三嗪类)三氮苯类除草剂开发较早,1952年合成了第一个三氮苯类除草剂莠去津,1957年商品化。目前,这类除草剂仍在大量施用,如阿特拉津在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还是玉米田的主要除草剂品种。均三氮苯类除草剂的基本化学结构式为:,命名有如下的规律:R1=-Cl-为津R1=-S-为 净R1=-O-为 通R1=O 为 酮,三氮苯类除草剂是土壤处理剂,能被植物根吸收,并通过非共质体传导到芽,有的品种能被叶片吸收,但不向下传导。属光合作用抑制剂。作用靶标酶是光合系统II中电子链中的QB,抑制电子从QA到QB,从而阻碍CO2的固定和ATP、NADH2的产生。

32、选择性主要是由于它们在耐药性作物体内降解代谢快,或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迅速与谷胱甘肽X合成无活性的物质。利用作物和杂草根分布的位置不同,也可达到选择作用。土壤处理剂,大部分兼有茎叶处理作用,可在种植前、播后苗前、苗后早期施用,主要用防除来一年生杂草,对阔叶杂草的效果好于对禾本科杂草,对一些多年生阔叶杂草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对三氮苯类除草剂的药效影响较大。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的吸附这类除草剂的作用强,使之活性降低,为了保证除草效果,得增加施用量。土壤干燥时施药,药剂被土表的土壤颗粒吸附,药剂不能分布到杂草的根层,除草效果也就不理想。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残留期长,如

33、施用量过大,可能对后茬小麦产生药害。另外,该药易污染地下水,在欧洲的一些国家被禁用。这类除草剂很少单用,为了扩大杀草谱,常和其它除草剂一起混用,或和其它除草剂制成混剂,如在中国玉米田大量使用的乙阿(乙草胺+阿特拉津)、普阿(普乐宝+阿特拉津)、都阿(异丙甲草胺+阿特拉津)。,二硝基苯胺类1960年筛选出具有高活性与选择性的氟乐灵,奠定了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重要地位。随后相继开发出一些新品种。此类除草剂的基本化学结构为:,主要通过正在萌发的幼芽吸收,根部的吸收是次要的。此类除草剂结合到微管蛋白上,抑制小管生长端的微管聚合,从而导致微管的丧失,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土壤处理剂,在作物播前,或移栽前,

34、或播后苗前施用。主要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种子繁殖的多年生禾本科杂草的幼芽。棉花、大豆、向日葵、十字花科作物对此类除草剂的耐药性较强。易于挥发和光解是此类除草剂的突出特性。田间喷药后必须尽快进行耙地混土。其除草效果比较稳定,药剂在土壤中挥发的气体也起到重要的杀草作用,因而可适应于较干旱的土壤条件下使用。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差。为提高防除效果,扩大杀草谱,常与防治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混用或配合使用。,二苯醚类二苯醚类的除草醚在1930就合成了,但直到1960才发现其除草活性。随后相继研制出很多新品种,特别注目的是开发出一些高活性新品种,如甲羧醚、乙氧氟草醚、三氟羧草醚、氟磺胺草醚等。它们的除草活性超

35、过除草醚10倍以上,因而单位面积用药量大大下降。同时,扩大应用到多种旱田作物及蔬菜。此类除草剂的基本化学结构为:,主要通过植物胚芽鞘、中胚轴吸收进入体内。作用靶标是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叶绿素的合成,破坏敏感植物的细胞膜。此类除草剂的选择性与吸收传导、代谢速度及在植物体内的轭合程度有关。属于触杀型除草剂,受害植物产生坏死褐斑,对幼龄分生组织的毒害作用较大。乙氧氟草醚作土壤处理剂,可防除一年生阔叶草和禾草,而氟羧草醚、磺氟草醚、克阔乐作茎叶处理剂,只对阔叶草有效。在大豆地喷施氟羧草醚、磺氟草醚和克阔乐后,大豆叶片上会出现受害药斑,但药害症状会随着大豆的生长而逐渐消失,对大豆产量无明显影响。,氨基甲

36、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是上世纪中期发现的,相继开发出燕麦灵、甜菜宁、黄草灵、甜菜灵等产品。其中甜菜宁和甜菜灵为双氨基甲酸酯类。在中国登记使用的有燕麦灵和甜菜宁。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基本化学结构为:,土壤处理剂主要通过植物的幼根与幼芽吸收,叶面处理剂则通过茎叶吸收。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性因除草剂品种不同而异,有的品种如磺草灵能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而甜菜宁、甜菜灵的传导性则很差。氨基甲酸酯类中的双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和三氮苯类除草剂相似,抑制光合作用系统II的电子传递。氨基甲酸酯除草剂对光比较稳定,光解作用较差。微生物降解是此类除草剂从土壤中消失的主要原因。,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

37、的氨基甲酸中的一个氧或两个氧被硫取代后,就称为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是1954年发现,相继开发丙草丹、禾大壮、灭草猛、丁草特、燕麦敌一号和燕麦畏、杀草丹等品种。在中国,有多个品种在稻、麦田及其它旱田施用,其中禾草特和杀草丹是稻田主要的除草剂品种之一。,主要是被正在萌发的幼芽吸收,根部吸收少,可在非共质体内传导。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还不太清楚,可抑制脂肪酸、脂类、蛋白质、类异戊二烯、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杂草和作物间对此类除草剂的降解代谢或轭合作用的差异是其选择性的主要原因。位差、吸收与传导的差异也是此类除草剂选择性的原因之一。主要作土壤处理剂,在播前或播后苗前施

38、用。但禾草特在稗草3叶期前均可施用。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的挥发性强,为了保证药效,旱地施用的除草剂品种施用后需混土。,主要作物田常用除草剂品种及注意事项,玉米田主要除草剂品种:酰胺类(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三氮苯类(莠去津、氰草津、西玛津、扑草津);苯氧羧酸类(2甲4氯钠盐、2,4-丁酯);磺酰脲类(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其它(百草枯、草甘膦,使它隆、百草敌、溴苯腈、苯达松)注意事项:后茬作物、寄生根,棉花田主要除草剂品种:氟乐灵、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敌草隆、地乐胺等(芽前处理);(精)稳杀得、盖草能、克阔乐、氰氟草酯、禾草克、克芜踪、草甘膦等(茎叶处理)注意事

39、项:使用除草剂种类要适合;注意剂量要准;使用时的气温、土质和兑水量等因素,要认真按照说明书来操作;施用除草剂的器械要专用(对苯氧羧酸敏感),小麦田主要除草剂品种阔叶杂草的防除:苯氧乙酸类、苯甲酸类、腈类(溴苯腈、碘苯腈)、磺酰脲类(阔叶散、阔叶净)、杂环类(苯达松);以藜科杂草为主的麦田:三氮苯类(西草净等);阔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混生田:取代脲类(绿麦隆、异丙隆、利谷隆等);麦类作物中以野燕麦为主,可单独使用燕麦畏、禾草灵、野燕枯或燕麦敌等除草剂;以野燕麦为主还兼有阔叶杂草时,可用野燕枯混用苯氧乙酸类除草剂(2,4-滴丁酯等);如麦田中稗草、狗尾草和阔叶杂草兼有,可使用禾田净进行防除。,水稻田

40、主要除草剂品种:苄嘧磺隆、吡嘧黄隆、环胺磺隆、醚磺隆、乙氧磺隆、噁草酮、快噁草酮、禾草特、丁草胺、灭草松、杀草丹、环庚草醚、莎稗磷、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双草醚注意事项:北方甲磺隆对水稻安全性差,在土壤中具有积累作用,大豆田主要除草剂品种:氟乐灵、灭草敌、甲草胺、乙草胺、氯嘧磺隆、(精)喹禾灵、咪唑乙烟酸(普施特)、氟磺胺草醚(虎威)、烯禾啶(拿捕净)、异丙甲草胺(都尔)、异恶草松(广灭灵)、异丙草胺(普乐宝)、灭草松(苯达松)注意事项:禁用或限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防止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氯嘧磺隆、异恶草松、甲氧咪草烟、唑嘧磺草胺、嗪草酮,果园主要除草剂品种:草甘膦、百

41、草枯、2,4-滴丁酯、西马津、阿特拉津、扑草净、利谷隆、茅草枯、森草净 注意事项:应因杂草种类不同,选用不同的除草剂,要交替用药,配合用药,蔬菜田主要除草剂品种:草甘膦、百草枯、氟乐灵、扑草净、施田补、敌草胺 注意事项:黄瓜、莴苣、筒篙对氟乐灵、扑草净敏感;芹菜、胡萝卜对敌草胺敏感;韭菜、大葱等百合科蔬菜及菠菜对除草醚敏感,而且对前茬用过这几种除草剂的田块也很敏感,使用时应避免施用和接茬。,高残留除草剂的应用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栽培技术带来的除草剂问题杂草抗药性问题,六、除草剂应用面临的问题,药害的症状 除草剂造成的药害症状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与某些病害症状类似,在诊断上往往造成认识错误。一般药

42、害较病害症状表现快,无病原物出现。在生产上应加强对除草剂药害的识别。,百草枯药害,草甘膦药害,苯氧羧酸类(2甲4氯),三嗪类(莠灭净、莠去津等),药害的防止,注意除草剂与敏感作物注意作物敏感时期严格掌握除草剂用量和浓度掌握除草剂使用技术操作要点 掌握药剂性能 明确“主攻部位”用药时间合理 发挥水的作用 禁止乱混乱用 清洗喷雾机具,抗药性 杂草产生抗药性的原因:连续施用同一种除草剂导致杂草群落的改变(例如:连年使用除草醚和五氯酚钠,稻田莎草科杂草、多年生杂草等次要杂草变为主要杂草)耐药生态型杂草:一种杂草虽然并没有接触过除草剂,但可以出现耐药生态型(田旋花、麦家公对2,4-滴)交互抗性:三氯苯类,Question,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有哪些?并举例说明除草剂的除草机制有哪些?除草剂的分类方式及重要品种?如何避免或减少除草剂的药害发生?水稻、小麦、棉花、玉米、大豆、果园、蔬菜等的常用除草剂品种及使用方式?基本概念:选择性和灭生性除草剂、异株克生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