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肉瘤的非手术治疗.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1158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组织肉瘤的非手术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软组织肉瘤的非手术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软组织肉瘤的非手术治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软组织肉瘤的非手术治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软组织肉瘤的非手术治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组织肉瘤的非手术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组织肉瘤的非手术治疗.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软组织肉瘤(肢体及躯干)的非手术治疗杜小波,2011-8-6,病例介绍,病员,男,71岁,因发现右大腿包块1周入院。入院后行MRI发现右大腿后方2085cm3,胸部CT、腹部CT、脊柱MRI、ECT未见异常。完善检查后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资肿瘤。术后病检为:高分化脂肪肉瘤,讨论,下一步治疗方案如要化疗,化疗方案如放疗,靶区及及剂量、分割预后最新进展,流行病学,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是来源于间叶组织和周围神经组织的异质性很高的实体恶性肿瘤,临床并不多见,好发于青少年和 4555岁的中年人,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1%,出现在全身各部位,60%以上在四肢及臀部。ST

2、S中最常见的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滑膜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其次为纤维肉瘤,恶性神经鞘膜瘤,透明细胞肉瘤等。在儿童,国内外资料均认为横纹肌肉瘤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纤维肉瘤。,流行病学,病因,1.环境因素 化学物质的职业暴露:接触苯氧基乙酸、氯酚、乙稀酚;临床使用烷化剂等。临床医源性辐射:见于多种恶性肿瘤放疗后,如淋巴瘤、乳腺癌、皮肤肿瘤等。,病因,慢性淋巴水肿:如乳腺癌术后、放疗后,上肢慢性淋巴水肿,最终导致淋巴管肉瘤。丝虫病引起的下肢慢性淋巴水肿,也可导致肿瘤发生。肢体慢性感染、创伤、异物嵌入存留、肌内注射铁制剂或异体移植等因素亦可能与软组织肉瘤的发生相关。,病因,2.细胞遗传学病因

3、软组织肉瘤的发生与机体内在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即与某些等位基因的丢失、点突变、染色体易位畸变等复杂的细胞遗传学缺陷相关。3.分子病因学 人类癌症90%的病因来自于环境因素,机体内在的原因仅占10%,无论最初的诱发因素如何,恶性转化实现的机制必定都隐藏在分子生物学的解释之中。,分类,病理组织学类型分类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纤维肉瘤小圆细胞肿瘤 平滑肌肉瘤上皮样肉瘤 脂肪肉瘤透明细胞肉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骨外软骨肉瘤 恶性血管周瘤骨外骨肉瘤 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胃肠间质瘤 横纹肌肉瘤尤因尤文氏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滑膜肉瘤未知起源肉瘤,临床症状,开始大多为无痛性肿块。随着病情发展,肿瘤终会侵袭相邻的肌肉

4、,神经、血管或骨,从而导致以下症状:约20%的患者出现疼痛;10-15%的患者神经、血管或骨可能受到侵犯,会出现局部性无力症、感觉异常、水肿或其他神经血管压迫症;约10%的肿块会有皮肤的浸润。软组织肉瘤不常发生邻近引流区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则是病变广泛播散的途径,肺是最常发生转移的部位,约80%的远处转移出现在诊断后的2-3年内。,诊断,检查活检胸部CT后胸片腹部、盆腔CT全脊柱MRIPET-CT,分期,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不能明确To无原发肿瘤T1 肿瘤5cm直径T1a表浅肿瘤T1b深在肿瘤 T2 肿瘤5cm直径T2a表浅肿瘤T2b深在肿瘤,分期,区域淋巴结(N)Nx局部淋巴结不能评估

5、No无局部淋巴结转移N1局部淋巴结转移,分期,远处转移(M)Mx远处转移不能被评估Mo 无远处转移M1远处转移,分期,组织学分级Gx 无法评估G1 分化好G2 中等分化G3 分化差,分期,组织学分类,分期,术前治疗,适应症:,期;,期直接手术不能保功能,术前治疗可能保功能;不能手术的病员。治疗方案:放疗或放化疗或化疗,术前治疗,放疗剂量:50GY/25F化疗方案,术前治疗,术后推量切缘不够:1014GY,2GY/F镜下残留:1620GY,2GY/F肉眼残留:2026 GY,2GY/F切缘够,无残留:不加量,50GY,95%局控率,术后治疗,循证医学(10年局复发率)S+R S分化较好的肿瘤 0

6、%22%分化较好的肿瘤 5%32%,术后治疗,肉眼或镜下残留术后切缘小于1cm,术后放疗。,术后,术后放疗加或不加化疗,术后治疗,化疗方案,术后治疗,放疗靶区:瘤床区(银夹标记),切缘外36cm,注意骨或经膜等天然屏障,术后治疗,4550GY后,局部推量6066GY镜下残留:推量16-20 Gy肉眼下残留:推量20-26Gy非常重要:必须以正常组织的耐受 剂量为准,根治放疗,RT:70-80Gy,预后,随访,每例患者,不论就诊时的初始状态如何,不论接受何种治疗,都应该在5年内每36个月接受全面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之后改为每年复查一次。与之相似,在治疗后35年内每36个月复查腹部CT,之后改为每年复查一次。对于正在积极治疗的转移性和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患者而言,如果预期将改变治疗方案,应该增加随访的频率(如每36个月随该一次维持终生。),新进展,新进展,新进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