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实验中学教师备课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1191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实验中学教师备课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2023学年实验中学教师备课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2023学年实验中学教师备课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2023学年实验中学教师备课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实验中学教师备课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实验中学教师备课制度.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实验中学教师备课制度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环节,不备课不能上课。一、总体备课学科起始或学期开学前,各年级备课组为了全面完成本 学期教学任务要组织总体备课。总体备课必须在个人充分准 备的基础上进行。总体备课的内容主要是四个“熟悉”。1 .熟悉教学计划,了解本学科的教学时间安排及在 实现培养目标中地位和作用;2 .熟悉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教学目的任务,教学 原则和教学内容编排体系;3 .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重点、难点和特点, 明确本学期的教学要求;4 .熟悉学生,查阅有关档案材料,了解学生“双基”、 能力、学风、学法等方面的情况。总体

2、备课的结果是制定出本学期本学科本年级教学工 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前学期教与学的情况分 析;本学期教材特点及处理意见;本学期教学目的要 求;教学进度表、单元划分及课时安排;优生与差生的 跟踪培养。二、课前备课课前备课遵循三个步骤(三次备课):1 .个人备课个人备课是基础,要求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1 )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课程标准的要求, 明确本章(单元)本节(课)教材在实现整体目标中的地位、 作用和要求。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科学内容、思想内容和内在联系, 明确重点、难点、“双基”和“双力”(能力、智力)培养 要求。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扩展知 识面。(2 )深

3、入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对象的共性和个性学 情(如学习目的、兴趣、基础、难点、疑点、自学能力等), 确定教学内容的多少,深浅和进度的快慢,做到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学生 特点,预测课堂将会出现的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组内互动、组组竞争的调控方案。(3 )确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4 )补充、删减或改进试验和练习、作业,并自己 演作一遍。2 .集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能使备课的效率更高, 效果更好。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通 过集体备课,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深入研究,制

4、定最 佳教学方案,集体备课能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教师 的专业发展。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要求做到“三定”:定时 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L集体备课的安排。每备课组每周自行确定半天的集 备时间,备课组全体老师参加集体备课。主备教师带已准备 好的导学案初稿,复印给老师人手一份,集体备课由备课组 长负责主持,包组领导要参与指导(九年级)。2 .集体备课的内容。(1)研讨教学内容。研讨下一教学周的教学内容,按 备课时间的计划分工,由主备人对自己所负责的教学内容, 选编的导学案初稿做中心发言,要指出本部分内容的重点、 难点、考点、易错点,讲出自己对导学案的设计、题目选编 内容、提出突破难点的方

5、法、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 法及实施方法。其它老师做补充,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导学 案定稿,交文印室印刷。(2)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再下一教学周的计划,根据 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课时数,将任务分配到老师,领到任 务的老师在下一教学周里根据领到的课题,编写导学案,为 下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做准备。3 .制定课时计划(教案)上课前每课时必须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教案,作为上课的 依据。无教案不能上课。每个教案都要求至少在授课的两天 前完成。教导处要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编写情况,并及时提出改 进意见。教案的格式要严格按照规定格式书写,要体现各学科的 特点。每节课的教案应体现以下几项内容:(1 )备(授)课时间和课题;(2 )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3 )课的类型;(4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5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6 )教学环节和步骤包括:预习检查、教师精讲、 学生展示、分层训练、练习测评(体现分层理念);(7 )板书设计;(8 )教后记:记载课堂教学经验和教训,如:如何科学地传授基础知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增 强教学的思想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如 何指导学习方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外负 担等。对于工作一、两年的新教师,要求每篇教案写教后 感;对于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师,教后感不得少于教案数的三 分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