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太阳病本证.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1385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6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太阳病本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太阳病本证.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目的与要求:1掌握太阳病经证、腑证及兼证的主要证候类型及证治方药。(桂枝汤证、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新加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五苓散证、桃核承气汤证、抵当汤证)2熟悉太阳病经证、腑证、兼证的概念;桂枝汤、麻黄汤的主要禁忌症,表郁轻证的概念及证治。3了解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葛根加半夏汤证。4.背诵第12、13、53、14、18、20、62、35、31、38、40、71、74、106、124条。,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2,第二节 太阳

2、病本证,一、太阳病经证(一)、中风表虚证1.桂枝汤证2.桂枝汤证禁例3.桂枝汤证兼证,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3,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一、太阳病经证(一)中风表虚证 桂枝汤证【原文】第12、13、95、24、53、54、16、17条【授课要点】分析中风证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及方药。归纳桂枝汤的其他适应症。归纳说明桂枝汤的禁忌症。介绍桂枝汤的现代应用情况。,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4,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1桂枝汤证【原文】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

3、出,惡風,桂枝湯主之。,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5,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12、13条,病因病机:,证候,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恶风寒发热,鼻鸣干呕,脉浮而缓,治法:,方剂:,汗自出,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头痛,发表解肌,调和营卫,桂枝汤主之,风寒束表,经气不利,营卫不和,腠理疏松,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6,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桂枝汤的煎服方法和药后护理 煎取三升,温服一升(1/3)药后喝热稀粥。服药后稍等片刻,喝少量热稀粥,可益胃气以助药力。温覆取微汗避风寒,保暖助药力取微汗见效须停药一服汗出病愈者,则停后服不效则守方继进。药

4、后要注意饮食禁忌。,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7,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原文】15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提要】太阳病误下后,其气上冲的治法。,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8,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15条,太阳病,治当用汗法解表,下之后(误下),其气上冲,气不上冲,含义:自觉胸中有气上逆,处理:可与桂枝汤,如前法,含义:胸中无气上逆,病机:太阳病表证仍在,病机:外邪内陷已无表证,处理:不得与桂枝汤,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9,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原文】53.病常自汗出者,此爲榮氣和,榮氣和者

5、,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54.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提要】杂病自汗及时发热自汗出的病机和治疗。,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0,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复习:,营卫,来源:,功能:,运行:,性质:,关系:,汗,生理,病理,来源:,关系:,阳加于阴:里热证、阴虚内热证,汗孔开阖失常:气虚不固、营卫失调等,中焦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皆属正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伴而行,营周不休,卫气属阳,营气属阴,卫气温煦固护司开阖,营气濡润滋养阴血,二者关系,与脏腑关系,津液、营阴

6、所化,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1,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53条,病常自汗出者,患者经常易出自汗,伴恶风寒易于外感,此卫气不和也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营卫不和,治疗:桂枝汤复发其汗,调和营卫,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2,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53条,病人,发热自汗出,脏无他病:五脏协调,此卫气不和也,营卫不和,治疗:桂枝汤,调和营卫,注意服药时机:先其时发汗则愈,时,不愈者,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3,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现代研究】对体温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汗腺分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免疫功

7、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肠蠕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大鼠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对胃动素、胃泌素含量的双向调节作用;有较强的镇痛、镇静作用;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4,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临床应用】桂枝汤在伤寒论中是治疗太阳病中风证的主方,也用于治疗它经病而兼有中风表证者,即凡有表证的发热、汗出、恶风者均可用桂枝汤治疗,其中发热较为轻浅是桂枝汤证发热的特点。桂枝汤还是治疗杂病营卫不和“发热自汗出者”的良方,临证又以“脉弱自汗”为审证要点。,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5,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随证化裁:如表邪重者,加防风、荆芥;头痛甚者加川

8、芎、羌活、白芷等;头项强痛者加葛根;自汗多或盗汗者加龙骨、生牡蛎;气喘咳嗽胸满者加厚朴、杏仁、苏子;痰多者加半夏、陈皮、白芥子;呕吐者加半夏;身体疼痛重者加细辛、独活、羌活、秦艽等;气虚加人参、黄芪;体虚易外感者合玉屏风散;阳虚者加附子等。,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6,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2桂枝汤禁例【原文】16、桂枝本爲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17、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9、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7,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3、中风表虚兼证(桂枝汤

9、证兼证)(1)兼经输不利证(桂枝加葛根汤证)【原文】14、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提要】太阳病中风证兼经输不利的证治。,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8,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14条,病因病机:,证候,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项背强滞而拘急俯仰动转难自如,治法:,方剂:,即桂枝汤加葛根,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发热,太阳中风,太阳中风,邪气较重,深入经隧,输津不利,解肌祛风,升津舒经,桂枝汤加葛根汤,经输不利,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19,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临床应用】临证以“项强,汗出恶风”为辨证要点。不仅用于外感疾病

10、,且用于多种杂病具备项背强滞、疼痛特征,属太阳经气郁滞,筋肉拘挛者。例如感冒、痉病、肩凝证、落枕、痹证、头痛、肌肉瞤动、眩晕等。从现代临床应用情况看,本方使用频率最高者是颈肩项背部疾患,如颈椎病、肩周炎、颈部肌筋膜炎等。,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20,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随症化裁:表邪重者加防风、羌活;头痛重者加川芎、白芷、羌活、藁本;无汗者加麻黄;眩晕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代赭石;痛甚者加细辛、玄胡、制乳没、全虫;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党参;血瘀者加桃仁、红花、丹参、地龙、水蛭等。就本方的药物而言,应注意桂枝、芍药、葛根三味要同用,且要重用葛根,

11、一般1550g。,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21,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2)兼肺失宣降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原文】18.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43.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提要】太阳中风证兼肺气上逆的证治。,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22,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18条,病因病机:,证候,喘家,作,表里同病皆寒新感引动宿疾,气喘咳嗽发作,治法:,方剂:,即桂枝汤加厚朴、杏仁,素患喘咳之人,气喘咳嗽,咯痰稀白,患太阳中风证,恶寒发热汗出脉浮,太阳中风,引发宿喘,肺寒气逆,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宣肺降气平喘,桂枝汤加厚朴杏

12、子汤,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23,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临床应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属表里双解之剂。风寒外束,腠理不固,肺失宣降,肺寒气逆是其基本病机。临证以喘息胸满闷,咳嗽痰稀白,恶风寒发热,汗出,舌淡苔白,脉浮缓或滑为审证要点。中医临床多用于咳嗽、喘证、哮喘、痰饮等,证属中风表虚而肺失宣降者。从现代应用情况看,使用频率最高者是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尤其是呼吸系统的慢性疾患,常因复感外邪而发作加重者,具备本证病机者。,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24,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使用本方厚朴可用至612g,杏

13、仁可用至610g。随症化裁:喘甚者加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葶苈子;咳嗽甚者加前胡、桔梗、紫菀、款冬花、粟壳;痰多属寒者加半夏、细辛、干姜、陈皮,属热者加栝楼、贝母、黄芩、桑白皮;脾虚湿盛者加白术、茯苓;阳气虚者加制附片、黄芪等。,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25,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3)兼阳虚漏汗证(桂枝加附子汤证)【原文】20、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提要】太阳病发汗太过致阳虚漏汗不止且表邪不解的证治。,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26,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20条,病因病机:,证候,发汗遂漏不止

14、其人恶风,小便难(量少),阴阳俱虚阳虚不固表证未解,治法:,方剂:,即桂枝汤加炮附子一枚,(伴发热、恶寒等),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漏汗,表邪不解,解肌祛风,扶阳固表,桂枝汤加附子,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27,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临床应用】本方属表里双解剂,以扶阳解表为主,兼具敛阴止汗,益阴缓挛之功。用于阳虚外感、汗漏证,产后多汗、盗汗、遗尿、带下、头痛、身体疼痛、心悸、失眠、荨麻疹等,证属阳虚营卫失调者,无论有无表邪,皆可使用。若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阴血亏虚甚者加当归、熟地、阿胶;漏汗严重者加五味子、山萸肉、煅龙骨、煅牡蛎;遗尿尿频者加益智仁、

15、桑螵蛸、金樱子等;寒湿甚疼痛者重用附子加羌活、独活、细辛等。,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28,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4)兼胸阳不振证(桂枝去芍药汤证)【原文】21、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提要】太阳病误下致表邪不解,胸阳不振的证治。,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29,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5)兼气营两虚证(桂枝新加汤证)【原文】62、發汗後,身疼痛,脈沈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提要】太阳病发汗太过致气营不足身疼痛的证治。,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30,第二

16、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62条,病因病机:,证候,(太阳病)发汗后,脉沉迟(无力),气营两伤表证未解,治法:,方剂:,即桂枝汤重用芍药、生姜,加人参,身疼痛,伴恶风寒、发热、汗出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太阳表证发汗太过,气营两伤,表邪不解,(周身酸困疼痛),解肌祛风,益气养营,桂枝新加汤,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31,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临床应用】以气营两虚,风寒束表为基本病机。临床以周身酸困疼痛、头痛头晕,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心悸气短,恶风畏寒,汗出,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为审证要点。临床除用于虚人外感外,还用于杂病如虚证疼痛、痹证、心悸、胸痹等,具备本证病机者。无

17、论有无表邪,皆可化裁使用。,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32,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一、太阳病经证(一)、中风表虚证1.桂枝汤证;桂枝汤的适应范围?2.桂枝汤证禁例3.桂枝汤证兼证,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33,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二)伤寒表实证1麻黄汤证【原文】35、51、52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34,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35条:,病因病机:风寒束表,腠理闭塞,营阴郁滞,肺气失宣,证候,发热、,头痛、,

18、(脉浮而阴阳俱紧),治法:辛温发汗解表,宣肺降气平喘,方剂:麻黄汤,无汗,而喘,(必恶寒),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胸闷气喘,咳嗽),麻黄汤用杏桂草,发汗平喘效最好,表寒实证,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35,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原文】37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提要】太阳病多日后的三种转归。,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36,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37条,要动态分析太阳病的发展:,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 自愈,脉弦而细胸满胁痛往来寒热口苦咽干,脉但浮者其他症状未变,

19、邪去向愈,病转少阳,仍在太阳,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仍用麻黄汤发汗解表,提示:太阳病有自愈之可能;太阳病迁延日久属表证者仍可予麻黄汤解表。,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37,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原文】46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提要】太阳伤寒的证治及服麻黄汤后的两种反应。,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38,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46条动态分析太阳病的发展:,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出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微除其人,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太阳伤寒迁延

20、日久表证仍在,此當發其汗,发烦目暝,提示:太阳病迁延日久属表证者仍可予麻黄汤解表;服药以后也可能出现衄血而病解。,麻黄汤主之服药已,剧者其人,必鼻衄,衄乃解,?,?,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39,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47)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55)【提要】太阳伤寒证,未治疗得自衄者有可能病愈;也有可能不愈,而仍须用麻黄汤解表者。,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40,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47、55条,太阳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不发汗未治疗,因致衄,邪未外泄病不得解表证仍在,治宜发汗解表,自愈,

21、邪随衄泄病随衄解,麻黄汤主之,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41,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太阳伤寒证衄血三种情况:第46条已服麻黄汤,阳气闭郁于经而衄血,是为太阳病邪解的途径之一,故曰“衄乃解”。第47条未经服药,失于发汗,致阳气内郁,损伤血络而致衄,邪气随衄而外泄,病随衄解,故曰“自衄者愈”。55条虽亦为失于发汗而致衄,但衄后邪气未除,病未解,伤寒表实证仍在,故仍以麻黄汤发汗解表。,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42,第一节 太阳病本证,【现代研究】实验研究证实,麻黄汤具有解热、促进汗腺、泪腺、唾液腺腺体分泌作用;有明显的祛痰、镇咳作用;能扩张支气管、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22、,而有较强的平喘作用。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有抗过敏和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43,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临床应用】伤寒论原义用于太阳伤寒表实证,其病机和临床主症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气不利;以恶风寒发热,无汗,周身疼痛等为主症。其二是肺气被郁,宣降失司,表现为气喘咳嗽等。,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44,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现代临床除把握病机用于表寒证、肺寒气逆证、关节肌肉寒湿疼痛证外,还利用麻黄汤发表散邪作用,主治皮肤疾患如风疹、瘙痒等;利用其宣肺散水作用,治疗水肿、遗尿症、尿频症等等

23、。原方用量一般麻黄915g,桂枝610g,杏仁912g,炙甘草36g,水煎服。麻黄不必去节,桂枝也不必去皮。原方曾要求麻黄先煎,去上沫,后世对此看法不一,亦不必拘泥。,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45,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2麻黄汤禁例【原文】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83)【提要】阴虚津亏者,禁用辛温峻汗。【解析】,咽喉干燥,太阳病,风寒邪气束表,入里化热伤津,素体津亏阴虚,不可单纯辛温峻汗,宜发表清里或滋阴解表,恶风寒发热头疼身体痛脉浮,?,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46,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原文】84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提要】阴亏而蓄热者,禁用辛温峻汗

24、。【解析】,淋家,素患淋证之人小便淋漓不尽尿频尿急尿痛,又患了太阳病,恶风寒发热头疼身体痛,阴亏下焦蓄热,邪气束表,不可单纯辛温峻汗,误用辛温峻汗,阴津更亏蓄热邪盛热伤血络,可能尿血,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47,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原文】86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提要】阴血亏虚,不可辛温峻汗,衄家,素患衄血之人,又患了太阳病,恶风寒发热头疼身体痛,阴血亏虚,不可单纯辛温峻汗,误用辛温峻汗,阴血更亏失于濡养,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夜不得安眠,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48,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原文】89病人有寒,復發汗

25、,胃中冷,必吐蚘。【提要】中焦虚寒者,禁用汗法。【解析】,病人有寒素体虚寒,又患太阳病,治疗-当温中解表,禁忌:不可用辛温峻剂发汗,误用峻汗,更伤中阳则胃中冷升降紊乱,呕吐,吐蛔,胃气上逆,蛔虫寄生,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49,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3伤寒表实兼证(麻黄汤证兼证)(1)兼经输不利证(葛根汤证)【原文】31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提要】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50,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31条,病因病机:,证候,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项背强滞而拘急俯仰动转难自如,治法:,方剂:,

26、即桂枝加葛根汤再加麻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发热,太阳伤寒,太阳伤寒,邪气较重,深入经隧,输津不利,发汗解表,升津舒经,葛根汤,经输不利筋肉拘挛,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51,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2)兼邪迫阳明证【原文】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32)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33)【提要】伤寒表邪不解,内迫阳明而下利及呕吐的证治。,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52,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32、33 条,病因病机:,证候,脉浮、无汗,头身体疼痛而恶寒发热,邪迫阳明,太阳病,大肠传导失常:下利便溏,仅下利者:,治疗,

27、下利而呕者:,胃失和降而上逆:呕逆,太阳伤寒,邪气较重,内迫阳明,葛根汤发汗解表,升清止利,葛根加半夏汤 和胃降逆止呕,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53,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3)兼里热烦躁证(大青龙汤证)【原文】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靑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爲逆也。(38)【提要】伤寒表实兼里热烦躁的证治。,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54,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38条,病因病机:风寒束表,邪气较重,阳热内郁,证候,脉浮而紧(数)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口渴,尿黄舌红)里热,

28、风寒束表腠理闭塞营阴郁滞,治法:辛温发汗解表,兼清里热,方剂:大青龙汤,注意,表寒里热,禁忌: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与服之,取微汗,不可令大汗;且得汗即止,不可过剂若汗出过多不止者,则用温粉外敷,敛汗固表,即麻黄汤倍麻黄加石膏、大枣、生姜,护理:,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55,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临床应用】大青龙汤解表清里,属表里双解之辛温发汗峻剂,适用于太阳伤寒表实重证而兼里热者。临床要把握两个方面:其一风寒邪气外束太阳,腠理闭塞,经气郁滞较重的伤寒证;其二邪热内郁之里热,症见心烦郁闷,躁扰不安,口渴、尿黄,舌红,脉数等。尤其以不汗出而烦躁为审证要点。现代临床用于感冒、

29、流感、肺炎等高热,无汗证,水肿,痤疮、环状红斑、荨麻疹等病,属寒邪外束,里热郁滞者,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56,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本方用量的重点是麻黄与石膏,麻黄可用1018g,生石膏2060g。其他诸药可用610g。可根据表里寒热轻重适当调整发表、清里药用量。随症化裁:里热甚者除重用石膏外,酌加知母、银花、连翘、黄芩、黄连等;表寒重者,酌加防风、白芷、羌活、苏叶等;痰多喘咳者,酌加栝楼、贝母、苏子、葶苈子、桑白皮等;有水气者,酌加白茅根、茯苓、猪苓、泽泻等。,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57,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4)兼里有水气证(小青龙汤证)【原文】傷寒

30、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欬,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靑龍湯主之。(40)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靑龍湯主之。(41)【提要】太阳病伤寒证兼水饮内停的证治。,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58,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40、41条,病因病机:,证候,或口渴,伤寒表不解,咳嗽气喘,咯痰胸闷,治法:,方剂:,即麻黄汤去杏加姜、辛、味、芍、夏,脉浮而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不出汗,或下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心下有水气,外寒内饮表里同病,太阳伤寒表实,兼里有水饮(寒饮犯肺),寒饮犯肺,饮停津不上承,水饮下趋于肠

31、道,饮逆气滞,饮阻气化不利,辛温发汗解表,温肺化饮,小青龙汤,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59,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方证鉴别】1.大、小青龙汤证:(38、40)表里同病,表里双解,辛温发汗散风寒;里证有寒热之异:大青龙汤证为表寒里热,故解表清里;小青龙汤证为表里皆寒,故解表温里。2.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18、40)表里同病,表里双解;表虚、表实;肺寒气逆,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60,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实验研究】小青龙汤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1.平喘作用;2.有祛痰作用,能够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3.抗过敏作用;4.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5.能扩

32、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变性。,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61,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临床应用】小青龙汤辛温解表,温肺化饮,适用于伤寒表证不解,里有寒饮及寒饮犯肺者。现代临床主要用于呼吸系统多种疾患: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胸膜炎、顽固性咳喘等;此外尚用于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哮喘等。尽管临床应用疾病范围很广,但都须具备表寒里饮这一基本病机。,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62,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小青龙汤诸药用量,麻黄、桂枝一般在912g,细辛36g,五味子可用1015g,半

33、夏可用1012g。原方大多用水煎剂,也可用散剂、糖浆剂、颗粒制剂。小青龙汤随症化裁:表证重者加荆芥、防风;咳嗽甚者加杏仁、紫菀、款冬花、百部等;,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63,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痰多加苏子、白芥子、瓜蒌、贝母等;有热加石膏、蒲公英、黄芩、桑白皮、鱼腥草等;胸满喘促者,加杏仁、厚朴、枳实;气虚明显加炙黄芪、党参;阳虚明显加制附片、补骨脂;尿少浮肿加茯苓、泽泻、车前子等。,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64,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65,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三)表郁轻证概念表郁轻证不是一个独立的证候。它是太阳病迁延日久,邪气已微,

34、正气亦弱,微邪束表而正邪相持不下的病理阶段。或可以说是介于太阳伤寒和中风证之间的过渡阶段。有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枝二越婢一汤证。,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66,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1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原文】23条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爲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黃各半湯。,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67,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解析】23条,太阳病,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得之八九日,

35、辛温轻剂小发其汗,一日二三度发,如疟状,脉微缓者为欲愈也,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而恶寒者,阳阳俱虚,更发汗更攻下更吐也,不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不呕二便自调面红身痒无汗出,微邪束表表郁轻证,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各取原方之1/3),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68,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3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原文】27条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提要】太阳病表郁内热轻证的治疗和禁忌。【解析】1.本条为倒装文法;2.本证属风寒束表、内兼郁热轻证。【鉴别】表郁轻证三方鉴别。,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69,第二节

36、 太阳病本证,27条,治法:发汗解表,兼清里热,太陽病,病因病机:风寒束表及阳内郁热较轻,证候,發熱惡寒熱多寒少,伴见烦躁口渴等,(无汗,脉浮紧数),风寒束表,阳郁里热,表寒里热轻症,禁忌: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方剂:桂枝二越婢一湯,麻黄、桂枝、生姜石膏,芍药、炙甘草、大枣,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70,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经证,复习思考题:P621太阳病中风证和伤寒证的病机、脉症、治法和方药各是什么?2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为何先刺风池、风府?它与伤寒证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有什么区别?3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说明了什么问题?4请根据原文归纳桂枝汤的适应

37、证有哪些?5请根据原文说明煎服桂枝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6太阳病中风证的兼证有哪些?试述各自的病机、脉症、治法和方药。7太阳病伤寒证的兼证有哪些?试述各自的病机、脉症、治法和方药。,2023/1/31,陕西中医学院 董正华,71,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经证,复习思考题8桂枝汤和麻黄汤的禁例各有哪些?为什么?9太阳病伤寒证出现衄血有几种情况?分述其机理。10请比较说明葛根汤证和桂枝加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与小青龙汤证的异同。11应用大青龙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为什么强调“无少阴证者”才可服用?12何谓表郁轻证?试述表郁轻证的辨证要点及治法和方药。13太阳病蓄水证的病机、脉症、治法和方药是什么?14太阳病蓄血证的病机、脉症、治法和方药各是什么?15如何区别太阳蓄水证和蓄血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