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产业报告发布介绍.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1063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网融合产业报告发布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三网融合产业报告发布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三网融合产业报告发布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三网融合产业报告发布介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三网融合产业报告发布介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网融合产业报告发布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网融合产业报告发布介绍.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三网融合产业研究报告简介,政策管制、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2010年8月,目录,我们的期望 我们的工作 部分观点,SARFT.NET,三网本是同出一源,致力于人际交流与传播麦克斯韦(James ClerkMaxwell,18311879),英国物理学家,经典电磁理论的奠基人。1864年,麦氏发表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成为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第一人。,电磁波相关成果无线电报(1901)广播(1906)电话(1916)传真(1923)电视(1929)微波(1933)雷达(1935)卫星通讯电子计算机因特网等都与电磁波理论相关。,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1857 1894)在实验中发现电磁射在

2、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 动,有效的传递能和动;也就是说:电磁能量可以越过空间进行传播。SARFT.NET,三网融合使从业者因不确定性而产生危机,三网融合破除行业边界导致混沌,不确定性带来恐惧与危机,多年的行业壁垒造成隔阂与陌生,返本归源,电信网,广电网SARFT.NET,中广研究希望通过独立第三方报告推进行业理性行业理性,源起,现状,趋势,数据事实,专家交流,中广研究,政策解读,海外借鉴,本报告是业内第一本对三网融合概念、国家政策、行业法规、产业现状与企业竞争战略,以及未来趋势进行全面深入解析的第三方民间报告!SARFT.NET,基于行业理性实现行业创新进步,回归理性,从“非黑即白”、“非胜即输”

3、的西方“二元”理念,回,归到中国“和合”一体的协同智慧,实现行业创新!,SARFT.NET,目录,我们的期望,我们的工作 部分观点,SARFT.NET,报告框架/思路(1/4)概念理解与海外借鉴 从整合到融合概念理解 三网融合推动力量(PEST)三网融合概念的源起和演变,中广研究对三网融合概念的理解三网融合相关的法律概念海外借鉴 监管体制与产业实践,“通信”与“电信”的概念“电信法”相关概念互联网服务法律地位WTO的文化例外,运营商案例SARFT.NET,报告框架/思路(2/4),三网融合相关政策与解析国家三网融合政策演进与解读相关行业监管法规与政策文件 广电行业 电信行业 文化产业推进政策三

4、网融合试点政策 试点方案与推进,三网融合意义:“三网融合”是在新的社会形势、经济形势下,寻求政府管制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平衡点的重要举措。“四级办”架构源起与特点广电总局监管职责相关行业法规与政策文件(视听服务监管、数字电视与网络改造、网络整合、体制改革),方案解读SARFT.NET,报告框架/思路(3/4)三网融合行业现状NGB背景、概念与目标,广电行业发展情况电信行业发展情况 产业链状况 行业概况与业务概况 参与者竞争策略 网络发展策略IPTV发展情况三网业态对比与行业合作情况,NGB架构与特点NGB推进情况电信运营商转型战略与整体发展思路信息化推进与物联网策略电信运营商三网融合策略SARFT

5、.NET,报告框架/思路(4/4),三网融合趋势、预测与建议三网融合趋势 三网融合与信息化推进 专家观点 中广研究观点三网融合预测 用户发展预测 设备市场机遇 业务市场发展预测三网融合建议 广电行业建议:有线网络、广播电视台,网络与技术信息终端业务创新商业模式与运营能力媒体产业演进产业竞争格局产业监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电信运营商 政府监管建议SARFT.NET,国外三网融合监管体制、实践与典型案例三网融合监管体制北美:美国、加拿大欧盟:欧盟总体、英国亚洲:日本、印度,三网融合产业实践美国英国,三网融合典型案例美国 Comcast英国Virgin Media,SARFT.NET,法规、文

6、件援引(1/2),法规文件援引,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发展若干意见,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SARFT.NET,法规、文件援引(2/2),法规文件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 通信网络安全

7、防护管理办法 电信网间互联争议处理办法 电信服务规范,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互联网IP地址备案管理办法 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欧盟 关于视听传媒服务的指令(AVMS指令),SARFT.NET,专家观点引用,专家观点引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弘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工业与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主任、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工业与信息化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培芳,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总工程师韦乐平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联,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导师曾剑秋杭州

8、华数集团副总裁赵志峰,SARFT.NET,目录,我们的期望 我们的工作,部分观点,SARFT.NET,三网融合背景与意义理解,政府干预手段促进体制改革,消除行业壁垒,树立新型战略产业-,信息泛在化,长期效应短期效应市场经济手段推进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实现技术业务与创新-,从国家战略看,“三网融合”是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寻求政府管制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平衡点的重要举措。信息泛在化趋势以及行业与大众的信息需求变化,是三网融合的根本驱动力,而政策推进在其中起到催化作用。SARFT.NET,衍,生,衍,生,形,态,形,态,5.7.,三网融合下的业务形态,5.互动电视电视投票互联电视购物电视网络游戏电视上网

9、4.互联网语音PC电话TV电话,直播交互3.广播电视2.IP互联 6.1.电话服务 4.语音基础形态,6.三重体验在同一屏上看电视、网络对战、显示未接电话其它增值服务7.视频通信TV视频电话电影/图片共享视频会议,从竞争性看,三融合不是革命性的整合替代,而是基于原有优势并吸收异网优点为用户尽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更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的经济生活之中。从趋势上看,三网融合会从业务叠加(业务捆绑)向“联合创新”形态发展,只有产业链上下游通过协作形成增量创新,三网融合才具备实际意义。SARFT.NET,全业务背景下产业链形态与商业模式的变化,FAB模式开通(Fulfillment)保障(Assurance

10、)计费(Billing),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商运营商终端制造商,最终用户,规模经济与网络经济商业模式变化,系统设备提供商,产业链变化,终端,CSP模式:吸引客户(Come)客户使用(Stay),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系统软件开发商内容提供商,设备提供商,付费(Pay),体验经济与影响力经济,最终用户,在以IP互联为基础进行融合的背景下,终端提供商、互联网服务商甚至内容提供商等产业链参与者都获得了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机会相对应地,基于互联网经济的商业模式也不断冲击传统的商业模式。SARFT.NET,全业务背景下关键运营能力要求,运营能力需求,基于用户理解的产品设计与体验在打造能力:(1)

11、对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消费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形成全面的认识;(2)针对不同的细分用户及其典型应用场景,打造最佳用户体验。,套餐设计能力:基于对用户的理解以及产品自身的特征,设计合理的套餐体系,以实现用户维系和促进用户价值的提升。,互动营销能力:运营商应该能够适应Web2.0(“影响力经济”和“注意力经济”)发展特征,通过互动平台实现病毒式、社会化的营销。,定制终端规模推广能力:运营商必须具备很强的定制终端推广能力。这涉及终端选型、设备商合作、终端与业务捆绑套餐设计、渠道销售等因素。动态的价值链整合与合作伙伴协同运作能力。运营商必须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能力,为用户打造完整的业务体验环境。这要求运

12、营商在合作伙伴准入、合作伙伴考核、合作伙伴激励等方面建立动态有效的管理机制。,信息化时代下,运营商的终极目标是形成平台化运营。,SARFT.NET,信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开发互联平台,用户获取,依靠有吸引力的、体验良好的核心应用/内容获得用户在未来运营中不断进行业务优化达成初始规模,实现跨网络应用覆盖实现与其他平台的互联,为用户提供跨平台应用统一开发的I/O接口、平衡的商业模式是成功标志应用多样化,通过有效的用户营销突破规模瓶颈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平台运营,识别能力积累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随着用户规模进一步扩张,与上下游合作伙伴深入合作,提供丰富应用,满足用户长尾需求,强化用户粘性,基于高效

13、的支撑系统与合理化流程实现用户持续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强大的IT支撑系统,以及开放的标准化的I/O接口是平台化运营的核心能力,平台化竞争是信息企业竞争的最高层次,是IT巨头的核心竞争形态,也是网络运营商和新媒体从业者面临的挑战与机遇!SARFT.NET,信息终端应用格局,应用需求与智能化程度特征描述,简约非智能Simple Device完全由运营商基于网络提供基础服务,如语音、短信和彩信,用户需求简约,比较智能Feature Device在外观、功能、主题或服务内容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化特征的手机,定位于特定群体或特定功能,如运动手机、,高度智能化Smart Device基于智能操作系统,提供便利

14、的互联网、互动和智能应用,具备开放性的应用可能,阅读终端、3D电视,关键点,廉价,简单易用 渠道覆盖,需求规模最为重要 通过软硬件一体化提供个性化功能与体验 需要应用商或内容商提供定制内容或应用,较高的 综合硬件性能 便捷的互联接网接入与互联网流行应用捆绑 开放的用户应用,SARFT.NET,Smart TV&Smart Phone,消费特征,物理特征,时间状态,交互能力,交互对象,内容/应用,SmartTV,面青年和较高学习水平的用户,自由、探索、私密,间断的,随屏幕较小、时准备切换高度移动 到另一种状态,多元化,可以有一定的文字输入,非常广泛,包括亲戚好友、同事、商业伙伴等,自由访问互联网

15、,与PC体验高度一致,数以千万种的应用选择,Smartphone,舒适、安全、屏幕较大、家庭和谐 基本固定,长时间使用,更加简约,主要使用功能键和方向键,尽量不输入文字,主要是很亲密的朋友,包括亲戚,核心应用:视频特别是直播内容,同时休闲类(如网游)、健康类、安全类、家庭教育类应用也有相当潜力;长尾应用:经过二次加工的互联网精华内容。数量级:核心应用数十种,长尾应用数百种,对于Smart TV不要以技术为基础进行过度创新,而是要以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为核心打造若干核心应用,提供最佳服务体验!SARFT.NET,三网融合案例:Virgin Media,不同电视平台占英国电视家庭主终端份额,2003

16、-2008年英国宽带市场运营商份额,100%90%80%70%60%50%40%30%20%10%0%,261227352006,191233362007,131138372008,111138372009,100%90%80%70%60%50%40%30%20%10%0%,18.4436.4045.002003,28.2540.6033.902004,30.4342.3028.702005,31.421.5043.4025.402006,29.997.7042.6023.702007,29.7211.3041.9022.802008,卫星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模拟电视,有线运

17、营商,电信运营商,卫星运营商,其它,SARFT.NET,对于广电行业的核心建议,以规模经济为目标,加强整体推进,推动统一技术标准与业务平,台,从而加快网络整合与双向改造。,警惕试点使有线网更加分散,要避免各试点地区由于地方政府的强力介入,而导致有线网络在技术标准、平台标准、内容资源等方面更加分散,广电总局应该加强强势主导,加快国家网络公司的组建,积极扶持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在行业内形成示范效应,提高行业信心与协作意愿。,促进资源共享,通过完善治理结构与交易结构,形成合理的、有效,地台网协作关系,实现台网联动。,特定的内容服务与特定的渠道有其天然的匹配关系,只有电视台和网络公司紧密协作,才能为

18、用户提供最好的TV服务体验,在TV这个主营业务上站稳脚跟,形成最根本的规模经济。,资源共享实际上是促进分工协作,提高生产绩效,从而能够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创新,工作,这是信息经济的根本规律和要求。,SARFT.NET,对于有线网络公司的建议,加快从政企合一到企业化体制改革,提高市场化竞争意识,完善,治理机构与市场交易结构。,广电企业在公共服务之外有其商业化属性,必然要参与市场竞争;进一步说,三网融合涉及的国家战略不仅包括文化安全、信息安全,也涉及信息化竞争问题,广电企业不能高估自身的行业地位。,在开放互联背景下,要站在整个数字家庭应用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未来数字家庭特别是数字娱乐运营平台,通过平台运营在家庭娱乐领域占据优势地位。,要在用户理解的基础上,为不同的细分用户提供无缝的、个性的和易用的数字娱乐服务。这需要可以建立统一的内容共享平台、统一的内容结算平台、灵活的计费平台等支撑系统。,SARFT.NET,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上而下,由内而外,SARFT.NET,过去是“贡献”,未来要进步!,SARFT.NET,世界是不平的,协同带来进步!,SARFT.NET,中国三网融合产业研究报告,详情请访问,http:/,订购报告请咨询,SARFT.NET,认知是起点,行动出结果!思考是快乐,分享是幸福!,SARFT.NE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