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 高温》征求.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1353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 高温》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 高温》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 高温》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 高温》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 高温》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 高温》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 高温》征求.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QX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XXT XXXXX-XXXX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高温Specification fo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vestig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High-temperature(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2.8.20)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 -XX-XX 实施XXXX -XX-XX 发布中国气象局 发布目 次前 言II1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2规范性引

2、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3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4灾害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5高温灾害风险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资料性)高温过程及致灾因子调查表 7附录B(资料性)高温灾害灾情损失调查表8附录C(资料性)高温灾害承灾体调查表10附录D(资料性)归一化方法11附录E(资料性)层次分析法12附录F(资料性)百分位法 14附录G(资料性)自然断点法15参考文献16 l,-1刖百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5)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气候中

3、心、福建省气象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冀、党冰等。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高温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高温灾害调查的基本要求、调查内容以及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本文件适用于高温灾害调查、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木 文件。GB/T 35226-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空气温度和湿度QX/T 228-2014 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等级划分QX/T 595-2021 气候指数高温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4、 1 高温 high temperature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以上的天气现象。来源:QX/T 595-2021, 3.1。3. 2 高温天气过程 high temperature weather process连续3天及以上日最高气温35C的天气过程。4灾害调查3.1 高温灾害事件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高温灾害事件基本信息和致灾因子两部分,调查内容参考附录A。a)基本信息:高温天气过程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影响范围等;b)致灾因子:高温天气过程中的极端最高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持续时间等。3.2 高温灾害损失调查基于文献记载、工作记录、现场调查等资料,调查统计单元内由高温引起的灾情信息、灾害损失

5、等 情况。调查内容参考附录B。3.3 承灾体信息调查调查高温灾害影响的承灾体信息,主要包括人口、经济和农业等信息。调查内容参考附录C。5高温灾害风险评估5.1 灾害危险性评估灾害危险性主要以高温过程为统计单位、以致灾因子为要素进行评估。高温灾害致灾因子包括过程 极端最高气温、过程平均最高气温、高温日数、高温天气综合强度指数以及高温过程次数等。其中,高 温天气综合强度指数定义应参照QX/T 228-2014 4. 2. 3的要求。不同地区可根据地域气候特点和灾情识 别选取不同高温灾害致灾因子,按照公式(1)进行危险性计算:NH = ZAXXi(1)i=l式中:H危险性指数;Xi第i种致灾因子归一

6、化值;A 第i种致灾因子权重系数。注:致灾因子归一化处理方法参见附录D;权重系数可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方法参见附录E。5.2 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评估5 . 2.1暴露度计算主要统计单位面积内的承灾体数量,按照公式(2)计算:E =建S式中:E一一承灾体暴露度指数;SE一一区域内承灾体数量;S一评估区域面积。注:暴露度指数归一化处理方法参见附录D。6 .2.2脆弱性计算主要统计承灾体对致灾因子不利影响的敏感程度,按照公式(3)计算:V =心N(3)式中:V一一承灾体脆弱性指数;Nv一一高温灾害造成的承灾体损失数量;N评估区域内承灾体总数。注:脆弱性度指数归一化处理方法参见附录D。5.2.3针对

7、主要承灾体,本标准推荐采用的暴露度和脆弱性因子如表I所示:表1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因子承灾体暴露度因子(E)脆弱性因子(V)经济地均GDP高温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评估区域内GDP的比重农业农作物地均播种面积高温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占评估区域内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人口人口密度高温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占评估区域内总人口的比重 14岁以下及65岁以上人口数比例5.3 灾害风险评估基于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承灾体暴露度指数和脆弱性指数,计算各承灾体的高温风险指数,按照 公式(4)计算:R = HEV(4)式中:R一一高温灾害风险指数;H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E一一承灾体暴露度指数;V一一承灾体脆

8、弱性指数。5.4 风险等级划分5. 4.1采用标准差法、百分位法、自然断点法等方法将高温灾害风险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表示 高、较高、中、较低、低风险,并绘制高温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百分位法参考附录F,自然断点法参 考附录G。5. 4.2采用标准差法时,可参考表2进行等级划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阈值范围。表2基于标准差法的风险等级划分风险指数(R)变化范围风险等级级别含义5级低,-,r-0.5)4级较低*一 O.5s*+ 0.5b)3级中* + 0.5b,H + )2级较高W + b,+8)1级高注:。为区域内非O风险值标准差。5. 4.3采用百分位法时,可参考表3进行等级划分,也可根据实

9、际情况调整阈值范围。表3基于百分位数法的风险等级划分百分位数(R)变化范围风险等级级别含义R50%5级低50%R70%4级较低7O%R85%3级中85%95%1级高附录A(资料性)高温过程发灾因子调查表填表字段单位记录1(过程1)记录2(过程2)填表说明调查年份-格式为yyyy高温过程开始时间-填写格式为“yyyymmdd”高温过程结束时间-填写格式为“yyyymmdd”高温过程持续天数影响范困(气象站点)-影响范围内的气象站点的站号影响范困(乡镇)-影响范围内的乡镇名称过程极端最高气温,C记录该过程极端最高气温,保留1位小数过程平均最高气温*c统计该过程每H最高气温平均值,保留1位小数极端最

10、高气温出现日期填写格式为“yyyvmmddhh”单日最高气温统计过程内每日最高气温,用英文逗号“,”分隔单日平均气温C统计过程内每日平均气温,用英文逗号“,”分隔日较差C统计过程内每日日较差,用英文逗号“,”分隔备注-填表人:复核人:审查人:联系电话:填写单位: 省 市填表日期:20_年月日附录B(资料性)高温灾害良情损失调查表填表字段单位记录1记录2填表说明省名-市(地区/州)名-县(市)名-乡(镇)名-乡镇1乡镇2乡(镇)代码-灾害发生时间年月日时过程1过程1填写格式为yyyymmddhh, 如1958年1月1日OO时 则记为1958010100;若灾害发 生具体时间不详,可通过反查 历史

11、资料确定大致的具体时 间,至少要精确到日,若只有 年月的,如6月就按6月00 日00时填写灾害结束时间年月日时(一)影响信息采集按过程、乡镇、采集点逐级填 写,此信息用于影响模拟验证过程最大影响面积平方千米基于乡镇填写过程影响最长持续时间小时基于乡镇填写调查点名称名1名1名1填写影响时调查 点的名称,如某 镇政府、某村庄调查点经度度分秒OOoOOWw调查点纬度度分秒(X)oOOfOOw调查点海拔高度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调查点影响开始时间年月日时yyyymmddhh调查点影响结束时间年月日时yyyymmddhh(-)农业受灾情况-主要作物类型-填写作物生长发育从几月到几月作物生长发育期月受灾面积

12、平方千米绝收面积平方千米经济损失万元(三)人员受灾情况受影响人口人次由于高温灾害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的人员数量致病人口人次中暑发病的人员数量死亡人口人次(四)其他受灾情况电力负荷遭受损失的承灾体名称供水、电力、畜牧业、林业、草场等经济损失万元损失情况文字描述(五)受灾情况汇总-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一次灾情的全部经济损失详细灾情描述文字描述农业、工业、基础设 施等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损失和 影响,尽量多给些定量数据, 以及典型事件的位置(经纬度 信息)和发生时间等备注-填表人: 复核人: 审查人: 联系电话:填写单位:省 市填表日期:20_年月_日附录C(资料性)高温灾害承灾体调查表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

13、调查年份格式为yyyy土地面积平方千米国土面积,精确到0.1平方千米耕地面枳平方千米精确到0.1平方千米城镇人口数人乡村人口数人总人口数常住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以治表示14岁及以下人口数14岁及以下人口比例以先表示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农业总产值万元填表人: 复核人: 审查人: 联系电话:填写单位:省 市填表日期:20年月_日附录D(资料性)归一化方法归一化是将有量纲的数值经过变换,化为无量纲的数值,进而消除各指标的量纲差异。归一化处理(D. 1)见公式(DJ)。XmaX-XmIn式中:X1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样本数据;Xmin样本数据中的最小值;XM样本数据中

14、的最大值。附录E(资料性)层次分析法利用层次分析法(AnaI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确定权重,是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 用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各衡量目标之间能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合理地给出每个决策方 案的每个标准的权数。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有4个: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权 重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EJ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 最低层,绘出层次结构图。最高层是指决策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最低层是指决策时的备选

15、方案。中 间层是指考虑的因素、决策的准则。对于相邻的两层,称高层为目标层,低层为因素层。E.2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通过各因素之间的两两比较确定合适的标度。在建立层次结构之后,需要比较因子及下属指标的各 个比重,为实现定性向定量转化需要有定量的标度,此过程需要结合专家打分最终得到判断矩阵表格。设要比较个因素y = (M,h,打)对目标Z的影响,从而确定它们在Z中所占的比重,每次取两个因素H和力用时表示H与yj对Z的影响程度之比,按19的比例标度(下表)来度量%, 个被比较的元素构成一个两两比较(成对比较)的判断矩阵A = (%)”“显然,判断矩阵具有性质:(aan anA 二a2a22a2n

16、(E.1)(41an2ann当 au0 时,ajj = , % =1 (i,/ = 1,2,) aii表E.1比例标度表标度定义(比较因素i与j)1因素i与j同样重要3因素i与j稍微重要5因素i与j较强重要7因素i5j强烈重要9因素i与j绝对重要2、 4、 6、 8两个相邻判断因素的中间值倒数因素i与j比较得判断矩阵aij,则因素j与i相比的判断为aji=laijE.3计算权重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A对应于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后便得到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 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特征向量,并不需要追求较高的精确度, 这是因为判断矩阵本身有相当

17、的误差范围。而且优先排序的数值也是定性概念的表达,故从应用性来考 虑也希望使用较为简单的近似算法。完成单准则下权重向量的计算后,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定义一致性指标为:(E.2)当CI=O时,有完全的一致性;当Cl接近0时,有满意的一致性;Cl越大,不一致性越严重。E.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计算某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相对重要性的权值,称为层次总排序。这一过程是从最高层次到 最低层次依次进行的。附录F(资料性)百分位法百分位数又称为百分位分数,是数据统计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具体定义为把一组统计数据按其数值 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并按数据个数IOO等分。在第P个分界点(称为百分位点)上的数值,称为

18、第P个百 分位数(p=l,2,99)。在第P个分界点到第+ 1个分界点之间的数据,称为处于第P个百分位。百分位数计算公式如下:(m(K)N-FlP =L +z(El)mf或十院(E2)式中:Pm第加个百分位数;N 总频次;L尼所在组的下限;U 2所在组的上限; f匕所在组的次数; Fh小于L的累积次数; Fn大于U的累积次数: Z组距。附录G(资料性)自然断点法自然断点分级法是一种地图分级算法。该算法认为任何统计数列都存在一些自然转折点、特征点, 用这些点可以把研究的对象分成性质相似的群组,因此,裂点本身就是分级的良好界限。可利用数据这 一特点进行分类。算法的功能就是减少同一级中的差异、增加级间的差异。统计公式如下:SSDiT = AM VLy-(I ijN)(G.1)* = J-I-I式中:SSD方差;K j第八j个元素;A长度为N的数组;k八j中间的数,表示A组中的第女个元素。参考文献II黄崇福.2005.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北京:科技出版社,2005, 45-94.|2张书娟,尹占娥,刘耀龙,温家洪,张华,安佑志.基于G工S的华东地区高温灾害危险性 分析.灾害学,20115 (2) :59-65.3樊运晓,高朋会,王红娟.模糊综合评判区域承灾体脆弱性的理论模型.灾害学,2003,(3):22-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