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期版]1187国开电大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简答题库.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1335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秋期版]1187国开电大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简答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秋期版]1187国开电大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简答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秋期版]1187国开电大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简答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秋期版]1187国开电大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简答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秋期版]1187国开电大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简答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秋期版]1187国开电大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简答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秋期版]1187国开电大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简答题库.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秋期版1187国开电大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前落败败座说明:更新至2022年7月试题,适用于2023年1月期末纸质考试。首字音序B被授权组织和被委托组织的区别。答:被授权组织和被委托组织的区别有:(1)性质不同。被授权的组织是享有法律、法规所授予的特定的行政职权,属于行政主体。而被委 托组织不具有法律。法规所授予的职权,不是行政主体,只能以委托的行政主体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 为。(2)产生的依据不同。被授权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由法律、法规的授权而产生。而被委托组织的权 限、范围,只能依行政主体的行政委托行为产生。(3)行为的后果不同。被授权组织对其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被

2、委托组织的行为后果的法律 责任,由行使委托权的行政主体承担,如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被申请人或被告是行使委托权的行 政主体,而不是被委托组织。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答:(1)性质不同。被委托组织不是行政主体,只能以委托的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活动;被授权组织属 于行政主体,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活动。(2)产生的依据不同。被委托组织的权限范围只能依行政机关的行政委托行为产生:被授权组织的 行政主体资格则由法律、法规的授权产生。(3)行为的后果不同。被委托组织的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被授权组织对其 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首字音序C从行政法的角度来说,能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

3、关主要有哪些?答: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1)国务院;(2)国务院的组成部门;(3)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4)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7)地方 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首字音序D对行政立法的监督。答:对行政立法的监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D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2)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立法的监督。(3)人民法院对行政立法的监督。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作用。答: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的一种,必须接受监督,否则,必然产生失衡、变异、专制、腐败、官僚主义。 因此,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意义深远,作用巨大。(1)行政权力

4、接受监督可以防止政府权力失衡与变异。(2)行政权力接受监督可以防止政府官员专制独裁。(3)行政权力接受监督可以扼制腐败。(4)行政权力接受监督可以防止政府官僚主义。首字音序G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答:我国公务员权利主要有:第一,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第二,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第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第四,参加培训。第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第六,提出申诉和控告。第七,申请辞职。第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我国公务员义务主要有:第一,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第二,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

5、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第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第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职,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第六,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第七,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首字音序J简述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答:二者区别在于:(1)性质不同;(2)产生依据不同;(3)行为后果不同。简述可以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的种类。答:可以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1)国务院;(2)国务院的组成部门;(3)国务院的直属机构;(4) 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6、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7)地方人民 政府的派出机关。简述我国行政诉讼法所确定的行政诉讼管辖原则。答:(1)便于当事人参加诉讼,特别是便于作为原告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参加诉讼。(2)有利于人民法院对 案件的审理、判决和执行。(3)有利于保障行政诉讼的公正、准确。(4)有利于人民法院之间工作量的合 理分担。简述行政处罚的原则。简述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答:行政处罚的原则:(1)处罚法定原则;(2)处罚公开、公正原则;(3)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原则; (4)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5)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的原则;(6)救济原则。简述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区别。答:(1)制裁的性质不同;(2

7、)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3)惩罚的程度及适用的程序不同;(4)制裁的机关 不同;(5)做出处罚的形式不同。简述行政法的法源。答:行政法的法源分为:(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地方行政规章、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6)我国政府签订、加入或承认的国际条约。简述行政法的渊源。答:行政法的法律渊源,即行政法的形式渊源,是指行政法规范的表现形式。行政法的法律渊源主要有: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6)我国政府签订、加入或承认的

8、国际条约。简述行政法的特征。答:行政法的特点有:(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规范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 出来的,是由多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3)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4)行 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5)行政程序性规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类行为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 常交织在一起,共存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简述行政法的作用。答:(1)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2)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进 程,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3)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简述行政法

9、律关系的特点。答:(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 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 义务具有统一性;(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行政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答: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是:(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 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设定;(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 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统一性;(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具有特殊性。

10、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答: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运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 触。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D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2)任何行政职 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 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主要内容O答:行政合法性原则的主要内容有:(1)行政主体的设立必须合法;(2.5分)(2)行政职权的拥有应当合法;(2. 5分)(3)行政职权的行使应当合法;(2. 5分)(4)违法行使行政职权应当承

11、担法律责任。(2. 5分)简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答: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包括:(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当符合法律目的;(2)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 正当考虑基础之上,要有正当的动机;(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简述行政合同的特征。答:行政合同的特征:(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实施行政管理; (3)行政合同的双方意思表示必须一致;(4)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中,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 权。简述行政立法的程序。答:行政立法的程序大致包括:(1)起草;(2)征求意见;(3)审查;(4)通过;(5)签署;(6)发布与备案。 简述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

12、的区别。答:(1)性质不同;(2)目的不同;(3)原则不同。简述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答: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条:(1)当事人选择复议原则;(2分)(2)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2分)(3)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2分)(4)不适用调解原则;(2分)(5)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2分)简述行政相对方的权利。答: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包括:(1)提出申请的权利;(2)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3)听证的权利;(4) 了解 情况的权利;(5)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的权利。简述行政行为的分类。答:行政行为的分类主要有:(1)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

13、行为、行政执 法行为与行政司法行为;(2)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 行为;%)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4)根据行政行为的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为标准,把行政行为划分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5)根据决定行政行为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单方、双方和 多方行政行为。简述行政行为的内容。答:行政行为的内容包括:(1)赋予权益或科以义务;(2)剩夺权益或免除义务;(3)确认法律事实与法 律地位。简述行政许可的特征。答:(1)行政许可

14、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2)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国家一般禁止的活动。(3)行政许可是行 政主体赋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4)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 (5)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简述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简述行政许可的原则。答: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包括:(I)合法性原则;(2)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3)便民原则;(4)救济 原则;(5)信赖保护原则;(6)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7)监督原则。简述行政指导的特征。答:(1)行政指导是非权力行政活动;(2)行政指导是一种事实行为;(3)行政指导属于单方行为;(4)行 政指导是一种适用较大幅度的弹性的管理领域;(5)

15、行政指导适用法律优先原则;(6)行政指导是一种外 部行为。简述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区别。答:(1)二者不能简单等同;(2)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机关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3)并非所有的行 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4)行政机关也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能成为行政主体。首字音序N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有哪些?答:(1)国务院;(2)国务院的组成部门;(3)国务院的直属机构;(4)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5)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7)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首字音序X行政处罚的种类、特征和原则是什么?答: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

16、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人身罚;行为罚;财产罚;申诫罚。行政处罚的特征:(1)行政处罚是以对违法行为人的惩戒为目的而不是以实现义务为目的;(2)行政 处罚的适用主体是行政儿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3)行政处罚的适用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 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属于外部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的原则:(1)处罚法定原则;(2)处罚公开、公正原则;(3)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原则; (4)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5)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的原则;(6)救济原则。行政处罚设定权限划分的界定。答:(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可以设定任何种类的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

17、 由法律来设定。(2)国务院可以依法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 的,行政法规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来规定行政处罚。(3)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 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的,地方性法规不得超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 度来规定行政处罚。(4)国务院各部、委员会和直属机构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 和幅度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政

18、府所在地的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以及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种 类和幅度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的,上述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对违 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除上述规定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任何形式的行政处罚。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答: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 具有普遍性、基础性等特点。行政法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运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

19、与法律相抵 触。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包括:任何行 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都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 抵触;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行政合理性原则指行政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要做到合情、 合理、恰当和适度。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包括: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行政目的;行政行为应建 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即应符合事情的常规或规律。 行政法的特点。行政法的特点有哪些?答:(1)行政法没有统一

20、、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规范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是由多种 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3)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4)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 的易变性;(5)行政程序性规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类行为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共 存于同一个法律文件之中。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答:(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 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 义务具有统一性;(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行政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行政法律关系的

21、特征是什么?答:(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 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 义务具有统一性;(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行政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行政法制监督的构成。答: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 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所进行的监 督O行政法制监督是由主体、对象和内容三部分构成的。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

22、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 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行政主体的工作人员包括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和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是监督行 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监督国家公务员及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行政合法性原则的概念、内容及其具体要求。答:概念: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 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内容: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内容。具体要求:第一,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第二,任何行政职

23、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第三,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行政合法性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运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 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违 法行政行为依法应予以追究,违法行政主体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基本要求是:(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 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 合法律宗旨O行政

24、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答: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包括:(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当符合法律目的;(2)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 正当考虑基础之上,要有正当的动机;(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行政合理性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基本要求是:(D行政行为的动因应当符合法律目的;(2)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之上;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乎情理。行政合同的特征是什么?答: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

25、或者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 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行政合同的特征:(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实施行政管理; (3)行政合同的双方意思表示必须一致;(4)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中,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 权。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区别。答:二者的区别如下:一、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主体不同。二、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对象不同。三、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监督程序不同。四、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权力依据不同。五、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属性不同。行政立法与权力机关立法的区别。行政立法与权力机关立

26、法的主要区别。答: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行政立 法与权力机关立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立法的主体不同。(2)立法的来源不同。(3)立法的内容不同。(4)所立之法的效力等级不同。(5)立法的程序不同。(6)立法的形式不同。(7)立法效果不同。行政行为的内容和效力什么?答:行政行为的内容: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行政行为的效力: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行政行为的特征。行政行为的特征是什么?答: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的特征:(1)从属法律性

27、。(2)裁量性。(3)单方意志性。(4)强制性。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答:(D合法性原则;(2)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3)便民原则;(4)救济原则;(5)信赖保护原则; (6)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7)监督原则。行政许可的作用。答:(1)行政许可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有助于从直接命令式 的行政手段过渡到间接许可的法律手段;(2)行政许可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广大消费者及公 民的权益;(3)行政许可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4)行政许可有利于控制 进出口贸易,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5)行政许可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促进

28、人与环境的 和谐、健康、协调发展。行政许可的作用和基本原则是什么?答: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 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的作用:(D行政许可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有 助于从直接命令式的行政手段过渡到间接许可的法律手段;(2)行政许可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 障广大消费者及公民的权益;(3)行政许可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4)行 政许可有利于控制进出口贸易,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5)行政许可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

29、 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健康、协调发展。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2)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3)便民原则;(4)救济原则; 信赖保护原则;(6)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7)监督原则。行政责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答: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而应依 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第一,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第二,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第三,行政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行政责任不是一种政治上或道义上 的责任,而是一种法律所明确规定的责任。第四,

30、承担行政责任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行政指导的概念与特征。答: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针对特定的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采取非强制的手段,取得行政相对方的同意和协助,有效地实现定的行政目的主动的 管理行为。行政指导的特征:(1)行政指导是非权力行政活动;(2)行政指导是一种亭实行为;(3)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属于单方行为;(4)行政指导一般适用于有较大幅度弹性的管理领域;(5)行政指导适用法律优先的原则;(6)行政指导是一种外部行为。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答: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都是行政民主化的产物,其共同点是行政机关为实现一定

31、的行政目的与行政相 对方相互协商,但二者也有很大区别。行政指导是单方面的行为,行政相对方可以服从行政指导,也可以不服从行政指导,并不因此影响 行政指导的成立。而行政合同是双方行为,是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方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行政相对方 不愿意签订行政合同,行政合同便不能成立。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的一种事实行为,它不产生任何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而行政合同是法律行为,产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指导对于行政相对方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而行政合同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行政合同一经 成立,合同双方必须信守合同,如有违反,应负违约责任。行政主体承扣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哪些?答:行政主体承

32、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1)通报批评;(1分)(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1分)(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1分)(4)返还权益;(1分)(5)恢复原状;(1分)(6)停止违法行为;(1分)(7)履行职务;(1分)(8)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1分)(9)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1分)(10)行政赔偿等。(1分)行政主体具有哪些特征?答: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 任的组织。行政主体具有下列三个特征:(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2)行政主 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3)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 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