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1344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伶官传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伶官传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伶官传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伶官传序》教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伶官传序教案教学目标:1 .德育目标:掌握“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2 .知识目标:A.掌握实词、虚词:原、函、告、抑、本、其、以等。B.一词多义:微、盛、困、其等。C.词类活用:兴、亡、函、夜、东等。3.能力目标:培养筛选中心观点、论据、论证等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引出文章论题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日:”草味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对日:“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选自资治通鉴唐纪)究竟是“创业难”还是“守成难”,太宗的两位贤臣似乎很难达成一致的

2、看法。今 天我们来听听宋代的欧阳修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大家把课本翻到88页伶官传 序,听朗读。二、预习检测课前已经让预习过课文,上课前随机抽人来回答问题,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点 评。盛: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贫乏、缺乏的物资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围困微: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其文约,其辞微深奥、微妙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祈使语气,应当、千万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

3、其衰也何其,表多么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他的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小结:大部分同学预习非常到位,也有一部分同学答得不是很少。字词是我们掌握文本 的基础,一定要落实到位,温故而知新。三、文本探究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明确: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板书) (此处学生会有争议,会有学生回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请同学讲各自的理由,全班同学评判后确定。可以根据议论文 的一般体例,中心观点往往在开头,开门见山。而且从“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 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这句话可以判断出观点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

4、可以亡身” 其实是在事实之后得出的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其实是写作目的。 可以让学生联系六国论来理解。)2 .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是怎么展开论证的?学生分小组讨论,5分钟后小组发言人陈述小组讨论结果。学生可以从论证的内容、 方法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最后,由同学评判最佳讨论小组。小结:论证:得一一盛受三矢908年失一一衰书日: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身死国灭 满招损,谦得益912年923年926年(事实论证、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目的:告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板书)3 .欧阳修利用庄宗的素材,写了一篇观点为“国家

5、盛衰在于人事”的议论文。以庄宗的 素材,我们还可以用来证明其他什么观点?学生各抒己见。例如:我命由我不由天,如何处理事业和兴趣的关系,坚持,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等 等。四、结尾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日:“草味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对日:“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日:“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 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 当与诸公慎之。”(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庄宗用了 15年时间建立自己的功业,短短3年时间就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何也?我 觉得唐太宗的这句话说得非常有理,“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我也把这句话送给大家,与诸君共勉。希望我们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