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 LCR5.0 RRM算法.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0930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4.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DSCDMA LCR5.0 RRM算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TDSCDMA LCR5.0 RRM算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TDSCDMA LCR5.0 RRM算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TDSCDMA LCR5.0 RRM算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TDSCDMA LCR5.0 RRM算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DSCDMA LCR5.0 RRM算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SCDMA LCR5.0 RRM算法.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D-SCDMA LCR5.0 RRM算法培训,准入控制算法,DCA算法,PS速率控制算法,外环功控算法,RRM算法综述,切换算法,RRM算法介绍,AUE算法,RRM算法综述,在TD-SCDMA系统中,无线资源包括功率,码字,频率,时隙,和空间角度等。无线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对上述的各种无线资源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率进行合适的监控,测量与预测,并将资源合理的分配给系统内的用户使用,确保在满足一定呼叫质量的前提下,系统可以提供更大的容量。RRM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目的确保用户的呼叫质量(包括QoS和QoE)确保系统规划的覆盖尽量提高系统的容量 RRM(无线资源管理)需要实现上述相互矛盾的三个方面之间的

2、良好均衡,覆盖,质量,容量,均衡,RRM算法综述,RRM的主要算法:准入控制算法DCA算法切换算法PS速率调整算法外环功控算法算法,准入控制算法,DCA算法,PS速率控制算法,外环功控算法,RRM算法综述,切换算法,RRM算法介绍,AUE算法,准入控制算法概述,不同业务类型的接入流程,准入控制算法介绍,准入控制处理策略,准入控制算法概述,准入控制的原因:避免申请新的资源配置对已有资源配置产生较大 的负面影响;尽量保证用户新的资源配置;优化两者能够达到平衡,一定程度上保证系统的容量以 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准入控制处理步骤:准入判决:根据准入原则决定是否允许进行新资源申请;准入控制处理:通过一些策

3、略尽量保证新资源的申请;至 少满足保证用户的最低需求。,?,准入控制算法概述,准入控制目标-提高小区容量-保证小区覆盖-保证用户通信-保证用户感受,准入控制应用场景-新业务建立/修改-新切入用户(包括HO、迁移等)-用户并发业务建立-用户已有业务速率调整,准入控制对象-硬件处理资源-TD-SCDMA载波/时隙/码道资源-功率资源-干扰资源,准入控制算法概述,不同业务类型的接入流程,准入控制算法介绍,准入控制处理策略,RRM算法综述-准入控制算法概述,准入处理策略,预准入,小区资源准入,排队,抢占,DRD,RAB降速,准入处理策略,CORRM,NBM,准入控制处理策略概述,信道类型判决目标速率判

4、决准入判决原则确定,最大用户数原则RU资源原则HSPA用户能力原则HSPA吞吐量原则干扰/功率准入原则,DRD策略HS2D信道回落RAB降速抢占,.,.,预准入判决,准入判决,准入处理,准入控制三部曲如下所示:,两个步骤会循环处理,准入控制处理策略,预准入判决,目标信道类型判决目标速率判决,准入判决,准入处理,预准入判决,目前信道类型判决,根据不同的场景确定目标信道类型:业务RAB建立/修改:根据业务申请MBR与HS信道承载速率门限确定;DCCC过程:由DCCC升降速策略决定,详细请参考DCCC算法部分;系统内切换过程,根据当前所处的信道类型及目标小区的资源占用情况确定。,预准入判决,目前速率

5、判决,RAB建立目标速率BE业务初始速率min(后台配置初始速率、RAB指派MBR、UE能力、DCH最大能力)非BE业务初始速率min(RAB指派MBR、UE能力、DCH最大能力)如果当前资源无法接入上式中的初始速率,采用最小速率(BE业务)或GBR(流业务)进行接入DCCC升降速目标速率由DCCC升降速策略决定,详细请参考DCCC算法部分;HO目标速率首先考虑以min(当前速率,当前资源允许的最大速率)切换;如果切换不成功,则以最小速率接入,准入控制处理策略,预准入判决,准入判决,准入处理,准入判决概述,判决策略,步骤一:设备能力判决 根据用户信道类型,进行最大用户数判决。若超过最大用户数,

6、则准入拒绝;否则进行下一步。步骤二:用户能力判决 根据算法要求,对用户进行相应用户能力判决。步骤三:无线资源判决 根据目标信道类型及算法要求,计算载波、时隙上预计负载,进行负载比较。UL/DL任一方向上判决不通过,则准入拒绝。,准入判决判决原则,CCH用户,公共信道最大用户数原则,DCH用户,小区最大用户数原则 RU资源原则 功率/干扰准入原则,HSDPA用户,HSUPA用户,伴随信道RU原则 最大HSDPA用户数原则 用户HSDPA能力原则 HSDPA吞吐量原则 上行干扰准入原则,伴随信道RU原则 最大HSUPA用户数原则 用户HSU吞吐量PA能力原则 HSUPA原则,准入控制处理策略,预准

7、入判决,准入判决,准入处理,准入处理DRD,DRD策略,系统内小区接入 确认系统内可用小区列表,依次尝试尝试在小区内接入,系统间小区接入 确认异系统可用小区列表,尝试在最优小区中接入;目前异系统仅指GSM系统,且仅支持单AMR业务进行异系统接入。,抢占 业务建立时若以上策略均不成功,则尝试在系统内最优小区中进行抢占操作。,H2D信道回落 若目标信道为HSPA信道,且系统内所有可用小区均不支持目标HSPA信道接 入,则尝试H2D,以DCH信道承载业务尝试小区内接入。,RAB降速 若准入判决申请目标速率不支持,可以进行降速重试。,准入处理处理策略的应用场景,系统内小区DRD 一般情况下接入只有一个

8、最优小区;只有存在同覆盖小区,在最优小区准入 失败情况下,才会尝试其它小区接入。,RAB降速&信道回落 RAB降速有相应的开关;HS2D信道回落是正常的处理流程。,抢占策略有开关控制;该策略需要被抢用户降速,会影响被抢用户的感受;且接入时延会比较长;该策略适用于负荷较重的场景中。,系统间小区DRD只有存在同覆盖小区,在最优小区准入失败情况下,才会尝试系统间小区接入;且该策略只应用于AMR业务。,准入处理抢占,抢占 若DRD策略指示执行排队抢占,根据资源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指示,将在系统内最优小区上,执行抢占策略。,确认资源抢占目标 首先尝试资源配置,确认需要释放多少资源以满足当前抢占用户的需求。,

9、抢占确认 确认是否存在低优先级、允许被抢的用户;确认是否可释放出足够的资源已满足该用户的资源需求。,抢占能力判决 系统能力、当前用户能力是否支持抢占。,抢占执行 被抢用户资源释放;抢占用户资源配置。,准入控制算法概述,不同业务类型的接入流程,准入控制算法介绍,准入控制处理策略,不同类型业务的接入流程,RRC连接建立准入控制流程 在目标小区用户数能够满足的情况下,RRC连接建立不进行准入判决,只要RU资源能够保证接入就可以。,目标信道CCH-根据公共信道的最大用户数,判决是否在当前小区接入 目标信道DCH-系统内小区DCH接入 根据小区的最大用户数,在所有的小区中进行判决接入。-异系统小区接入

10、所有的系统内小区均接入失败,进行异系统小区尝试接入。,不同类型业务的接入流程,单CS业务RAB建立/修改准入处理流程如右图所示:,确认目标信道类型为DCHDCH;确认接入目标速率;确认系统内载波类型为R4载波的DRD小区列表,目标小区内的准入处理 在DRD小区列表中,以目标速率进行准入尝试;若所有的小区均准入失败,则在最优的小区发起降速抢占;降速抢占失败,根据开关判决是否可以接入HS载波;以上策略均接入失败,则根据“接入失败处理策略”,判决是否可以进行如下尝试:1、发起向2G的切换;2、释放抢占 3、无动作,不同类型业务的接入流程,单R4 PS业务RAB建立/修改准入处理流程如右图所示:,确认

11、目标信道类型为DCHDCH;确认接入目标速率;确认系统内载波类型为R4载波的DRD小区列表;,目标小区内的准入处理在DRD小区列表中,以目标速率进行准入尝试,如果负载广播消息指示不支持该速率,则预准入采用最小速率发起接入尝试。若所有的小区均准入失败,则在最优的小区以最小速率发起降速抢占;以上策略均接入失败,则根据“接入失败处理策略”,判决是否可以进行如下尝试:1、释放抢占2、无动作,不同类型业务的接入流程,单HSDPA业务RAB建立/修改准入处理流程如右图所示:,确认目标信道类型为DCHHSDPA;确认接入目标速率;确认系统内载波类型为HS载波的DRD小区列表;,目标小区内的准入处理在DRD小

12、区列表中,上行以目标速率进行准入尝试,如果负载广播消息指示不支持该速 率则预准入采用最小速率发起接入尝试;若所有的小区均接入失败,则在最优的小区以最小速率发起降速抢占 若最优小区HSDPA载波降速抢占失败,则进行HS2D的信道回落,回落后的处理同R4业务过程。,不同类型业务的接入流程,单HSPA业务RAB建立/修改准入处理流程如右图所示:,确认目标信道类型为HSUPAHSDPA;确认接入目标速率;确认系统内载波类型为HS载波的DRD小区列表;,目标小区内的准入处理按照DRD小区的排序结果,在所有支持HSPA的小区都进行尝试接入。所有小区的HSPA载波都接入失败,将信道回落至DCH+HSDPA,

13、之后的接入过程同HSDPA业务处理;若所有支持HSDPA的小区均降速抢占失败,则信道回落至HSUPADCH,之后的接入过程同HSUPA业务处理 若最优小区HSUPA载波降速抢占失败,则回落至DCHDCH,回落后的处理同R4业 务过程。,不同类型业务的接入流程,存在CS业务的并发业务建立/修改准入处理流程如右图所示:,确认目标信道类型为DCHDCH;确认接入目标速率;确认系统内载波类型为R4载波的DRD小区列表;,目标小区内的准入处理在DRD小区列表中,以组合业务速率依次进行准入尝试,接入失败,如果组合业务中存在可降速业务,则对组合业务依次进行降速接入尝试。若所有的DRD小区均准入失败,则在最优

14、的小区以组合业务最低速率发起降速抢占 降速抢占失败,则根据“组合业务接入R4载波失败后的处理策略”,判决是否可以接入HS载波;以上策略均接入失败,则根据“接入失败处理策略”,判决是否可以进行如下尝试:1、发起向2G的切换;2、释放抢占 3、无动作,不同类型业务的接入流程,不存在CS业务的并发业务建立/修改准入处理流程如右图所示:,确认目标信道类型;确认接入目标速率;(如果目标信道为HSPA,则不需要)确认系统内载波类型为HS载波的DRD小区列表;,目标小区内的准入处理在DRD小区列表中,以组合业务速率依次进行准入尝试,接入失败,如果组合业务中存在可降速业务,则对组合业务依次进行降速接入尝试。若

15、所有的小区均接入失败,则在最优的小区以组合业务最低速率发起降速抢占降速抢占失败,根据所处的目标载波类型,判断是否可以进行HS2D信道回落,回落后的处理流程同前面。,准入控制算法,DCA算法,PS速率控制算法,外环功控算法,RRM算法综述,切换算法,RRM算法介绍,AUE算法,DCA算法概述,DPG策略介绍,DCA算法介绍,DCA算法介绍,RRM算法综述-DCA算法概述,无线信道动态资源分配(DCA)动态信道分配中信道资源主要包括载波资源,时隙资源和码道资源,DCA应用场景-RRC建立-业务建立-业务修改-切换-DCCC及状态迁移-小区更新,SCENARIO,RRM算法综述-载频资源分配,载频资

16、源分配目标-载波优先级调整,载波优先级调整策略-典型场景基本原则-特殊场景基于指定原则-R4/HS业务基本原则,载频资源分配-根据配置的判定标准,对满足条件的多个载频进行区分,以明确优先接入哪个载频,RRM算法综述-时隙资源分配,时隙资源分配目标-时隙优先级调整,时隙优先级调整策略-典型场景基本原则-特殊场景基于指定原则,时隙资源分配-根据配置的判定标准,对满足条件的多个时隙进行区分,以明确优先接入哪个时隙,DPG策略介绍,DCA算法介绍,DCA算法介绍,DCA算法概述,DCA算法介绍算法思路,根据当前信道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用户的情况,对载波和时隙的优先级做进一步的调整,包含以下步骤:获取

17、小区内所有可用(状态正常)载波载波过滤,过滤掉不符合条件的载波对剩下载波进行排序选出综合优先级最高的载波/时隙接入,DCA算法介绍算法思路,DCA算法介绍载波过滤,基于用户能力选择合适的载波-根据用户的单载波、多载波能力确认选择主载波或多载波;-根据用户能力选择A频段载波和(或)F频段载波 基于目标业务类型选择载波根据触发原因选择符合业务需求的载波 剔除资源不足的载波,DCA算法介绍载波排序算法(1),代码保证默认生效的载波排序算法,单业务释放老载波优先原则(BYONERABRELEASEOLDFIRST)基于功率负载拥塞原则(BYPWRLOAD)基于业务类型(R4/HS)原则(BYHSR4T

18、YPE)基于RRU通道原则(BYRRUPATH)基于MBMS原则(BYMBMS),特殊场景的载波排序原则,基于GreenNB算法的优先级调整(BYGREENNB)基于AOA算法的优先级调整(BYAOA)基于AF频段的优先级调整(BYFREQBAND)基于TFFR的优先级调整(BYTFFR)基于HS上行伴随信道帧分功能的排序原则(BYTDM),DCA算法介绍载波排序算法(2),R4业务可用的载波排序原则,基于剩余RU原则(BYREMAINRU)仅用于DCH载波。根据剩余RU进行载波排序:均分开关打开,剩余RU越多载 波优先级越高。均分开关关闭,剩余RU越少,载波优先级越高。基于邻区占用RU原则(

19、BYNCELLUSEDRU)仅用于DCH载波。根据剩余RU进行载波排序:均分开关打开,剩余RU越多载 波优先级越高。均分开关关闭,剩余RU越少,载波优先级越高。基于上行ISCP原则(BYULISCP)根据上行ISCP对载波进行排序,让用户尽量接在上行干扰较小的载波。基于下行TXCP原则(BYDLTXCP)根据本小区和邻区的同频同时隙的下行TXCP,按照综合计算出的TXCP大小,让用户尽量接到TXCP小的载波上。,DCA算法介绍载波排序算法(3),基于HS载频用户数原则(BYHSDPAUSERNUM/BYHSUPAUSERNUM)仅用于HS载波。根据已连接的HSDPA用户数,实现将用户均匀分布在

20、各HS载波上的目标。HS载波均分包括CELL级均分和PATH级均分,如果空分复用特性生效,则进行PATH级HS均分;否则进行CELL级均分。基于HS载频GBR原则(BYHSDPAGBR/BYHSUPAGBR)仅用于HS载波。根据GBR计算剩余的HSDPA带宽,实现将用户均匀分布在各HS载波上的目标。HS载波均分包括CELL级均分和PATH级均分,如果空分复用特性生效,则进行PATH级HS均分;否则进行CELL级均分。基于HS载频吞吐量原则(BYREMAINDPABITRATE/BYREMAINUPABITRATE)仅用于HS载波。根据剩余的HSDPA带宽,实现将用户均匀分布在各HS载波上的目标

21、,只支持CELL级均分。基于上行ISCP原则(BYULISCP)根据上行ISCP对载波进行排序,让用户尽量接在上行干扰较小的载波。,HS业务可用的载波排序原则,DCA算法介绍载波排序算法(4),基于后台配置原则(BYOM)根据后台配置的默认载波优先级。小区间切换同频优先级较低原则(BYINTRAFREQHO)小区间切换时,优先考虑异频切换,即将同频载波优先级调低。老载波优先原则(BYOLDFIRST)小区内资源重配时,将老载波优先级调高。小区内切换优先换载频原则(BYCARRCHANGEINTRACELLHO)小区内切换时,将当前载波优先级调低。基于随机排序原则(BYRANDOM)采用随机化的

22、方式进行载波排序。,R4/HS业务公共可用载波排序算法,DCA算法介绍时隙排序算法(1),基本排序算法,基于OM配置若SDCA优先级更新开关打开,首先依据SDCA结果确认时隙优先级;若未打开,则以OM配置确认时隙优先级;基于上行ISCP对上行时隙进行排序若基于上行ISCP排序开关打开且可获取有效ISCP值,则根据ISCP更新上行时隙优先级;基于下行TXCP对下行时隙进行排序基于下行TXCP排序开关打开且可获取有效TXCP值,根据下行时隙综合TXCP更新下行时隙优先级;基于剩余RU若基于剩余RU的排序开关打开,则根据剩余RU分别更新上行、下行时隙优先级;基于邻区占用RU 若基于邻区占用RU的排序

23、开关打开,则根据邻区占用RU分别更新上行、下行时隙优先级。基于下行ISCP对下行时隙进行排序若基于下行ISCP排序开关打开且可获取有效ISCP值,则根据ISCP更新下行时隙优先级;,DCA算法介绍时隙排序策略(2),时隙使用状态调整,根据时隙使用状态调整-剔除过载的时隙-剔除剩余RU数为0的时隙-若为小区内切换,降低原时隙优先级-降低MBMS SA有效期内其相关信道所处时隙优先级-降低HSSICH相邻时隙优先级-降低EDCH所处时隙的优先级-降低UPPCH时隙优先级-降低拥塞时隙优先级-降低HSDPA共享时隙优先级,DCA算法概述,DPG策略介绍,DCA算法介绍,DCA算法介绍,DPG策略介绍

24、,DPG概念:-DPG是DCA Policy Group的缩写。一个DPG是一个或多个载频排序策略的组合。这些排序策略之间的先后顺序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进行配置。每一类触发原因(比如RRC建立,R4业务建立,HS业务建立等)对应一个DPG。,DPG Group概念:-多个DPG组合成一个DPG Group。根据现有的资源申请原因不同,共有11个不同的DPG组合成一个DPG Group(在后面有介绍)。每个小区对应配置一个DPG Group。,DPG策略介绍DPG GROUP结构,不同触发场景及业务类型(R4/HS)可配置不同的DPG策略,所有触发场景及业务类型的DPG策略组合成DPG GRO

25、UP。目前DPG GROUP包含11个DPG:信令连接建立R4业务建立或修改HS业务建立或修改R4业务PS速率控制HS业务PS速率控制R4业务小区间切换HS业务小区间切换R4业务小区内切换HS业务小区内切换R4业务其他类HS业务其他类,DPG GROUP,DPG策略介绍DPG GROUP结构,DPG GROUP,DPG策略介绍DPG结构,一个DPG可配置12种载波排序策略,按照第一到第十二策略顺序排列。各个算法策略的优先级按照排列顺序区别,排在前面的策略优先级比排在后面的策略优先级要高。在优先级高的载频策略能够区分载频优先级的情况下,将不再参考余下其它算法策略的排序结果;只有经高优先级算法排序

26、后还无法区分各个载频优先级的情况下,才考虑低优先级算法。,DPG,DPG策略介绍DPG结构,DPG,准入控制算法,DCA算法,PS速率控制算法,外环功控算法,RRM算法综述,切换算法,RRM算法介绍,AUE算法,切换流程概述,切换策略参数,切换类型综述,切换算法介绍,切换算法详述,切换类型综述:分类和范围,基于IMEI的异系统切换基于IUR-G的异系统切换基于业务的切换,TFFR切换HCS高铁,.,.,触发原因,特殊功能切换,特殊场景切换,切换类型划分:重点关注小区间切换,QOS,基于覆盖的切换基于负载的切换基于链路质量的切换基于通信质量的切换基于时间提前的切换,切换类型综述:一览表,切换算法

27、详述:基于覆盖&基于负荷,.,.,覆盖切换:为用户提供无中断的服务,负荷切换:解决负载过高问题,DL,UL,UL,DL,DL,DL,UL,UL,DL,DL,DL,DL,UL,UL,HS,HS,HS,DL,DL,F1,F2,F3,基于业务切换:将非3G特色业务的用户承载到其他网络,总体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换算法详述:HCS&高铁,HCS:复杂网络拓扑解决复杂问题,高铁切换:复杂判决解决复杂场景,在HCS结构的小区中,微小区用于吸纳低速移动的用户,宏小区用于吸纳高速移动的用户。用以合理分配高速低速用户的分布,增加系统的容量,同时也避免出现用户移动速度过快造成的掉话。,方向补偿,小区分为“正方向

28、小区”和“负方向”小区。正方向小区的TS0加正频偏,负方向小区的下行TS0加负频偏。NodeB根据专用信道多普勒频偏的变化、最佳上行接收天线的变更或者其他方法判断出终端的移动方向,将这个移动方向通知RNC,,切换算法详述:链路质量&通信质量,链路质量切换:从功率稳定角度维护QoS,通信质量切换:从终端感受角度维护QoS,BLER最大好处是充分考虑了扩频增益和环境因素,剔除了一些链路急剧变化的振荡,可以在合理时间范围内统计业务的质量。当BLER超过设定门限时,表明业务时隙干扰太大,或者UE已经运动到了小区边缘,功控模块的调整已达极限。,分上下行控制上行6A&6B门限下行Event E事件QoS保

29、障开关,切换算法详述:基于IMEI切换,基于IMEI切换:基于终端特征角度维护KPI,TD网络目前尚处于建网初期,很多终端存在性能问题,在互操作方面表现尤其明显。目前对于问题终端互操作规避措施是调整网络侧参数或者邻区规避,但会降低小区中互操作性能较好终端的业务体验,同时增加其他终端的掉话率,而通过网络侧增加终端类型判断,针对不同终端,采取不同的切换策略,可以规避终端的问题,提升现网的性能指标。,T3G芯片的终端CS切换成功率已经达到99,接近W/GSM互操作水平;展讯芯片的终端切换成功率平均只有80多,影响现网指标;U110等无线固话切换次数已接近全网半数,但由于成功率偏低,对全网指标影响很大

30、。,切换算法详述:Iur-g接口切换,基于Iur-g接口切换:互操作角度维护KPI,具体策略业务接入TD系统失败,若业务类型符合业务分层规定并触发RAB DRD过程,则发起异系统切换。业务成功接入TD系统后,如果业务类型符合业务分层规定,则触发异系统切换。,目标方案引入Iur-g接口功能和LCR5.0版本的MBSC内部2G小区负载广播功能,TD RNC可在发起异系统3G-2G的切换之前获取相应2G小区的当前负载信息。对应方案 若根据配置优先级选定的正常盲切换2G目标小区出现负载拥塞现象,将对切换成功率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引起当前业务掉话。,切换流程概述,切换执行-3个网元紧密配合-过程相互控制,

31、各自完成特定算法,切换流程:测量,UTRAN通过广播系统信息和/或发送测量控制消息控制UE的测量测量命令:Setup,Modify,Release测量的类型同频测量:对同频下行物理信道进行的测量,测量对象与cell对应。异频测量:对异频下行物理信道的测量,测量对象与cell对应。系统间测量:对异种无线接入技术下行物理信道的测量,测量对象与cell对应。业务量测量:测量上行通信量,测量对象与小区上的传输信道对应质量测量:测量下行品质参数,例如下行传输块误码率。对BLER,一个测量对象对应一个传输信道;对SIR,一个测量对象对应一个时隙(TDD)UE内部测量:测量UE传输功率和UE接收信号级别(l

32、evel)UE位置测量:UE定位UE必须支持多个测量并行进行(参考25.331 19 and 20)。每个测量的控制和报告是独立的。,切换流程:测量-信元,根据报告上报方式,测量报告分为周期报告,事件报告测量ID,标记该测量测量量:PCCPCH RSCP GSM RSSI BLER TA测量小区列表判别公式:滤波因子 CIO,迟滞 延迟触发时间,切换流程:测量-参数,同频切换参数同频测量报告周期:2000ms1G事件迟滞:35dB1G事件触发时间:1280ms小区独立偏置:-1010 dB 异频切换参数2A事件迟滞:35dB2B事件迟滞:35dB2A事件触发时间:1280ms 2B事件触发时间

33、:1280ms服务小区质量测量参数2D事件绝对门限:92dB2F事件绝对门限:95dB2D事件触发时间:1280ms 2F事件触发时间:1280ms异系统切换参数3A事件触发时间:1280ms 3C事件触发时间:1280ms3C事件迟滞,分CS业务,PS业务等不同类别。BSIC确认选择开关:异系统测量是否需要BSIC确认,同频事件1G事件:邻小区的质量好于本小区的质量到一个门限异频事件2A事件:本小区的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值同时邻小区的RSCP高于一定门限值2D事件:本小区的RSCP低于一定门限,2F事件:本小区的RSCP高于一定门限,异系统事件3A事件:本小区的质量(RSCP)低于一定门限值,同

34、时异系统小区的质量(GSM RSSI)评估高于一定门限3C事件:异系统小区的质量(GSM RSSI)评估高于一定门限通信质量5A事件:BLER的测量错误的CRC数目大于一定门限内部测量6A事件:UE发射功率大于一定绝对门限6B事件:UE发射功率小于一定绝对门限时间提前TA事件: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之间的差值,一般通过周期报告上报6F事件:TADV 指示时差大于绝对门限,切换流程:测量-事件,切换流程:切换判决,失败处理,切换准入失败:首先尝试进行”降状态“重试,不能”降状态“的话,则再尝试进行“降速率”重试,仍然不行,则重发测量控制;切换非准入失败:直接重发测量控制最大重试次数 为避免过多占用资

35、源,对小区间切换和系统间切换,设置最大重试次数。2G切换入防乒乓惩罚 对2G切换入小区,在惩罚时间内,如果本小区信号质量变差需要发起3A测量,增大本小区的迟滞,使得更难触发系统间切换系统间惩罚机制:基本思路有两种:1)针对小区进行惩罚,当UE出现向某个2G邻区切换多次后,如果仍然不能成功,则认为这个UE向该2G邻区能够切换成功的概率很小,以后不再允许该UE在本小区向该邻区切换。其他的2G邻区,仍然可以进行切换尝试。2)针对用户进行惩罚,如果切换失败次数超过了门限,则不允许UE再往2G切换。系统内惩罚机制:针对小区进行惩罚,准入控制算法,DCA算法,PS速率控制算法,外环功控算法,RRM算法综述

36、,切换算法,RRM算法介绍,AUE算法,AUE算法概述,AUE算法策略,与其他算法关系,AUE相关测量,RRM算法介绍,概述:AUE算法简介,目前网络时隙配比2:4,HSUPA还未大规模商用,上行DPCH资源较为紧张,提升码资源利用率非常有必要。,算法背景,PS BE上行业务(Intertective和Background),包括HSDPA上行业务和R4上行业务。,控制对象,在信道质量较好的条件下,通过调整PS BE上行业务的速率和编码增益,优化打孔以减掉更多的冗余数据,使得相同数量的物理信道能够承载更高的业务速率。,基本原理,提升码资源利用率,提升业务感知,提升网络容量。,概述:算法应用场景

37、,对于3G业务的特色应用,PS数据业务发生的主要场景,通常存在室内等场合。其具有用户驻留在室内覆盖小区下,无线网络覆盖相对较好,信号波动较小,用户移动方式一般为定点使用,游牧移动,即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保持静止,或在使用过程中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而后再次保持静止,总体上,不会发生长时间连续移动的特点。最典型的应用环境就是常说的室分环境。,室分场景,用户驻留在室内环境,无室内小区覆盖,通过较强的室外小区信号覆盖到室内,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PS数据业务应用场景。用户的移动特性与室分场景类似,一般为定点使用,游牧移动,信号波动较小。但室外小区的隔离度一般弱于室分系统,打开AUE可能会对室外邻区造成一定的干

38、扰,暂时不推荐使用。,室外覆盖室内场景,概述:关键技术,当编码增益下降时,必须付出更大的信号功率,以维持相同的QoS。,AUE算法概述,AUE算法策略,与其他算法关系,AUE相关测量,RRM算法介绍,相关测量:测量量,BLER测量,测量量,ULTCP测量,TCP反映了信道的两个基本特征:路径损耗和干扰水平,如果UE处于小区边缘,即使ISCP比较小,也会由于路径损耗较大,导致终端的TCP上升,最终导致系统负荷显著上升,不建议在小区边缘采用低编码增益的传输方式。在干扰较大时,UE的TCP也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希望使用低编码增益的传输方式。,UE上行TCP,上行BLER,BLER指标从业务层面反

39、映了链路质量,是业务运行环节中需要保证的一个基本指标。当BLER超过目标值一定范围后,都说明业务QoS已经无法得到保证。,BLER是业务性能的最直观体现:,相关测量:UL TCP事件测量,ULTCP测量需要UE上报当前的上行发射功率,使用事件测量机制:,当UE发射功率超过6A事件门限且持续了6A事件触发时间,则UE上报6A事件;,当UE的发射功率低于6B事件门限且持续了6B事件触发时间,则UE上报6B事件。,业务的6A/6B测量门限与业务的速率及编码增益相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门限配置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区分不同速率业务及场景分别配置6A/6B 门限。普通速率下下发6B测量,AUE速率下下发6A

40、测量。,相关测量:UL TCP周期测量,ULTCP周期测量,为什么提出周期测量机制?,普通速率(32k/64k/128k)下发ULTCP周期测量,周期测量值L3滤波,TCP6B门限,下发6B事件测量,TCP6B门限超过一定次数,AUE升速,部分终端对原有事件测量机制支持性不好,比如TCP一直低于6B门限,未发生穿越,UE不上报6B事件报告。因而提出ULTCP周期测量的方式。由专门的开关控制是否开启周期测量机制。,DCCC或切换到普通速率32k/64k/128k之后,都需要重新下发ULTCP周期测量。,相关测量:上行BLER测量,需要区分业务及场景分别配置5A 门限。仅在AUE速率下下发5A测量

41、。DCCC在AUE速率调整后,重新下发5A测量。,网络侧内部测量,由MACD协议实体建立,使用MACD 5A事件,当统计窗内的误块个数超过一定门限值,MACD会上报给L3 5A事件报告。,参照UU口协议,误块率:AUE业务的外环控制BLER目标值 5A观察窗长度:Total CRC,该值越大,平滑效果越好5A事件门限:BadCRC5A事件禁止定时器:两次5A事件的最短间隔 5A事件确认次数门限:用于确定在限定时间内,若5A事件次数达 到该门限则正式输出5A报告。5A事件确认定时器:确认5A事件次数是否满足条件的限定时间,关键参数,AUE算法概述,AUE算法策略,与其他算法关系,AUE相关测量,

42、RRM算法介绍,AUE算法策略:算法流程,AUE算法策略:升速判决,6B报告,UE支持频段的功率拥塞状态判决,禁止AUE升速,拥塞,判决升速到相应AUE速率,资源分配成功后,若升速前后所处频段不同,需要进行码资源准入,防乒乓定时器判决,不拥塞,当用户执行AUE降速后,在一段时间内应当避免AUE升速,以免发生乒乓调整。设置“降速后升速惩罚定时器”,在定时器有效期间内不处理AUE升速请求。,AUE算法策略:降速判决,6A报告,判决降速到AUE速率相应的普通速率,防乒乓定时器判决,基于ULTCP的降速,当用户执行AUE升速后,在一段时间内也应当避免AUE降速,以免发生乒乓调整。设置“升速后降速惩罚定

43、时器”,在定时器有效期间内不处理6A触发的降速请求。当RB重配后,TCP值会有一个12s的突增,也可通过增加6A触发时间来规避。,资源分配成功后,若降速前后所处频段不同,需要进行码资源准入,准入控制算法,DCA算法,PS速率控制算法,外环功控算法,RRM算法综述,切换算法,RRM算法介绍,AUE算法,基于业务量测量的速率控制算法,基于负载控制的速率控制算法,PS速率控制算法概述,RRM算法介绍,状态迁移算法,PS速率控制算法概述-应用场景,场景1:用户使用网页浏览业务,该业务的特点是数据具有突发性,速率波动大,网络根据业务速率变化,自适应分配空口带宽,以提高空口利用率。,场景2:小区码资源或功

44、率资源负载高于特定门限,网络降低一些优先级低的或者对时延不敏感PS业务的速率,以降低小区负载。,PS速率控制算法概述-PS业务特点,PS域业务特点:速率波动比较大业务本身特点,与无线环境无关,如网页浏览,数据具有突发特性无线/有线环境相关,空口/IP层丢包导致TCP流量控制(TCP超时与重传,发生拥塞),PS速率控制算法概述-原则,基本思想系统空口资源(码道、功率)有限,要求尽可能充分利用空口资源根据PS域业务速率波动比较大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在保证其QoS前提下动态调整空口带宽,降低空口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容量考虑到BE业务没有保证速率要求,特殊情况下(码资源、功率资源受限),

45、强制降低BE业务速率,换取系统的稳定或更高优先级用户的准入/服务质量控制对象:PS域BE业务BE业务概念BE(Best Effort)业务属于PS业务,定义:非实时(时延不敏感,秒级)的交互类和背景类业务BE业务特点:QoS参数中无保证速率要求;时延容忍比较高;低错误率要求;业务突发性典型BE业务:背景业务或部分交互类业务FTP下载收发邮件网页浏览,PS速率控制算法概述-策略,控制对象:PS域BE业务对BE业务:调整业务速率,改变业务速率或传输信道类型或RRC状态对非BE业务:不调整PS业务有特点:速率本身波动大;速率允许被调整调整PS速率的目的网络角度:提高空口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容量保证其

46、他用户或其他业务QoS终端角度在PS速率很低情况下,将RRC状态迁移至Cell-PCH/URA-PCH状态,降低耗电控制方式:分为面向UE和面向小区(频段)面向UE:UE业务量发生变化,触发速率控制面向小区(频段):目前主要基于频段资源拥塞触发降速,不推荐小区级动作。当某频段码资源或功率资源负载高于设定门限,触发BE业务降速。,PS速率控制算法概述:算法框架,PS速率控制算法包括如下子算法DCCC算法(动态信道配置控制)面向UE,Cell-DCH状态下,根据业务量变化,调整空口带宽状态迁移算法面向UE,根据业务量变化,改变RRC状态,在Cell-DCH/Cell-FACH/CELL-PCH/U

47、RA-PCH状态间转换,本质还是调整空口带宽基于负载控制的信道调整算法面向小区(频段),系统负载高于设定门限后,降低BE业务速率PS速率控制算法与DCCC算法关系DCCC,Dynamic Channel Configuration Control,动态信道配置控制,专指DCH状态下基于业务量测量对PS业务速率的控制。随着算法演进,增加了状态迁移算法、基于负载控制的信道调整算法等其他子算法。与PS业务速率调控相关的算法统称为PS速率控制算法。,基于业务量测量的速率控制算法,基于负载控制的速率控制算法,PS速率控制算法概述,RRM算法介绍,状态迁移算法,基于业务量测量的速率控制算法,DCCC算法特

48、点:面向UE,Cell-DCH状态下,根据业 务量变化,调整空口带宽输入:测量结果:上行业务量,下行业务量算法实现:根据测量结果,判决是否调整BE业务速率输出:信道重配置指示DCCC算法对应的测量配置测量控制,业务量测量,4A/4B事件,事件触发方式,业务量概念,定义:映射到特定传输信道的所有逻辑信道的Buffer占用量的总和以TrCH为单位,反映了RLC层缓存Buffer中的数据量大小(Byte),BO(Buffer Occupancy),即还有多少数据待发送业务量测量类型包括3个子类型Buffer Occupancy,即采样Average of Buffer Occupancy,即均值Va

49、riance of Buffer Occupancy,即方差业务量测量结果与PS业务速率变化的关系业务量反映的是映射到一个TrCH的所有RB/RLC的BO汇总一般情况下,一个BE业务对应一个RB,对应一个TrCH业务量分为上行业务量(由UE测量)和下行业务量(由MACD测量),分别反映了上行业务速率和下行业务速率变化,业务量测量,业务量测量:4A事件测量和4B事件测量4A:业务量高于设定门限一段时间后上报4A事件,反映了业务量变大的趋势,该事件触发升速4B:业务量低于设定门限一段时间后上报4B事件,反映了业务量变小的趋势,该事件触发降速业务量测量关键参数:Threshold:业务量门限Time

50、 to Trigger:触发时间,目的是为了避免业务量波动产生的测量报告Pending Time after trigger:触发后挂起时间,目的是为了避免频繁的测量报告上行业务量由UE 测量并上报下行业务量由 RNC MACD测量并上报上下行业务量测量参数分别配置,业务量速率控制调整策略,上下行带宽独立调整触发源不同,上行测量在UE,下行测量在RNC内部MACD。DCH速率调整策略2级或3级调整2级调整:最大速率,最小速率3级调整:最大速率,中间速率,最小速率在负载广播机制下,可以根据频段可用码资源情况,配置升速目标速率。快升慢降策略通过调整参数快速升速,尽量满足用户感受;慢降通过多次4B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