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基本原则.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1601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基本原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三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基本原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三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基本原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三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基本原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三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基本原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基本原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基本原则.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基本原则,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活动过程,是按照信息技术课程的计划,实现课程所规定的各项教学目标的过程。,本章内容,3.1 信息技术课的学习3.2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3.1 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是教育部门有计划、有系统制定的教学内容,是信息技术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科目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包括教材的设置、内容的编订、组织进程和时序的要求等,同时还包括教育目的、方法和评估。,3.1.1 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特点,基础性,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综合性,操作

2、性,应用性,整合性,趣味性,发展性,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特点,学习内容的发展性,学习目标的拓展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3.1.2 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1.知识结构,概念: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而形成的整体,它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最基本的知识和其他知识与最基本知识的联系,是相对而言的。,例1 二进制数和逻辑运算的知识结构,(1)最基本知识:二进制数,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二进制的四则运算。(2)其他知识与最基本知识的联系:以命题的概念及定义一个真命题为其真值“1”,假命题的值为“0”为中介,就逻辑运算和二进制的四则运算联系起来,即:二进制加或运算 二进制乘与运算,3.1.2 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2.认

3、知结构,概念:人的全部知识或观念的综合及其组织。信息技术学科的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大脑中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3.1.2 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2.认知结构,(1)一般的(长期的)认知结构变量 学生在计算机的全部知识结构的内容和组织特征,这些特征直接影响学生在信息技术科学学习中未来的成绩。(2)特殊的(短期的)认知结构变量 学生在学习某一相对小的知识单元时,他们的知识结构中对这一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例2 学习微机结构这一知识点时,短期的认知结构变量有以下几种类型。,能掌握微机的基本结构,但对其各部分功能较模糊。能较熟练地掌握微机基本结构,也能讲出各部分的功能,但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微机的基本结构

4、与各部分的功能。能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充分掌握微机基本结构及各部分功能,才能理解微机的工作过程及原理,从而揭开计算机的神秘色彩。,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3.1.2 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影响学习的认知因素主要有:已有知识经验 智力发展水平 智力活动方式 认知结构的特征,教学中应把改善学生的认知因素作为主要目标,使学生会学、善学、爱学。,教学设计要顺应学生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任务的确定要考虑学生认知因素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认知结构及其认知发展水平,必须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课程结构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

5、因素 把课程设置的逻辑体系同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的编制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认知因素 教学过程中的呈现教材、学生感知和理解、强化、反馈都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紧密相关。,3.1.3 信息技术课的一般学习过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过程,根据学习认知理论,这个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其一般模式如下图所示:,3.1.3 信息技术课的一般学习过程,(1)学习起源于学习情境 输入阶段就是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内容,创立学习情境。在这一学习情境中,学生原有的计算机科学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发生冲突,在心理上产生学习新知识

6、的需要。,3.1.3 信息技术课的一般学习过程,(1)学习起源于学习情境,常用方法:在具体讲授教学内容时,首先提出与课程相关的若干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内在的学习兴趣。注意事项:教师提供的新内容应当适合学生的能力、兴趣,激发其内部学习动力。,3.1.3 信息技术课的一般学习过程,(2)相互作用阶段,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后,学生原有的计算机的认知结构和新知识发生作用,并以同化和顺应两种基本形式,进入相互作用阶段。,3.1.3 信息技术课的一般学习过程,(3)操作阶段,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操作阶段,其本质是在相互作用阶段产生的新的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实验、练习等实践活动

7、形成新的计算机认知结构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产生更为完善的计算机认知结构,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3.2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现代性,实践性,工具性,应用性,文化性,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信息技术的教学原则是信息技术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它是在基本的教学论原则的指导下,以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主要特性和学生认识发展的基本特点等为依据而确定的。,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指教给学生的应是反映客观真理的知识,教学要反映当代最新科学成就。思想性:指教学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

8、观和共产主义道德精神,防止腐朽思想对学生的侵蚀。教育性:在传授和学习一定知识的同时,总会有某种思想、观点、道德精神影响学生。,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它是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了解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是知识的源泉,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掌握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重视教材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 重视联系实际,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进程、内容、方法、组织和实施通常都是

9、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要主动积极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4.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贯彻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原则,是一个较为复杂和系统的工作。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互促进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是把知识教学中促进能力发展的因素找出来,有意识地加以贯彻;能力训练不要排斥系统知识的教学,而是把训练的要素纳入知识教学活动。具体的措施:重视基本技能训练、注意掌握知识的方法,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通

10、过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形成表象,然后再经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理论知识。采取的措施:注重从实例引入,阐明计算机的概念性问题 注重直观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6.发展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1)将学习新知识与复习巩固旧知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既要重视阶段性复习,总结性复习,更要重视日常课堂教学复习巩固,充分认识到发展与巩固相结合在教学中的特殊意义,将复习巩固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2)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课水平,解决好巩固教学中的关键记忆问题。,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7.

11、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8.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承认个别差异,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统一要求指的是把年轻一代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把传授的计算机知识掌握好。因材施教要求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智力采取不同的、有效措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注意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学原则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12、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全面地辩证地贯彻各原则,防止产生绝对化、片面化。所有教学原则都必须在教学中加以贯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行为主义,“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华生,托尔曼,“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行为主义,通过提供正强化物或移去负强化物就可使相应的行为在长时间

13、内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通过强化的组合,我们又可塑造出较为复杂的行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要使学习成功,关键在于提供适当的强化。把强化的组合按所需行为的方向逐次改变,就可能通过塑造过程的一些连续阶段得到极复杂的行为。“,斯金纳,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启示,操作技能的强化操作的逻辑细分温故知新,认知主义,理论内容认知学派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它的核心观点是学习并非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要通过主体的主观作用来实现。,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托尔曼、加涅,认知主义,教学主张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启示,学习是有意义的、

14、主动的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示范演示,强调直觉思维,建构主义,理论内容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在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的必要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主义,知识观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学习观学习

15、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观知识的意义是无法通过直接传递而实现的。,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解释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着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启示布置任务的的真实性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重视“合作学习”,“协作学习”尊重差异,关注学生前导经验,人文主义,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要注重情感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地、良好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习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