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三课 青铜艺术.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1680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三课 青铜艺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三课 青铜艺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三课 青铜艺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三课 青铜艺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三课 青铜艺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三课 青铜艺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三课 青铜艺术.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王者之气 青铜艺术,3.1 青铜器发展简史,3.1.1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萌芽,我国青铜器的出现最迟在原始社会晚期,在时间上距今45004000年。在属于原始社会的较晚一些时候的山东龙山文化,河北、辽宁、内蒙古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普遍发现了铜工具、兵器、装饰品。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遗址发现了很多铜工具和镜、指环等。,3.1.2 扑朔迷离的夏代青铜器,夏代:铜、石并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特点:种类少、形体小、粗糙、单薄,主要是小件的工具和兵器。工具主要有锛、凿、锥、刀、鱼钩等。武器有铜镞、铜戈和铜戚。青铜容器主要有爵。制作工艺:合范铸造法。,夏代 束 腰 爵,3.1.3 高度发展的商代青铜器,商代

2、:与夏代相比,青铜器不仅数量大大增多,而且种类也大大丰富。酒器数量甚多,其他还有炊煮器、食器、水器和兵器等。从商王武丁开始,青铜器的制作变得雄伟厚实,风格华美,器形多变,花纹繁缛,制作开始精进,成套的青铜利器和乐器的体系已全面形成,技术将纹饰与铸造相结合。,商代 饕餮纹斝ji,商代三星堆 青铜面具,商代三星堆 青铜人像,3.1.4 从“神化”向“人化”回归的西周青铜器,西周:青铜器铸造业较商代更为兴旺发展。这一时期,青铜器的数量较商代更多,而且在铸造的技术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艺术水平也达到那更高的程度。总体风格:器形雄伟高大,纹饰优美,铭文的字数增加,书法的艺术性进一步增强。,西周早期 伯簋gu

3、,伯簋铭文拓片,3.1.5 青铜器的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春秋:器形由厚重而变得轻灵,造型设计由严正而变为奇巧。取代礼器而成为青铜器主体的是兵器和日常生活用品。制作工艺:陶范法、分铸法、失腊法。,春秋中期 马犬纹短剑,春秋 菱形乳钉纹敦,战国:青铜礼乐器逐渐减少,日常生活青铜用器逐渐增多。器形的变化趋向:早期基本沿袭春秋晚期以来的特征,中、晚期则变化较大。一方面,形体硕大,如大钟、大鼎、大盘、大鉴十分常见;另一方面,无论是器物的总体造型,还是装饰手法、题材都呈现出多样化。,3.1.5 青铜器的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战国早期 鸠鸟杖首,3.1.6 变革中的秦时青铜器,秦时由于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青铜礼

4、乐器比战国时期更加衰落,与此同时则是日用生活器皿继续得到发展。,3.1.7 青铜器继续发展的两汉时期,两汉:青铜礼乐器进一步衰落,铜兵器逐渐被铁兵器所代替。青铜冶铸业在制作日常生活用器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制作工艺:继承先秦已有的挫金银和镶嵌技术,还有一定创新,工艺更精湛。,西汉 长信宫灯 河北省博物馆,3.1.8 青铜器走向衰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点:总体来说,青铜器的制作比两汉时代衰落了。青铜器种类仍以日常生活用器为主,风格特征主要沿袭两汉以来的传统。但是,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比汉代要粗糙许多。,3.1.9 青铜器发展的余绪隋唐时期,特点:隋唐时期的青铜器,在魏晋南北朝全面走向衰落的基础上,继续衰

5、落,但仍残存。青铜生活用器种类尚有不少,包括食器、酒器、水器和宗庙与军事用器。,唐代 坐龙,3.1.10 仿古青铜器出现的宋元明清时期,宋代:仿古青铜器主要表现仿商至汉魏六朝的一些大器。仿照器多种多样,仿品与被仿古器差别不大,但严格地说,外表相对洁净,较古器粗拙。辽代:铜制品的种类与数量都较少,主要有釜、钵、勺、执壶、权、铃、铜丝制的手套与足套,铜面具以及鎏金的诸多小件生活用品。元代:铜器的种类主要有鼎、爵、盘、碗、盆、罐、鼓、铃、权、盒、笔架等。,明代:仿古青铜器的种类甚多,主要仿商代至汉魏六朝的一些大器和精美之器。这些器物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纹样,其仿照水平均超过了宋代。除了仿古青铜器以外

6、,宣德炉和铜钟是明代铜制品中重要的一类。清代:仿古青铜器的种类不及宋、明时期。,3.2 青铜器的造型艺术,3.2.1 夏、商、西周时期,夏代:主要是小件的工具和兵器。青铜器仅限于饮酒器爵,其造型与陶器如出一辙。商代:方形的、圆形的几何体造型是商代青铜器中最常见的造型。并且这些几何体造型都遵循这样的原则:即力求使器物的上、中、下各部位比例协调,左、中、右各部位保持平衡,以便使器物的重心落在理想的位置上,从而取得沉稳的视觉效果。,商代 司母戊大方鼎,西周前期:即武王至穆王时期,青铜器既有商末遗风,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鼎腹部硕大而倾垂,也就是腹的最大径在下部,足为兽碲足。在同

7、一时期的簋、卣、尊等器物的腹上也有同样的特征。西周后期:自共王至幽王时期,青铜器物的形制又有了明显的变化,总的趋势是利器制作粗略、简陋,与前期形成了明显的对照。,3.2.1 夏、商、西周时期,西周 大克鼎,东周:青铜器纹饰的内容以接近生活写实为主要题材,装饰艺术能比较自由地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人间趣味,从而表现出艺术与现实的密切关系。,周代 莲鹤方壶,3.2.2 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日渐突破那传统藩篱,新的器类、新奇的造型不断涌现,夏商西周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神秘狰狞的造型和装饰,日渐被华美写实的新造型与装饰图像所代替。大量描绘贵族生活如宴乐、狩猎、战斗等画面的出现,表明青铜器艺术日渐走向民间和生活化。,战国 人形铜灯,3.2.3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青铜器中的造型艺术设计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用品上。从总体上来说已经改变那先秦时期严整呆板的格局,突破那固有的程式。与实用容器追求简素实用不同,汉代的青铜灯、熏灯、席镇、镜等器物则在实用的前提下尽力追求造型华美。秦汉青铜器都在造型方面将重功能、实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其造型趋向于简洁明快的表现风格。,汉代 力士乘龙座博山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