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见传染病.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0827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常见传染病.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为什么要做好幼儿园传染病 的防治工作?,儿童时期是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等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并且由于幼儿园人口密集,年龄小易感人群多,易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要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细菌、真菌和原虫。,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等。、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

2、、沙眼、红眼病水痘等。、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等。,返回,法定传染病。,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爱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返

3、回,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不同于其他疾病的治疗,必须与隔离、消毒、检疫、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宣传教育等各项防疫措施紧密结合进行,控制其蔓延,达到未病先防、已病早治、彻底治愈的目的。,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认识手足口病,认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典型症状有: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4、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下一页,主要预防措施,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房间经常通风换气,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返回,认识麻疹:,麻疹,麻疹,麻疹粘膜斑:,病源:是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传播途径:冬、春两季多见,要可由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患儿及间

5、接第三者接触传染,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易感人群:儿童及成人。,主要预防措施,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隔离患者。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返回,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往多见于冬春季,近来则常见于春夏之交。因其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多见于学龄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当天全身可见以四肢为主的分布均匀的淡红色圆形或卵形点状充血性斑丘疹,24小时可遍布全身,痒感不明显,一般

6、皮疹二至三天开始从上到下陆续消退,退疹后不留痕迹。发疹前后7天有传染性。患者在传染期间应被隔离。患病后产生免疫力。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风疹与麻疹不同 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 颈部淋巴结肿大。,返回,认识腮腺炎:,腮腺炎,腮腺炎,腮腺炎腮腺肿大,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病源:是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传播途径:多在冬、春两季,人群密集处传染和流行,主要由空气或飞沫传染,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易感人群:515岁儿童,主要预防措施,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药物预防。,返回,认识水痘,水痘,水痘,水痘,水痘的预防:,病源:是由水

7、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传播途径:可经飞沫或直接接触疱疹而传染,造成流行。易感人群:儿童,认识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糖丸,认识乙脑,病源:是由乙脑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传播途径:夏、秋,主要由蚊子传染播。易感人群:儿童,乙脑传播途径,流脑,病源:是由脑膜炎球菌所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传播途径:冬、春多见,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易感人群:6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上呼吸道症状及脑炎,腹泻,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通过食物、水、粪便、污染的食品、玩具、用具而传播。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中毒型

8、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该病常年散发,夏秋多见。,下一页,主要预防措施,注意水源卫生和饮食卫生,教育群众喝开水、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食品做熟后再吃,慎用凉拌菜,剩饭菜要加热后吃,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加强包括水源、饮食、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及其孽生地在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即做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落实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把好病从口入关。,返回,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其中以甲、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为急性病人和感染者,经消化道即粪口传染。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下一页,主要预防措施,甲型肝炎:重点抓好水源保护、饮用水消毒、食品卫生、粪便管理等,以切断粪口途径传播。乙型肝炎: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的传播。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并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乙肝感染者其家庭成员也应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杜绝医源性传播乙肝病毒。,返回,幼儿园传染病防护措施,根据流行病学病因管理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幼儿园传染病防护措施,1、食品卫生管理2、环境卫生管理3、计划免疫接种4、工作人员及幼儿个人卫生,如何预防感冒,增加营养体育锻炼免疫调节剂等预防接种,口服疫苗:兰菌净,流感疫苗,联系电话:85660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